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凱、張震元「整合實用性、享樂性、與社認同性建構社群網 站態度衡量模型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第19卷,第2期,頁 275-313,2012。 2. 王嵩音(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中正大學傳播系暨 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石婉婷(2012)Facebook 打卡與自我表現— —從所在地意識 出。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4. 江旻峻,2007,Web 2.0時代網路發展策略-從整合性關係建立 網站之觀點出發,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江嘉軒(2004)《虛擬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社會臨場感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高雄。 6. 吳心恬(1997),「媒體特性對說服效果之影響─WWW媒體之實驗 室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 呂奕欣(譯)(2001)Juliana Mansvelt著。消費地理學。台北市: 國立編譯館。 8. 李志成、姜齊(2006)電子書使用意願模型之建構與實證-科技接 受模式之運用。台北:工程院創新與科技管理研討會。 9. 李宜穆(2011年11月23日)〈Facebook讓世界變小?六度分隔理 論變「四度」〉。 10. 辛莉萍「以網路使用者的知覺價值探討持續使用行為的意向: 以Facebook為例」,私立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 65 11. 周素華(1993)「電子通訊科技使用行為之研究,以交大學生為 例」,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2009。 13. 張錦特、蘇姵芹、何蕙萍,蘇百勝「以修正科技接受模式探討 語音留言板互動功能之使用意願」,電子商務學報,第11卷,第 3期,頁469-488,2009。 14. 許郁貞(2010)手機產品特性對顧客滿意度及再購買意願的影 響,碩士論文,大同大學事業經營學系所。 15. 陳玉婷(2009)從科技接受觀點探討資訊科技融入學習,台南科大 大學報第28期期刊。 16. 陳紆芳(2004)大學生參與虛擬社群動機之研究-以台北市兩所 師院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17. 陳重任(2013)「社群網站使用者對社群網站態度之研究」,中華 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8. 程蘊嘉(1994)性別、學科別隊大學新生電腦學習態度之影響。淡 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 19. 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 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楊惠合(2004)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數位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大葉 大學碩士論文。 21. 楊麗君(譯)(1992)Faith Popcorn著。爆米花報告。台北市: 時報文化。 22. 虞積祥(2004)品牌形象、品牌權益、顧客終身價值關聯性研究- 以東森購物頻道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學系,台北。 66 23. 蔡珮(1995)電子布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交通大學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蔣孟軒(2012)社群網站對人際關係影響之調查研究。中華大學科 技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25. 鄭光成(2000) 虛擬實境中依使用者需求之預取架構。大葉大 學,彰化縣。 26. 賴冠名(2010)『使用者資訊隱私顧慮和網站隱私機制對信任的 影響─以 Facebook 台灣使用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桃園。 27. 薛國致(2010)屏東地區大學生網路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 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 67 Reference 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人類動機的理論。 Booth,P.A.(1989),“An Introduction to Human-Computer Interfface,”LEA Ltd.,U.K1989 Boyd, D. M. and Ellison, N. B.(2008)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Brown, T. S., Brown, J. T. , & Baack, S. A. (1988), “Are Examination of the Attitudes Toward Computer Scale,” Educationa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7, pp. 261-269. Burkhardt, M. E. (1994), “Social Interaction Effects Cohen, A. P. (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Routledge: New York. Danah, M. B. , & Nicole, B. E.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Retireved December 20, 2012.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pp. 319-340.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 Addison-Wesley. 68 Following A Technological Change: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4), pp.869-898 Gibbs,J,L,Ellison,N.B&Heino,R.D,Self-Presentation in Online Personals,Communication Research,33(2),2006,pp.152-177. Howard Rheingold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London: MIT Press. Johnstone, M.L., Todd, S. & Chua, A. P. H., Facebook: Making Social Connection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8, 2009, pp. 234-236. Pearrow,M., Web Site Usability Handbook,Charles River Media,Inc.Rockland,Massachusetts,2000. Perry, A., & Wisnom III, D. (2002) “Before the Brand: Creating the Unique DNA of an Enduring Brand Identity” McGraw-Hill,New York (范文毅譯,2004,品牌識別 ABC,滾 石文化,台北市) Richmond,A(1996),“Enticing Online Shoppers to Buy: A Human Behavior Study”, Computer Network and ISDN System, Vol. 28, pp.1469-1480. Simmel, G.(1971)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9 網路參考資料 1.Cnpedia 資訊百科-網際網路簡史 http://www.cnpedia.com/pages/knowledge/delphi.htm 2. Find 統計 https://www.find.org.tw/ 3. 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695 4. 宅經濟(2009)。新聞辭典。2009年8月15日,取自 http://www.rti.org.tw/ajax/media/content4.aspx?id=1120 5.數位時代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1637/mobile-internet-use-passes-d esktop 6.魔方網 http://www.mofang.com.tw/INnews/10000054-1005457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