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麗雁(2008)。〈視覺藝術教育篇-臺灣學校發展概述〉。《臺灣藝術教育史》,105 -162。
何育真(2015)。〈迎接美力新時代-增能美感教育的思維與實踐〉。《台灣教育》,期693,頁21-27。
余安邦(2008)。《社區有教室的在地轉化─打造有文化品味的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圖書。
呂燕卿(2000)。〈落實人文精神在藝術領域的教學〉。《開創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學習領域教學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主辦。
卓如吟(2015)。《南方澳「鯖魚祭」發展及其核心價值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小玉(2015)。〈美感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時代性〉。《台灣教育》,期693,頁9-15。
林玫君 (2015)。《幼兒園美感領域教育》。新北市:心理。
張世平、胡夢鯨(2000)。《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蕙(2009)。《交織、互燦--多媒材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郭淑芬(2004),《國小高年級社區取向視覺藝術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以桃園市都市景觀為例》。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學院。郭禎祥(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臺北市:景文。
郭禎祥(1999)。〈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的展望〉。《美育》,期106,1-9。陳紅汝(2007)。《結合社區實施藝術嘉年華教學之個案研究-以藍天國民小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市:麗文。
陳偉仁(2014)。〈安其所適,成其所才~社區本位藝術教育展現的融合蘊義〉。《資優教育季刊》。期131,頁1-9。陳箐繡(2002)。《社區本位藝術教育課程與其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嘉義縣:金三裕。
陳靜璇、吳宜澄(2011)。人文藝術研究法。桃園市:神才印刷。
喻薈融、趙惠玲、林小玉、李其昌(2015)。〈美力跨界:跨領域美感教育之課程理論與實務初探〉。《教育脈動》,期2,頁1-11。
曾惠青(2006)。《新式多元智能藝術教學法》。臺北市:藝術家。
賀志朴、姜敏(2001)。《藝術教育學》。北京:人民。
黃壬來(2006)。〈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2006全國藝術教育展」藝術教育專題研討》。臺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主辦。
黃玉芬(2006)。《國小社區本位的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研究-以台北縣新莊市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黃嘉勝(2005)。〈國小「社區藝術地圖」課程與創新教學之行動研究〉。《臺中師院學報》,卷19,期1,頁185-212。溫惠珍、王麗惠、曾仰賢、沈翠蓮、王曉菁(2010)。《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劉豐榮(1991)。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台北市:水牛。
劉豐榮(2001)。〈當代藝術教育論題之評析〉。《視覺藝術》。期4,頁59- 96。鄭淑華 (2015)。〈幼兒園美感領域視覺藝術課程實例—特別的你,特別的我〉。《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研究中心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教育部主辦。。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務實。台北市:五南。
賴靜怡(2006)。《埔里國小教師運用地方文化館資源進行藝術教學的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謝佩君(2009)。《以天母水道祭為例論社區取向藝術教育之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謝振銘(2007)。《國小中年級社區本位藝術創作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英文部分:
Blandy, D. (1992). A community art setting inventory for elementary art and classroom teachers: Towards the community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experiencing disabilities. In Hohnson, A.(Ed.)Art Education: Elementary.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Blandy, D. & Hoffman, E. (1993). Toward an Art Education of Pla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1), 22-33.
Eisner, E. W. (1972).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NY: MacMillan.
Greene, M. (2001). Variations on a Blue Guitar: Maxine Greene on Aesthe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emple, K. M., & Johnson, C. A. (2002). From the inside out: Nurturing aesthetic response to nature in the primary grades. Childhood Education, 78(4), 210-218.
London, P. (1994). Step outside: 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 Portsmouth, NJ: Heinemann.
Morris, C. B. (2008). Paulo Freire: community-based arts education. Journal of Thought. 43(1-2), 55-69.
Sahasrabudhe, P. (1992). Multicultural art education: A proposal for curriculum content, structure and attitudinal understandings. Art education, 45(3), 41-47.
網路部分:
教育部(2013)。《美力洋溢.攜手行動,啟動美感教育新紀元─教育部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http://www.edu.tw/news1/detail.aspx?Node1088&Page=0695 &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Index=1(2016/9/1瀏覽)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http://140.111.34.54/EJE /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2016/9/1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