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參考
壹、中文文獻
丁浩展(2015)。智慧型手機成癮對學業成就之影響:以臺中市國
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
王啟璋(2003)。行動電話使用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連性研究─行動電話之社會性使用、即時可得性、情境不明性(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
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王意中(2016)。你的孩子被3C勒索了麻?臺北市:寶瓶文化事業。
林昭溶和林惠雅(2007)。父母教養信念之探討:以臺北地區中上
教育程度者為例。輔仁民生學誌,2,13,63-83。
林以正、王澄華和吳家煇(2005)。網路人際互動特質與依戀型態對
網路成影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7(3),289-309。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2)。2012年兒童使用3C產品調查報
告。臺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2013)。2013年兒少手機及APP使用狀
況調查報告。臺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李幸蓉(2013)。新北市都會型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手機現況、手
機成癮與親子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吳珮瑄(2015)。桃園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手機使用行為、家長管教
方式與手機規範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麗玉(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之研究 -以臺中市
西屯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邱靖薰和林惠雅(2012)。國小六年級學童知覺母親管教權合理性與
心理控制之探討。輔仁民生學誌,18 ,1 ,27-44 。
周玉慧和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及青少年行為:親子
知的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439-476。
周玉慧和吳明燁、黃朗文(2010)。當中年遇到青少年:親子關係類
型中年生活感受。臺灣社會學刊,20,1-37。
張惠媚(2014)。國小學童手機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親子互動之
相關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市。
陳凱葦(2014)。新北市新莊區國小高年級使用手機學童之人際關係
與人格特質之研究。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3,190~216。
高碧玲(2015)。3C產品使用控管對學童自我控制與網路成癮的影
響—以臺北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秦永悌(2008) 。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慧明(2015)。國小學童手機依賴、時間管理與學校生活適應之
研究-以臺北市為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臺北市。
曾端真(2002)阿德勒學派諮商原理與實例。諮商與輔導學刊,202,
1-16。
陳婉鈺(2014)。智慧型手機與情境感知技術融入國小英語之情境
教學策略、學習風格與動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蔡鳳釵(2015)。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與學業表現之相關性研究—
以新北市某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孫榮菁(2016)。「管」與「不管」?青少年親子雙方對父母管教權限
的理由詮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劉容襄和黃迺毓(2015)。數位時代下父母參與式學習之親職教育
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19, 61~82。
劉容襄(2016)。國小子女數位媒介使用父母介入經驗之研究(未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宏昇(2000),國小學生因應父母不當管教之歷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游淑華(2006)。衝突與建構---親子衝突的互動與意義建構歷程(未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
用對幼兒社會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32,75-92。
陳富美(2007)。親子在教養行為上的認知差異: 預測子方教養知
覺的因素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1-30。
陳富美;陳孟君(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子女職責:子職期望、
子職實踐與學童福祉的關聯,輔仁民生學誌 , 21卷1期 ,
113-133。
黃美霞(2016)。滑世代的價值觀:國小學童使用行動裝置的意義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
理學刊,28(4),7-28。
翁明慧(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手機現況、在校影響與自我概
念關係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玉佩 (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
能力(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鄒川雄(2006)。生活世界輿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於
齊力、林本炫編,質性方法與資料分析(21-56頁)。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教所。
簡春安(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巨流。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
的關聯-兼談學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
35-72。
謝琅宇(2012),消費者下載智慧型手機遊戲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俞仲娟(2007)。〞愛〞一定要說出口?小高年級兒童知覺父母教
養中情感意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蕭雅云 (2014)。國小品德教育特色學校推動品德教育核心價值與
實施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市。
黃士庭(2012),消費者產品知識對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
鄭珮秀(2013)。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父母教養差異對手足關係之
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鄭幸宜(2014)。新竹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沉迷情形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承毅(2017)。開始「軟軟」(スクイーズ)了沒?軟Q小
物之潮流考現學。網址:https://goo.gl/Av6s2G
資訊工業策進會(2015)。調查國內行動裝置用戶已經超過1600萬,
網址:http://www.ithome.com.tw/news/97479
資訊工業策進會(2006)。智慧型手機定義。網址:
http://www.iii.org.tw/。
臺灣微軟公司新聞室(2011年12月27日)。忙碌的「中堅份子」愛在心裡口難開,最愛以即時通訊隨時隨地表愛意。取自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press/2011/12/1227.mspx
教育部(2014)。聰明上網我不宅,幸福學習我最愛,103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結果發表會。
貳、英文文獻
Benjmin Spock M.D.(2014)全方位育兒教養聖經:育兒博士給0-
18歲孩子的健康照護、心理關懷、學習建議。哈澍,武晶平譯。臺北:木馬文化。
Baranowski, M. D. (1978). Adolescents' attenpted influence on
parental behaviors. Adolescence, 13(52), 585-604
Baumrind,D.(1966) Effects of authoritative parental control
on child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37,887~907.
Clark, L. S. (2011). Parental mediation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Communication Theory,21, 323-343.
Linder, J. R., & Werner, N. E. (2012). Relationally
aggressive media exposure and children’s normative Beliefs:
Does Parental Mediation Matter? Family
Relations, 61, 488-500.
Lwin, M. O., Miyazaki, A. D., Stanaland, A. J.S., & Lee, E.
(2012). Online usage motive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or preteen children. Young Consumers, 13, 345-356.
Livingstone, S., Haddon, L., Görzig, A., & Ólafsson, K.
(2011). Risks and safety on the Internet: The perspective of European children. Full Findings. LSE, London: EU Kids Online.Retrieved on February,22, 2013 from: http://www2.lse.ac.uk/media@lse/research/EUKidsOnline/EU%20Kids%20II%20(200911)/EUKidsOnlineIIReports/D4FullFindings.pdf.
Maccoby,E.E.,&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InP.H.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Oksman, V., &; Rautiainen, P. (2002). “Perhaps it is a body part, how the mobile phone became an organic part of the everyday liv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ase study of Finland. ” Information Society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Tampere, Retrieved August 22,2011,from http://www.nordicom.gu.se/mr/iceland/papers/twelve/VOksman.rtf.
Smetana, J. G. (1988).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conceptio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Child Development,
59,321-335.
Smetana, Judith G., (1989).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reasoning about Actual Family Conflict.
Child Development ,60(5): 1052-1067.
Smetana, Judith G., Jenny Yau, Angela Restrepo, and Judith
L. Braeges, (1991). Adolescent-parent conflict in married and
divorced fami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6): 1000-1010.
Smetana, J. G. (1994). Parenting styles and beliefs of
parental authority.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66, 21-36.
Smetana, J. G. (1995). Parenting styles and conceptions of
parentaludlority during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66(2)
, 299-316.
Smetana, Judith, and Cheryl Gaines, (1999). Adolescent-parent
conflict in middle-class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70(6):1447-1463.
Tein,J-Y Roosa, M., & Michaels, M. (1994). Agreement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reports n parental behaviors. Journal of
Maniage and Family, 56, 34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