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一、專書
李登輝,中島領雄,路文森、楊明珠譯,《亞洲的智略?》,臺北:遠流,2000年。
杜聖聰,「兩岸真相的密碼:中共對臺宣傳的政策、作為與途徑」,(臺北:秀威資訊,2008年8月)。
邵宗海,「2012年的蔡英文「中國政策」」,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邵宗海,「中共對臺政策1979-2013」,(臺北:唐山出版社,2013年9月)。
邵宗海,「兩岸到底有沒有「九二共識」」,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
邵宗海,「兩岸談判與協商-從白手套到官方接觸再到?」,吳品璇編輯,政策的戰略思維(臺北:唐山出版社,2016年8月)。
邵宗海,「蔡英文兩岸政策的解析-就職演說之前」,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馬建離、譚克繩、肖德才主編,「海峽兩岸關係40 年」,(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2 月)。
梁升銘,「從「一個中國」政策 看海峽兩岸關係之演進」。
游盈隆,「天人交戰-2012臺灣總統選民的抉擇」,臺北市,允晨文化,2012年6月。
趙春山,「大陸的兩岸政策演變」,兩岸開放二十年回顧與展望(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7 年1 月)。
趙春山,「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臺北市:三民書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初版)。
蔡東杰、洪銘德、李玟憲,「圖解兩岸關係」,劉瀞芬主編,胡錦濤時期(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二、期刊論文
王全毅,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1 月)。
王信賢,「傾斜的三角:當代中國社會問題與政策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51卷第3期(2008年9月)。
王高成,「『馬習會』的意涵與影響」,展望與探索月刊(臺北),第12 卷,第11 期,2015 年4月。
田銘釗,2016。「論習近平國家統一觀」,《內蒙古電大學刊》,第4期。
朱士濤,「關於新時期馬英九“活路外交”問題探析」,青春歲月,第15期(2014年8月)。
何清漣,「「馬習會」對臺灣政治影響有多大?」,《看雜誌》,第162期,2015年12月1日。
吳強,2016/10。「習近平的統一觀-解讀習近平十八大以來的涉臺講話」,《天中學刊》第31卷第5期。
吳福成,「新南向政策與海上絲路的競合關係」,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0第2期 (2017 年 2 月)。
李建榮,「連戰:兩岸進入協商時代」,(中國時報,1995年2月22日),頭版。
李智琦,「習近平的決策心理分析:從胡規習隨展望兩岸關係」,戰略安全研析,第九十六期,(2013年4月)。
李穎莉,2014。「2015年中國大陸對臺工作走向評估」,《兩岸關係》,第12期。
杜鈴玉,「習近平「中國夢」之探討」,展望與探索,第13卷第3期,(2015年3月)。
防衛研究所,2013。「第5章中國———次世代指導部を見據えた第18回共產黨大會」,《東アジア戰略概觀201》。
初國華。「美國的中國觀點及其對臺政策:從柯林頓、小布希到歐巴馬」,《育達科大學報》第33期(2012)。
周陽山主編,「中國研究導論(上輯)」,(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 年12 月)。
邵宗海,「兩岸關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
邵宗海,「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陳道元人文社會科學大師講座」,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2月初版。
施志昌,106年1月,習近平時期中共對越南外交政策之研究(2012-2016 年),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胡聲平,「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對臺美「中」關係的可能影響」,展望與探索,第14卷第12期(2016 年12月)。
胡聲平,「胡錦濤與江澤民領導下中共對臺政策的初步比較以決策理論分析」,(2005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2005年12月)。
唐永瑞,「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人口問題淺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5期,(2006年5月)。
唐彥博,「中國貪腐問題與防治措施之檢視」,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4期(2008年4月)。
孫愷熙,「中共經濟發展的潛在危機---國內社會問題」,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7期,(2008年7月)。
馬祥祐,「中國大陸對臺灣政治地位立場變遷之研究」,(亞太研究通訊,第12期,2014年7月)。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權力轉移1978-2010,(臺北市:五南,2010年7月)。
張久營、寇子春,「習近平對臺工作思想初探-兼談推進對臺工作的一點思考」,上海市社會主義學會學報,2015年第5期(2015年7月)。
張五嶽。「中共「十九大」後的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經濟前瞻》第174期(2017)。
張文生2016。「習近平對臺重要思想解析」,《臺海研究》2016年第2期。
張旭成,「二十一世紀的臺美關係」,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3期(2013 年,秋季號)。
張志軍2014/9。「努力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成為不可擋的歷史潮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遠望》第314期。
張所鵬,「一九九七,決戰聯合國:未完成的戰爭」,臺北:商業週刊,1994年。
張讚合,兩岸關係變遷史(臺北:周知文化事業、佛光大學聯合出版,1996 年1 月)。
梁升銘,「從一個中國政策看海峽兩岸關係之演進」,(臺北市:致知學術2014.05)。
郭錫碬,「後鄧兩岸關係的現狀與瞻望」,共黨問題研究,第23 卷,第8 期,1997 年8 月。
陳秀梅主編,讓夢想照進現實:解讀中國夢(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3年6月)。
陳斌華、鞠海濤,2016。「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指引——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初探」,《臺海研究》第4期。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莊瑞琳主編,「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下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10 年3 月)。
程美東、張學成,「當前“中國夢”研究評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年。
楊書菲,「中國大陸對東協經貿佈局戰略對我推動「新南向政策」之機會與挑戰」,經濟前瞻,第170期 (2017 年 3 月)。
楊開煌,「「胡六點」重塑兩岸政治關係」,海峽評論,219期,(2009年3月),(https://www.haixia-info.com/articles/5322.html)(2018/4/26瀏覽)
楊劍英、曹麗華,「馬英九“活路外交”政策的提出及影響」,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5期(2010年)。
董玉洪。「2016 年兩岸關係發展情況綜述」,《現代臺灣研究》第1期(2017)。
董立文,「習近平集權之路的挑戰與不確定性」,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2卷第3期(2016年,秋季號)。
董立文,「習近平對臺政策恐比胡錦濤更緊」,玉山週報,(2011年8月16日)。
劉丕林,1949~1979國共對話秘錄,(臺北市:靈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 年11月)。
劉世洋,106年1月,「2016年兩岸關係回顧」,《統一論壇》。
劉性仁,「中國大陸對臺政策之走向分析::以《反分裂國家法》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劉凌斌。「新形勢下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的思考與建議」,《兩岸關係》第3期(2017)。
劉祖平,「在『戰略安全』和『經濟利益』之間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