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若涵(2010)。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國小遊戲式音樂教學之研究。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126。1-126。
王芳珠(2010)。國小四年級科學趣味競賽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234。1-234。
王芸芾(2009)。兒童報紙媒體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184。1-184。
王柏鈞(2011)。遊戲型態生物科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暨南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學位論文。173。1-173。
王唯齡(2004)。以天文史融入教學模式探究學生學習態度與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國川(1998)。計畫行為理論各成份量表之設計、發展與建立-以青少年無騎車行為之研究為例。師大學報,43(2),67-91。
王國川、鍾鳳嬌、陳淵源、孟祥仁(2012)。國中數理教師使用教學網站之影響因素研究-計 劃行為理論之驗證與其應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6(1 ),1-32。王敬詠(2012)。應用電腦冒險遊戲式學習於專業英文課程對提升學習成效、學習動機與態度之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126。1-126。任孔冰(2010)。論大學生知識整合能力的培養。中國電力教育,175 (24),15-16。
江文鉅(2009)。科技與工程教育的結合。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2(6),1-2。
江欣穎(2009)。科學課程美感經驗之探究—遊戲與想像的觀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91。1-191。
吳志蕓(2013)。設計導向之體驗式科學學習對學童科學相關態度及自我效能的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133。1-133。
吳美瑩(2004)。粒子發展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成就及科學本質觀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巫俊明 (1997)。歷史導向物理課程對學生科學本質的了解、科學態度、及物理學科成績之影響。物理教育,第一卷第二期。李岐香(2013)。應用iPod教學探討國小三年級學生空氣概念之學習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187。1-187。
林人龍、游光昭(2005)。水平整合的思考:以 MST 為導向的九年一貫生活科技課程設計。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8),24-41。
林民棟(2006)。應用心智繪圖在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3), 77-88。
林艾蓓(2007)。以趣味科學融入教學探究國小一年級「空氣」概念之概念學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07。1-207。林艾蓓(2007)。以趣味科學融入教學探究國小一年級「空氣」概念之概念學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7。1-207。
林坤誼(2001)。高中開設準工程取向科技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邱郁雯(2009)。「玩樂器,學聲音」-5E學習環教學研究。臺東大學進修部課程
與教學碩士班(夜間)學位論文。213。1-213。
邱皓政(2011)。當 PLS 遇上 SEM:議題與對話,量化研究學刊,3,20-53。
施良方 (1996)。學習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柳棟,吳俊杰,謝作如,沈涓(2013)。STEM、STEAM 課程與可能的實踐路線。中小學訊息技術雜誌,6,39-41。
胡宜平(2006)。論析英語教學法知識的多元整合。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54(5),58-60。
張宗義(2003)。POE教學對國小學生水溶液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2003。1-186。
張紋琦(2003)。以建構主義教學策略與網路學習環境探究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概念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2003。1-263。
莊舜元(2009)。專案式 STEM 學習活動之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傳發(2012)。綠能互動科學玩具之設計研究- 以氫能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模組於樂高科技積木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學位論文。124。1-124。許兆芳(2009)。壓縮空氣引擎於綠能科學玩具之設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學位論文。63。1-63。許家綺(2013)。以科學遊戲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自然科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植物世界」單元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
陳正和(2001)。影響青年學習行為的組織承諾、信念與一些社會特徵。應用心理研究,11, 117-140。 陳姿吟(2007)。科技創作學童自我效能與主動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美月(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中年級兒童對物體運動快慢與力之間的另念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淑媛 (1997)。融入科學史於高中基礎理化教學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淑蓉(2002)。以後設認知為基礎之動態評量(MBDA)探究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概念之概念改變機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惠芬(2000)。「科學趣味競賽」引入國小教學活動成效研究—以水火箭之學習環模組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單元學習的影響 -13- 臺中市。陳惠容(2007)。以動態的實作評量融入教學探究「空氣」概念的概念學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慧芬(2013)。創新金融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人際關係之影響-以遊戲教學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127。1-127。彭泰源(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力與運動概念學習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游光昭,林坤誼(2007)。數學、科學、科技統整課程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習者在學習成效上之影響。教育研究學報,41(1),1-16。 蔡錫濤(2000)。九年一貫課程重要概念釋疑。新講台教育雜誌第一期,48-51。游光昭、林坤誼、王詩婷(2007)。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統整課程的反思與實踐。當代教育研究,15(1),143-180。游光昭、韓豐年、徐毅穎、林坤誼(2005)。國中學生科技態度量表之發展。高雄師大學報, 19,69-83。
黃子榕(2006)。 研發團隊知識分享行為研究。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北市。黃翊豪(2013)。行動學習數位遊戲融入校園生態課程對 國小學童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臺北科技大學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112。1-112。
黃嬿樺(2009)。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空氣」單元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2009。1-216。
楊宏仁、羅希哲、于瑞珍、曾國鴻(2009)學生以知識管理實踐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學習之中美跨國研究。2014年6月20日
楊忠樵(2001)。以「製作科學玩具」輔助國小兒童自然科學習之研究 ---以 電磁單元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丁美枝(2001)。不同教學媒體對國中學生學習「原子結構」之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蕎安(2007)。趣味科學活動融入自然 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趙中建(2012年6月15日)。為了創新而教育-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STEMeducation):一個值得認識和重視的教育戰略。中國教育報,第 07 版。
劉一慧(2012)。STEM 專案學習對自我效能與工程專業承諾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 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劉瑞圓(2001)。課程統整與科技教育。科學教育月刊,238,12-23。劉燕儒(2014)。學習時間、自我效能與學生科學成就三者關係之探究-以 PISA 2006 資料庫 為例。2014 年 6 月 20 日
劉麗娟(2014)。配對協同學習融入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11。1-211。歐宛兒(2012)。遊戲策略對國小學生磁力概念學習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學位論文。90。1-90。
蔡國斌(2009)。童玩應用於國小生活領域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以風車教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學位論文。238。1-238。
蔡筱梅(2005)。知識整合機制對團隊學習績效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桃園縣。蕭建華、張俊彥(2012)。介入自我效能對不同性別學生「自我學習評估」與「學習成效」之 影響-以高一地球科學為例。科學教育月刊,352,28-34。鄭湧涇、楊坤原(1998)。國中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師大學報,43(2),37-54。
蕭次融、羅方晁、房漢彬、施建輝(1999)。 動手玩科學。臺北市:遠哲科學教育 基金會。
蘇秀玲(2005)。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 學童的科學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鍾文勳(2002)。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對運動速率與力另有概念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簡美容(2001)。國小學童對溶解相關概念認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2001。1-148。
魏麗敏(1989)。國民中小學生一般焦慮、數學焦慮、數學態度之比較研究。台中師院學報,5 (1),129-153。
羅希哲 、蔡慧音、曾國鴻(2011)。高中女生 STEM 網路專題式合作學習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30,41-61。
羅希哲、蔡慧音、石儒居、詹為淵(2010)。網路專題式學習應用於高中女學生 STEM 知識學 習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4),115-141。
蘇昱暘(2013)。設計桌上遊戲做為國小自然科教學輔助工具之研究—以「昆蟲的一生」單元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學位論文。98。1-98。宋佳霓(2016)。以ADDIE模式發展學習障礙入班宣導之課程與教材研究-以桃園市W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劉鈺楷(2014)。以ADDIE模式發展漫畫識讀教學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李肇魁(2014)。運用ADDIE模式發展多媒體教材以提升中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初級客語能力認證教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縣。孫錦梅(2013)。以ADDIE模式為中高齡母語者發展注音符號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曾惠玲(2013)。運用ADDIE模式發展「互動式音樂數位學習」軟體於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 (2000). Successfully implemen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Houston, TX: Author.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1991). Estimated resident population by age and sex in statistical local areas, New South Wales, June 1990 (No. 3209.1).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uthor.
Anderson, R. D., & Mitchener, C. P. (1994).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In D. L. Gabe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3-44). New York: MacMillan.
Beare, H. (1988). Enterprise: The new metaphor for schooling in a post-industrial society. In T. Townsend (Ed.), The primary school in changing times: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pp. 3-20). London: Routledge.
Davenport, T. H., Eccles, R. G.., & Prusak, L. (1992).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D. Klein (Ed.),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pp. 101-120). Boston, MA: Butterworth-Heinemann
The White House (2012). President Obama announces plans for a new, national corps to recognize and reward leading educators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Retrieved 21 September, 2014, from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2/07/17/ president-obama-announces-plans-new-national-corps-recognize-and-reward
The White House. (2013). Preparing a 21st century workforce-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education in the 2014 budget. Retrieved 21 September, 2014, from
R&Dbudget_STEM.pdf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3).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education for global leadership.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Retrieved 21 September,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