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1: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烽章
研究生(外文):Ke,Fong-Jhang
論文名稱:藍姆波波速以3D視覺化成像混凝土內部瑕疵
論文名稱(外文):Using 3D Contour of Lamb Wave Group Velocity to Visualize the Interior Defect of Concrete
指導教授:鄭家齊鄭家齊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Chia-Chi
口試委員:林宜清余志鵬張大鵬江支弘
口試委員(外文):Lin,Yi-ChingYu,Chih-PengChang,Ta-PengChiang,Chih-Hung
口試日期:2017-09-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營建工程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5
中文關鍵詞:混凝土應力波缺陷非破壞檢測
外文關鍵詞:ConcreteStress WaveDefectNon-Destructive Test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以混凝土板表面經敲擊後激發出板波的傳遞特性,檢測混凝土板結構中是否有缺陷問題,將針對混凝土板結構,以一個敲擊源及一個接收器的配置進行實驗,以短時傅立葉轉換以及再分配時頻譜求得頻散曲線。
為探討混凝土結構之完整性,實驗所得之位移波形由MATLAB程式將再分配時頻譜中做A0板波模態時頻譜的擷取運算,並顯示成波長波速圖。由試體上各測線之波速剖面,利用MATLAB撰寫的 3D成像程式做3D波速成像圖與實際上試體缺陷埋置規劃作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在層隙裂縫、蜂窩、表面裂縫、砂漿-混凝土複合板及套管內部水泥漿體分佈的試體中,利用此3D波速成像圖能讓初觀者容易快速判讀哪些區域可能有缺陷,再針對含有缺陷區域以更精細的測線規劃並施作,有助於提高缺陷位置和套管內部空隙分佈。
此外,在各種數據不易判讀情況或數據擷取誤差經數據在不同測線交錯平均後的結果加以內插繪製3D圖,依此方法可以提高正確性。
純混凝土板實驗結果得知,混凝土內部含缺陷時,缺陷深度與波長比例約從1.6至2.3倍波長左右,與無缺陷理論解2倍波長結果比較相差不大。從砂漿-混凝土複合板上層0.03 m與上層0.05 m板厚的分層厚度結果明顯觀察出波長在板厚的1.6-2倍左右可以清楚發現其轉折的趨勢,而隨著厚度越小更是在判斷上會有些微的誤差性,但利用3D波速成像解決分層厚度過小而不易判讀情況。
直立牆牆型試體埋置不同填充狀況預力套管實驗結果得知,在敲接距離0.6 m下,距套管0.06 m厚牆面除了在無套管波速一直維持2000 m/s左右無明顯變化,在其他情況下均能由波速上升或下降來觀察內埋套管的填充狀況,而距套管0.24 m厚牆面距離套管較遠,所以用測線長0.6m和0.9m兩種長度實驗比較,整體數據和3D影像顯示結果0.9m較0.6m佳,以此得知拉長敲接距離能觀察較深的部份。以網格3D成像結果觀察,平行套管的測線成像結果比網格式測線疊加效果更能明顯觀察出套管位置,而沿套管方向檢測所得之套管局部3D成像結果能明顯觀察出套管內部變化性。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on detecting flaw inside concrete slab structure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mb waves generated by an impacting force applying on the surface.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by one excitation source and one receiver configuration. The dispersion curves of the t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um and amplitude reassigned metho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MATLAB codes were designed to filter the A0 modal dispersion response of the reassigned spectrogram calcula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isplacement waveform and then displayed as the velocity profile w.r.t. wavelength. The wave velocity profile of each measuring line on the test specimen were assembled to establish a 3D wave velocity contour images and compared to the defect layout of the specimens.

The results of 3D images show clear image velocity drop for delaminated cracks, honeycombs, surface cracks, depth of the top motar layer for the mortar-concrete composite plate and distribution of grout within the prestressed tendon duct inside a concrete plate. Using 3D wave velocity imaging can speedily coarse identify the defect areas. And then refined test lines or other methods can be performed to locate the defective area more accurately.

Besides, the 3D images obtained from gridded test lines can help the situation when single velocity profile can not be easily interpretated, as the averaging the velocity on the test points crossed by different test lines can improv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local velocity.

The results of single velocity profile show the defect depth and wavelength ratio is about 1.6 to 2.3 times of the wavelength at the velocity turning point. The results is not far from the theoretical turning point for a plate with the thickness the same as the defect depth which is about 2 times of the thickness. From the mortar-concrete composite plate with the thicknesses of the upper layer 0.03 m and 0.05 m the turning point at the wave length 1.6 to 2 times of the plate thickness can be observed. with the 3D profile one can improve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thickness of the weak layer can harder be identified for the cases with thinner top layer.

For the specimens with upright wall contained prestressed ducts with different filling situation and testing on the wall containing duct at the depth 0.06 m with test line length of 0.6 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lling condition inside the duct can be observed from the rise or fall of the wave velocity. For test on the wall with the ducts 0.24 m away from the surface, measured line length 0.6 m and 0.9 m is chosen, the overall data and 3D image showed 0.9 m better than 0.6 m. The deeper void require longer impactor-receiver distance. The unfilled situation can more clearly observed for the 3D image obtained from the testing grids parallel to the ducts than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two-way grid. The local 3D imaging results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test lines directly above the duct clearly showed the internal variation of the filling situation.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誌謝 V
目錄 VI
表目錄 XI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1.3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2.1 基本波傳原理 5
2.2 群波速度與相位波速【2】 7
2.3 表面波譜法 7
2.4 敲擊回音法 9
2.5 板波檢測法 11
2.5.1 板波波傳原理 11
2.5.2 短時傅立葉轉換 13
2.5.3 再分配時頻譜【13】 15
2.5.4 國內相關文獻 16
第三章 波速以3D視圖成像程式編寫流程 27
第四章 純混凝土板內含缺陷實驗規劃 35
4.1 概述 35
4.2 Disperse介紹及應用 35
4.3 儀器介紹 36
4.4 實驗配置 37
4.5 實驗方法 38
4.6 實驗結果 40
4.6.1 數據分析 40
4.6.2 無缺陷測線實驗結果 40
4.6.3 A區塊實驗結果 41
4.6.4 B區塊實驗結果 42
4.6.5 C區塊實驗結果 44
4.6.6 小結 45
4.7 3D成像繪製結果 45
4.7.1 整塊混凝土板3D成像 45
4.7.2 A區3D成像 47
4.7.3 B區3D成像 47
第五章 砂漿-混凝土複合板實驗 80
5.1 概述 80
5.2 儀器配置 80
5.3 上層砂漿混凝土試體規劃 80
5.4 雙層試體測線配置 81
5.5 實驗結果 81
5.5.1 數據分析 81
5.5.2 上層砂漿0.03 m混凝土板 82
5.5.3 上層砂漿0.05 m混凝土板 83
5.6 3D成像繪製結果 85
5.6.1 上層砂漿0.03 m混凝土板 85
5.6.2 上層砂漿0.05 m混凝土板 85
5.7 小結 86
第六章 直立牆型試體實驗規劃 117
6.1 概述 117
6.2 試體施作 117
6.3 單層無缺陷混凝土板不同敲接距離之結果 118
6.4 實驗方法 119
6.5 實驗結果 120
6.5.1 數據分析 120
6.5.2 波速量測 120
6.5.3 無套管測線檢測結果 121
6.5.4 針對冷縫(介面黏結不良)區域代表性檢測結果 121
6.5.5 全滿套管正上方代表性檢測結果 121
6.5.6 全空套管正上方代表性檢測結果 122
6.5.7 橫向經過全滿套管代表性檢測結果 122
6.5.8 橫向經過全空套管代表性檢測結果 122
6.5.9 測線長0.9m在距套管0.24m厚牆面檢測結果 123
6.6 網格3D成像繪製結果 124
6.6.1 直立牆型試體全部測線3D成像 124
6.6.2 去除冷縫後距套管0.06m厚牆面檢測實驗結果 125
6.6.3 去除冷縫後測線長0.6m在距套管0.24m厚牆面檢測實驗結果 125
6.6.4 去除冷縫後測線長0.9m在距套管0.24m厚牆面檢測實驗結果 126
6.7 鍍鋅套管局部3D成像結果 126
6.7.1 針對距套管0.06m厚牆面之局部檢測結果 126
6.7.2 針對距套管0.24m厚牆面測線0.6m之局部檢測結果 127
6.7.3 針對距套管0.24m厚牆面測線0.9m之局部檢測結果 129
6.8 小結 13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90
7.1 結論 190
7.2 建議 191
參考文獻 193



表目錄
表 4-1 缺陷種類、尺寸及表面深度 49
表 4-2 測線下情況 49
表 4-3 缺陷深度與波長轉折點關係 49
表 5-1 試體規劃 88
表 5-2 0.03m測線規劃 88
表 5-3 0.05m測線規劃 88
表 5-4 檢測設定之訊號參數設定 88
表 6-1 SCC配比設計報告 131
表 6-2 檢測設定之訊號參數設定 132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4
圖 2-1 波傳示意圖【1】 19
圖 2-2 表面波正規化位移與深度關係【1】 19
圖 2-3 應力波動行為示意圖 20
圖 2-4 表面波譜法表面波譜法之典型試驗配置圖【5】 20
圖 2-5 表面波譜法流程 21
圖 2-6 典型之頻散曲線圖 22
圖 2-7 接收器及敲擊源示意圖 22
圖 2-8 表面位移波形 23
圖 2-9 頻率-波數圖【9】 23
圖 2-10 頻率-相速圖【9】 24
圖 2-11 等向(isotropic)板的理論相位波速頻散曲線頻率-相速圖【10】 24
圖 2-12 對稱與反對稱模態圖【10】 25
圖 2-13 自由板上板波頻散曲線圖【11】 25
圖 2-14 以單一訊號短時傅立葉轉換所得之板波頻散譜【13】 26
圖 2-15 以再分配頻譜獲得之原始譜圖【13】 26
圖 3-1 (a)原始時頻譜圖,(b)原始波速波長圖,(c)過濾最大訊號之波慢頻率 圖(d)過濾最大訊號之波速波長圖,(e)平均過濾最大訊號之波慢頻率圖及(f)平均過濾最大訊號之波速波長圖 30
圖 3-2 (a)部分原始數據(紅色框-波長相同),(b)訊號由小到大重新排列,(c)去除波長相同其中一筆,(d)部分新數據及(e)數據以固定波長排列 31
圖 3-3 區域平均且固定波速間距之波速波長圖 31
圖 3-4 測線點位編排 32
圖 3-5 測線規劃,藍圖塊-該點波速,灰圖塊-該測線波速 32
圖 3-6 (a)測線部分修正前數據及(b)測線部分修正後數據 33
圖 3-7 波速分佈圖 34
圖 3-8 試體的3D波速成像圖 34
圖 3-9 與試體比例相同的3D波速成像圖 34
圖 4-1 敲擊回音之實驗主要儀器 50
圖 4-2 純混凝土板無缺陷Disperse理論解【18】(箭頭部分為板厚兩倍位置) 50
圖 4-3 0.36 cm板厚的純混凝土試體 51
圖 4-4 試體內部缺陷配置圖 51
圖 4-5 純混凝土板缺陷平面配置圖示 52
圖 4-6 自製表面裂縫於試體表面情況,1、4、5鐵片未拔出,2、3已拔出,橙色曲線為自製表面裂縫延伸的表面裂縫,藍點為裂縫檢測深度的敲接點,紅點測點分別為P13、P14、P15 52
圖 4-7 自製表面裂縫鐵片編號1 (裂縫深度0.105m) 53
圖 4-8 自製表面裂縫鐵片編號2 (裂縫深度0.093m) 53
圖 4-9 自製表面裂縫鐵片編號3 (裂縫深度0.109m) 54
圖 4-10 自製表面裂縫鐵片編號4 (裂縫深度0.157m) 54
圖 4-11 自製表面裂縫鐵片編號5 (裂縫深度0.131m) 55
圖 4-12 混凝土板區域劃分 55
圖 4-13 純混凝土板表面測線配置與規劃圖示 56
圖 4-14 A區配置圖示(紅點為敲擊源和綠點為接收位置是正測點位) 56
圖 4-15 B區配置圖示(紅點和綠點為敲接0.8m、藍點和紫點為敲接1.2m) 57
圖 4-16 測線對應缺陷位置圖示 57
圖 4-17 B區80位置(無缺陷測線),(a)(c)為敲接0.8 m,(b)(d)為敲接1.2 m 58
圖 4-18 B區80位置(無缺陷測線),(a)(c)(e)為敲接0.8 m,(b)(d)(f)為敲接1.2 m 59
圖 4-19 A區30位置(保麗龍板深0.19m),(a)(c)為正測,(b)(d)為反測 60
圖 4-20 A區30位置(保麗龍板深0.19m),(a)(c)(e)為正測,(b)(d)(f)為反測 61
圖 4-21 A區80位置(保麗龍板深0.15m),(a)(c)為正測,(b)(d)為反測 62
圖 4-22 A區80位置(保麗龍板深0.15m),(a)(c)(e)為正測,(b)(d)(f)為反測 63
圖 4-23 A區130位置(保麗龍板深0.058m),(a)(c)為正測,(b)(d)為反測 64
圖 4-24 A區130位置(保麗龍板深0.058m),(a)(c)(e)為正測(b)(d)(f)為反測 65
圖 4-25 B區110位置(直徑0.1m和0.2m的保麗龍板),(a)(c)為敲接0.8 m,(b)(d)為敲接1.2 m 66
圖 4-26 B區110位置(直徑0.1m和0.2m的保麗龍板),(a)(c)(e)為敲接0.8 m,(b)(d)(f)為敲接1.2 m 67
圖 4-27 B區(蜂窩),(a)(c)為敲接0.8 m,(b)(d)為敲接1.2 m 68
圖 4-28 B區(蜂窩),(a)(c)(e)為敲接0.8 m,(b)(d)(f)為敲接1.2 m 69
圖 4-29 C區(鐵片),(a)(c)為P14敲擊、P13接收,(b)(d)為P14敲擊、P15接收 70
圖 4-30 C區(鐵片),(a)(c)為P14敲擊、P13接收,(b)(d)為P14敲擊、P15接收 71
圖 4-31 波長0.8 m的3D成像圖(整塊混凝土板純P點測線),(a) P1-P13和P1-P3俯視角 (b) P1-P3和P3-P15俯視角 (c) P13-P15和P1-P13俯視角 (d) P3-P15和P13-P15俯視角 72
圖 4-32 與試體比例相同的3D成像圖(整塊混凝土板純P點測線),(a) P1-P13和P1-P3俯視角 (b) P1-P3和P3-P15俯視角 (c) P13-P15和P1-P13俯視角 (d) P3-P15和P13-P15俯視角 72
圖 4-33 波長0.8 m的立面圖(整塊混凝土板純P點測線),(a) P1-P13測線立面圖 (b) P1-P3測線立面圖 (c) P3-P15測線立面圖 (d) P13-P15測線立面圖 73
圖 4-34 與試體比例相同的立面圖(整塊混凝土板純P點測線),(a) P1-P13測線立面圖 (b) P1-P3測線立面圖 (c) P3-P15測線立面圖 (d) P13-P15測線立面圖 73
圖 4-35 波長0.8 m的3D成像(整塊混凝土板純P點測線)分別在波長(a)0.1 m、(b)0.2 m、(c)0.3 m、(d)0.4 m、(e)0.5 m、(f)0.6 m、(g)0.7 m及(h)0.8 m的波速分布圖 74
圖 4-36 波長0.8 m的3D成像圖(整塊混凝土板P、V及H點測線),(a) P1-P13和P1-P3俯視角 (b) P1-P3和P3-P15俯視角 (c) P13-P15和P1-P13俯視角 (d) P3-P15和P13-P15俯視角 75
圖 4-37 與試體比例相同的3D成像圖(整塊混凝土板P、V及H點測線),(a) P1-P13和P1-P3俯視角 (b) P1-P3和P3-P15俯視角 (c) P13-P15和P1-P13俯視角 (d) P3-P15和P13-P15俯視角 75
圖 4-38 波長0.8 m的立面圖(整塊混凝土板P、V及H點測線),(a) P1-P13測線立面圖 (b) P1-P3測線立面圖 (c) P3-P15測線立面圖 (d) P13-P15測線立面圖 76
圖 4-39 與試體比例相同的立面圖,(a) P1-P13測線立面圖 (b) P1-P3測線立面圖 (c) P3-P15測線立面圖 (d) P13-P15測線立面圖 76
圖 4-40 波長0.8 m的3D成像(整塊混凝土板P、V及H點測線)分別在波長(a)0.1 m、(b)0.2 m、(c)0.3 m、(d)0.4 m、(e)0.5 m、(f)0.6 m、(g)0.7 m及(h)0.8 m的波速分布圖(紅線為缺陷位置) 77
圖 4-41 整塊混凝土板波長分別取0.24 m 和0.12 m之後,(a)波長0.8 m的3D成像圖,(b)與試體比例相同的3D成像圖 78
圖 4-42 A區(保麗龍板深度左至右分別為0.19m、0.15m及0.058m),(a)(b)波長0.8 m的3D成像圖和立面圖,(c)(d)與試體比例相同的3D成像圖和立面圖(紅線為試體深度) 78
圖 4-43 B區(保麗龍板直徑0.1m和0.2m深度分別為0.146m和0.238m及蜂窩深度0.127m),(a)(c) 波長0.8 m的3D成像圖,(b)(d) 與試體比例相同的3D成像圖 79
圖 4-44 B區(保麗龍板直徑0.1m和0.2m深度分別為0.146m和0.238m及蜂窩深度0.127m),(a)(b) 敲接0.8 m的立面圖和與試體比例相同的立面圖,(c)(d) 敲接1.2 m的立面圖和與試體比例相同的立面圖 79
圖 5-1 測線配置與規劃圖示 89
圖 5-2 檢測點位配置(a)水泥砂漿層厚度0.03m (b)水泥砂漿層厚度0.05m 89
圖 5-3 實驗檢測照片 90
圖 5-4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4敲擊接收間距0.4m - (a)(c)敲擊接收FJ、(b)(d)敲擊接收JF 91
圖 5-5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4敲擊接收間距0.4m - (a)(c)(e)敲擊接收FJ、(b)(d)(f)敲擊接收JF 92
圖 5-6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5敲擊接收間距0.4m - (a)(c)敲擊接收FJ、(b)(d)敲擊接收JF 93
圖 5-7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5敲擊接收間距0.4m - (a)(c)(e)敲擊接收FJ、(b)(d)(f)敲擊接收JF 94
圖 5-8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H敲擊接收間距0.5m - (a)(c)敲擊接收16、(b)(d)敲擊接收38 95
圖 5-9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H敲擊接收間距0.5m - (a)(c)(e)敲擊接收16、(b)(d)(f)敲擊接收38 96
圖 5-10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敲擊接收間距0.7m - (a)(c)縱向位置H敲擊接收18、(b)(d) 縱向位置J敲擊接收18 97
圖 5-11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敲擊接收間距0.7m - (a)(c)(e)縱向位置H敲擊接收18、(b)(d)(f)縱向位置J敲擊接收18 98
圖 5-12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4敲擊接收間距0.4m - (a)(c)敲擊接收AE、(b)(d)敲擊接收EA 99
圖 5-13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4敲擊接收間距0.4m - (a)(c)(e)敲擊接收AE、(b)(d)(f)敲擊接收EA 100
圖 5-14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5敲擊接收間距0.4m - (a)(c)敲擊接收AE、(b)(d)敲擊接收EA 101
圖 5-15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5敲擊接收間距0.4m - (a)(c)(e)敲擊接收AE、(b)(d)(f)敲擊接收EA 102
圖 5-16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D敲擊接收間距0.5m - (a)(c)敲擊接收16、(b)(d)敲擊接收38 103
圖 5-17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D敲擊接收間距0.5m - (a)(c)(f)敲擊接收16、(b)(d)(f)敲擊接收38 104
圖 5-18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敲擊接收間距0.7m - (a)(c)縱向位置C敲擊接收18、(b)(d)縱向位置D敲擊接收18 105
圖 5-19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敲擊接收間距0.7m - (a)(c)(e)縱向位置C敲擊接收18、(b)(d)(f)縱向位置D敲擊接收18 106
圖 5-20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F-J (a)(b)敲擊接收18 107
圖 5-21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F-J (a)(b)敲擊接收18&16 108
圖 5-22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F-J (a)(b)敲擊接收18&38 109
圖 5-23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F-J (a)(b)敲擊接收18&16&38 110
圖 5-24 上層0.03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全部測線總和平均與縱向敲擊接收間距0.4 m和橫向敲擊接收間距0.7 m測線總和平均比較 111
圖 5-25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F-J (a)(b)敲擊接收18 112
圖 5-26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F-J (a)(b)敲擊接收18&16 113
圖 5-27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F-J (a)(b)敲擊接收18&38 114
圖 5-28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縱向位置F-J (a)(b)敲擊接收18&16&38 115
圖 5-29 上層0.05m雙層劣化混凝土板之全部測線總和平均與縱向敲擊接收間距0.4 m和橫向敲擊接收間距0.7 m測線總和平均比較 116
圖 6-1 設計試體圖示 133
圖 6-2 試體尺寸 133
圖 6-3 直立牆型試體完工照片(a)試體正面(b)試體背面(紅框區域為冷縫) 134
圖 6-4 試體內部實際配置 135
圖 6-5 封完模板內部 135
圖 6-6 試體養護 136
圖 6-7 爆漿照片(紅色圈為破壞點) 136
圖 6-8 直立牆型試體頂部套管情形,(a)頂部套管位置 (b)套管內部分佈情況 137
圖 6-9 直立牆型試體套管內部詳圖,(a)整支套管灌滿水泥 (b)套管下方起算1.3 m高灌滿水泥其餘為空心 (c)整支套管全空 (d)整支套管一半實心一半空心 (e)整支套管一半實心一半空心 137
圖 6-10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0.2m 138
圖 6-11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0.4m 139
圖 6-12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0.6m 140
圖 6-13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0.8m 141
圖 6-14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1m 142
圖 6-15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1.2m 143
圖 6-16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1.4m 144
圖 6-17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1.6m 145
圖 6-18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1.8m 146
圖 6-19 無缺陷區域敲擊接觸間距為2m 147
圖 6-20 直立牆型試體施作照片 148
圖 6-21 SCC圓柱試體可感測與接收器對接 148
圖 6-22 套管距離表面0.06 m棋盤式測線配置與規劃示意圖 149
圖 6-23 套管距離表面0.24 m棋盤式測線配置與規劃示意圖 149
圖 6-24 套管距離表面0.06 m 測線配置與規劃示意圖,編號1為全滿,2為上空下實,3為全空,4為半空半滿(水泥靠0.06m牆面),5為半空半滿(左右,空心靠測線1水泥靠測線5) 150
圖 6-25 套管距離表面0.24 m 測線配置與規劃示意圖,編號1為全滿,2為上空下實,3為全空,4為半空半滿(水泥靠0.06m牆面),5為半空半滿(左右,空心靠測線1水泥靠測線5) 150
圖 6-26 套管內部水泥波速量測 151
圖 6-27 直立牆型試體0.4m對接波速量測 152
圖 6-28 無套管測線(x03y02y04)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53
圖 6-29 無套管測線(x03y02y04)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54
圖 6-30 冷縫區測線(x03y06y08)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55
圖 6-31 冷縫區測線(x03y06y08)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56
圖 6-32 全滿套管正上方測線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57
圖 6-33 全滿套管正上方測線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58
圖 6-34 全空套管正上方測線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59
圖 6-35 全空套管正上方測線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60
圖 6-36 經過全滿套管測線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61
圖 6-37 經過全滿套管測線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62
圖 6-38 經過全空套管測線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63
圖 6-39 經過全空套管測線 (a)(c)為距套管0.06 m厚牆面檢測訊號,(b)(d)為距套管0.24 m厚牆面檢測訊號 164
圖 6-40 測線長0.9m在距套管0.24m厚牆面檢測結果(a)(b)為無缺陷檢測訊號,(c)(d)為全滿套管檢測訊號,(e)(f)為全空套管檢測訊號 165
圖 6-41 測線長0.9m在距套管0.24m厚牆面檢測結果(a)(b)為無缺陷檢測訊號,(c)(d)為全滿套管檢測訊號,(e)(f)為全空套管檢測訊號 166
圖 6-42 距套管0.06 m厚牆面3D成像結果(X方向1-10和Y方向1-8測線) 167
圖 6-43 波長0.8 m的3D成像(距套管0.06 m 厚牆面的X方向1-10和Y方向1-8測線)分別在波長(a)0.16 m、(b)0.28 m、(c)0.4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67
圖 6-44 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厚牆面3D成像結果(X方向1-10和Y方向1-8測線) 168
圖 6-45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的X方向1-10和Y方向1-8測線)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68
圖 6-46 距套管0.06 m厚牆面3D成像結果(X方向1-10和Y方向1-6測線) 169
圖 6-47 波長0.8 m的3D成像(距套管0.06 m 厚牆面的X方向1-10和Y方向1-6測線)分別在波長(a)0.16 m、(b)0.28 m、(c)0.4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69
圖 6-48 距套管0.06 m厚牆面3D成像結果(僅X方向1-10測線) 170
圖 6-49 波長0.8 m的3D成像(距套管0.06 m 厚牆面的僅X方向1-10測線)分別在波長(a)0.16 m、(b)0.28 m、(c)0.4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0
圖 6-50 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厚牆面3D成像結果(X方向1-10和Y方向1-6測線) 171
圖 6-51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的X方向1-10和Y方向1-6測線)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1
圖 6-52 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厚牆面3D成像結果(僅X方向1-10測線) 172
圖 6-53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的僅X方向1-10測線)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2
圖 6-54 測線長0.9m在距套管0.24 m厚牆面3D成像結果(X方向1-10和Y方向1-7測線) 173
圖 6-55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9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的X方向1-10和Y方向1-7測線)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3
圖 6-56 測線長0.9m在距套管0.24 m厚牆面3D成像結果(僅X方向1-10測線) 174
圖 6-57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9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的僅X方向1-10測線)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4
圖 6-58 針對全滿套管(距套管0.06 m 厚牆面)3D成像 175
圖 6-59 波長0.8 m的3D成像(距套管0.06 m 厚牆面內含全滿套管區域)分別在波長(a)0.16 m、(b)0.28 m、(c)0.4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5
圖 6-60 針對上空下實套管(距套管0.06 m 厚牆面)3D成像 176
圖 6-61 波長0.8 m的3D成像(距套管0.06 m 厚牆面內含上空下實套管區域)分別在波長(a)0.16 m、(b)0.28 m、(c)0.4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6
圖 6-62 針對全空套管(距套管0.06 m 厚牆面)3D成像 177
圖 6-63 波長0.8 m的3D成像(距套管0.06 m 厚牆面內含全空套管區域)分別在波長(a)0.16 m、(b)0.28 m、(c)0.4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7
圖 6-64 針對半空半滿套管,編號4 (距套管0.06 m厚牆面)3D成像 178
圖 6-65 波長0.8 m的3D成像(距套管0.06 m 厚牆面內含半空半滿套管,編號4)分別在波長(a)0.16 m、(b)0.28 m、(c)0.4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8
圖 6-66 針對半空半滿套管,編號5 (距套管0.06 m 厚牆面)3D成像 179
圖 6-67 波長0.8 m的3D成像(距套管0.06 m 厚牆面內含半空半滿套管,編號5)分別在波長(a)0.16 m、(b)0.28 m、(c)0.4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79
圖 6-68 針對全滿套管 (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 3D成像 180
圖 6-69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全滿套管區域)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0
圖 6-70 針對上空下實套管(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3D成像 181
圖 6-71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上空下實套管區域)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1
圖 6-72 針對全空套管 (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3D成像 182
圖 6-73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全空套管區域)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2
圖 6-74 針對半空半滿套管,編號4(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厚牆面)3D成像 183
圖 6-75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半空半滿套管,編號4)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3
圖 6-76 針對半空半滿套管,編號5 (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3D成像 184
圖 6-77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6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半空半滿套管,編號5)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4
圖 6-78 針對全滿套管(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3D成像 185
圖 6-79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全滿套管區域)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5
圖 6-80 針對上空下實套管(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3D成像 186
圖 6-81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上空下實套管區域)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6
圖 6-82 針對全空套管 (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3D成像 187
圖 6-83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全空套管區域)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7
圖 6-84 針對半空半滿套管,編號4(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厚牆面)3D成像 188
圖 6-85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半空半滿套管,編號4)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8
圖 6-86 針對半空半滿套管,編號5 (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3D成像 189
圖 6-87 波長0.8 m的3D成像(測線長0.9 m在距套管0.24 m 厚牆面內含半空半滿套管,編號5)分別在波長(a)0.24 m、(b)0.48 m、(c)0.58 m及(d)0.8 m的波速分布圖 189


1.Graff, K. F., “Wave Motion in Elastic Soli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91.
2.Brillouin, L., “Wave Propagation And Group Velocity,” New York and London, Academic Press Inc, pp.1-2, 1960.
3.倪勝火,「表面波譜分析法(SASW)之分析原理與應用」,地工技術,第86期,第5-18頁,2001。
4.Cho, Y. S., “Spectra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 response of multi-layer thin cement mortar slab structures with finite thickness,” NDT & E International, Vol.34, No.2, pp.115-122, 2001.
5.Kim, D. S., Shin, M. K., Park, H. C., “Evaluation of density in layer compaction using SASW method,”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Vol.21, No.1, pp.39-46, 2001.
6.Goueygou, M., Piwakowsik, B., Fnine, A., Kaczmarek, M., Buyle-Bodin, F., “NDE of two-layered mortar samples using high-frequency Rayleigh waves,” Ultrasonice, Vol.42, No.1-9, pp.889-895, 2004.
7.Sack, D. A., Olson, L. D., “Advanced ND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concrete bridges and other structures,” NDT & E International, Vol.28, No.6, pp.349-357, 1995.
8.Cho, H., Ogawa, S., Takemoto, M., “Non-contact laser ultrasonics for detecting subsurface lateral defects,” NDT&E International, Vol.29, No.5, pp.301-306, 1996.
9.Basri, R., Chiu, W. K.,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 interaction of guided Lamb waves with a local elastic stiffness reduction in quasi-isotropic composite plate structures,” Composite Structures, Vol.66, No.1-4, pp.87-99, 2004.
10.Lamb, H., ‘‘On waves in an elastic plate,’’ Proc. R. Soc., Vol.93, No.648, pp.114-128, 1917.
11.Ryden, N., Park, C. B., Ulriksen, P., Miller, R. D., “Multimodal Approach to Seismic Pavement Testing,”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l.130, No.6, pp. 636–645, 2004.
12.Benz, R., Niethammer, M., Hurlebaus S., Jacobs, L. J., “Localization of notches with Lamb waves,” J. Acoust. Soc. Am., Vol.114, No.2, 2003.
13.Niethammer, M., Jacobs, L. J., Qu, J., Jarzynski, J., “Time-frequency representation of Lamb waves using the reassigned spectrogram,” Journal of Acoustic Society of America, Vol.107, No.5, pp.1, L19, 2000.
14.江瑞驥,「以藍姆波群波速之頻散曲線偵測混凝土品質與混凝土板後掏空狀況之初步研究」,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研究所,台中,2013。
15.魏信怡,「以藍姆波群波速之頻散曲線偵測混凝土品質與混凝表面劣化深度」,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研究所,台中,2014。
16.陳維珺,「以藍姆波群波速之頻散曲線偵測混凝土品質與混凝土內部缺陷」,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研究所,台中,2015。
17.陶宏育,「再分配時頻譜內擷取A0藍姆波及表面波群波波速頻散曲線-以混凝土分層劣化深度問題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研究所,台中,2016。
18.Disperse ‘‘A system for generating dispersion curves,’’ User’s manual version 2.0.11., Software version 2.0.15e., www.ndt.imperial.ac.uk., 200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