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00: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麗珠
研究生(外文):CHEN,LI-CHU
論文名稱:「未悔」與「不恨」 ──屈原、蘇軾生命情懷比較
論文名稱(外文):“Not Regrettable” and “No Hatred”—The Compare and Comparison between Qu Yuan and Su Shi’s Feelings in Lives
指導教授:蕭水順蕭水順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AO,SHUI-SHUN
口試委員:蘇慧霜羅文玲
口試委員(外文):SU,HUI-SHUANGLUO,WEN-LING
口試日期:2017-12-0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明道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1
中文關鍵詞:屈原蘇軾未悔不恨生命情懷
外文關鍵詞:Qu YuanSu Shinot regrettableno hatredfeelings in liv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9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 要
自儒家主張「學而優則仕」的用世精神,中國知識階層紛紛懷抱淑世理想踏上仕途,唯事與願違,多數政治失意者以困窮撰作之事作為自處之道,其中,屈原與蘇軾被歸類為最典型的貶謫詩人。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對屈原、蘇軾文學作品的研究基礎上,探討二人生命情懷的發展與衍變,主要針對屈、蘇的時代與生平、仕進心與隱退意,暨生命態樣與生命書寫,整理出宦途遭逢對屈、蘇的影響,一方面考察蘇軾對屈原的繼承與新變,更進一步肯定二人生命書寫的文學價值。研究的方法,以屈原、蘇軾為研究對象,採不同視角的論述之後,繼而進行比較,貫通屈原至蘇軾的生命情懷發展。
為呈顯屈原與蘇軾的生命情懷發展軌跡,本文分為以下五章。首章說明問題意識:屈原與蘇軾身處的環境,同為外敵虎視而國內昇平的積貧積弱氛圍;內政方面,變法與黨人鬥爭之中,屈、蘇受群小擠擯而踏上遷謫之途;二人的內在心靈方面,皆以書寫作為自我安頓良方,因此本文藉由相似的題材、屈蘇同中有異的情感進行比較。
第二章討論屈原、蘇軾二人與客觀環境的調和關係,探討其內在心靈和外在世界的相對待情形,分從戰亂動盪下戰國的屈原,與政治穩定下的北宋蘇軾,特別是蘇軾對屈原的情志繼承與新變探討,闡述時代背景、歷代學說、家世淵源與個人情志的自然交融,作為後文論述開展的基礎。
第三章探討屈原與蘇軾的仕進心與隱退意,首先考察二人的仕隱觀,繼而考察屈原死君與蘇軾死社稷的思想遞嬗;最後考察屈、蘇從執著到超越的貶謫觀。本文就共「同」方向,進行「異」的剖析,從二人的思維反映,釐出從屈原到蘇軾的和而不同,他們的心路轉折歷程,鼓舞著後人面對悲哀時的勇氣,與揚棄悲哀時的智慧。
第四章探究屈、蘇在書寫上的自覺思維,包含二人在醒與醉的生命情懷、發憤抒情與窮而後工的的生命書寫,以及浪漫神遊與現實感慨的表現範式等。屈原未肯染塵的生命情懷,是位固守純潔絕對乾淨的求全之士,蘇軾對屈原投以通情的寬容理解,並在慕屈的前提下,分別就寫作的內容、形式、意象方面,頌揚屈原的人格美,繼承了屈騷遺緒。
第五章結論,針對以上各章的研究論述結果,進行檢討、回顧。本論文考察屈、蘇的感情基調,前者抑鬱,後者昂揚,而屈、蘇的應世態度,前者悲怨而執著,後者曠達而超越,但是渠等的心靈狀態,卻呈現和而不同,也即存在著蘇對屈的繼承與新變。

Abstract
Since Confucianism advocated “The student, having completed his learning, should apply himself to be an officer,” many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ve embraced their ideal to embark on the official career. However, not everything came out as they planned. In order to relieve the frustration, most people turned out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writing literature. Among them, Qu Yuan and Su Shi are classified as the most classicexiled poets. Based on Qu Yuan and Su Shi’s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Qu Yuan and Su Shi’s feelings in life. The focus is on Qu and Su’s era and life experience, becoming an official or being exiled, their writing towards life, and the influence of being officials. On one hand, Su Shi’s inheritance and new changes from Qu Yuan is examin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literary value of Qu and Su’s life writingisfurther affirmed. As for the methodology, the researcher takes Qu Yuan and Su Shi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dopts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then compares and analyzes Qu Yuan and Su Shi’s development of feelings in lives.
With the view to presenting Qu and Su’s development path of feelings in lives, the current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explores the consciousness: Qu and Suare in the similar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internal affairs, both Qu and Su were expelled. As for the inner spiritual aspects, both of them used writing to deal with the obstacles in life. Hence, the current thesis aims t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Qu and Su’s literature.
Chapter Two discusses Qu Yuan and Su Shi’s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From Qu Yuan of the Warring States to Su Shi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Su Shiinherited Qu Yuan’s spirit and had some chang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 ancient theory,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and the natural blend of personal emotionare elaborated as the basis of the following chapters.
In Chapter Three, Qu Yuan and Su Shi’s determination of being an official and retiring from political life are discussed. To begin with, their perspectives of being an official or not are investigated. Next, Qu and Su’s thoughts of giving up the countries are examined.At last, Qu and Su’s thoughts on being exiled are explor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discussed in the current thesis reflected Qu and Su’s similar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and their inner difference.Theirpath inspired human beings to have the courage and wisdom when they encounter the sorrow in life.
Chapter Four explores Qu and Su’s conscious thinking in writing, including the symbolic meaning while they were awake or drunk, the ways they expressed their emotions, the paradigm of expressing their feelings, and so on. Quwas unwilling to give in to the realitybecause he is the person who sticks to noble sentiment. Suunderstood how Qufelt and expressed his understanding and admiration toward Qu through his writing. In Su’s writing, he praised Qu Yuan’s personality.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The above findings are examined and reviewed in this chapter.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emotional tone of Qu and Su. The former was depressed, while the latter was high-spirited. As for Qu and Su’s attitudes toward life, the former was indignant and persistent, and the latter was moreliberal and open-minded. However, the spiritual states of them we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at is, there is the inheritance and new change between Qu and Su.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動機................................................................2
二、研究現況與範圍...........................................................3
三、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10
第二章 屈原與蘇軾的生平時代之比較...........................................13
第一節 屈原與蘇軾面對的時代氛圍.............................................13
一、戰亂動盪下的戰國屈原....................................................13
(一)百家爭鳴下的思想取捨..................................................14
(二)楚人勵節的精神砥礪....................................................18
(三)內鬥太烈、封君太重的時代衝激...........................................21
二、政治穩定下的北宋蘇軾....................................................24
(一)變法與黨爭的失序政局..................................................24
(二)文章流傳與詩案的意氣相競...............................................27
(三)慕屈與學陶的典範追求..................................................29
(四)無畏貶謫的時代精神....................................................32
三、小結...................................................................34
第二節 屈原與蘇軾的家世生平與性格...........................................37
一、忠君興國之貴冑寵臣:屈原................................................37
(一)受命不遷、志節如橘....................................................37
(二)存君興國、美政為念....................................................39
(三)寧絕塵外、九死未悔....................................................41
二、筆頭萬字以致君堯舜:蘇軾................................................44
(一)書卷報國、志比范滂....................................................44
(二)宦海浮沉、仁政繫懷....................................................46
(三)以言獲罪、九死不恨....................................................48
三、小結...................................................................51
第三章 屈原與蘇軾的仕進心與隱退意...........................................53
第一節 屈原與蘇軾的仕隱觀..................................................53
一、屈原面對仕隱衝突的高潔志行...............................................56
二、蘇軾消融仕隱衝突的澹泊心境...............................................60
三、小結...................................................................66
第二節 屈原死君與蘇軾死社稷的思想遞嬗.......................................69
一、屈原忠君:心繫懷王......................................................69
二、蘇軾愛國:心繫百姓......................................................73
三、小結...................................................................78
第三節 屈原與蘇軾從執著到超越的貶謫觀.......................................83
一、屈原悲怨而執...........................................................84
二、蘇軾曠達而超越..........................................................89
三、小結...................................................................93
第四章 屈原與蘇軾的生命情懷與生命書寫.......................................97
第一節 屈原與蘇軾的生命情懷................................................97
一、屈原獨醒...............................................................99
二、蘇軾解醉..............................................................102
三、小結..................................................................106
第二節 屈原與蘇軾的生命書寫...............................................110
一、屈原發憤抒情..........................................................110
(一)以神話題材入詩.......................................................111
(二)以地方色彩傳情.......................................................116
(三)以善鳥香草達意.......................................................120
二、蘇軾窮而後工..........................................................124
(一)有為而作............................................................124
(二)直寫胸臆............................................................128
(三)窮者後工............................................................132
三、小結..................................................................136
第三節 屈原與蘇軾的浪漫神遊與現實感慨......................................141
一、屈原於神遊的浪漫色彩中寄寓現實感慨......................................142
二、蘇軾在現實感慨中遁入神遊的自由超脫......................................145
三、小結..................................................................150
第五章 結論..............................................................155
一、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仕進心............................................162
二、蘇軾:九死南荒吾不恨的隱退意............................................163
三、展望..................................................................165
參考書目..................................................................167

參考書目
1. 古籍部分,按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2. 今人專書與單篇論文的部分,以作者姓名筆劃或字母順序排列。
3. 學位論文部分,按發表或出版的年代先後作為排列。
一、古籍及相關注本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秦]呂不韋著,[漢]高誘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黃侃經文句讀:《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漢]毛氏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漢]司馬遷撰:《史記》(台北:金川出版社,1979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明倫出版社,1972年),第2冊。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漢]劉向撰,趙善詒疏證:《新序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漢]劉向著,楊以漟校:《說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梁]沈約等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晉]王弼撰:《老子道德經注》(台北:世界書局,1957年)。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釋文,[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55/2016年)。
[晉]陶潛撰,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2011年)。
[晉]陶潛撰,[宋]湯漢注:《宋刊陶靖節詩》(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1973年),第8冊。
[南朝梁]劉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南朝梁]鍾 嶸:《詩品》(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年)。
[後晉]劉昫等撰,廉湘民等標點:《舊唐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冊。
[唐]李白著,張式銘標點:《李太白集》(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
[唐]杜甫著,張式銘標點:《杜工部集‧絕句》(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冊。
[唐]劉知幾:《史通》(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唐]韓 愈:《韓昌黎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第4、5冊。
[宋]王闢之:《澠池燕談錄》(具涵芬樓舊版影印,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宋]王漙撰:《唐會要》(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上、下冊。
[宋]王 灼:《碧雞漫志》,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宋]司馬光撰,黃公渚註,王雲五等編:《司馬光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1947年)。
[宋]朱 熹:《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宋]───:《詩集傳》(台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宋]───:《四書集注》(台北:藝文印書館,2010年)。
[宋]朱 弁:《曲洧舊聞》,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865冊。
[宋]李元綱編:《厚德錄》(《歷代小史》卷之69,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李 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版)。
[宋]何 薳:《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周 煇:《清波雜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朋九萬:《東坡烏臺詩案》(叢書集成初編補印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1960年)。
[宋]胡 仔纂集,廖德明校點,郭紹虞主編:《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宋]洪 邁著,魯同群、劉宏起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5年)。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明翻元刊本)。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1482冊。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許 顗:《彥周詩話》,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1483冊,集部。
[宋]彭 乘:《墨客揮犀》,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1041冊,子部。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1986年據上海圖書館藏南宋刻本原大影印,線裝一函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7年),第4冊。
[宋]黃庭堅著,劉琳、李勇先、王蓉貴等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冊。
[宋]費 袞:《梁溪漫志》,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866冊。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楊萬里:《誠齋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日本鈔宋本)。
[宋]趙 昇:《朝野類要》,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856冊。
[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8冊。
[宋]歐陽脩著,楊家駱主編:《歐陽脩全集》全2冊(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宋]歐陽脩:《六一詞》(台北:華正書局,1987年)。
[宋]魏泰撰,李裕民點校:《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蘇 洵:《嘉祐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縮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蘇 洵:《嘉祐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
[宋]蘇軾撰,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台北:華正書局,2000年)。
[宋]蘇 轍:《蘇轍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元]張光祖撰,徐敏霞,文青校點:《言行龜鑒》(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全40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25、31、39冊。
[明]汪 瑗撰,董洪利點校:《楚辭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1996年)。
[明]茅 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2013年),全6冊。
[明]陳邦瞻編:《宋史紀事本末》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王文誥、馮應榴輯註:《蘇軾詩集》(台北:學海出版社,1983/1985年)。
[清]───:《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上、下冊。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清]───:《楚辭通釋》,收入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出版,2011年),第14冊。
[清]───:《讀通鑑論》(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
[清]───:《宋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四部刊要本,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
[清]王先謙撰,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林雲銘:《楚辭燈》(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3/1971年)。
[清]屈 復:《楚辭新注》,收入吳平,回達強主編:《楚辭文獻集成》(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第13冊。
[清]姚 鼐:《古文辭類纂》(台北:華正書局,1982年),下冊。
[清]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5年)。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全1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第1冊。
[清]畢 沅:《續資治通鑑》全9冊(台北:文光出版社,1975年)。
[清]陳本禮《屈辭精義》,收入吳平,回達強主編:《楚辭文獻集成》(清嘉慶十七年裛露軒刊本,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第15冊。
[清]陳元隆:《格致鏡原》,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1035冊。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校讎通義》(台北縣: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7/1981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冊。
[清]趙翼撰:《廿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鄭文焯:《大鶴山人詞話》(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
[清]潘永因編,劉卓英點校:《宋稗類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年)。
[清]蔣之翹:《七十二家評楚辭》,收入楊金鼎等編:《楚辭評論資料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清]蔣 驥注:《山帶閣註楚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清]錢澄之:《莊屈合詁》(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斟雉堂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彙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第164冊。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一、今人著作
(一)專書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點校:《國語》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木 齋、張愛東、郭淑雲:《中國古代詩人的仕隱情節》(上海:京華出版社,2000年)。
毛慶:《屈騷藝術新研》(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王雲五、朱經農主編,葉紹鈞選註:《禮記》(商務印書館,1926/1947年)。
王水照、崔銘著:《蘇軾傳: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運生:《陶詩及東坡和陶詩評注》(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王德華:《屈騷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王璧寰:《北宋新舊黨爭與詞學》(上)(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王友勝:《蘇詩研究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王國維撰,王惠玲註譯:《人間詞話》(台南:文國書局,1998年)。
───:《靜庵文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著,吳無忌編:《王國維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 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2013年),全3冊。
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台北:華正書局,2000年)。
朱自清著,鄔國平講評:《詩言志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江蘇古籍出版社,2010年)。
汪原放:《王安石全集》(上海:大眾書局,1935年)。
林語堂:《蘇東坡傳》(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3年)。
林燕玲:《唐人之隱:一種文學社會學角度的觀察》(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林 庚:《中國文學簡史》(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林宜陵:《北宋詩歌論政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周 綱:《樂山文叢:蘇軾九章》(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5年)。
周嘯天主編:《詩經楚辭鑑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2年)。
尚永亮:《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以中唐元和五大詩人之貶及其創作為中心》(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姜亮夫:《楚辭學論文集》,收入王小燕等編:《姜亮夫全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冊。
───:《重訂屈原賦校註》,收入王小燕等編:《姜亮夫全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冊。
───:《屈原賦校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
───:《楚辭通故》(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第一輯。
胡奇光:《中國文禍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胡 適:《胡適文存》(洛陽:洛陽圖書公司,內頁十三版自序年),第1冊。
唐圭璋編:《全宋詞》(全5冊)(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1冊。
唐曉敏:《精神創傷與藝術創作》(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1999年)。
───:《中國藝術精神》(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郝志達、王錫三主編:《東方詩魂──屈原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馬茂元主編:《楚辭注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陳俊民:《中國哲學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子展撰,范祥雍、杜月村校閱:《楚辭直解》(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陳怡良:《屈原文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屈騷審美與修辭》(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陳滿銘:《國文教學論叢》(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1/1998年)。
張麗珠:《袖珍詞學》(台北:里仁書局,2001/2006年)。
───:《中國哲學史三十講》(台北:里仁書局,2007/2012年)。
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郭延禮主編:《中國文學精神》(宋元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郭維森:《屈原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郭沫若:《屈原研究》(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41/1953年)。
梁廷燦、陶容、于士雄等編:《歷代名人生卒年表 歷代名人生卒年表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梁啟超:《王安石傳》(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曹大中:《屈原的思想與文學藝術》(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崔高維校點:《周禮》(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成都:巴蜀出版社,1988年),第1冊。
───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2006年),第4、12、44、115冊。
───主編:《蘇詞彙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
───:《蘇軾評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游國恩著,游寶諒編:《游國恩楚辭論著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3、4卷。
傅璇琮等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7、20冊。
詹安泰:《屈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楊恩寰主編:《美學引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2年)。
趙沛霖:《屈賦研究論衡》(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
趙 輝:《楚辭文化背景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熊道麟:《先秦夢文化探微》(台北:學海出版社,2004年)。
劉玉堂:《楚國經濟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鄭 均:《時過齋文史論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錢玄等注:《禮記》上(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
羅秀美:《宋代陶學研究:一個文學接受史個案的分析》(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
羅運環:《楚國八百年》(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日)內山精也:《傳媒與真相:蘇軾及其周圍士大夫的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Philip G. Zimbardo, Richard J. Gerrig作;游恆山,李素卿譯:《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三版)。
(美)薩義德(Said,E.W.)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美)史蒂夫.鮑姆嘉納(Steve R. Baumgardner),瑪麗.克羅瑟斯(Marie K. Crothers)著,李政賢譯:《正向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二)學位論文
高秋鳳:《天問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5月)。
張蜀蕙:《書寫與文類──以韓愈詮釋為中心探究北宋書寫觀》(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7月)。
林佳樺:《《楚辭》修辭藝術探微》(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3月)。
吳旻旻:《香草美人傳統研究──從創作手法到閱讀模式的建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侯月交:《宋代茶酒文化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李紫琳:《詩意地棲居:《楚辭》中的空間感與身體感》(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蔡鈺娟:《春秋楚國霸業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1月)。
楊方婷:《蘇軾文學作品中的「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陳逸根:《屈賦神話與屈原美學精神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陳淑卿:《蘇軾、黃庭堅豪放詞之比較研究--以生命意識為考察核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12年6月)。
阮廷俊:《論蘇軾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蘊》(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2年3月)。
陳思蓉:《戰國秦、齊、楚三強爭勝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9月)。

(三)單篇論文
[宋]向子諲:《酒邊詞》卷首,收入[明]毛晉輯:《宋六十名家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未注年份),第2集,頁220。
[明]袁宏道:〈敘小修詩〉,收入葉慶炳、紹紅編輯:《明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頁641-642。
尤雅姿:〈文學世界中的空間創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53-167。
王德華:〈〈卜居〉〈漁父〉:屈原精神困境的揭示和對自我與社會的雙重固持〉,《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3期,(總第66期),頁3-8。
王水照:〈論蘇軾創作的發展階段〉,《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1期,頁259-269。
───:〈從蘇軾、秦觀詞看詞與詩的分合趨向──兼論蘇詞革新和傳統的關係〉,《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頁74-82。
───:〈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文學遺產》1989.5,頁87-96。
王兆鵬:〈論東坡範式──兼論唐宋詞的演變〉,《文學遺產》1989年第5期,頁20-29。
朱瑜章:〈〈漁父〉:屈原痛苦而崇高的靈魂自傳〉,《古典今談》2002年,頁4-8。
朱靖華:〈蘇軾的豪放詞及其在詞史上的地位〉,《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85年第1期,頁51-56。
李學勤:〈論蔿掩治賦〉,《江漢論壇》1984年第3期,頁72-75。
李華瑞:〈酒與宋代社會〉,《酒史與酒文化研究》(第一輯)2012年00期,頁177-194。
李金坤:〈〈風〉〈騷〉「棄婦情結」發微──以〈氓〉〈谷風〉〈柏舟〉與〈離騷〉為中心〉,《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8年2月,頁86-90。
李妮庭:〈蘇軾詩中的「遊」與自我意識──以倅杭為中心的考察〉,《東華人文學報》(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第20期,2012年元月,頁59-105。
李 川:〈由圖文關係看逸序〈天問〉「呵壁」說〉,收入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第16輯,頁129-146。
何 浩:〈論楚國封君制的發展與演變〉,《江漢論壇》1991年5期,頁72-77。
───:〈戰國時期楚封君初探〉,《歷史研究》1984年第5期,頁100-111。
何念龍、張金海:〈屈原詩歌浪漫主義的本質特徵簡論〉,收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屈原研究論集》(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頁112-124。
冷成金:〈對傳統士大夫人格的超越──論蘇軾黃州時期的思想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1年第4 期,頁96-102。
吳 帆、李海帆:〈幻的浪漫 夢的真實──論蘇、辛的夢幻詞〉,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蘇軾研究(第二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頁341-351。
周葦風:〈《周易‧噬嗑》卦與周公禁酒關係考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2年3月第2期,頁69-73。
尚永亮:〈從執著到超越──貶謫與貶謫文學論綱〉,見蔣長棟等著:《貶謫文學論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頁1-15。
邱俊鵬:〈蘇軾貶儋州時期的精神支柱與自我排遣〉,收入王靜芝、王初慶等編:《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頁49-62。
柯混瀚:〈屈原、陶潛狂狷論〉,《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4期,2008年12月,(台北),頁43-65。
馬銀華:〈一蓑煙雨任平生──論蘇軾的人生哲學與文學創作〉,《烟台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頁6-10。
馬茂元:〈楚辭評論資料選總序〉,收入楊金鼎等編:《楚辭評論資料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總序頁1-5。
孫作雲:〈屈原在楚懷王時被放逐的年代〉,收入作家出版社編輯部編:《楚辭研究論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頁291-300。
孫 力:〈蘇軾詞主體意識的再認識〉,《社會科學研究》1992年第2期,頁96-101。
袁行霈:〈論和陶詩及其文化意蘊〉,《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頁149-161+208。
高秋鳳:〈台灣楚辭研究六十年〉(1946-2005),《國文學報》第四十期(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頁117-150。
陳 亮、許應田:〈台灣楚辭研究論著目錄(1947-2016)〉(一),《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第21期(2017年09月15日),頁32-73。暨〈台灣楚辭研究論著目錄(1947-2016)〉(二),《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第22期(2017年10月15日),頁23-41。
陳逸根:〈論〈離騷〉之悲劇快感〉,《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1期2008年3月(台北),頁21-40。
張高評:〈雕版印刷之繁榮與宋代印本文化之形成──兼論印本圖書對學風文教之影響〉(下),見《宋代文學研究叢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12期,頁1-46。
───:〈印刷傳媒之崛起與宋詩特色之形成〉,《成大中文學報》2007年10月,第18期,頁39-76。
張希清:〈論宋代科舉取士之多與冗官問題〉,《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5期,頁105-116,123。
張 強、楊 穎:〈〈九歌〉主題研究述評〉上,《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06年7月,頁9-15。
───:〈〈九歌〉主題研究述評〉下,《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06年9月,頁12-16。
張海鷗:〈蘇軾對白居易的文化受容和詩學批評〉之詳析,收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蘇軾研究(第二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頁264-284。
曹慕樊:〈東坡〈後杞菊賦〉解──兼論蘇賦的淵源及獨創風格〉,收入蘇軾研究學會著:《東坡文論叢》(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頁91-100。
曾棗莊:〈三蘇與酒〉,《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6年01期,頁3-14。
───:〈東坡與酒〉,《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03期,頁100-106。
───:〈蘇軾與北宋豪放詞派地位辨──與吳世昌先生商榷〉,《四川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頁79-85。
彭 毅:〈屈原作品中所呈現的儒者情懷〉,《台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頁87-108。
───:〈楚辭中運用神話的類型〉,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2月,頁1-6。。
黃中模:〈論屈原「發憤以抒情」的美學思想〉,收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屈原研究論集》(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頁84-100。
黃謀燕:〈試論〈九歌〉情感的悲劇性特征〉,《荊州師專學報》1992年01期,頁54-58。
黃永武:〈曠達者得不足慕,失不必哀〉,《意林》2014年10期,頁36。
黃美鈴:〈從前後〈赤壁賦〉談蘇東坡的矛盾心境〉,《中國文化月刊》第164期,1979年11月,頁107-111。
閔 豐:〈清聖濁賢話飲酒〉,《文史知識》2006年8期,頁58-62。
葉嘉瑩:〈論蘇軾詞〉,《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第3期,頁175-192。
楊勝寬:〈蘇軾的酣適夢幻境界〉,《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19-24+76。
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頁101-144。
雷嘯林:〈東坡詞的基線及其多層次性〉,《社會科戰線》1985年3期,〈文藝學〉,頁263-270。
廖國棟:〈隱藏的自我─試析屈賦中的客〉,《南台人文社會學報》2014年11月第12期,頁1-26。
廖棟樑:〈〈離騷〉者,〈小弁〉之怨──關於屈賦之「怨」的一種解讀〉,《東華漢學》第3期,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5年5月,頁51-87。
───:〈向死而生:論屈原的死亡與不朽〉,《先秦兩漢學術》第5期,2006年3月,頁55-82。
廖 群:〈「行吟澤畔」:屈辭傳播方式考索〉,收入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第17輯,頁89-97。
裴普賢:〈詩經比較研究──楚辭篇〉(下),《中外文學》,第8卷8期 (1980 / 02 / 01) ,頁46-60。
劉揚忠:〈酒趣‧詩心──從蘇軾的飲酒看其文化性格〉,《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84-88。
劉乃昌、王少華:〈宋詩論略〉,《江西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頁79-85。
魯瑞菁:〈屈原仕進、隱退與水死情節研究──以伯夷、彭咸與伍子胥三組人物為參照的討論〉,《興大中文學報》第23期,增刊〈文學與神話特刊〉,頁1-58。
魯樞元:〈用心理學的眼光看文學〉,收入《文學評論》編輯部編:《我的文學觀》(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頁1-13。
鄭 威:《楚國封君研究》,原書未見,轉引自陳思蓉:《戰國秦、齊、楚三強爭勝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9月),頁89。
蔡彥峰:〈屈原三次流放說考辨〉,《雲夢學刊》第28卷第3期,2007年5月,頁50-54。
蔡振念:〈沈宋貶謫詩在詩史上之新創意義〉,《文與哲》2007年12月第11期,頁237-262。
潘嘯龍:〈論〈離騷〉的「男女君臣之喻」〉,《文學遺產》1987年第2期,頁31-38。
潘嘯龍:〈略評屈原研究的幾種「新說」〉,《雲夢學刊》,1994年第2期,頁1-7。
潘其添:〈咫尺之圖,千里之景──藝術時間和藝術空間〉,見文化部教育局編:《藝術與哲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頁32-36。
顏崑陽:〈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收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國詩學會議」籌備委員會編:《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第二輯)(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4年),頁181-251。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209-253。
羅鳳珠:〈蘇軾文史地理資訊建構〉,《圖書與資訊學刊》2012年11月第4卷第2期(第81期),頁33-68。
───:「網路學習模式範例──時空之旅人物篇──蘇軾」網站。網址:http://cls.hs.yzu.edu.tw/su_shih/ 。網址擷取日期:20171101 。
───,白璧玲,廖泫銘,范毅軍,鄭錦全等撰:〈唐代詩人行吟地圖建構:李白、杜甫、韓愈〉,《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014年4月,頁4-28。
蕭慶偉:〈北宋黨爭與宋人詩讖說〉,見張高評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2期,頁157-165。
龐國雄:〈屈原的自我對話─〈漁父〉中「漁父」形象的分析〉,《消費導刊》2010年第2期,頁226。
譚家斌:〈屈原作品中的酒文化〉,《雲夢學刊》第33卷第4期,2012年7月,頁53-54。
蘇慧霜:〈求異與會同──宋代騷體賦的傳統與新變〉,收入黃忠慎主編:《文化、經典與閱讀:李威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頁253-280。
顧久幸:〈楚國的任官制度與其強大和發展〉,《理論月刊》2002年第11期,頁38-41。
(日)王瑞來:〈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以范仲淹為中心的考察〉,收入姜錫東等主編:《宋史研究論叢》(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六輯,頁169-19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尤雅姿:〈文學世界中的空間創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53-167。
2. 李妮庭:〈蘇軾詩中的「遊」與自我意識──以倅杭為中心的考察〉,《東華人文學報》(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第20期,2012年元月,頁59-105。
3. 柯混瀚:〈屈原、陶潛狂狷論〉,《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4期,2008年12月,(台北),頁43-65。
4. 高秋鳳:〈台灣楚辭研究六十年〉(1946-2005),《國文學報》第四十期(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頁117-150。
5. 陳逸根:〈論〈離騷〉之悲劇快感〉,《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1期2008年3月(台北),頁21-40。
6. 黃美鈴:〈從前後〈赤壁賦〉談蘇東坡的矛盾心境〉,《中國文化月刊》第164期,1979年11月,頁107-111。
7. 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頁101-144。
8. 廖國棟:〈隱藏的自我─試析屈賦中的客〉,《南台人文社會學報》2014年11月第12期,頁1-26。
9. 廖棟樑:〈〈離騷〉者,〈小弁〉之怨──關於屈賦之「怨」的一種解讀〉,《東華漢學》第3期,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5年5月,頁51-87。
10. 裴普賢:〈詩經比較研究──楚辭篇〉(下),《中外文學》,第8卷8期 (1980 / 02 / 01) ,頁46-60。
11. 魯瑞菁:〈屈原仕進、隱退與水死情節研究──以伯夷、彭咸與伍子胥三組人物為參照的討論〉,《興大中文學報》第23期,增刊〈文學與神話特刊〉,頁1-58。
12. 蔡振念:〈沈宋貶謫詩在詩史上之新創意義〉,《文與哲》2007年12月第11期,頁237-262。
13. 羅鳳珠:〈蘇軾文史地理資訊建構〉,《圖書與資訊學刊》2012年11月第4卷第2期(第81期),頁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