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18: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昕怡
研究生(外文):Lin,Sinyi
論文名稱:繪本融入兒童華語閱讀策略教學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ction Research on Teaching Strategy for Applying Picture books in Mandar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Children
指導教授:林雪鈴林雪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Xueling
口試日期:2017-01-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文藻外語大學
系所名稱: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3
中文關鍵詞:閱讀策略閱讀理解閱讀教學繪本兒童華語教學
外文關鍵詞:Reading StrategiesReading ComprehensionInstructional ReadingPicture Books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 Childre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7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全球華語熱的興起,越來越白熱化,二語學習者的年齡也逐年往下降,兒童已成為未來的主人翁。近年來,許多國家漸漸推動閱讀活動,而在華語教學中,閱讀教學也漸漸受到重視。然而,過往的閱讀教學並不一定適用於兒童身上,閱讀教學的對象,是否只限於中級以上程度的學生?有關於閱讀策略的教學,是否只適於一般母語為中文的學生?而針對初階的華語學習者,有助於跨越閱讀理解中解碼困境的繪本,又是否即為理想的教材形式?循此,研究者進行了運用繪本提升閱讀策略之教學的行動,並透過行動中的觀察與省思,探討以下課題:(一)如何透過繪本進行提升閱讀策略之教學(二)透過繪本進行提升閱讀策略之教學的優缺點。藉由這樣的行動研究,從中得出兩大結論;應用閱讀策略融入兒童華語閱讀教學,可提升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及繪本結合兒童華語閱讀策略教學,適用在初中程度之兒童。
The trend of Mandarin learning has reached a peak these years.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of age is going down year after year, and children have become the masters of the future. In recent years, many countries have gradually promote reading activities, and in Mandarin teaching, reading teaching has also been gradually attention. However, the previous teaching methodology used in teaching reading doesn't necessarily suitable for children,. Should the object be at least at intermediate level to get a good understanding in reading? Are the teaching methods that relate to the strategies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only cater to the Mandanrin native speakers? For starters in Chinese learning, are those picture books including problem-solving contents ideal teaching materials?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uses picture book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teaching method, and then discuss the following issues according to her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A. How to elevate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using picture books in teaching? B.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teaching strategy for elevat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using picture books. Above this action research to find two results:Using teaching methods that relate to the strategies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can elevate children 's reading ability and combine picture books and teaching strategy for applying picture books in Mandar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children.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5
一、研究問題 5
二、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一、研究範圍 10
二、研究限制 11
第四節 預期成果 12
一、了解繪本運用於兒童二語閱讀教學之適用性 12
二、印證運用繪本進行兒童閱讀策略教學具有成效 13
三、獲得繪本進行兒童閱讀策略教學之教學應用相關成果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名詞釋義 15
一、閱讀理解 15
二、交互教學法 16
三、閱讀策略教學 17
四、繪本 17
第二節 閱讀的認知歷程與策略教學 18
一、閱讀認知歷程 18
二、閱讀模式 21
三、閱讀策略教學 25
第三節 繪本特質與教學應用 28
一、繪本的特質 28
二、繪本在兒童閱讀教學的應用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3
一、行動研究之定義 43
二、行動研究過程 43
三、行動研究之方法 44
四、行動研究流程 45
第二節 研究論文整體架構 49
第四章 教學活動之規劃 5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分析 53
第二節 教材選擇與分析 55
第三節 教學計畫 66
第四節 教案設計 68
第五章 行動實施:繪本融入兒童華語閱讀教學 81
第一節 《忙碌的週末》閱讀策略教學實施歷程 81
一、《忙碌的週末》讀前整體表現 81
二、《忙碌的週末》讀中整體表現 83
三、《忙碌的週末》讀後整體表現 91
第二節 《阿吉的眼鏡》閱讀策略教學實施歷程 92
一、《阿吉的眼鏡》讀前整體表現 92
二、《阿吉的眼鏡》讀中整體表現 95
三、《阿吉的眼鏡》讀後整體表現 101
第三節 《鱷魚放假了》閱讀策略教學實施歷程 102
一、《鱷魚放假了》讀前整體表現 102
二、《鱷魚放假了》讀中整體表現 104
三、《鱷魚放假了》讀後整體表現 110
第四節 《真的有聖誕老公公嗎?》閱讀策略教學實施歷程 110
一、《真的有聖誕老公公嗎?》讀前整體表現 111
二、《真的有聖誕老公公嗎?》讀中整體表現 114
三、《真的有聖誕老公公嗎?》讀後整體表現 121
第五節 綜合活動ⅠⅡ閱讀策略教學實施歷程 121
第六節 綜合活動Ⅲ閱讀策略教學實施歷程 127
第七節 《一封奇妙的信》閱讀策略教學實施歷程 130
一、《一封奇妙的信》讀前整體表現 130
二、《一封奇妙的信》讀中整體表現 132
三、《一封奇妙的信》讀後整體表現 135
第八節 綜合活動ⅣⅤ閱讀策略教學實施歷程 136
第六章 行動評鑑與反思 141
第一節 行動評鑑 141
一、問卷調查與訪談 141
二、教學日誌省思 144
三、專家意見 147
四、教學結果 151
第二節 行動反思 158
第七章 結論 1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1
第二節 研究展望 164
參考文獻 165
附錄一 中文閱讀課前測問卷 171
附錄二 家事體驗卡 173
附錄三 給家長的信&家長回饋 176
附錄四 《忙碌的週末》教學教具 177
附錄五 《鱷魚放假了》學生作品 178
附錄六 動動腦學習單 179
附錄七 綜合活動教學設計ⅠⅡ 181
附錄八 綜合活動教學設計ⅢⅣ 184
附錄九 閱讀理解綜合活動 186
附錄十 中文閱讀課後測問卷 189
一、中文部分
王生佳(2009)。閱讀教學策略對閱讀態度與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智慧國小三年級閱讀童話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097NTPT1461016)
王如音(2008)。不同程度華裔學生之閱讀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6NTNU5612022)
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何應傑(2003)。兒童閱讀圖畫書意義建構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CYU1576063)
吳明隆(1997)。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行為與其電腦焦慮、電腦態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6NKNU0331002)
吳訓生(2000)。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8NCUE0284013)
宋佳瑾(2012)。以繪本圖文為策略之學習者中心導向的華語文混成式課程設計(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WEUC5612006)
李佳琪(2014)。建構差異化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NTPT0611018)
李幸玲(2013)。繪本花園結合分享式閱讀教學策略對閱讀成效之影響:以國小低年級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1NYPI5396039)
李宜嫻(2015)。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中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以金門縣某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3MCU05331040)
李連珠(1991)。將圖畫書帶進教室:課室內的圖畫書。教師之友,43(2),29-36。
李潔琳(2014)。分享式閱讀教學策略應用於國小一年級學童繪本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103NTTU5178005)
李麗(2006)。日本留學生和與閱讀策略調查研究。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
杜雯華(1999)。美籍學生中文閱讀過程的策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8NTNU0612007)
林文寶、徐守濤、蔡尚志、陳正治(1998)。總論。載於黃秀錦(主編),兒童文學(13-27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正雄、林貴英、蔡芳霞(2003)。從閱讀到悅讀:國小班級閱讀教學指導之協同行動研究。教育部九十二年度鼓勵中小學教師從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6NPTT5328006)
林男勝(2007)。相互教學法對不同理解能力之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閱讀策略運用與閱讀理解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6NPTT5328006)
林秉武(2004)。交互教學策略對不同組型閱讀障礙兒童增進閱讀理解效果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3NCUE5284015)
林清山(譯)(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Richard E. Mayer著)。臺北:遠流出版社。
林真美(1999)。為孩子撒下語言的種子。載於林真美主編: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林敏宜(2000)。幼兒教師在圖畫書共讀中的心智言談實踐(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TNU5261023)
周睿婷(2012)。六至十歲兒童之可預測圖畫書華語教學設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TNU5612035)
邱秀娥(2012)。國小低年級學童生命教育融入繪本閱讀教學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KNU5332040)
紀媛(2012)。性別平等繪本融入國小四年級閱讀教學(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0NHU05025038)
何嘉雯(2003)。交互教學法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TNTC284004)
侯靜宜 (2010年6月)。圖畫書共讀融入華語教學的應用---以一位貝里斯兒童為例。2010國立政治大學暨CIEE聯合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洪月女譯(1998)。Ken Goodman著。談閱讀。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洪蘭(2004)。活化大腦 激發創造力。天下雜誌, 263,92-94。
柯華葳(2006)。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國小四、五、六年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殊工作小組印行。
郝廣才(1995)。好繪本如何好。臺北:格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孫嘉林(2013)。中文繪本融入短期遊學團華語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1WEUC5612004)
張清榮(1991)。兒童文學創作論。臺北市: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曹俊彥(1988)。兒童讀物圖畫的功能,國教月刊,34(7)。
陳安妮(2014)。繪本融入自閉症兒童華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5NTPT0612004)
陳怡如(2003)。兒童圖畫書閱讀行為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PTT1576024)
陳佳慧(2008)。教室中的閱讀樂章—以六年級閱讀策略教學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PTT1576024)
陳孟妏(2010)。心智圖法結合繪本閱讀教學方案對國小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及創造力之成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8TMTC5212019)
楊冠玲(2010年3月)。新臺灣之子在華語文圖畫書之閱讀回應與策略之個案研究。第一屆國際暨第四屆古典與現代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高雄:文藻外語大學。
葉德明、陳純音(1998)。外籍學生中文閱讀策略之研究Ⅰ。國科會研究計畫。
蔡育妮(2004)。繪本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2NPTT1576066)
蔡宜倖(2003)。繪本式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TPTC476040)
蔡清田(2004)。泰勒課程理論之發展(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80NTNU2331007)
鄭又慎(2014)。多元智能教學活動設計融入兒童電子繪本於華語文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102WEUC5612004)
謝美寶(2003)。國小學生閱讀態度、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PTT1576028)
謝瑜苓(2003)。外籍兒童中文閱讀理解策略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1NTNU0612012)
羅得榮(2009)。初級華語節慶教學行動研究—以中秋節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CYCU5612001)
蘇振明(1986)。認識兒童圖畫書及其教育價值─從消基會評選優良兒童圖畫書談起。幼教天地,5,37-50。
蘇振明(1987)。看圖、欣賞與學習: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兒童文學研究叢刊,3,16-27。
蘇振明(1990)。「兒童讀物插畫」的導賞教學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1,389-412。
蘇振明(1998)。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91,1-10。

二、英文部分
Barnett, M.A.(1988). Teaching Reading Strategies:How Methodology Affects Language Course Articulation. Foreign Language Annuals.21, 109-119.

Goodman, K.S(1996). On reading. Portsmouth, NH:Heinemann.

Palinsc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2), 117-175.

三、網路部分
幸曼玲、陸怡琮、辜玉旻(2010)。教育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教育部。
曾妙芬(2007)。她教老美中文,十天就有一年程度。http://magazine.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_mag_page.aspx?id=61000
蔡志浩(2005)。閱讀與認知。發表於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主辦之「閱讀與圖書館」研習班發表的演講。
http://taiwan.chtsai.org/2005/07/25/yuedu_yu_renzhi_2005/
蓋聶(1998)。學習條件論。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21756466-%E8%93%8B%E8%81%B6(R.M.Gagne)%E7%9A%84%E5%AD%B8%E7%BF%92%E6%A2%9D%E4%BB%B6%E8%AB%96(The+Conditions+of+Learning)
Piaget(1930)。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http://chiuphysics.cgu.edu.tw/yun-ju/cguweb/sciedu/piaget/piaget02cognition.htm
Short& Kauffman(2001)。Curriculum as Inquiry。https://www.coe.arizona.edu/sites/coe/files/curriculum_as_inquiry.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