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15: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余妮芝
研究生(外文):YU NI-CHIH
論文名稱:影響高齡長者學習使用資迅/通訊技術因素的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Learn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ology of the Elderly People
指導教授:陳志誠陳志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atrick S. Chen
口試委員:陳志誠
口試委員(外文):Patrick S. Chen
口試日期:2017-07-0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同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經營學系(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一般商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1
中文關鍵詞:學習課程質性訪談資通訊科技高齡社會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capabilityageing societyICTfocus group intervie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4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隨著醫療生技產業不斷的提升和創新之下,人們的壽命延長,台灣已經正式邁入高齡化的老年社會了。我們要如何讓長輩過一個有尊嚴又喜樂的老年生活呢 ? 一個成功老化的基本條件在於老人本身必須維持在身心靈健康、穩定的經濟支援、家庭成員互動良好、社交關係密切和有一顆向前學習的心以及適應的能力。
當前資通訊科技迅速發展,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隨時隨地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生活在今日環境中的長者,也必須能適應現代資通訊科技。我們要讓老年人有一系列持續的、適宜的學習,願意接受資通訊科技,使用它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和樂趣,維護安全,增加人文素養與人道關懷。讓老人們更有信心和興趣地利用資通訊科技促進所帶來生活上的協助和便利性。資通訊科技也可以廣泛運用於醫療照護,這不但是可以減少醫療成本的支出,同時也可以提供老人即時和便利的醫療照護以提升生活品質,也能適時的解決了醫護人力短缺的窘境。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為了評估影響老人學習資通訊科技產品的因素,以及要如何將通訊的物件在操作上簡單、易懂,上手的功能提供給老人,配合完整適當的學習途徑,藉以評估他們在使用上的意願和接受度。利用質性的訪談與焦點團體合併問卷收集的結果,來探討老年人對追求新的資訊需求和渴望以及它們帶給年長者生活上幫助與便利性。研究結果顯示,學歷、經歷和經濟條件,與長者的 ICT 學習能力無顯著相關;長者的學習能力主要與身體機能有關,因此我們要盡量讓長者維持良好的健康,資通訊產品的開發可以在健康照護上著力。親友支持、社會互動與長者的資通訊技術學習興趣有正相關,因此應多組織各種學習社團,讓長者參與,互相學習、互相勉勵。最後,學習能力、學習興趣與長者對資通訊技術的掌握有正相關。
此次我們將所收集到數據加以分析並找出影響意願的因素。研究的結果顯示行動電子設備的簡單操作、心理支持和鼓勵會讓年長者更有興趣接觸它使用它,首先最重要的必需要設計一套的完整適合年長者學習課程,這樣才能有效的幫助年長者更有信心面對資通訊科技產品不斷的創新。希望在未來通訊科技的產物能為高齡化
的老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獨立解決自身遇到的問題,操作上更容易讓老人們更能享受生活樂趣,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biomedical technologies, the life expectation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aiwan has now entered the aged society. How the elderly people can enjoy a joyful, healthy life with dignity is an appealing task of our society. A healthy ageing process involves mental balance, stable financial support, good communication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nd an incentive for learning new knowledge to adapt oneself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A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CT) are developing rapidly, new products are introduced to the market, influencing our life anytime and anywhere. The elderly people should be able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is ever-changing environment through a series of adequate learning so that they can keep pace to the new ICT development, enjoy the convenience of modern time and nurture their own interests. In addition, ICT products are widely used in health care, and the elderly people should be able to operate with them to keep health. This would partially leverage the shortage of nursing workforce.
The main purpose in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CT learning effect of the elderly people.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reveals that learning interest and learning ability are significant to learning effect. Learning interest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social interaction and encouragement from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Schooling, job experience, and economical status are not significant to learning capability which is mainly a matter of physical functionality.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is result, we are able to design handy, user-friendly ICT product for them in addition to the ICT courses they can take. In this way, we can better support the elderly people to learning ICT., and they are able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modern society, solve problems they encounter, and enjoy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by ICT.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與背景 1
1.2研究問題與目的 1
1.3研究範圍 2
1.4研究限制 2
1.5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人口老化趨勢的變化 6
2.2人口結構的改變 7
2.3健康促進保健與活躍老化 9
2.4 國際上對於高齡長者的健康福利促進的政策 11
2.5影響長者學習資通訊科技的因素和他們的需求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8
3.1研究架構 18
3.2研究方法 18
3.3 研究對象及場所 19
3.4研究步驟 20
第四章 資料分析 22
4.1高齡長者在個人基本資料與各研究變項之分布情形及現況 22
4.2高齡長者學習經歷、職場經歷、經濟狀況在學習行為之差異性 37
4.3高齡長者學習行為、親友支持、社會互動與學習興趣之相關性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5
5.1結論 45
5.2建議和研究 46
5.3未來的研究建議 47
參考文獻 48
1、中文文獻
[1] TAIWANESE GERONTOLOGICAL FORUM,VOLUME17 台灣老年學論壇,第17期, 2013年02月。、http://www.iog.ncku.edu.tw/riki/riki.php?id=TGF17&CID=1 。
[2] United Natio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2 Revision”(中推計年中人口)所公佈人口超過100萬人以上之158個國家資料。
[3] 內政部(2009)。行政院核定友善關懷老人服務方案。
[4] 台灣人口發展現象與議題 灣人口發展現象與議題」薛承泰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
[5] 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2008:第三卷第四期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2008:3(4) 請找出該篇論文的作者、篇名等
[6] 朱楠賢。2008。 我國老人教育政策規劃與願景。高齡教育政策與實踐∙ 魏惠娟主編。1-26∙ 台北市:五南
[7] 行政院研考會(2011) 。(100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8] 行政院研考會(2011)。[100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 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024389&ctNode=12062&mp=100。
[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中推計年中人口)資料製作。
[10] 行政經濟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 (中推計年中人口)
[11] 吳昌政、林玗錚、孫子傑(2013)。老人關懷零距離-社區/居家遠距照護之發展及應用探討。
[12] 林萬憶(2002)。團體工作:理論與技巧。臺北:五南。
[13]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版)。臺北市:五南。
[14] 邱曉彥、陳靜敏(2010) ,資訊科技與社區護理之結合:遠距護理的興起,源遠護理,4(2),5-10。
[15] 科學發展2011年10月,466期。
[16] 科學發展2015年5月/509期。
[17] 徐偉鈞,「遠距視訊照護資訊平台之研製」,國立 台北護理學院資訊管理碩士論文,2007 年
[18] 張書銓(1998),《公共圖書館實施銀髮族資訊利用教育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莊淑富(2002)。高齡者參與電腦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20] 許佳翎(2006) 。高齡者家庭教育課程規劃方向與策略。網路社會通訊.56 。
[21] 連亮森(2007)。深耕南台灣,居家照顧服務研發有成。兵雜誌出版,pp.6-7,民國96年12月。
[22] 陳頌琪、邱子瑄、黃詩儀、徐慧敏、蔣芷欣、陳姿吟、方俐潔、宋惠娟。團體音樂治療對社區日托老人憂鬱情形及生活品質之成效。長期照護雜誌Vol.12 No.4(2008/12)Page377-389。
[23] 黃偉倫(2013)。日本與新加坡的國家資訊通信科技發展計畫。全球政治評論, 41,77-113。
[24] 黃富順。2015。以高齡學習達成活躍老化∙高齡社會與終身學習∙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3-18∙台北市:師大書苑
[25] 黃誌坤(2012)。[不要叫我數位文盲!]老人上網經驗之優勢觀點分析。高雄師範大學報,32,135-158。
[26] 黃誌坤(2013) ,阿公阿嬤e起來:老人上網培力方案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頁1-34。
[27] 楊榮森(2012)。遠距醫療面面觀 。蕭榮興 (2007)。國外健康照護產業創新運用個案.新興化兆元產業科技化健康照護服務。資訊尖兵雜誌出版,pp.35-41。


2、英文文獻
[1] Adults.In Charness&Schaie(Eds).Impact of Technology on Successful Aging(pp.113- 133).NY:Springer Publishing .Krueger, R.A.(1994).Focus group-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2nd ed).Thousand Oaks,CA:Sage.
[2] Alzantot, M. and Youssef, M., ”UPTIME: Ubiquitous Pedestrian Tracking Using Mobile Phones,” Proc. IEEE Intel. Conf.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pp.3204-3209. Apr.2012.
[3] European Commission. (2011 ). How to promote active ageing in Europe.Retrieved from http://www.leeftijdenwerk.be/html/pdf/How_to_promote_active_ageing_in_Europe.pdf.
[4] European Commission. (2012). ICT for seniors’ and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Projects funded through the lifelong learning programme from 2008 to 2011. Retrieved from http://eacea.ec.europa.eu/llp/results_projects/documents/publi/ict_intergenerational_learning.pdf.
[5] Han, D., & Braun. K. L. (2011). Promoting active ageing through technology training in Korea.In J. Soar , R. Swindell, & P. Tsang (Eds.),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for bridging the grey digital divide(pp. 141-158). Hershey, PA : IGI Global.
[6] Janet,M.,AndrewB,(Older people .technology community”Independent Age ,Supporting Old people at home Czaja,S.J.,& Lee,C,C.(2003).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older
[7] Juznic, P., Blazic, M., Mercun, T., Plestenjak, B., & Majcenovic, D. (2006). Who says that old dogs cannot learn new tricks? New Library World, 107(1226/1227), 332-345.
[8] Loges, W. E., & Jung, J. (2001). Exploring the digital divide: Internet connectedness and ag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6(4), 536-562
[9] MIC, Japan. (2013). White paper 201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Japan. Retrieved from: 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eng/WP2013/2013-index.html.
[10] Parkeretel.BMC Geriatrics 2013.13:43 http://www.biomedcentral.com/1471-231B/13/43
[11] RSVP (2012). Program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rsvp.org.sg/volunteer/programmes.
[12] 駐韓國代表處教育組(2013)。南韓大統領朴槿惠教育新措施-快樂學習築夢成才。取自http://fepaper.naer.edu.tw/edm.php?edm_no=33&content_no=1799.

3、網路資料
[1] 台灣銀髮族市場初探-myMKC管理知識中心2016/12/06 。
[2] 衛生福利部主管105年度附屬單位預算非營業部份報告2016年8月3日取自於衛福部官網。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