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人間福報(2016)。改革先鋒32 哈佛醫學院教授瓦丁格帶你一窺幸福人
生的真實樣貌。
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
unid=426126
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
用。教育研究月刊, 134,106-117。
王秀枝(2012)。應用音樂與繪本於生命教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情
緒管理和同儕關係影響的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臺北市。
王宥勻(2015)。情緒管理團體諮商方案之實施對國小兒童情緒管理輔
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
王珏今(2014)。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態度、正向情緒與人
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淑俐(1999)。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臺北市:合記。
王淑俐(2005)。情緒管理:祝你健康快樂。臺北市:全華。
王淑俐(2011)。情緒管理-祝你健康快樂(第四版)。臺北巿:全
華。
王淑珍(2012)。正向心理團體輔導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信念與
人際挫折容忍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
王淑鸎(2012)。感恩取向的品德教育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感恩態
度、情緒管理與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琇萱(2013)。澎湖縣國民中學教師情緒管理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嵐(2016)。感恩教學方案及其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正向情緒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江雪齡(2012)。親密的人際關係。師友月刊, 538,63-67。何金蓉(2013)。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對澎湖地區國小五年級學童自我概
念、人際關係影 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
南市。
吳志誠(2013)。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及其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感恩態度影
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若瑜(2015)。大臺北地區國小教師人格特質、情緒管理及情緒勞務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吳惠萍(2012)。正向情緒課程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麗娟(1989)。讓我們更快樂。臺北市:心理。
宋宜萍(2015)。正向心理學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心理健康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姿儀(2016)。教師面對ADHD學童之工作壓力、情緒管理與自我效能
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政賢(譯)(2011)。正向心理學(原作者:Steve R. Baumgardner
﹠Marie K. Crothers)。臺北市:五南。
李美珠(2007)。自然體驗方案對國中生正向情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香穎(2011)。從哀傷到復原-正向心理學的應用。諮商與輔導,304,28-32。
李素卿(譯)(2002)。感性與理性:了解我們的情緒(原作者:
Lazarus, R. S., & Lazarus, B. N.)。台北市,五南。
李雅琳(2007)。如何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國教新知,54(2),83-85。
李新民(2010)。正向心理學教學活動設計。高雄市:麗文。
李瑞玲、黃慧真、張美惠(譯)(1998)。EQΠ:工作EQ (原作者:
Daniel Goleman) 。臺北市:時報。
李鈺昭(2013)。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情緒管理與人際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汪美怡(2011)。 以正向心理學取向教學活動提升六年級學童正向思考
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仁和、黃永明(2009)。情緒管理。臺北市:心理。
林以婷(2015)。社會故事教學方案對增進國小低年級自閉症學生情緒
管理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玉平(2015)。國小六年級ADHD兒童之情緒管理小團體介入探索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均倫(2011)。中部地區國中生正向心理、學校適應與學業成就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淑華(2002)。 國小學童情緒關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榮春(1998)。靜坐對企業員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邱麗卿(2008)。國小學生情緒管理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洪宛君(2016)。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團體輔導方案對提升經濟弱勢
家庭兒童的幸福感和樂觀信念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洪禹卉(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情緒管理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
--以新北市三重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臺北市。
洪莉(譯)(2015)。M. E. P. Seligman等著。一生受用的快樂技
巧:幫助孩子建造心中穩固堅定的樂觀金字塔。臺北市:遠流。
洪嘉凰(2013)。高雄市國小體育班學生情緒管理及生命態度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洪蘭(譯)(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原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臺北市:遠流。
洪蘭(譯)(2013)。邁向圓滿(原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臺北市:遠流。
洪蘭(譯)(2016)。真實的快樂(二版)(原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臺北市:遠流。
美國華裔教授專家網(2014)。衛生福利部公布去年台灣人十大死因統
計。取自 http://scholarsupdate.hi2net.com/news.asp?
NewsID=15224
倪靜貴(1997)。國民中學校長情緒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孫國華(2011)。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談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實施之原
則。諮商與輔導,304,11-14。
涂金堂(2016)。量表編製與SPSS。臺北市,五南。
高美慧(2013)。快樂故事和悲憫故事教學對提升國小學童正向情緒與
幸福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量化、質性與混和研究方法。新北
市:精華。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常雅珍(2011)。以正向情緒建構大學生情緒教育之質化研究。輔導與
諮商學報,33(2),55-85。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
大學報,51(2),121-146。
張春興(1977)。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89)。 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美惠(譯)(2016)。你的桶子有多滿?樂觀思想的神奇力量(修訂
版)(原作者:Tom Rath ﹠Donald O. Clifton)。臺北市:商業週
刊。
張傳琳主編(2013)。正向心理學(陳坤虎、李怡真、王沂釗、危芷芬
等著)。臺北市:洪葉。
教育部(2011)。與情緒共舞:教師的情緒管理。取自
http://www.guide.edu.tw/book/book/pdf/03.pdf
曹中瑋(1997)。情緒的認識與掌控。學生輔導通訊,51,26-39。莊雅雯(2013)。故事教學融入生命教育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情緒管理與
人際關係影響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
北市。
許芳菊 (2009)。都是情緒惹的禍、 培養高 EQ 的關鍵。親子天下,
5,150-159。
許惠珠(1996)。人際關係。臺北市:華杏。
許雅雯(2015)。少年ㄟ!情緒管理出了什麼問題。師友月刊,537,
67-68。
許鶯珠(2009)。正向心理學在諮商輔導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81,48-52.
陳月圓(2010)。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佳雯(2012)。教師情緒管理之探討。教育研究論壇,3(1),127-140。陳淨怡(2007)。正向思考教學活動對高年級學童攻擊行為、人際關係
與正向意義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市:雙葉。
陳皎眉、鍾思嘉(1996)。 人際關係。臺北市:幼獅。
陳羚芝(譯)(2001)。培養快樂的情緒智商(原作者:Daniel
Chabot)。 臺北市:木棉。
陳欽雨、呂博裕、莊可欣(2015)。人際關係及正向情緒對工作滿足及
晉陞機會之影響。數據分析,10(6),191-215。
陳靜如(2015)。親子組藝術治療對兒童情緒管理之個案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 人格特質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麗竹(2010)。情緒管理團體對提升低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
輔導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麗君(2010)。正向情緒取向的故事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童樂觀
解釋型態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彭炳進(1992)。人際關係之發展趨勢。臺北市:水牛。
曾文志(2006)。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月刊,464, 0-7 。
曾文志(2010a)。走向正向心理的第一個十年。師友月刊,513,62-66 。
曾文志(2010b)。讓正向情緒擴展與建構孩子的未來。師友月刊,517, 62-67。
黃巧琪(2005)。品格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品格表現與人際關係影響
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郁婷(2008)。打造快樂的學習殿堂-以正向心理學理念談班級經營。
臺灣教育,652,54-57。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臺北市:張老師。
黃絢質(2009)。青少年正向思考、正向情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鈺程(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楊錦登(2000)。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 學生輔導, 69,104-113。
楊靜宜、李麗日(2010)。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
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1,65-101。
葉靜瑜(2008)。正向情緒課程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正向情緒及挫
折容忍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焜輝(2011)。Well-being-正向心理學與健康。諮商與輔導,304,
1-1。
劉焜輝(2015)。正向心理學-心理治療的研究課題。諮商與輔導,349,
i-i。
潘玫秀(2011)。隔代教養學童的自我概念、情緒穩定與人際關係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衛生福利部(2015)。104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取自
http//ww.mohw.gov.tw/news/572256044
鄭伯壎(2012)。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修訂版(序文)。臺
北市:天下雜誌。
鄭呈皇(2006)。正面思考的威力。商業週刊,974,57-64。
盧綵蓉(2011)。正向心理團體對挫折大學生正向情緒及挫折復原力輔
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蕭淑華、陳奇成(2016)。國小教師的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與學校績效
的關聯性。康大學報,6,35-49。
親子天下(2013)。孩子應考,父母的12個煩惱。
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7812
親子天下(2014)。情緒力大調查:面對負面情緒,孩子束手無策。取
自https://m.parenting.com.tw/article/5056995-
謝瓊慧(2015)。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感恩心與正
向期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鍾思嘉(校訂) (2006)。教育心理學。柴蘭芬、 林志哲、 林淑敏等
(譯)(原作者:ANITA WOOLFOLJK)。臺北市:培生。
闕瑋儀(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羅東國
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市。
顏淑惠(200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羅婉娥、古明峰、曾文志 (2013)。正向情緒課程對國中生生活適應及情
感狀態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3),609-628。
貳、西文部分
Aspinwall, L. G. (2001). Dealings with adversity: Self-
regulation, coping, adaptation, and health. In A. Tesser &
N. Schwarz (Eds.),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1. Intrapersonal processes (pp. 159-614).
Malden, MA: Blackwell.
Batson, C. D., Ahmad, N., Lishner, D. A., & Tsang, J.
(2002). Empathy and altruism. In C. R. Snyder & J. L.
Shane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485-
498). New York, NY: Oxford.
Bauer, J. J., McAdams, D. P., & Sakaeda, A. P. (2005).
Interpreting the good life: Growth memories in the lives
of mature, 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1), 203-217.
Carr, A. (2004).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 London : Routledge.
Ellis, A. (1993). Reflections on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1(2), 199-
201.
Estrada, C. A., Isen, A. M., & Young, M. J. (1997). Positive
affect facilitates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decreases anchoring in reasoning among physicia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esion Processes, 72,
117-135.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225.
Fredrickson, B. L., & Joiner, T. (2002). Positive emotions
trigger upward spirals towardemotional well-being.
Psychol. Sci.13, 172–175.
Fredrickson, B. L., & Levenson, R. W. (1998). Positive
emotion speed recovery from the cardiovascular sequelae of
negative emotions. Cognition and Emotion, 12, 191-220.
Gillham, J. E., Reivich, K. J. , Jaycox, L. H. , & Seligman,
M. E. P. (1995). Preven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school
children: Two years follow up. Psychological Science, 6,
343-351.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Joseph, S., & Linley, A. (2005).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rapy. Counseling & Psychotherapy
Research, 5(1) , 5-10.
Lazarus, R. S. (1991) . Emotion and adapta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yer, J. D. & Gaschke, Y. N. (1988). The experience and
meta-experience of m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1), 102-111.
Peterson, C. (2006).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re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lutchik, R. (1984). General psychology evolutionary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9(1), 185-211.
Schutz, W. (1973).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Californi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cott, T. M., & Barrett, S. B. (2004). Using staff and
student time engaged in disciplinary procedure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chool-wide PBS.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6 (1), 21-27.
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Inc.
Seligman, M. E. P. (2004).Can Happiness be Taught ?
Daedalus, journal, Spring , 133(2), 80-87.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An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5-14.
Seligman,M.E.P.,Rashid,T., ﹠Parks A.C., (2006). Positive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61(8), 774–787.
Stys, Y., & Brown, S., L. (2004). A Review of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Corrections. Reseach Branch Correctional Service of
Canada.
Weisinger, H. D. (1998).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t work. San Angelo: Jones-Bas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