中文參考文獻
1.白燦星(2010),以情感設計為觀點探討隨身碟之材質運用,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佐口七朗 著(1991),藝風堂編輯部,設計概論,藝風堂出版社,台北。
3.柯政利(2008),產品造形特徵與意象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4.油谷遵 著(1989),東正德 譯,消費者主權時代,遠流出版,台北。
5.林世捷(2013),造形元素對大專生平價奢華手錶認知之影響,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6.邵孟佶(2010),造形要素與消費者偏好關係之研究-以數位相框為例,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7.胡雅婷(2007),消費者之自我概念與產品外觀喜好關係之研究-以MP3隨身聽為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8.梁瓊如(1992),消費者評估服務品質與價值之多階段模型-以銀行業為實證對象,台灣大學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9.陳錫暉(1996),成熟產品非語言性表現價值之評價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0.陳志堯(2012),塑膠質感在視覺上之感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1.陳偉仁(2006),耳掛式耳機之人因分析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2.Mike Baxter 著,張建成譯(1998),產品設計與開發,六合出版社,台北。
13.V.Hubel,D.Lussow 著,張建成 譯(1994),基本設計概論,六合出版社,台北。
14.張展維(2007),藍芽耳機之造形佩戴意象與自我概念之關係,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5.張永彥(2007),塑膠模具設計學-理論、實務、製圖、設計。台北縣:全華。
16.曾竣懋(2010),頭戴式耳機之配戴舒適性探討與實務設計,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7.楊祖賜(2006),年輕消費者對MP3隨身聽造形要素於價值感認知差異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8.鄧之誠(2001),「設計」與手機附加價值的關係。
19.劉得安(2001),數位式行動電話消費者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大學生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賴百興(2003),透明塑膠材質之不同表面處理對產品意象之影響-以口紅設計為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參考文獻
1.Hsiao, K.A., & Chen, L.L. (2006). Fundamental dimensions of affective responses to product shap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36(6), 553-564.
2.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3.Lavidge, R. J., & Steiner, G. A. (1961): A Model for Predictive Measurements of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Marketing, 25(6), 59-62.
4.Rowe, C., & Slutzky, R. (1963). Transparency: Literal and Phenomenal, Perspecta, 8, 45-54.
5.Zeithaml, V. A. (1988).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2, 2-22.
網路參考文獻
1.行業製程減廢及污染防治技術-電鍍業行業說明。https://proj.ftis.org.tw/eta/common/download.asp?bs548nZ9BKpkbF8+824FyEy=
2.莊祐丞、歐陽昆(2016),應用感性工學於耳塞式耳機造形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學系。https://eshare.stust.edu.tw/EshareFile/2016_7/2016_7_d0e0e06d.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