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20: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鄧翠瑩
研究生(外文):Teng, Tsui-Ying
論文名稱:「夜伴星光」:社福機構就服督導經驗之敘說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Nights with Starlight:A Narrative Inquiry to the Experience ofAn Employment Supervisor at a Welfare Organization
指導教授:高麗娟高麗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ao, Li-Chuan
口試日期:2016-07-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5
中文關鍵詞:就服督導敘說探究支持性就業職業重建
外文關鍵詞:employment supervisornarrative inquirysupported employment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為探索一位二十年就業服務督導之經驗歷程,採用質性研究之敘說探究作為方法學,以大大老師 (匿名) 為研究參與者,蒐集資料以深入訪談、刊物相關書面文件、照片做引導,並以敘說分析進行資料分析,採時間軸鋪陳,研究分析歸納成三節主軸概念,「微不起眼的火炬」、「驛站」、「時間的河流」。說明大大老師如何進入社會福利領域開始啟航,從教保員、成為就業服務員、就服督導針對不同階段的職務轉換所遇到職業重建服務經驗與歷程進行描繪,歷經國內職業重建整合所帶來的就服督導風格的形塑。透過研究參與者的故事文本與分析詮釋,整理的研究結論為:一、「銅鏡」意喻大大老師故事探究自我、就業服務與社會環境的反思與照映;二、「時間線」則是研究問題透過訪談問題淬煉後的結晶;三、「交錯時光的印記」說明在人、事、時、物的不同時空背景下,交錯時光同步印記著諸多相同感受;最後以「後記」為「夜伴星光」研究文本作結語。就服督導用良心督導,衍生自良心呼喚的良心服務;對於個別就服員督導的探討研究對於專業人員的培訓制度反思意義重大。
期許未來研究夥伴在投入支持性就業服務督導領域的同時,可以考量參與者的「年齡層、性別、督導年資、督導風格與機構組織運作」及「委辦公部門標案」經驗與歷程擴大研究範疇。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tory of a 20-year employment supervisor’s experience.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research applied the narrative inqui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anonymous participant was called Teacher Dada.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by in-depth interviews, written documents and photos and analyzed by narrative analysis elaborated by timeline. The three sections which are “unnoticed torch,” “station,” and “river of time,” stating the main concepts that how Teacher Dada became a preschool teacher before as an employment specialist and then an employment supervisor. At each position duty change, she faced the challenge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experienced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 background shaped her supervision style for employment service. Through story text and data analysis, the research concluded that (1) “Bronze Mirrors” metaphor to reflect Teacher Dada’s self-exploration, employment service, and social environment; (2) “Timeline” to investigate problems appeared from the interview; (3) “Symbol of interwoven time” to express similar feelings occurred in various backgrounds; (4) the end of the research of “Nights with Starlight” was concluded by an epilogue. A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supervisor with conscience offered sophisticate services that were conducted by her heart. The individual supervisor’s study was imperative for professional specialist training. Future researches in supported employment services might expand categories of age, gender, supervisor seniority, supervisor style, operation-mode and experience in tender projects.
目錄

學位論文授權書 ii
學位考試審定書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謝誌 VII
目錄 VIII
表目錄 XI
圖目錄 XII

第壹章 緒論—尋找愛的出口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研究者背景 10
第四節 研究者立場 14
第五節 研究的價值 16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7
第七節 共用語彙 18
一、社會福利機構 18
二、就業服務員 (簡稱就服員)及就業服務督導(簡稱就服督導) 19
三、良心時代運動 20
四、Maslow需求層次理論 23

第貳章 概念性情境 25
第一節 職業重建背景與現況 26
一、美國支持性就業模式 29
二、我國社區支持性就業服務模式 30
第二節 就業服務督導的功能及角色 33
第三節 正向心理學 37
第四節 生命歷程 41
第五節 小結 47

第參章 研究方法—如何說故事 48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9
第二節 研究場域及研究參與者背景 5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6
第四節 研究資料收集整理 56
第五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60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62
第七節 研究倫理 64
第八節 研究歷程 66
前三章 摘結 82

第肆章 夜伴星光 83
第一節 微不起眼的火炬 85
第二節 驛站 113
第三節 時間的河流 140

第伍章 夜風中的呢喃 172
第一節 銅鏡 174
第二節 時間線 180
第三節 交錯時光的印記 189
第四節 後記 196

參考文獻 201
一、中文部分 201
二、外文部分 212

附錄一 研究訪談邀請函 214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 215
附錄三 訪談大綱 216
附表四 「良心時代國際運動3中文網站」 218
附表五 我的訪談日誌、觀察紀錄及省思 219
附表六 訪談大大老師照片篩選與說明 222
附表七 相關刊物說明 224
一、中文文獻
尤淑君、吳亭芳 (2009)。高職特教班教師及就業服務人員在就業轉銜服務中專業角色之探討。復健諮商,3,47-76。
王文秀、施香如、沙大荒(合譯)(1999)。臨床督導工作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張老師文化。(Elizabeth L.H.,1999)
王勇智、鄧明宇 (譯) (2008)。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Riessman, C. K., 2003)
王敏行 (2008)。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體系的新思維。勞工雙月刊,16,勞動論壇,1-6。
王敏行、王建中、黃美慧、鍾和村 (2007)。身心障礙職業輔導評量時數與評量方法選擇探討--以高雄市博愛職業訓練中心職評服務為例。復健諮商,2,77-91。
王敏行、曾中斌、林煒翔、李敏聰、陳冠霖 (2013)。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工作手冊之試辦經驗-以臺北市為例。就業安全半年刊,2。 網址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45&ap_id=1840
王雲東 (2008)。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採個案委託付費制度之可行性初探研究──以台北市社區化就業服務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1,363-384。
王雲東、林怡君 (2007) 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以某社福基金會之貨幣化成本效益分析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 (2),179-200。
王應棠 (2010)。研究訪談的特性:哲學詮釋學的觀點。教育多元文化研究期刊,2,1-20。
世界公民宣言 (2016)。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取自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awc2013/0401endorse/index.php?lang=zh
仲秀蓮 (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 長正向思考、學校組織文化與學生 學習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4)。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遴用及培訓準則。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法規檢索>查詢結果。網址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5)。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法規> 條文內容。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46
安靜嫻、陳宛瑩 (2011)。 ICF應用於職業重建服務-以新發展之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工作手冊為例。就業安全半年刊,1,網址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11&ap_id=1312
朱芯儀 (2010)。視界有限,前景有光 一位重度視障準諮商心理師與僱主們互動經驗之敘說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2008)。考察美國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制度計畫。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2008)。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計畫。台北:勞委會職訓局。
何粵東 (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吳明宜 (2010)。職業重建的實證服務:回應 「以 ICF 架構為基礎的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成效評估」。復健諮商,4,43-4 6
吳柳儀 (2006)。我的工作就是幫人找工作---一位就業務服員的敘說趼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55-62 。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台東市。
呂淑貞 (2011)。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碼(ICF)簡介,發表於 「行政院衛生署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規劃與前置作業說明會」。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 (譯) (2007) 。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 (Flick, U., 2002)
李穎孜,陳孟芬,曹敏君 (2010)。探討就業服務員在社區化就業歷程中的角色功能與困境。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4, (國際標準期刊號ISSN:1609-2503),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htm。
杜維鏌、白嘉惠、王敏行 (譯)(2010)。以國際健康功能與障礙分類系統(ICF)架構為基礎的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成果評估。復健諮商,4,23-42。
良心時代運動 (2014)。良心時代運動 (An Era of Conscience)。網址http://www.aneoc.org/zh
周台傑 (2003)。啟智學校高職部學生就業轉銜服務現況與需求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8,181-211。
林天倪 (2015)。動出療癒力量、按出光明人生–一位中途失明者之生命適應歷程。適應體育學系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林世英 (2000)。就業服務員及督導員對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意見之探討。特殊教育學系學位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宏熾,黃湘儀 (2006)。高中職智能障礙學生一般轉銜技能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3,27-54。
林杏足 (2014)。敘事取向督導的理念和實務運用。輔導季刊,50 (4),58-68。
林佳蓉 (2015)。數位學習下的翻轉教室迷思、理論、與新素養的品德教育翻轉個案。國民教育,55(1)。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 (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2-136。
林美珠 (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純真 (2011)。PLISSIT 模式應用在心智障礙者性議題之啟示。臺灣性學學刊,17(2),53-68 。
花敬凱 (2004)。歐美、日本等國職業重建服務之發展歷程與趨勢。特教季刊,67,27-37。
邱怡慈,林婉媛,林家瑜,鐘協佐,徐淑賢 (2009)。特殊教育學校推動「社區化自營實習工場」方案之成效分享。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87-105。
邱詩涵、高麗娟 (2012)。運動研究中的職性方法學。文化體育學刊,14,1-10。
洪圭輝 (2013)。身障者職業重建新里程碑-成立五區域性職重資源中心。就業安全半年刊,2,取自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址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45&ap_id=1820
洪貴珍、劉嘉雯、任凱 (譯) (2012)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心裡既社會取向。(原作者 : E. D. Hutchison )。臺北:洪葉文化。(原出版年:2008)
洪道子 (2014b)。呼應聯合國世界教師日良心覺醒是教育的靈魂。取自良心時代運動。網址http://www.aneoc.org/forum/ch/index.php?unit=2a&pid=b4
洪道子 (2010)。世界公民應重視世界公民的人權發展。取自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網址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awc2010/ch/F/F_d_00c.html
洪道子 (2014a)。2014關鍵時刻-良心時代是永續未來的方舟﹝摘要﹞。聯合國非政府組織第65屆年會,探討基因改造作物 (GMOS) 對於生物多樣化及永續發展帶來的影響研討會。取自自良心時代運動。網址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awc2010/ch/20140915aneoc/h01.html
洪道子 (2016)。「良心」成為聯合國NGO大會焦點 更在韓國釜山、慶州各角落發酵。取自良心時代運動。網址http://aneoc.org/news/newscenter/1152/show
洪蘭 (譯)(2009)。真實的快樂(二版)(原作者:E. P. Seligman)。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2)
紀佳芬等 (2003)。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 計與工作改善。台北市:五南圖書出 版公司。
美國在臺協會。厄爾.沃倫對布朗控訴托皮卡教育委員會案的判決理由。取自http://www.ait.org.tw/infousa/zhtw/PUBS/LivingDoc/earlwarren.htm
胡永崇 (2003)。特殊教育學生的評量倫理原則。特教園丁季刊,18(14),11-16。
范信賢 (2002)。課程與教學研究研討會題綱。
徐德玲 (2009)。台灣就服員的專業要求與需求。2009促進職業重建人員專業知能研討會。王敏行 (主持人),台灣就服員的專業要求與需求。2009促進職業重建人員專業知能研討會,高師大復健諮商所。
神氣家族 (2016)。簡介取http://www.taijimen.org/TJM2016G/index.php
馬超琴 (2009)。就服員的工作壓力、身心健康知覺與工作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馬超琴 (2010)。就業服務員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探討。取自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E-SOC JOURNAL網路社會學通訊網。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htm。
高淑清 (2002)。質的研究方法。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主編),質的研究方法 (頁93-134)。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清 (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敬文 (1999)。質化研究的另類思考。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15-19。高雄:麗文。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 (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J.A. Maxwell, 1996)。
高麗娟 (2015)。敘說探究的理論與實務課程PPT稿。(Clandinin & Connelly, 2006,p.375)。
高麗娟、黃光憲 (2014)。體育運動質性資料分析方法。體育學報,47 (2),159-178。
常雅珍、林奕宏 (2014)。以樂觀信念、正向意義及正向情緒融入服務學習課程之量化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7(1),頁145~178。
張 彧 (2012)。職能治療與職業重建。臺北市:禾楓書局。
張乃文 (2005)。論敘說探究的研究主體性。網址mood.jses.ntpc.edu.tw/dyna/data/user/may85/files/20100321114656
張芬芬 (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春興 (201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英鵬、伍亭儒、呂宛芸、劉瑩貞 (2010)。七位身心障礙者成為大專院校教授的歷程敘說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79-198。
張書杰 (2009)。新管理主義下的契約委託政策探討:以台北市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畢恆達 (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臺北市:小畢空間。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2000)。不變的堅持:二十週年紀念專刊。臺北市:富群。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2012)。101年報:需求引領服務延伸。臺北市:富群。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2015)。30而麗: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三十週年特刊。臺北市:雅浩創意。
莊巧玲、吳明宜 (2013)。職業重建專業人員對於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職務功能之看法。復健諮商,6,1-24。
許育光 (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体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郭俏怜 (2008)。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員專業發展歷程—工作價值觀、因應工作困境面向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文長、徐偉庭、陳品安 (2015)。天使的歌頌—身心障礙者身體文化。惠明特殊教育學刊,2,219-225。 DOI:10.6297/JHMSE.2015.2(1).13
陳向明 (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妙玫 (2000)。從就業輔具之設計應用 探討職務再設計對身心障礙者就業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玫玲 (2004)。身心障礙者的社區照顧 -社區支持性就業服務之困境與建議。社區發展季刊,106,249-261。
陳美智、張書杰 (2006)。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的組織與制度研究:以台北市、台中市的社區化就業服務計畫為例。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編號:NSC94-2412H-468-001)
陳貞夙 (2014)。探討支持性就業支持策略的應用及其效益分析。就業安全半年刊,1,取自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52&ap_id=1941
陳曉進 (2007)。生命歷程理論:個體犯罪行為的持續和變遷。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半年刊,9,85-111。
陳靜江 (2002)。自然支持在支持性就業之應用情形分析。特殊教育學報,16,229-260。
陳靜江 (2003)。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模式。社區化就業服務工作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陳麗如 (2008)。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轉銜生活與轉銜行為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8,57-95。
陳麗如 (2014)。就業傾向之大專離校身心障礙學生就業轉銜需求滿足與就業力之探究。教育研究學報,48 (1),45-66。
傅馨芳 (譯)(2012)。星星的孩子:自閉天才的圖像思考。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Temple Grandin,2006)
彭依萍 (2015)。以數位說故事應用於國小高年級品德教育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鈕文英 (2015)。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庭偉 (2010)。初探以生命歷程觀點進行父職教育團體。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1月3日。網址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1/05.htm
黃源協、蕭文高 (2006)。社會服務契約管理:臺灣中部四縣市社會行政人員觀點之分 析。臺大社工學刊,13,173-218。
楊宇彥 (2000)。女性生涯發展研究之質的取向—敘說研究法。測驗與輔導,163,3429-3431。
溫錦真 (2006)。逃離、反思與回歸前的想望:一位退位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組長的實踐行動之反思與再前進。應用心理研究,30,125-153。
萬育維 (2000)。社會福利服務-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三民書局。
葉依婷(2009)。與群鹿共躍:一位人種誌研究者對田徑欄架選手訓練生活之研究經驗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2007)。美國職業重建實務工作考察報告。臺北市:勞工局。
劉玉玲 (2014)。正向觀點的社工督導關係-以保護性業務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3,101~126 。
潘苾梅、林宏熾 (2005)。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理論結合生涯轉銜之運用與省思。特殊教育季刊,96,1-8。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 (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慧玲 (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潘慧玲 (2010) 。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敏玲 (2001)。教育質性研究報告書寫:我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認真想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233-260。
蔡敏玲 (1996)。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 21-30。
蔡敏玲、余曉雯 (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 (201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臺北市:鼎茂。
鄧翠瑩 (2014)。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方案現況及成效: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摘要﹞。2014 年惠明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23) 。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
鄧翠瑩 (2015a)。文獻分析探討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相關服務趨勢﹝摘要﹞。2015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國際論壇暨會員大會: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與生涯轉銜 (153)。臺北市:財團法人臺灣職業重建專業協會。
鄧翠瑩 (2015b)。結構式教學對身心障礙者運動參語的反思﹝摘要﹞。2015運動教育學國際暨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65)。臺北市:臺灣運動教育學會。
蕭琮琦 (2013)。台灣家庭經濟安全探析:生命歷程與貧窮動態觀點的詮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蕭瑞麟 (2014)。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臺北市:培生。
賴兩陽 (2007)。人群服務商業化發展趨勢初探──福利混合經濟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17,73-89。
賴誠斌、丁興祥 (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5。
韓福榮、曹光文 (譯) (2011)。特殊教育概論。臺北市:雙葉書廊 (Kirk, 2011)
簡靜怡 (2002)。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就業服務員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
譚民淵、丁萍帆、黃晴白 (2015)。明白:蒙冤十八年人權奮鬥史。臺北市:正大。
竇金城 (2016)。融合正向心理學概念的青少年品格發展方案設計。輔導季刊,52(1),P57–66。

二、外文文獻
Bernard, J. M., & Goodyear, R. K. (2004). Fundamentals of clinical supervision. London, UK: Pearson.
Bernard, J. M., & Goodyear, R. K. (2008). Fundamentals of clinical supervision. Fourth Edition. New Jersey: Pearson.
Bruner, J. & Haste, H. (1990). Introduction in J. Bruner & H.Haste (Eds.), Making sense: The child's 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pp. 1-25). New York: Routledge.
Cardoso, E. D. S., & Chronister, J. A. (2009). In Chan, F. (Ed.), Understanding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 A handbook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tioners in rehabilitation. NY: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ress.
Elder, G. H. (1998). The life course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 Damon, W.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1, (pp. 942-969). NY: Wiley.
Elder, G. H., Shanahan, M. J., & Clipp, E. C. (1994). When War Comes to Men’s Lives: Life-Course Patterns in Family, Work and Health. Psychology and Aging, 9(1), 5-16.
Ellis, C.(2003). The ethnographic l: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nography.Walnut Creek, CA:Altamira Press.
Labov, W. (1972). Speech actions (Ed.). Analyzing discourse: Text and talk.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Labov, W., & Waletzky, J. (1967). Narrative analysis: Oral version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In J. Helm (Ed.), Essays on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 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Leahy, M., Shapson, P.R., & Wright, G. N. (1987). Rehabilitation practitioner rcompetencies by role and setting.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31, 119-130.
Lopez, S. L., & Magyar-Moe, J. L. (2006). A positive psychology that matters.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4(2), 323-330.
Maslow, A. H. (1971).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 York: Viking
Maxwell, J. A. (2014).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 SAGE Publications, Inc.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Inc.
Merriam, S. 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Michaels, S. (1981). “Sharing time”: Children’s narrative styles and differential access to literacy. Language. New York: Avon.
Park, N. Peterson, C. (2006). 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9 (6) ,891- 909.
Peterson, C. (2006).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尤淑君、吳亭芳 (2009)。高職特教班教師及就業服務人員在就業轉銜服務中專業角色之探討。復健諮商,3,47-76。
2. 王敏行、王建中、黃美慧、鍾和村 (2007)。身心障礙職業輔導評量時數與評量方法選擇探討--以高雄市博愛職業訓練中心職評服務為例。復健諮商,2,77-91。
3. 王敏行、曾中斌、林煒翔、李敏聰、陳冠霖 (2013)。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工作手冊之試辦經驗-以臺北市為例。就業安全半年刊,2。 網址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45&ap_id=1840
4. 王雲東 (2008)。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採個案委託付費制度之可行性初探研究──以台北市社區化就業服務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1,363-384。
5. 王雲東、林怡君 (2007) 身心障礙者支持性就業服務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以某社福基金會之貨幣化成本效益分析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 (2),179-200。
6. 安靜嫻、陳宛瑩 (2011)。 ICF應用於職業重建服務-以新發展之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工作手冊為例。就業安全半年刊,1,網址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11&ap_id=1312
7. 何粵東 (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8. 吳明宜 (2010)。職業重建的實證服務:回應 「以 ICF 架構為基礎的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成效評估」。復健諮商,4,43-4 6
9. 林宏熾,黃湘儀 (2006)。高中職智能障礙學生一般轉銜技能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3,27-54。
10. 林杏足 (2014)。敘事取向督導的理念和實務運用。輔導季刊,50 (4),58-68。
11. 林佳蓉 (2015)。數位學習下的翻轉教室迷思、理論、與新素養的品德教育翻轉個案。國民教育,55(1)。
12. 林美珠 (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13. 林純真 (2011)。PLISSIT 模式應用在心智障礙者性議題之啟示。臺灣性學學刊,17(2),53-68 。
14. 邱詩涵、高麗娟 (2012)。運動研究中的職性方法學。文化體育學刊,14,1-10。
15. 洪圭輝 (2013)。身障者職業重建新里程碑-成立五區域性職重資源中心。就業安全半年刊,2,取自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址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545&ap_id=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