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教育部(2010)。中低收入戶幼童托教補助實施計畫。載於: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40061011600-0990604
內政部戶政司(2016)。人口年齡分配。載於:https://www.ris.gov.tw/346
內政部兒童局(2008)。建構友善托育環境~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 。載於:http://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ret&s=id=%22TCI0002637659%22.&searchmode=basic&tcihsspage=tcisearch_opt2_search
內政部兒童局(2011)。84-100 年度托育機構概況。載於: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王仕途、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P95-113)。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王怡云(1995)。從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看幼兒同儕互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載於:https://hdl.handle.net/11296/7zc7wv王雅萍(2009)。缺席的父母-原住民的親職教育。原教界,29。載於:https://web.alcd.tw/uploads/2017/12/02/7be8a300dba0e43c6ffdb4a237a20d69
王鳳喈(1977)。中國教育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王增勇、蔡生倍、廖貽得、鄭君萍(2012)。
偏遠不該等於邊緣:長期照顧如何複製原漢的不平等? 載於:http://www.atss.org.tw/Seminar/20120905/A3/A3-3
石曉瑛(1998)。社會支持在產後憂鬱發展過程中的角色。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行政院(2003)。發放幼兒教育券實施方案。載於: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30001021300-0920915
行政院(2009)。建構友善托育環境-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載於:https://www.tycg.gov.tw/uploaddowndoc?file=young/201208291355230.pdf&filedisplay=%E5%AF%A6%E6%96%BD%E8%A8%88%E7%95%AB.pdf&flag=doc
行政院(2012)。父母為就業家庭育兒津貼實施計畫。載於:http://archives.ey.gov.tw/01ey/20160519/www.ey.gov.tw/News_Content4420e.html?n=0AD1AB287792C301&sms=4ACFA38B877F185F&s=E1D56598179E5E7A
行政院主計處(2014)。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載於:https://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41
呂重生(2006)。基督徒安寧病房志工覺察他人"受苦"之個人建構研究。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宋麗玉(2002)。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於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李希昌(2014)。原住民部落家庭托育服務發展之研究-以南投縣仁愛
鄉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桂枝(2001)。活動型老人之社區參與行為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沈慶鴻(2014)。親密關係暴力之特性與形成脈絡:原住民族受虐婦女觀點。載於黃源協(主編),「部落、家庭與照顧-原住民族生活經驗」,104-133 頁。台北市:雙葉書廊。
周玉慧(1997)。社會支持之平衡性與身心健康:「台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 ,P.162~201。
周美慧、翁福元、李瑞金、鐘芳 玲 (2013)。 從教育公平檢視臺灣幼 托整合政策。幼兒教育年刊,24,49-65。
周淑如(2007)。家庭暴力經驗、社會支持與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呈璠(2012)。居家式保母與家長溝通之研究。台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林秀芬(2002)。絕處逢生-探討921地震喪偶女單親災變後之社會支持過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來發(1997)。幼教政策的變遷。「台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實錄。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
林清江(1988)。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清江(1994)。教育社會學。台北:台灣書店。
林逸媛(1991)。家庭環境與子女創造性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施伶玫(1997)。兒童情緒覺察能力的評量建構歷程及真實性探討。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施雅薇(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適、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
柯雯綾(2013)。少子化趨勢下的政策-台灣與日本托育政策之探討。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
洪福財(1999)。台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及未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洪翠枝(2014)。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推動與運作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孫敏芝(1996)。國小教室生活面貌探討:質化研究經驗之旅。台北:漢文。
翁麗芳(1998)。幼兒教育史。台北:心理。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 (二) 質性教育研究-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
科技整合導向。517-576.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台北:麗文。
高晶瑩(2017)。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托育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台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碩士論文。張英鵬(2001)。原住民特殊教育學童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9,1 - 27。
張瓊玲(2009)。探討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互動的課責機制:以托育服務為例。競爭力評論,P.13-P.18。
教育部 (2005)。 扶持五歲弱勢幼兒及早教育計畫。載於: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8076
教育部 (2008)。 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畫。載於:https://www.grow22.com/download/school/school_1
教育部、內政部(2011)。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載於:https://www.ece.moe.edu.tw/wp-content/uploads/2011/12/5-7
許瓊文(2012)。機構附設托嬰中心專業保母工作壓力之探究。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社會企業化非營利組織發展之新趨向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青年服務事業文教基金會。
陳奎熹(1991)。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學苑。
陳姣伶(2009)。從家庭到托育環境—國內二十年托育文獻回顧與評析。基隆:經國學報,27,P.86~107
傅立葉(2003)。積極性社會福利政策的內涵-思索台灣福利政策下階段的發展方向。《灣智庫通訊》,4,5-7。
曾竹寧(2000)。老人長期照護服務非正式支持系統之探討於鄭讚源主編之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長期照護篇。台北:允晨。
曾清保(2006)。在宅保母家庭托育工作經驗之探討。正修學報。
馮燕(2004)。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台北:巨流。
黃俊勳(1999)。國中學生與犯罪少年社會支持與刺激忍受力之相關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黃俐婷(2003)。探討青少年接受到的社會支持。社區發展季刊,103,P.144~157
黃源協(2014)。原住民族社會福利:問題分析與體系建構。台北市:雙葉書廊。
葉秀怡(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霸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及金門地區學生為例。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葉郁菁(2015)。幼兒發展與保育。台北:三民。
董智慧(1998)。單身類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彰化。廖姿婷(2015)。一所公設民營托嬰中心設立與營運之行動研究-以某縣市公共托嬰中心為例。台北。
熊曉芳(2000)。獨居老人之社會支持及相關探討。長庚護專學報,2,53-69。
劉淇溱(2013)。高雄市課後托育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班學位論文。高雄。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 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
衛生部福利部家庭福利署(2008)。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實施計畫書。
蕭振昌(2004)。師生關係與傾聽技巧。內湖高工學報。15,89-95。
賴保禎(1997)。家庭環境診斷測驗。台北:千華出版公司。
賴韋婷、賴韻涵(2013)。新移民子女教育機會均等如何可能-以台南市公立小學教師之觀點為例。家庭教育雙月刊,42。
賴清標(1992)。如何安排有益兒童學習的家庭環境。幼兒教育年刊,5,71-79。
謝毓雯(1998)。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
考與社會支持的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簡瑞連(2013)。從托育照顧出發的公共托育行動:社區自治幼兒園的經驗。婦研縱橫,98,P.42~50
魏麗敏(1992)。國小兒童家庭因素情緒困擾對成就與適應影響之分析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蘇秀枝(2006)。托兒所主管行政領導,保育人員工作滿意度與托育品質之關係。朝陽學報,11,P.231~263
蘇雪玉(1995)。家庭的意義。載於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主編),家庭概論(P.3-16)。台北:空中大學。
二、外文部分
Noller, P., & Callan, V. (1991).The adolescent in the family.New York:Routledge.
Clarke,A.S.(2002).Social and Emotional Distress among American Indian and Alaska Native Students:Research Find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ED459988).
Acitelli, L. K., & Antonucci, T. C.(1994)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link between marital support and satisfaction in older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688-698.
Turner, R.J. (1983). Class and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among women: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 control. Journal of Heal thand Social Behavior , 2 4 ( 3 ) , 2-15.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ew York: Basic Book.
Cassel, J. (1974)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Stress: 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 4, 471-482.
Turner, R. J. (1981). Social support as a contingency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Vol.27(March),78-79.
Thoits, Peggy A. (1982).Lif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Epidemiological Consid- eration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0: 341-62.
Sarason, I. G., Levine, H.M.R.B., Basham, R. B.& Sarason,B.R. (1985).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127-139.
Barrera, M., Slander, I. N., & Ramsay, T. B.(1981).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social support: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9 (4), 435-447.
Swindle, R. W.(1983). Preventive psychology: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ommunity intervention. New York:Pergramon.
Cohen, S., & Syme, S. L.(1985). Issues in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ocial.Support and Health. Orlando: Academic Press.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ss: Addison Wiley.
Kasl, S. V. (1978). Epidemi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Work Stress.pp.3-48 in C. L. Cooper and R. Payne (eds.)., Stress at Work. New York: Wiley.
McLean, A. (1979). Work Stres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House, J. S., & Jackman, M. F. (1979).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Health. Pp.135-158 in P.Ahmed and G. Coelho (eds.), Toward a New Definition of Health. New York:Plenum Publishing.
Dunst, C. J. (1993). Implications of risk and opportunity factors for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practices.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13(2),143-153.
Neubert, M. J. (1998). The value of feedback and goal setting over goal setting alone potential moderator of this effect: A meta-analysis. Human Performance,11(4), 321-335.
Wang, J., Iannotti, R., & Nansel, T. (2009). School 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Physical, verbal, relational, and cyber.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45(4), 36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