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心聲、董道興、師慧娟(2010)。一位遭暴力性侵害少女之急診護理經驗簡略題目:性侵害護理。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6(1),1-13。王增勇(2002)。在專業主義下交出靈魂的社工專業-個案管理在社工場域的論述實踐。文化轉向研討會,清華大學。
王燦槐(2006)。台灣性侵害受害者之創傷-理論、內涵與服務。台北市:學富文化。
李政賢(譯)(1999)。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著:Marshall, C., & Rossman, G.B.)。台北市:五南。
李婷婷(2005)。性侵害被害人求助經驗與預防二次傷害之研究:社工員角度之觀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李聖傑(2003)。從性自主權思考刑法的性行為。中原財經法學,10,1-40。李姵霖(2012)。醫務社會工作者之工作困境與心理調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南市: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吳芝儀、廖梅花(譯)(1998)。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著:Strauss, A., & Corbin, J.)。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原著:Patton, M.Q.)。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聖琪、林明傑、方韻、陳靖佩、甘炎民(2013)。近十年台美加等國性侵害之統計趨勢及其可供國內日後參考之處。涉外執法與政策學報,3,69-111。杜正治(1994)。智障兒童的性騷擾:預防與處理。特殊教育季刊,52,14-17。呂佳蓉、蕭至邦(2016)。從急診醫療團隊醫護人員及醫務社工觀點-探討急診醫療團隊中社會工作者之角色。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7,48-77。周煌智、文榮光主編(2006)。性侵害犯罪防治學-理論與臨床實務應用。台北市:五南。
邱獻輝(2002)。認識與協助性侵害的受害者。諮商與輔導,203,8-12。邱獻輝(2009)。從「權威關注」到「自我關注」:遊療師的生命轉換經驗及其在專業實踐之文化考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林佳諺(2010)。性侵害還是性自主?「非行少女」的家庭、學校與性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凃秀蕊(2001)。性侵害法律救援Q&A。台北市:永然文化。
施睿誼、蔡文玲、溫信學、劉祉延、蔡聚(2012)。台灣醫務社會工作核心才能與培訓模式之初探。2012年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年會暨邁向優質服務-社會工作專業的對話與省思研討會,1-28。台北市:臺鐵大樓。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著:Strauss, A., & Corbin, J.)。台北市:巨流。
徐震、李明政主編(2001)。社會工作倫理。台北市:五南。
秦燕(2013)。社會工作倫理。台北市:華都文化。
秦燕、張允閎(2013)。台灣社會工作倫理教育的現況與發展。聯合勸募論壇,2(1),129-150。財團法人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2016)。「孩子,發生什麼事?」NICHD詢訊問程序操作手冊。台中市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黃淑玲(1995)。特種行業婦女的生活型態與自我概念。思與言,33(3),161-198。黃世杰、王介暉、胡淑惠(譯)(2000)。兒童性侵害—男性性侵害者的評估與治療(原著:Tony, M.)。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俐婷(2004)。衝突處理過程分析-以醫務社會工作者參與醫療團隊工作為例。 臺灣社會工作學刊,2,159-183。黃翠紋(2013)。我國性侵害防治政策推動現況及未來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42, 39-50。黃冠豪(2013)。不同類型性侵害加害人之依附關係型態研究:以台灣之社區處遇個案為樣本。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9(1),67-93。張苙雲(1998)。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市:巨流。
莫藜藜(1998)。醫務社會工作。台北市:桂冠。
郭素珍、許樹珍、陳祖裕、曾建元、楊雅惠、蔣欣欣、蘇逸玲(2008)。醫療倫理諮詢-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陳映燁、李明濱(2000)。醫學倫理學之理論與原則。醫學教育,4(1),3-22。陳芬苓(2001)。私領域公問題-性侵害與家庭暴力的結構因素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243-280。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佳雯(2012)。性侵害案件整合性團隊服務方案之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桃園市: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陳慧女、盧鴻文(2013)。性侵害被害人自我療癒與對修復式正義的看法。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9(1),29-48。曾華源審閱、周采薇(譯)(2014)。社會工作倫理與價值(原著:Banks, S.)。台北市:洪葉文化。
馮燕(1996)。保護服務網絡之建構及醫療社工專業人員。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學刊,6,1-17。馮明珠、張心怡、馮瑞鶯 (2011)。醫務社工人員處遇兒童虐待個案的經驗。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7(2),1-18。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楊育英(2003)。特殊家庭青少女婚前性行為及其相關經驗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楊士隆、鄭瑞隆、張究安、林俊仁、許明慧、陳姿君(2009)。女性智障者性侵被害情境與防治之研究。犯罪學期刊,12(2),117-155。楊琇文(2014)。人溺,己溺?性侵害防治社工替代性創傷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實踐大學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班。溫信學(2005)。急診社會工作臨床服務內涵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112,72-85。溫信學(2011)。醫務社會工作。台北市:洪葉文化。
鄔佩麗(1999)。讓性侵害受害人依靠。社會福利,73,17-25。
葛宇翔(2014)。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的被害人化預防。青年學報,2,43-45。
劉珠利(2012)。創傷女性與社會工作處遇模式 : 人際取向、協同合作、反壓迫。 台北市:雙葉書廊。
劉惠敏(2004)。由性侵害女性被害人的主體經驗探討保護服務的執行: 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潘淑滿(2000)。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3)。婚姻暴力的性別政治。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195-253。潘淑滿(2006)。身心障礙者家庭暴力與性侵害之研究。 臺灣社會工作學刊,5, 128-159。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市: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蔣大成、李昭融(2007)。醫院門診病患對醫學倫理觀點之探討。品質月刊,43(3), 74-78。衛生福利部(2016)。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醫事人員工作手冊。台北市:衛生福利部。
霍春亨、王淑慧(2013)。性侵害案件一站式服務內涵之初探-以台北市為例。犯罪學期刊,16(2),151-179。戴正德(2013)。醫學倫理在社工服務專業中之應用。台灣醫學人文學刊,14(1、2),27-35。
蕭如婷、蔡景宏(2014)。性侵害事件少年評估與處遇。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10(2),131-158。英文部分
Banks, S. (2008). Critical commentary: Social work ethic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8(6), 1238-1249.
Beauchamp, T. L., & Childress, J. F. (2001).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Bywaters, P. (1986). Social work and the medical profession—Arguments against unconditional collaborati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6(6), 661-667.
Campbell, R., & Wasco, S. M., &Ahrens, C. E., & Sefl, T., & Barnes, H. E. (2001).Preventing the “second rape” rape survivors' experiences with community service provider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6(12), 1239-1259.
Campbell, R., & Raja, S. (2005). The sexual assault and secondary victimization of female veterans: help‐seeking experiences with military and civilian social system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9(1), 97-106.
Congress, E., & McAuliffe, D. (1999). Social work ethics.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9(2), 151-164.
Dorfman, R.A. (1996).Clinical social work: Definition, practice and vision. N.Y.: Brunner/Mazel.
Figley, C. R. (1995). Compassion Fatigue as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 Overview: In CR Figley. Compassion Fatigue: Coping with Secondary Stress Disorder in Those Who Treat the Traumatised.
Finkelhor, D., & Browne, A. (1985).The traumatic impact of child sexual abuse: a conceptualiz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5, 530-541.
Frazier, P. A. (1990). Victim attributions and post-rape trauma.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2), 298.
Friedman, L. S., Samet, J. H., Roberts, M. S., Hudlin, M., & Hans, P. (1992). Inquiry about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s: a survey of patient preferences and physician practice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52(6), 1186-1190.
Guba, E.G., & Lincoln, Y.S. (1989).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CA: Sage.
Guba, E.G., & Lincoln, Y.S. (1994).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In N.K. Denzin & Y.S.Lincoln (E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Kilpatrick, D.G., Edmunds, C.N., & Seymour, A.K. (1992).Rape in America: A report to the nation.Arlington: National Victim Center.
Koss, M. P. (1985). The hidden rape victim: Personality, attitudinal, and situation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9(2), 193-212.
Landry, D.B. (1991). Family fallout: A handbook for families of adult sexual abuse survivors.Vermont: Sage.
Lincoln, Y.S., & Guba, E.G. (1985).Naturalistic inquiry.Beverly Hills,CA: Sage.
Madigan, L., & Gamble, N. C. (1991).The second rape: Society's continued betrayal of the victim: Macmillan Pub Co.
Olivier, C., & Dykeman, M. (2003). Challenges to HIV service provision: the commonalities for nurses and social workers.Aids Care, 15(5), 649-663.
Reamer, F. G.(1998).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work ethics. Social work, 43(6), 488-500.
Salter, A. (1988).Treating child sex offenders and victims: A practical guide.California: Sage。
Schwartz, M. D., & Pitts, V. L. (1995). Exploring a feminist routine activities approach to explaining sexual assault. Justice Quarterly, 12(1),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