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4: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美霞
研究生(外文):Hu, Mei-hsia
論文名稱:女醫師自我實現歷程的敘事研究—以三位中年已婚女醫師的生命經驗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Narrative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Self-actualization on Women Physicians—Based on Three Middle-aged Married Women Physicians’ Life Experience
指導教授:熊曣熊曣引用關係
口試日期:2017-06-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學系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6
中文關鍵詞:中年已婚女醫師自我實現敘事研究
外文關鍵詞:middle-aged married women physiciansself-actualizationnarrative stud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9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年已婚女醫師追求自我實現的歷程及內涵。包含她們對自我的認識,工作和婚姻家庭經驗調適的過程及個人對自我實現歷程的評價與展望。藉由深入訪談三位中年已婚女醫師,回顧生命經驗,透過敘事研究的獨特人文精神,理解她們自我實現歷程的內涵,期待賦能女醫師,發揚女醫師正向的力量,助益社會。研究發現,研究參與者的個人特質有許多共通點:,獨立自主及自律、責任心強、有同理心、不在意外在褒貶、充滿好奇愛探索、理性思考,以行動貫徹自己的理想、重視家庭與孩子。以正向觀點看待生命經驗不同的考驗和挫折,接納不完美,對現狀感到滿足,對未來有熱切的期待。生命中的調適過程很少坦露弱點或是負向情緒,不習慣於向他人求助,視負向情緒是無益的且有破壞性的。研究最後建議,針對女醫師,可以組織女醫師的敘事團體或是支持團體,藉同儕支持的力量,提供信賴、包容、滋養的環境,賦能女醫師,使其發揮更大的正向力量。未來可深入了解更多不同科別、不同年紀女醫師們獨特的生命故事,尊崇女性獨特的生命經驗,發揚女性力量。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disclose the process of self-actualization of women physicians. Narrative study, a qualitative analytic method, was applied to understanding three purposeful participants ‘ life stories, the middle-aged married women physicians. Accord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the researcher tended to disclose the process of self-actual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self-knowledge, accommodation experience of self -actualization, and self-evaluation. The common characters of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independence, self-disciplin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empathy, not caring others’ judgments, curiosity, keep trying,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children and family etc. The participants rarely exposed their weakness and negative emotion, which was recognized as destroyed, on the process of accommodation to difficulties. The researcher suggested that women physicians could empower themselves and enhance women’s strength through constituting narrative group or supporting group. More life stories of different specialist and different ages of women physicians could be encounter.
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ㄧ、從敘說自己的故事開始 2
二、做自己—自我實現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7
三、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的中年期 8
四、女醫師的獨特性 8
第二節 名詞釋義 10
一、中年已婚女醫師 10
二、自我實現 11
三、敘事研究 1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2
一、研究目的 12
二、研究問題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女醫師的相關研究 15
一、女醫師的工作角色 15
二、女醫師的家庭角色 19
三、女醫師工作與婚姻家庭間的相互影響 23
四、小 結 28
第二節 中年轉化 28
一、中年期的定義 28
二、中年期的社會心理發展歷程 30
三、危機還是轉機 31
四、小 結 33
第三節 自我實現 33
一、個人取向的自我實現 33
二、社會取向的自我實現 36
三、小 結 40
第四節 女醫師的自我實現歷程 40
第五節 總 結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取向 47
一、關注經驗 48
二、訴說經驗 49
三、轉錄經驗 49
四、分析經驗 49
五、閱讀經驗 4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0
一、研究參與者 50
二、研究工具 51
三、研究場域 58
四、研究程序 58
第三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 59
一、資料蒐集方式 59
二、資料彙整與分析 60
第四節 研究判準 6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2
一、 知情同意與保密原則 62
二、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的雙重關係 62
三、 專業道德原則 63
第四章 這些人 65
第一節 無怨的青春 65
一、第一幕 中年的衝擊 66
二、第二幕 巧克力囊腫改變我的一生 68
三、第三幕 我不想像媽媽一樣 70
四、第四幕 從菜鳥醫師到小鎮醫師 72
五、第五幕 我以為你懂我的失落 75
六、第六幕 捍衛家庭 79
七、第七幕 歡迎加入自由自在的人生 83
第二節 頑童的相對論 88
一、小康之家、傻呆童年 88
二、糊裡糊塗、或說順理成章地進入婚姻 90
三、我是很懶、很笨、很簡單的人 92
四、在職場中的我,是幸運還是魯鈍 95
五、中年後的我也開始思考了 99
六、今天一天感恩的過吧 102
第三節 順服的快樂 105
一、第一樂章 侯鳥般的遷徙 105
二、第二樂章 醫學之路 108
三、第三樂章 為人女、人妻、人媳、人母的甘與苦 110
四、第四樂章 中年轉機 115
五、第五樂章 生命宛如幽靜長河 118
六、第六樂章 順服但不放棄的自在快樂 119
第五章 綜合分析與討論 123
第一節 中年已婚女醫師成長及學習經驗 124
一、不只是能力者,也是極自律的人 124
二、善於察言觀色、不吵不爭 125
三、成長期的孤單和不被瞭解,現在更能理解年輕人 126
第二節 中年已婚女醫師對自我的認識 127
一、獨立自主自律,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128
二、充滿好奇心的本質 129
三、喜歡觀察人、事、物 130
四、女性的角色任務更複雜 130
五、理性的問題解決模式 132
六、不做會後悔的事,選擇了就不會後悔 132
七、坦然接受自己的優缺點 133
八、情緒是相對穩定的人 134
九、機會來了趕緊抓住,做,就對了 135
第三節 中年已婚女醫師職業和婚姻家庭生活的經驗 136
一、走進醫學之路,受父母兄長影響大 136
二、選擇科別和職場時的考量 137
三、病人是自己的責任,病人的信賴是成就感的來源 139
四、職場上的性別議題,因個人主觀感受而有不同 140
五、家務的運作和照顧孩子—幫手越多,自己的負擔越輕 141
六、人生最重要的考量—家庭和孩子 142
七、 不計較自己對家庭的付出—只希望先生和孩子能更親近 143
第四節 中年已婚女醫師自我實現的調適歷程 144
一、恪守本分,但本分的定義,因人而異 145
二、對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的心 146
三、對伴侶不過度依賴也不過度期待,希望共同合作 147
四、對孩子有深深的期待 148
五、不習慣被照顧,自己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149
六、也有疲憊挫折的時候 151
七、人際互動的困擾 152
八、物質慾望及需求低 154
第五節 中年已婚女醫師對自我實現歷程的評價與展望 154
一、年屆中年的心情故事 155
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雖掛心也要放下 156
三、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嘗試去改進 157
四、感到自由自在,瑣碎的時間和狹小的空間不能侷限這種心境 158
五、不在意結果,更在意過程 158
六、做自己、選擇權在自己手上 159
七、自己尋找撫慰及幫助自己的方法 160
八、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應該對自己負責 161
九、接受現狀,享受當下 162
十、、生活可以很簡單,無所懼 163
十一、回首來時路,苦盡甘來 163
十二、展望未來,仍有夢想 167
第六節 討 論 16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71
第一節 結論 172
一、本研究的結果與意義 172
二、研究者的省思 178
第二節 建 議 179
一、發揚女醫師的正向力量 179
二、未來研究方向—敘事質性研究的重要性 180
參考文獻 183
一、中文部分 183
二、英文部分 190
附錄一、研究邀請函 193
附錄二、參與研究同意書 194
附錄三、訪談大綱 19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http://www.tma.tw/stats/stats_1.asp。
教育部統計處性別統計專區。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6B614520164A590E&s=0FCF4B85F20FA9F4。
台大醫學系醫訊第十四刊(2015)。女醫師職涯:三個階段的想法與
實踐。http://ntumsa-post.blog.ntu.edu.tw/?p=844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 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
理論與方法的探究》(原作者Runyan, W. M.)。台北:遠流。
王玉珍(2014)。雙生涯成人工作家庭角色衝突與優勢經驗之探究。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9期,頁151-181。
王勇智、鄧明宇 譯(2008)。《敘說分析》(原作者:Riessman)。台北:
五男。
王巧涵(2009)。工作/家庭衝突與工作/生活滿意度之關係—檢視角色
認同的調節效果。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朱儀羚等 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
構》(原作者:Crossley,2000)。台北:濤石。
成令方(1998)。性別與醫師專業—台灣四代女醫師的故事。醫望
第25期,頁 95-98。
江麗美 譯(2010)。《好女人,蹺家去》(原作者:瓊安德森)。
台北:心靈工坊。
江麗瑩(2008)。中年人的生活事件與中年危機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文里 譯(2014)。《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原作者:Rogers, C. R., 1961)。台北:讀書共和國。
呂玉瑕(1982)。現代婦女之角色態度的價值延伸現象。思與
言,第20期,頁31-46。
沈亦錡(2009)。受虐兒在藝術治療團體中情緒經驗轉化之敘說研
究。臺北市立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令儀 譯(1995)。《女性迷思:女性自覺大躍進》 (原作者:Betty
Friedan,1963)。台北:新自然主義。
林秀娟(2007)。從女性觀點看醫師的社會責任。《醫師與社會責任》
(戴正德、李明濱編著)。台北:教育部。ㄈ 
林秀娟(2013)。重視女醫師之生涯職涯發展。醫療品質雜誌,第7
卷,第2期,頁81-84。
林宛嬋(2011)。台灣女性婚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台灣大學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家五、熊欣華、黃國隆(2006)。認同對決嵌陷行為的影響:個
體與群體層次的分析。台灣管理學刊,第6卷,第1期,頁157-180。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第4期,
頁27-34。
林佩瑩(2009)。女醫師生涯滿意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
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郁禎(2005)。她們的故事:六位台灣早期女醫師的口述研究。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育靖(2010)。《天使的微光-一位女醫師的行醫記事》。台北:九
歌。
吳美連(1998)。高成就婦女的身心特徵、壓力知覺與工作/家庭衝突
之探討。中原學報,第26卷,第2期,頁1-10。
易之新 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原作
者:Freedman, J., Combs, G.)。台北:張老師。
周怜利 譯(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台北:張老師。
紀雅惠(2004)。女性自我認同形成歷程的質性研究—以四位教育與
助人專業者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屏東。
邱蓉蓉(2005)。中年人快樂情緒之初探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巨流。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
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台北:
麗文。
馬正芳(2007)。主治醫師性別與工作壓力之關係─以兩家醫院為
例。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袁小涓(2003)。試論美國全國婦女組織催生者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之理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正菁 譯(2000)。《海邊的一年》(原作者:瓊安德森)。台北:智
庫。
陳俐伶(1988)。已婚職業婦女之角色期待、現在與傳統取向與角色
衝突的關係之探討。台灣大學心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秋萍 譯(2012)。《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
旅程》(原作者:Marc E. Agronin)。台北:遠流。
陳揚卿、詹佳祥、郭建宏、賴文恩(2009)。育兒期女醫師在家庭與
工作上的衝突與抉擇。光田醫學雜誌; 第4卷,第8期,頁89- 98。
陳昱儒、黃光國(1999)。台灣社會中女性的生活場域與成就: 女醫
師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2卷,第1期,頁109-150。

郭靜晃、黃明發(2013)。《發展心理學》。台北:揚智。
許碧純(2001)。女性專業工作者工作地位之研究:以台灣女醫師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豐祺(2009)。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和個人生活幸福
感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許碧純(2001)。女性專業工作者地位之研究-以台灣女醫師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光國(1990)。《自我實現的人生》。台北:桂冠。
黃曉令、楊文理、劉秀雯(2007)。性別分析納入主流醫學之思維—
國內外女醫師的發展現況。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第51期,第6
卷,頁67-71。
黃宗慈(2013)。看見自己、成為自己一個中年女性的自我敘說。淡
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陸洛(2003)。人我關係的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
研究,第20期,頁139-207。
陸洛,黃茂丁,高旭繁(2005)。工作與家庭的雙向衝突:前因、後
果及調節變相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第27期,頁133-166。
楊蓓(2012)。《叛逆中年》。台北:法鼓文化。
楊國樞(2004)。華人的自我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
取向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2期,頁11-80。
楊國樞、陸洛(2005)。社會取向自我實現者和個人取向自我實現者
的心理特徵:概念分析與實證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3期,
頁71-143。
蔡麗玲(1997)。母職作為女性主義實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
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
事》。台北:心理。
臺美光(2003)。女性自我與中年的對話-兩位女性的生命故事。國立
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慧俐(1985)。醫師的專業生涯、婚姻與家庭之研究─著重女醫
師角色之探討。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劉慧俐、藍忠孚、藍采風(1992)。台灣地區男女醫師專業生涯之比
較-醫學社會面的探討。中華公共衛生雜誌,第11卷,第1期,
頁49-59。
劉慧俐、藍忠孚、藍采風(1995)。女醫師專業生涯、婚姻與家庭之
研究。中華公共衛生雜誌,第14卷,第6期,頁461-469。
賴淑宜(2007)。華人中年父親親子衝突情緒經驗之敘說研究。台
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藍素禎(1996)。萬綠叢中一點紅: 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
醫望,第16期,頁56-59。
羅曲玲(2005)。Carl Rogers 生涯歷程之研究:心理傳記學取向。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德蘭 譯(1997)。《新中年主張—繁華四十•閃耀五十•和諧六
十》(原作者,Gail Sheehy)。台北:天下文化。
譚家瑜 譯(2006)。《漫步在海邊》(原作者:Joan Anderson)。
台北:心靈工坊。



二、英文部分
Physician Health Program of British Columbia (2010).
https://www.physicianhealth.com/resources
Stress in Americ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https://apa.org/news/press/releases/stress/2010/gender-stress.pdf

Allport, G.W.(1961).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Ringehart, & Winston.
Allen, D.I., Bowman MA. (2002). Having and raising children. Stress and Women Physicians. 3rd Ed.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44 - 66.
Friedan, Betty (1963). The Feminine Mystique. USA:W.Norton and Co.
Cartwright, L.K. (1972). Conscious factors entering into decisions of
women to study medicin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8(2), 201-215.
Crossley, M.L. (2000). Narrative psychology, trauma and the study of self/identity. Theory & Psychology. 10: 527-546.
Clandinin, D. Jean, and F. Michael Connelly (2000). "Narrative inquiry :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Elliott Jaques (1965). "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46: 502.
Glese Verlander (2004). Female physician-balancing career and family.Academic Psychiatry. 28:4.
Horner, M. S. (1968). Sex difference i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and non-competitive situ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Univ.
Microfilms, No69-12, 135.
Levinson, D. J., Darrow, C.N., Klein, E.B., Levinson, M.H., & Mckee,B. (1978). The season of a man’s life. NY: Knopf.
Lipman-Blumen, J. & Leavitt, H.J.(1976). Vicarious and direct achievement patterns in adulthood.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1): 26-32.
Lu, L., & Gilmour, R. (2006). Individual-oriented and social-oriented cultural conceptions of subjective well being: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scale developmen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9, 36-49. 

Neittaanmaki L., Gross E.B., Virjo I., Hyppola H., Kumpusalo E. (1999).
Personal values of male and female doctors: gender aspects. Soc Sci Med. 48(4): 559-68.
Nevis, Edwin C. (1983). Using an American perspective in understanding another culture: Toward a hierarchy of needs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3), 249-64.
Nevis, Edwin C. (1987). Cultural assumptions and productivit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Edgar H. Schein (ed.). The Art of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228-244.
Rosemary Pringle (1998). Sex and Medicine: gender, power and authority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ek, D.T.L. (1996). Mid-life crisis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0, 109-119.
Yu-Jung Wang, Kan-Lin Hsu, Chin-Sung Chang, Chih-Hsing Wu
(2012).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romance, life quality, and medical
training of female residents.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75, 402-408.
Joar Vitterso (2004). Subjective well being versus self-actualization:Using the flow-simplex to promote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of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5: 299-331.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