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1]洪維振,2003,肥胖學童身體組成與體適能相關之研究,218.
[2]盧廷峻,張世沛2010,身體組成與肥胖對健康之影響,台中學院體育6期,103、105.
[5〕賴韻如、洪孜幸、黃國晉(2008)促進台灣國民營養飲食與健康生活型態:回顧與展望專刊系列報導--臺灣人體位縣抗與相關健康促進策略。臺灣營養學會雜誌,33(4),116-123。[7] 教育部體育司 (2005)。94 年度學生體適能檢測與護照實施績效之調查研究報告。取自http://140.122.72.62/Census/census-6.pdf教育部體育司 (2006)。95 年度教育部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取自http://140.122.72.62/Census/census-5.pdf教育部體育司 (2007)。96 年度運動參與報告書。取自http://140.122.72.62/Census/960218.pdf教育部體育司(2008)。97 年度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書。取自http://140.122.72.62/Census/970305.pdf教育部體育司 (2009)。98 年度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書。取自http://140.122.72.62/Census/980330B.pdf
[8]教育部(1996)。八十五年度提升國民體能計畫—體育教師體能教育研習會報告 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9]教育部(1999b)。提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劃(333計劃)。國民體育季刊, 28 (1),147-157。
[10]教育部(1999a)。臺灣地區大專校院學生體適能常模研究。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11] 教育部(2000)。八十九年度大專校院學生體適能護照試辦說明會手冊(頁14-23)。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2]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漢文書店。
[15]許樹淵(2009)。卓越體適能。台北市:師大書苑,21-33。
〔16〕何宗岳(2007)。教育部健康體適能網站。中華民國體育學會。資料引
自http://www.fitness.org.tw/TW/index.html.
[17]黃奕清(1997)。體適能與全人健康。載於教育部(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33-41)。台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18]陳俊忠(1997)。體適能與疾病預防。載於教育部(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頁86-99)。台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19]卓俊辰(2001)。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台北市:華泰。
[20]卓俊辰(2000)。健康體適能與運動。於士林區衛生所主辦,體適能研
習營講義,台北。
[21]教育部(1999)。臺灣地區大專院校學生體適能常模研究。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2] 洪嘉文(2000)。提升學生體適能之有效策略與未來作法,中華體育季刊,53,92-93。
[23] 楊忠和(2003)。健康休閒運動變遷趨勢中大學體育之新價值,論文發表於2003 年臺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嘉義:吳鳳技術學院。
[24]賴映帆、林瑞興(2007)。大學男女學生身體組成差異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1,183-190。
[25]林正常、林貴福、徐台閤、吳慧君(譯)(2005)。運動生理學。臺北:麥格羅希爾。
[26] 行政院衛生署(2009,6 月5 日)。肥胖定義及處理原則。食品資訊網。資料引自http://food.doh.gov.tw/chinese/health/health_5.htm
[27]陳錦偉、黃朝嘉、薛永和(2007)。澎湖縣肥胖與一般高職生身體活動量比較,嘉大體育休閒期刊,6(2),95-101。
[28]郭婕(2001) 。體重控制與運動,運動營養學。台中,華格納企業。
[29] 方進隆(2004)。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湯姆生出版:華藝發行。
[30]教育部(2007)。96 年度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學校體育衛生業務主管人員第二次研討手冊(139 頁)。臺北:作者。
[31]黃月桂、吳秀佳(2005)。提升大學女學生運動人口,國民體育季刊,34(4),70-74。[38]行政院衛生署(2008)。96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 。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2008年8月30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9598&class_no=440&level_no=4。
[39] 王文豐(2001)。台北市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其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40]廖肇禮(2006)國小孩童在不同體育課程中心跳率、餐與樂趣和課後身體活動量之差異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體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41]許義雄(1988)。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42]鍾瓊珠(1997)。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台灣體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43]陳偉德、蔡承諺、陳安琪、吳淑芬、林宗文、林曉娟 (2003)。台灣地區兒童及青少年生長曲線圖:依健康體適能訂定之標準。中台灣醫誌,8(2),85-93。
[44]林建得、林建得、陳德宗、丁春枝(2002)師院生健康概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情緒穩定性與健康體適能之相關研究--以國立屏東師院學生為例。屏師學報,16,435-473。
[45]運動生理學網站。劉立宇(2000)。取至:2010年1月10日。
網址:http://epsport.ccu.edu.tw/epsport/fitness/index.asp
[46]許樹淵(2009)。卓越體適能。台北:師大書苑。
[47]呂盈賢、王錠堯、程文欣、蔡淑真、王順正(2008)。不同強度心跳空置率1600公尺跑走評量高中男生心肺適能。運動生理暨體育學報,7,83-90。
[48]臺北市5/434/ 6(2010)。健康體能促進。2010年12月21日,取自
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405&mid=917&itemid=7272
英文文獻
[3]Fiegal, K. M., Graubard, B. I., Williamson, D. F., & Gail, M. H. (2005). Exercise deathsassociated with under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93, 1861-1867.
[4]Ogden.C.L.,Carroll,M.D.,& Flegal,K.M.(2008)High boby mass index for age among U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2003-2006.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99,2401-2405
[6]Inokuchi, M., Matsuo, N., Takayama, J. I., & Hasegawa, T. (2007). Prevalence and trends of underweight and BMI distribution changes in Japanese teenagers based on the 2001 national survey data. Annals of Human Biology, 34(3), 354-361.
[13]2.Corbin, C. B, Pangrazi, R. P, & Franks, B. D. (2001). Definitions: Health, fitness and physical activity. President’s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 Research Digest, 3(9), 1-8.
[14] 8.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Atlanta, GA: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35]Caspersen,C.J., Powell,K.E., & Christenson, G. M.(1985).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Definitions for health related research.Public Health
Report,100,126-131.
[33]Luder E,Alton I.:The underweight adolescent.In:Story M eds.Guidelines for adolescent nutrition services.2005.(cited 2006 Jun 10);Available from:URL
http://www.epi.umn.edu/let/pubs/adol_book.shtm
[34]Gibson RS.:Principles of nutritional assessment.2 nd ed:New York Oxford;2005
[36]Bouchard,C.,& Shephard,R.J(1994).Physical activity,fitness,and health:The model and key concepts. Physical activity,fitness,and health-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and consensus statement,77-88.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37]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0). Healthy People 2010 (Conference Edition, in TwoVolumes). Washington, DC: Author.
[46]Bray,G. A., & Gray, D. S. (1988).Obesity Part I-Pathogenesis. West
JournalMedicine, 149,42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