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1: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美珍
研究生(外文):Chang, Mei-Chen
論文名稱: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融入綜合活動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s of Teaching Program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into Integrative Activity Course on Emotion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r 4th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黃宏宇黃宏宇引用關係
口試日期:2017-06-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學系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9
中文關鍵詞: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情緒管理人際關係
外文關鍵詞: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emotional managemen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10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主要在設計一套適合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並探討此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成效。研究者以新北市某國小四年級兩個班級共50名學童為研究對象進行準實驗研究。在此方案實驗之前,先進行「國小學童情緒管理量表」及「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之前測,接著實驗組學童進行八週、每週八十分鐘之「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控制組學童則無接受實驗處理,進行原來的綜合活動課程。實驗處理後,實驗組和控制組再進行後測及追蹤測,所獲得的資料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及「詹森-內曼」(Johnson-Neyman)法進行統計分析,並以學習單、單元回饋單、總回饋單、教師教學札記、學生與科任老師訪談紀錄等為輔助性資料,了解方案實施實驗之過程與成效。研究結論如下:

壹、「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對實驗組學童之「情緒管理」有正向影響
一、「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對實驗組學童之「情緒管理」未具立
即效果;在「情緒管理」總量表及「情緒的覺察」分量表之
後測調整後平均數略微提高,但未具顯著效果。
二 、「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對實驗組學童之「「情緒的覺察」分
量表具部分延宕效果。

貳、「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對實驗組學童之「人際關係」有正向影響
一 、「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對實驗組學童之「人際關係」未具立
即效果;在「與朋友關係」及「與師長關係」分量表之後測
調整後平均數略微提高,但未具顯著效果。
二 、「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對實驗組學童之「與師長關係」具部
分延宕效果。

參、輔助性資料顯示實驗組學童對「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持高度的
肯定與認同,對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肆、實驗歷程中,促進研究者正向思考、教學相長

伍、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可增進師生與同學間之關係,營造良好的班
級氣氛。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幾項相關建議,以作為實務工作者輔導應用及未來研究者實施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與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design a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is program on emotional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r the fourt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50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ampled from two classes in New Taipei City and students were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wo pre-tests of Emotional Management Scale for Childre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 for Children were conducted, following by the instruction program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rough eight weeks with each having a 80-min period. The control group remained the regular curriculum. Post-tests that were the same with the pre-tests were administered to students. Research hypotheses were examined by using several statistical methods.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was also obtained by collecting worksheets, unit feedback, summative feedback, teacher’s notes, and the interview records.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listed as followed:

Ⅰ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improved
emotional management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had no immediate
effect on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though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scale and the emotional awareness
subscale showed immediate positive effects.
2.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had partly
delayed effect on the emotional awareness subscale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Ⅱ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improve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had no
immediate effect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though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friend relationship and the student-
teacher subscales showed immediate positive effects.
2.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had partly
delayed effect on the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subscale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Ⅲ Qualitativ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positive recognition and affirmati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exerts a subtle influence on
children’s emotional manag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Ⅳ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s,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could promote researcher’s positive
thinking and was beneficial for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Ⅴ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program could enhanc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lassmates and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and created a posi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studies.
謝辭 I
摘要 II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之理論基礎與實證研究 8
第二節 情緒管理之理論基礎與實證研究 29
第三節 人際關係之理論基礎與實證研究 46
第四節 正向心理學教學與情緒管理及人際關係 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8
第一節 研究設計 5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1
第四節 教學方案之設計 66
第五節 研究程序 7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2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對學童情緒管理之影響 82
第二節 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對學童人際關係之影響 96
第三節 輔助性資料的回饋分析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34

參考文獻 138
附錄 149
附錄一 量表同意書 149
附錄二 國小情緒管理量表與國小人際關係量表 151
附錄三 家長同意書 155
附錄四 學習單 156
附錄五 回饋單 166
附錄六 教師省思札記 176
附件七 專家效度意見表 177
附錄八 正向心理學教學方案 181
壹、中文部分
人間福報(2016)。改革先鋒32 哈佛醫學院教授瓦丁格帶你一窺幸福人
生的真實樣貌。
取自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
unid=426126
王沂釗(2005)。幽谷中的曙光–正向心理學與希望理論在輔導上的應
用。教育研究月刊, 134,106-117。
王秀枝(2012)。應用音樂與繪本於生命教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情
緒管理和同儕關係影響的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臺北市。
王宥勻(2015)。情緒管理團體諮商方案之實施對國小兒童情緒管理輔
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
王珏今(2014)。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態度、正向情緒與人
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淑俐(1999)。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臺北市:合記。
王淑俐(2005)。情緒管理:祝你健康快樂。臺北市:全華。
王淑俐(2011)。情緒管理-祝你健康快樂(第四版)。臺北巿:全
華。
王淑珍(2012)。正向心理團體輔導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信念與
人際挫折容忍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
王淑鸎(2012)。感恩取向的品德教育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感恩態
度、情緒管理與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琇萱(2013)。澎湖縣國民中學教師情緒管理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嵐(2016)。感恩教學方案及其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正向情緒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江雪齡(2012)。親密的人際關係。師友月刊, 538,63-67。
何金蓉(2013)。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對澎湖地區國小五年級學童自我概
念、人際關係影 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
南市。
吳志誠(2013)。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及其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感恩態度影
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若瑜(2015)。大臺北地區國小教師人格特質、情緒管理及情緒勞務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吳惠萍(2012)。正向情緒課程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童人際關係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麗娟(1989)。讓我們更快樂。臺北市:心理。
宋宜萍(2015)。正向心理學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心理健康影響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姿儀(2016)。教師面對ADHD學童之工作壓力、情緒管理與自我效能
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政賢(譯)(2011)。正向心理學(原作者:Steve R. Baumgardner
﹠Marie K. Crothers)。臺北市:五南。
李美珠(2007)。自然體驗方案對國中生正向情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香穎(2011)。從哀傷到復原-正向心理學的應用。諮商與輔導,
304,28-32。
李素卿(譯)(2002)。感性與理性:了解我們的情緒(原作者:
Lazarus, R. S., & Lazarus, B. N.)。台北市,五南。
李雅琳(2007)。如何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國教新知,54(2),
83-85。
李新民(2010)。正向心理學教學活動設計。高雄市:麗文。
李瑞玲、黃慧真、張美惠(譯)(1998)。EQΠ:工作EQ (原作者:
Daniel Goleman) 。臺北市:時報。
李鈺昭(2013)。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情緒管理與人際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汪美怡(2011)。 以正向心理學取向教學活動提升六年級學童正向思考
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仁和、黃永明(2009)。情緒管理。臺北市:心理。
林以婷(2015)。社會故事教學方案對增進國小低年級自閉症學生情緒
管理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玉平(2015)。國小六年級ADHD兒童之情緒管理小團體介入探索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均倫(2011)。中部地區國中生正向心理、學校適應與學業成就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淑華(2002)。 國小學童情緒關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榮春(1998)。靜坐對企業員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邱麗卿(2008)。國小學生情緒管理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洪宛君(2016)。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團體輔導方案對提升經濟弱勢
家庭兒童的幸福感和樂觀信念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洪禹卉(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情緒管理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
--以新北市三重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臺北市。
洪莉(譯)(2015)。M. E. P. Seligman等著。一生受用的快樂技
巧:幫助孩子建造心中穩固堅定的樂觀金字塔。臺北市:遠流。
洪嘉凰(2013)。高雄市國小體育班學生情緒管理及生命態度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洪蘭(譯)(199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原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臺北市:遠流。
洪蘭(譯)(2013)。邁向圓滿(原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臺北市:遠流。
洪蘭(譯)(2016)。真實的快樂(二版)(原作者:Martin E. P.
Seligman)。臺北市:遠流。
美國華裔教授專家網(2014)。衛生福利部公布去年台灣人十大死因統
計。取自 http://scholarsupdate.hi2net.com/news.asp?
NewsID=15224
倪靜貴(1997)。國民中學校長情緒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孫國華(2011)。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談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實施之原
則。諮商與輔導,304,11-14。
涂金堂(2016)。量表編製與SPSS。臺北市,五南。
高美慧(2013)。快樂故事和悲憫故事教學對提升國小學童正向情緒與
幸福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量化、質性與混和研究方法。新北
市:精華。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常雅珍(2011)。以正向情緒建構大學生情緒教育之質化研究。輔導與
諮商學報,33(2),55-85。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
大學報,51(2),121-146。
張春興(1977)。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89)。 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美惠(譯)(2016)。你的桶子有多滿?樂觀思想的神奇力量(修訂
版)(原作者:Tom Rath ﹠Donald O. Clifton)。臺北市:商業週
刊。
張傳琳主編(2013)。正向心理學(陳坤虎、李怡真、王沂釗、危芷芬
等著)。臺北市:洪葉。
教育部(2011)。與情緒共舞:教師的情緒管理。取自
http://www.guide.edu.tw/book/book/pdf/03.pdf
曹中瑋(1997)。情緒的認識與掌控。學生輔導通訊,51,26-39。
莊雅雯(2013)。故事教學融入生命教育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情緒管理與
人際關係影響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
北市。
許芳菊 (2009)。都是情緒惹的禍、 培養高 EQ 的關鍵。親子天下,
5,150-159。
許惠珠(1996)。人際關係。臺北市:華杏。
許雅雯(2015)。少年ㄟ!情緒管理出了什麼問題。師友月刊,537,
67-68。
許鶯珠(2009)。正向心理學在諮商輔導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81,
48-52.
陳月圓(2010)。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佳雯(2012)。教師情緒管理之探討。教育研究論壇,3(1),127-140。
陳淨怡(2007)。正向思考教學活動對高年級學童攻擊行為、人際關係
與正向意義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
市。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市:雙葉。
陳皎眉、鍾思嘉(1996)。 人際關係。臺北市:幼獅。
陳羚芝(譯)(2001)。培養快樂的情緒智商(原作者:Daniel
Chabot)。 臺北市:木棉。
陳欽雨、呂博裕、莊可欣(2015)。人際關係及正向情緒對工作滿足及
晉陞機會之影響。數據分析,10(6),191-215。
陳靜如(2015)。親子組藝術治療對兒童情緒管理之個案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 人格特質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麗竹(2010)。情緒管理團體對提升低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
輔導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麗君(2010)。正向情緒取向的故事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童樂觀
解釋型態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彭炳進(1992)。人際關係之發展趨勢。臺北市:水牛。
曾文志(2006)。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月刊,
464, 0-7 。
曾文志(2010a)。走向正向心理的第一個十年。師友月刊,513,62-
66 。
曾文志(2010b)。讓正向情緒擴展與建構孩子的未來。師友月刊,
517, 62-67。
黃巧琪(2005)。品格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品格表現與人際關係影響
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郁婷(2008)。打造快樂的學習殿堂-以正向心理學理念談班級經營。
臺灣教育,652,54-57。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臺北市:張老師。
黃絢質(2009)。青少年正向思考、正向情緒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鈺程(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楊錦登(2000)。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 學生輔導, 69,104-
113。
楊靜宜、李麗日(2010)。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
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1,65-101。
葉靜瑜(2008)。正向情緒課程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正向情緒及挫
折容忍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焜輝(2011)。Well-being-正向心理學與健康。諮商與輔導,304,
1-1。
劉焜輝(2015)。正向心理學-心理治療的研究課題。諮商與輔導,349,
i-i。
潘玫秀(2011)。隔代教養學童的自我概念、情緒穩定與人際關係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衛生福利部(2015)。104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取自
http//ww.mohw.gov.tw/news/572256044
鄭伯壎(2012)。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修訂版(序文)。臺
北市:天下雜誌。
鄭呈皇(2006)。正面思考的威力。商業週刊,974,57-64。
盧綵蓉(2011)。正向心理團體對挫折大學生正向情緒及挫折復原力輔
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蕭淑華、陳奇成(2016)。國小教師的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與學校績效
的關聯性。康大學報,6,35-49。
親子天下(2013)。孩子應考,父母的12個煩惱。
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7812
親子天下(2014)。情緒力大調查:面對負面情緒,孩子束手無策。取
自https://m.parenting.com.tw/article/5056995-
謝瓊慧(2015)。正向思考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感恩心與正
向期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鍾思嘉(校訂) (2006)。教育心理學。柴蘭芬、 林志哲、 林淑敏等
(譯)(原作者:ANITA WOOLFOLJK)。臺北市:培生。
闕瑋儀(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羅東國
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市。
顏淑惠(200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羅婉娥、古明峰、曾文志 (2013)。正向情緒課程對國中生生活適應及情
感狀態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3),609-628。

貳、西文部分
Aspinwall, L. G. (2001). Dealings with adversity: Self-
regulation, coping, adaptation, and health. In A. Tesser &
N. Schwarz (Eds.),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1. Intrapersonal processes (pp. 159-614).
Malden, MA: Blackwell.
Batson, C. D., Ahmad, N., Lishner, D. A., & Tsang, J.
(2002). Empathy and altruism. In C. R. Snyder & J. L.
Shane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485-
498). New York, NY: Oxford.
Bauer, J. J., McAdams, D. P., & Sakaeda, A. P. (2005).
Interpreting the good life: Growth memories in the lives
of mature, 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1), 203-217.
Carr, A. (2004).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 London : Routledge.
Ellis, A. (1993). Reflections on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1(2), 199-
201.
Estrada, C. A., Isen, A. M., & Young, M. J. (1997). Positive
affect facilitates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decreases anchoring in reasoning among physicia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esion Processes, 72,
117-135.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225.
Fredrickson, B. L., & Joiner, T. (2002). Positive emotions
trigger upward spirals towardemotional well-being.
Psychol. Sci.13, 172–175.
Fredrickson, B. L., & Levenson, R. W. (1998). Positive
emotion speed recovery from the cardiovascular sequelae of
negative emotions. Cognition and Emotion, 12, 191-220.
Gillham, J. E., Reivich, K. J. , Jaycox, L. H. , & Seligman,
M. E. P. (1995). Preven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school
children: Two years follow up. Psychological Science, 6,
343-351.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Joseph, S., & Linley, A. (2005).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rapy. Counseling & Psychotherapy
Research, 5(1) , 5-10.
Lazarus, R. S. (1991) . Emotion and adapta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yer, J. D. & Gaschke, Y. N. (1988). The experience and
meta-experience of m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1), 102-111.
Peterson, C. (2006).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re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lutchik, R. (1984). General psychology evolutionary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9(1), 185-211.
Schutz, W. (1973).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Californi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cott, T. M., & Barrett, S. B. (2004). Using staff and
student time engaged in disciplinary procedure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chool-wide PBS.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6 (1), 21-27.
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Inc.
Seligman, M. E. P. (2004).Can Happiness be Taught ?
Daedalus, journal, Spring , 133(2), 80-87.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An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5-14.
Seligman,M.E.P.,Rashid,T., ﹠Parks A.C., (2006). Positive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61(8), 774–787.
Stys, Y., & Brown, S., L. (2004). A Review of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Corrections. Reseach Branch Correctional Service of
Canada.
Weisinger, H. D. (1998).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t work. San Angelo: Jones-Basov.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