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國防部(2015),《中華民國104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出版,頁79。
〔2〕司法院大法官(1947)。中華民國憲法。司法院全球資訊網。檢索日期:2017年12月10日,網址: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7_2.asp?lawno=45。
〔3〕國防部空軍司令部(2014),《空軍戰術作戰管制部隊教範(第二版)》,臺北:國防部空軍司令部出版。頁1。
〔4〕國防部(2000),國防法規資料庫,兵役法施行法,國防部全球資訊網。檢索日期:2017年12月10日,網址:ttp://law.mnd.gov.tw/scp/Query1R.asp?tblname=Floidx&RCODE2=A004702602&RNO=25
〔5〕羅美文(2010),我們從富士康事件中應該學到什麼,台灣勞動季刊,第22期,頁131。
〔6〕王佳雯、鄭雅文、李諭昇、徐儆暉(2010),職場社會心理危害調查監測制度之國際概況,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29期,頁551-560。
〔7〕蘋果資料室(2017),士兵上吊亡國軍1個月4自殺,蘋果日報網路新聞,檢索日期2018年2月24日,網址: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70728/37730009。
〔8〕藍采風(2014),《壓力管理:提升生活的品質》,臺北:健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頁18。
〔9〕劉玉玲(2007),《生涯發展與心理輔導》,臺北:心理出版社出版,頁227。
〔10〕劉紹興(2017),職場壓力引起的職業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檢索日期:2018年2月28日,網址:http://mental.health.gov.tw/WebForm/External/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16&Type=01
〔11〕李明濱(2005),壓力人生:情緒管理與健康促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頁36。
〔12〕藍采風(2014),《壓力管理:提升生活的品質》,臺北:健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頁18-20。
〔13〕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感模式,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第卅六卷第三期,頁 201-219。
〔14〕張春興(2005),《現代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頁551-552。
〔15〕趙本立譯(2000),《軍隊基層領導統御》,臺北:菩菱企業有限公司出版,頁116。
〔16〕藍采風(2014),《壓力管理:提升生活的品質》,臺北:健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頁24-25。
〔17〕劉玉玲(2007),《生涯發展與心理輔導》,臺北:心理出版社出版,頁222-225。
〔18〕孫敏華、許如亨(2001),《軍事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出版,頁35-36。
〔19〕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出版,頁100。
〔20〕Ac. HaratmanandaAvt.著,蔣義誠譯(2001),《壓力、健康與靈性(上)》,臺東:阿南達瑪迦通訊社,頁16。
〔21〕Kendall, P. C., Finch, A. J., Jr., Auerbach, S. M., Hooke, J. F., &Milkulka, P. J.(1976).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44,406-412.
〔22〕王佳雯、鄭雅文、李諭昇、徐儆暉(2010),職場社會心理危害調查監測制度之國際現況,台灣衛誌,頁551-557。
〔23〕藍采風(2003),《全方面壓力管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頁80-86。
〔24〕林炳男(2013),我國警政人員工作壓力之探討-以臺南市政府警察局基層員警為例,嘉南藥理大學產業安全衛生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1-32。〔25〕劉泳倫(2003),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71-72。〔26〕李金泉、陳俊瑜、陳俊良(2006),健康的職場─壓力風險管理之應用,工安技術論壇,頁11-16。
〔27〕趙紀強(2006),國軍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憲兵隊基層幹部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1。〔28〕葉忠達、梁啟華、林文政譯(1997),《組織行為學》,臺中:滄海書局出版,頁627。
〔29〕陳村河(2001),國營事業民營化留用員工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肥公司員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頁31。〔30〕郭士誥(2013),空軍台東志航基地中階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論文,頁9-10。〔31〕Backer, P. R. & Orasanu, J. M.(1992).Stress and performance trai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 respect to military appli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Association.San Francisco, Arria, 20-24.
〔32〕梁成明、羅新興(2001),國軍志願役軍官工作壓力之研究,國防管理學報,第22卷第2期,頁1-13。
〔33〕郭士誥(2013),空軍台東志航基地中階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東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論文,頁11-13。
〔34〕黃惠惠(2006),《情緒與壓力管理》,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出版,頁252。
〔35〕汪美伶、陳玉蓮(2014),工作壓力對身心健康之影響–社會支持之調節作用,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八十六期,頁63。
〔36〕林炳男(2013),我國警政人員工作壓力之探討-以臺南市政府警察局基層員警為例,嘉南藥理大學產業安全衛生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頁40。
〔37〕周文欽、孫敏華、張德聰(2010)。《壓力與生活》,台北,心理。頁213。
〔38〕黃惠惠(2006),《情緒與壓力管理》,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出版,頁25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