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0: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慧璇
研究生(外文):KUO,HUI-HSUAN
論文名稱:高年級學童及其母親對智慧型手機使用之教養知覺
論文名稱(外文):Parenting regarding to the usage of smartphone from both 5th and 6th graders’ and their mothers’ perspectives
指導教授:陳富美陳富美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鍾志從黃郁婷
口試日期:2017-07-3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國小高年級智慧型手機親子雙向知覺教養
外文關鍵詞:smartphoneparent-child bidirectional perceptioneducation5th and 6th grad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3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以國小高年級及其主要照顧者母親的觀點為主,探討母親與子方對於子女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教養互動歷程。本文從預防觀點出發,以親子雙方立場互為呼應,了解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智慧型手機使用上的管教情形。以質性研究訪談法來收集所需資料,研究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童及母親,訪談後以逐字稿加以分析。
針對親子間的智慧型手機教養知覺,研究結果如下:
一、親子教養知覺之觀點對照:包含教養知覺的異同及情緒有階段性的變化。
二、管教領域的呈現,偏向安全、個人、課業及交友領域。
三、智慧型手機在親子教養間,易落入獎勵兼懲罰雙重角色。
四、智慧型手機帶來的「控制」議題及與「安全感」的矛盾。
五、替代性活動的正向轉化達到親子關係的雙贏。
六、生態情境的交錯產生正負向因子,影響親子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教養呈現。
研究建議:
一、對子女的建議:子女有責任在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議題上約束保護自己,並且學習人際溝通及正向轉化智慧型手機功能。
二、對家長的建議:家長給予子女智慧型手機需原則明確及彈性,且考量子女的使用需求,並掌握實際的使用情形,促進真實的親子互動及正向休閒活動的培養。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ocus on the education of mothers and children concerning how their child uses a smartphone. We will first look at how fifth and sixth grade children use their smartphones on an everyday basis. In this study,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required data. The subjects were the views of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and their mothers. After the interview, they were analyzed verbatim through a written manuscript.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on smartphone management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as follows:
1. Parent-child parenting perceptions: There are stages related to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hen looking at how parents feel toward children’s smartphone usage.
2. Children are focused on using their smartphones for security, personal, academic and friends.
3. The smartphone as it pertains to parent-child education is easy to fall into the dual role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4. The "contro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smartphones and how it links to "security".
5. Alternative activities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fo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in turn, can create a positive transform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6. Smartphone usage when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can create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ults which affects the parenting use of smartphones.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1. Recommendations for children:
Children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mselvesfrom the use of smart mobile phones, and to lear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forward
conversion smartphone functions.
2. The parents of the proposal: Parents to give children Smartmobile phone need to be clear and flexible,
and take into accountthe needs of children's use, and grasp the actual use of thesituation, to promote the real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thedevelopment of positive leisure activiti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圖次 IX
表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智慧型手機之使用現況 8
第二節 從教養型態到管教領域 11
第三節 國內國小學童智慧型手機使用之相關研究 17
第四節 親子知覺雙向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7
第二節 研究者的相關背景 29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倫理 31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2
第五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36
第六節 研究參與者 37
第七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0
第四章 研究分析 43
第一節 智慧型手機使用母親教養知覺分析 43
第二節 智慧型手機使用教養子方知覺分析 5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88
第三節 研究者建議與反思 89
文獻參考 94
壹、中文文獻 94
貳、英文文獻 97
附件 98
附件一母親訪談同意書 99
附件二學童訪談同意書 100


文獻參考
壹、中文文獻

丁浩展(2015)。智慧型手機成癮對學業成就之影響:以臺中市國
  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
王啟璋(2003)。行動電話使用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連性研究─行動電話之社會性使用、即時可得性、情境不明性(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
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王意中(2016)。你的孩子被3C勒索了麻?臺北市:寶瓶文化事業。
林昭溶和林惠雅(2007)。父母教養信念之探討:以臺北地區中上
教育程度者為例。輔仁民生學誌,2,13,63-83。
林以正、王澄華和吳家煇(2005)。網路人際互動特質與依戀型態對
網路成影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7(3),289-309。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2)。2012年兒童使用3C產品調查報
告。臺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2013)。2013年兒少手機及APP使用狀
況調查報告。臺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李幸蓉(2013)。新北市都會型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手機現況、手
機成癮與親子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吳珮瑄(2015)。桃園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手機使用行為、家長管教
方式與手機規範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麗玉(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之研究 -以臺中市
西屯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邱靖薰和林惠雅(2012)。國小六年級學童知覺母親管教權合理性與
  心理控制之探討。輔仁民生學誌,18 ,1 ,27-44 。
周玉慧和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及青少年行為:親子
知的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439-476。
周玉慧和吳明燁、黃朗文(2010)。當中年遇到青少年:親子關係類
型中年生活感受。臺灣社會學刊,20,1-37。
張惠媚(2014)。國小學童手機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親子互動之
相關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市。
陳凱葦(2014)。新北市新莊區國小高年級使用手機學童之人際關係
與人格特質之研究。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3,190~216。
高碧玲(2015)。3C產品使用控管對學童自我控制與網路成癮的影
響—以臺北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秦永悌(2008) 。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慧明(2015)。國小學童手機依賴、時間管理與學校生活適應之
研究-以臺北市為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臺北市。
曾端真(2002)阿德勒學派諮商原理與實例。諮商與輔導學刊,202,
1-16。
陳婉鈺(2014)。智慧型手機與情境感知技術融入國小英語之情境
教學策略、學習風格與動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蔡鳳釵(2015)。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與學業表現之相關性研究—
以新北市某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孫榮菁(2016)。「管」與「不管」?青少年親子雙方對父母管教權限
的理由詮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劉容襄和黃迺毓(2015)。數位時代下父母參與式學習之親職教育
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19, 61~82。
劉容襄(2016)。國小子女數位媒介使用父母介入經驗之研究(未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宏昇(2000),國小學生因應父母不當管教之歷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游淑華(2006)。衝突與建構---親子衝突的互動與意義建構歷程(未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
  用對幼兒社會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32,75-92。
陳富美(2007)。親子在教養行為上的認知差異: 預測子方教養知
覺的因素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1-30。
陳富美;陳孟君(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子女職責:子職期望、
子職實踐與學童福祉的關聯,輔仁民生學誌 , 21卷1期 ,
113-133。
黃美霞(2016)。滑世代的價值觀:國小學童使用行動裝置的意義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
  理學刊,28(4),7-28。
翁明慧(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手機現況、在校影響與自我概
念關係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玉佩 (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
能力(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鄒川雄(2006)。生活世界輿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於
齊力、林本炫編,質性方法與資料分析(21-56頁)。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教所。
簡春安(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
的關聯-兼談學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
35-72。
謝琅宇(2012),消費者下載智慧型手機遊戲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俞仲娟(2007)。〞愛〞一定要說出口?小高年級兒童知覺父母教
養中情感意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蕭雅云 (2014)。國小品德教育特色學校推動品德教育核心價值與
實施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市。
黃士庭(2012),消費者產品知識對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
鄭珮秀(2013)。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父母教養差異對手足關係之
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鄭幸宜(2014)。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沉迷情形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承毅(2017)。開始「軟軟」(スクイーズ)了沒?軟Q小
物之潮流考現學。網址:https://goo.gl/Av6s2G
資訊工業策進會(2015)。調查國內行動裝置用戶已經超過1600萬,
網址:http://www.ithome.com.tw/news/97479
資訊工業策進會(2006)。智慧型手機定義。網址:
http://www.iii.org.tw/。

臺灣微軟公司新聞室(2011年12月27日)。忙碌的「中堅份子」愛在心裡口難開,最愛以即時通訊隨時隨地表愛意。取自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press/2011/12/1227.mspx
教育部(2014)。聰明上網我不宅,幸福學習我最愛,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結果發表會。

貳、英文文獻

Benjmin Spock M.D.(2014)全方位育兒教養聖經:育兒博士給0-
18歲孩子的健康照護、心理關懷、學習建議。哈澍,武晶平譯。臺北:木馬文化。
Baranowski, M. D. (1978). Adolescents' attenpted influence on
  parental behaviors. Adolescence, 13(52), 585-604
Baumrind,D.(1966) Effects of authoritative parental control
on child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37,887~907.
Clark, L. S. (2011). Parental mediation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Communication Theory,21, 323-343.
Linder, J. R., & Werner, N. E. (2012). Relationally
aggressive media exposure and children’s normative Beliefs:
Does Parental Mediation Matter? Family
Relations, 61, 488-500.
Lwin, M. O., Miyazaki, A. D., Stanaland, A. J.S., & Lee, E.
(2012). Online usage motive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or preteen children. Young Consumers, 13, 345-356.
Livingstone, S., Haddon, L., Görzig, A., & Ólafsson, K.
(2011). Risks and safety on the Internet: The perspective of European children. Full Findings. LSE, London: EU Kids Online.Retrieved on February,22, 2013 from: http://www2.lse.ac.uk/media@lse/research/EUKidsOnline/EU%20Kids%20II%20(200911)/EUKidsOnlineIIReports/D4FullFindings.pdf.
Maccoby,E.E.,&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InP.H.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Oksman, V., &; Rautiainen, P. (2002). “Perhaps it is a body part, how the mobile phone became an organic part of the everyday liv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ase study of Finland. ” Information Society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Tampere, Retrieved August 22,2011,from http://www.nordicom.gu.se/mr/iceland/papers/twelve/VOksman.rtf.
Smetana, J. G. (1988).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conceptio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Child Development,
  59,321-335.
Smetana, Judith G., (1989).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reasoning about Actual Family Conflict.
Child Development ,60(5): 1052-1067.
Smetana, Judith G., Jenny Yau, Angela Restrepo, and Judith
  L. Braeges, (1991). Adolescent-parent conflict in married and
divorced fami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6): 1000-1010.
Smetana, J. G. (1994). Parenting styles and beliefs of
parental authority.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66, 21-36.
Smetana, J. G. (1995). Parenting styles and conceptions of
parentaludlority during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66(2)
  , 299-316.
Smetana, Judith, and Cheryl Gaines, (1999). Adolescent-parent
conflict in middle-class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70(6):1447-1463.
Tein,J-Y Roosa, M., & Michaels, M. (1994). Agreement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reports n parental behaviors. Journal of
   Maniage and Family, 56, 341-35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