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http://www.tma.tw/stats/stats_1.asp。
教育部統計處性別統計專區。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6B614520164A590E&s=0FCF4B85F20FA9F4。
台大醫學系醫訊第十四刊(2015)。女醫師職涯:三個階段的想法與
實踐。http://ntumsa-post.blog.ntu.edu.tw/?p=844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 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
理論與方法的探究》(原作者Runyan, W. M.)。台北:遠流。
王玉珍(2014)。雙生涯成人工作家庭角色衝突與優勢經驗之探究。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9期,頁151-181。
王勇智、鄧明宇 譯(2008)。《敘說分析》(原作者:Riessman)。台北:
五男。
王巧涵(2009)。工作/家庭衝突與工作/生活滿意度之關係—檢視角色
認同的調節效果。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朱儀羚等 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
構》(原作者:Crossley,2000)。台北:濤石。
成令方(1998)。性別與醫師專業—台灣四代女醫師的故事。醫望
第25期,頁 95-98。
江麗美 譯(2010)。《好女人,蹺家去》(原作者:瓊安德森)。
台北:心靈工坊。
江麗瑩(2008)。中年人的生活事件與中年危機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文里 譯(2014)。《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原作者:Rogers, C. R., 1961)。台北:讀書共和國。
呂玉瑕(1982)。現代婦女之角色態度的價值延伸現象。思與
言,第20期,頁31-46。
沈亦錡(2009)。受虐兒在藝術治療團體中情緒經驗轉化之敘說研
究。臺北市立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令儀 譯(1995)。《女性迷思:女性自覺大躍進》 (原作者:Betty
Friedan,1963)。台北:新自然主義。
林秀娟(2007)。從女性觀點看醫師的社會責任。《醫師與社會責任》
(戴正德、李明濱編著)。台北:教育部。ㄈ
林秀娟(2013)。重視女醫師之生涯職涯發展。醫療品質雜誌,第7卷,第2期,頁81-84。
林宛嬋(2011)。台灣女性婚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台灣大學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家五、熊欣華、黃國隆(2006)。認同對決嵌陷行為的影響:個
體與群體層次的分析。台灣管理學刊,第6卷,第1期,頁157-180。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第4期,頁27-34。
林佩瑩(2009)。女醫師生涯滿意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
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郁禎(2005)。她們的故事:六位台灣早期女醫師的口述研究。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育靖(2010)。《天使的微光-一位女醫師的行醫記事》。台北:九
歌。
吳美連(1998)。高成就婦女的身心特徵、壓力知覺與工作/家庭衝突
之探討。中原學報,第26卷,第2期,頁1-10。
易之新 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原作
者:Freedman, J., Combs, G.)。台北:張老師。
周怜利 譯(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台北:張老師。
紀雅惠(2004)。女性自我認同形成歷程的質性研究—以四位教育與
助人專業者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屏東。
邱蓉蓉(2005)。中年人快樂情緒之初探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巨流。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
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台北:
麗文。
馬正芳(2007)。主治醫師性別與工作壓力之關係─以兩家醫院為
例。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袁小涓(2003)。試論美國全國婦女組織催生者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之理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正菁 譯(2000)。《海邊的一年》(原作者:瓊安德森)。台北:智
庫。
陳俐伶(1988)。已婚職業婦女之角色期待、現在與傳統取向與角色
衝突的關係之探討。台灣大學心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秋萍 譯(2012)。《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
旅程》(原作者:Marc E. Agronin)。台北:遠流。
陳揚卿、詹佳祥、郭建宏、賴文恩(2009)。育兒期女醫師在家庭與
工作上的衝突與抉擇。光田醫學雜誌; 第4卷,第8期,頁89- 98。
陳昱儒、黃光國(1999)。台灣社會中女性的生活場域與成就: 女醫
師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2卷,第1期,頁109-150。
郭靜晃、黃明發(2013)。《發展心理學》。台北:揚智。
許碧純(2001)。女性專業工作者工作地位之研究:以台灣女醫師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豐祺(2009)。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和個人生活幸福
感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許碧純(2001)。女性專業工作者地位之研究-以台灣女醫師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光國(1990)。《自我實現的人生》。台北:桂冠。
黃曉令、楊文理、劉秀雯(2007)。性別分析納入主流醫學之思維—
國內外女醫師的發展現況。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第51期,第6
卷,頁67-71。
黃宗慈(2013)。看見自己、成為自己一個中年女性的自我敘說。淡
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陸洛(2003)。人我關係的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
研究,第20期,頁139-207。
陸洛,黃茂丁,高旭繁(2005)。工作與家庭的雙向衝突:前因、後
果及調節變相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第27期,頁133-166。
楊蓓(2012)。《叛逆中年》。台北:法鼓文化。
楊國樞(2004)。華人的自我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
取向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2期,頁11-80。
楊國樞、陸洛(2005)。社會取向自我實現者和個人取向自我實現者
的心理特徵:概念分析與實證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3期,
頁71-143。
蔡麗玲(1997)。母職作為女性主義實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
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
事》。台北:心理。
臺美光(2003)。女性自我與中年的對話-兩位女性的生命故事。國立
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慧俐(1985)。醫師的專業生涯、婚姻與家庭之研究─著重女醫
師角色之探討。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劉慧俐、藍忠孚、藍采風(1992)。台灣地區男女醫師專業生涯之比
較-醫學社會面的探討。中華公共衛生雜誌,第11卷,第1期,
頁49-59。
劉慧俐、藍忠孚、藍采風(1995)。女醫師專業生涯、婚姻與家庭之
研究。中華公共衛生雜誌,第14卷,第6期,頁461-469。
賴淑宜(2007)。華人中年父親親子衝突情緒經驗之敘說研究。台
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藍素禎(1996)。萬綠叢中一點紅: 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
醫望,第16期,頁56-59。
羅曲玲(2005)。Carl Rogers 生涯歷程之研究:心理傳記學取向。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德蘭 譯(1997)。《新中年主張—繁華四十•閃耀五十•和諧六
十》(原作者,Gail Sheehy)。台北:天下文化。
譚家瑜 譯(2006)。《漫步在海邊》(原作者:Joan Anderson)。
台北:心靈工坊。
二、英文部分
Physician Health Program of British Columbia (2010).
https://www.physicianhealth.com/resources
Stress in Americ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https://apa.org/news/press/releases/stress/2010/gender-stress.pdf
Allport, G.W.(1961).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Ringehart, & Winston.
Allen, D.I., Bowman MA. (2002). Having and raising children. Stress and Women Physicians. 3rd Ed.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44 - 66.
Friedan, Betty (1963). The Feminine Mystique. USA:W.Norton and Co.
Cartwright, L.K. (1972). Conscious factors entering into decisions of
women to study medicin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8(2), 201-215.
Crossley, M.L. (2000). Narrative psychology, trauma and the study of self/identity. Theory & Psychology. 10: 527-546.
Clandinin, D. Jean, and F. Michael Connelly (2000). "Narrative inquiry :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Elliott Jaques (1965). "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46: 502.
Glese Verlander (2004). Female physician-balancing career and family.Academic Psychiatry. 28:4.
Horner, M. S. (1968). Sex difference i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and non-competitive situ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Univ.
Microfilms, No69-12, 135.
Levinson, D. J., Darrow, C.N., Klein, E.B., Levinson, M.H., & Mckee,B. (1978). The season of a man’s life. NY: Knopf.
Lipman-Blumen, J. & Leavitt, H.J.(1976). Vicarious and direct achievement patterns in adulthood.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1): 26-32.
Lu, L., & Gilmour, R. (2006). Individual-oriented and social-oriented cultural conceptions of subjective well being: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scale developmen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9, 36-49.
Neittaanmaki L., Gross E.B., Virjo I., Hyppola H., Kumpusalo E. (1999).
Personal values of male and female doctors: gender aspects. Soc Sci Med. 48(4): 559-68.
Nevis, Edwin C. (1983). Using an American perspective in understanding another culture: Toward a hierarchy of needs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3), 249-64.
Nevis, Edwin C. (1987). Cultural assumptions and productivit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Edgar H. Schein (ed.). The Art of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228-244.
Rosemary Pringle (1998). Sex and Medicine: gender, power and authority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ek, D.T.L. (1996). Mid-life crisis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0, 109-119.
Yu-Jung Wang, Kan-Lin Hsu, Chin-Sung Chang, Chih-Hsing Wu
(2012).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romance, life quality, and medical
training of female residents.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75, 402-408.
Joar Vitterso (2004). Subjective well being versus self-actualization:Using the flow-simplex to promote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of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5: 29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