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鄭丰作品(按出版時間排序)
鄭丰:《天觀雙俠.卷一》,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07年。
鄭丰:《天觀雙俠.卷二》,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07年。
鄭丰:《天觀雙俠.卷三》,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07年。
鄭丰:《天觀雙俠.卷四》,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07年。
鄭丰:《靈劍.卷一》,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09年。
鄭丰:《靈劍.卷二》,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09年。
鄭丰:《靈劍.卷三》,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09年。
鄭丰:《神偷天下.卷一》,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11年。
鄭丰:《神偷天下.卷二》,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11年。
鄭丰:《神偷天下.卷三》,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11年。
鄭丰:《奇峰異石傳.卷一》,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13年。
鄭丰:《奇峰異石傳.卷二》,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13年。
鄭丰:《奇峰異石傳.卷一》,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13年。
鄭丰:《生死谷.卷一》,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15年。
鄭丰:《生死谷.卷二》,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15年。
鄭丰:《生死谷.卷三》,臺北:奇幻基地出版,2015年。
二、專著(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立:《武俠文化通論》,北京:人民出版發行,2005年。
王秋桂主編:《金庸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遠流出版社,1999
年。
林克歡:《戲劇表現理論》,臺北市:新銳文創,2012年。
林保淳:《解構金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林保淳、葉洪生:《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林保淳:《縱橫今古說武俠:武俠是我鏗鏘的夢》,臺北:五南書局,2016年。
吳靄儀:《金庸小說中的女子》,香港:次文化出版,2007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2年。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臺北:麥田出版,1995年。
梁守中:《武俠小說話古今》,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1998年。
馮時著,丁原植編:《古文字與古史新論》,臺北:臺灣書房,2007年。
葉洪生:《武俠小說談藝錄:葉洪生論劍》,臺北:聯經出版,1994年。
楊清惠:《從原始劍俠到仙俠:古典小說中「劍俠」形象及其轉變》,新北市:花
木蘭文化,2010年。
龔鵬程:《大俠》,臺北:錦冠出版,1987年。
Barthes Roland Gérard著,李幼燕譯:《寫作的零度》,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
年。
Campbell Joseph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新北市:立緒出版,1997年。
Said Edward W.著,易鵬譯:《佛洛伊德與非歐裔》,臺北:行人出版,2004年。
Hopcke Robert H.著,蔣韜譯:《導讀榮格》,新北市:立緒出版,1997年。
三、單篇期刊(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學玲:〈食.色饗宴──漢代辭賦「宴遊」場域中之女性書寫〉,《第六屆漢代文
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頁244。
王學泰:〈從《水滸傳》看江湖文化〉,《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
5-15。
李曙豪:〈英雄與反英雄的二位一體──王朔小說中的文化邊緣人〉,《欽洲學院
學報》,2008年第23卷第1期,頁33-36。
巫孟萱:〈多情浪子癡情俠.萬丈豪氣千縷情──《天觀雙俠》讀後感想〉,《東海
大學圖書館館訊》2008年新76期,頁33-35。
林世宇:〈鄭丰《天觀雙俠》中「非愛情驅力」之女性形象研究〉,《雲漢學刊》
2014年第28期,頁26-36。
林保淳:〈通俗小說的類型整合〉,《漢學研究》1999年第17卷第1期,頁259-
283。
秦宇慧:〈網絡武俠小說領域中的女性創作〉,《西南大學學報》,2011年第37卷
第5期,頁71-76。
陳建安:〈鄭丰《靈劍》的女俠形象〉,《藝術與文化論衡》2014年第4期,頁145-
166。
葉揚:〈不能承受之重──再評鄭丰小說〉,《萬象》2012年第14卷第3期,頁138-
146。
楊彥彬:〈「非洲內陸白人族」:十八世紀科學知識與古典文學〉,《台灣師大歷史
學報》2009年第41期,頁109-140。
蔡造珉:〈金庸後繼有傳人──論《天觀雙俠》之金學遺緒與突破〉,《崇右學報》
2009年第15期,頁285-304。
蔡造珉:〈小賊竊錙銖,大賊竊天下──評鄭丰《神偷天下》之優劣得失〉,《玉山
通識論叢》2014年第1期,頁1-13。
劉壯:〈講了三遍的故事──一個苗疆邊緣族群的歷史、神話與現實〉,《歷史人
類學學刊》,2017年第15卷第1期,頁127-170。
劉瓊云:〈宦官、俠妓和女夷:《血影石》中的邊緣人物與異域想像〉,《政大中文
學報》,2015年第24期,頁89-128。
四、學位論文(按姓氏筆畫排序)
呂宜錚:《後金庸時期(1980-2010年)港臺地區武俠小說創作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李世宜:《鄭丰《靈劍》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李銘偉:《鄭丰小說中的金庸色彩與突破──以《天觀雙俠》為探討對象》,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林孟瑜:《鄭丰武俠小說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13年。
施柔羽:《性別.武俠.歷史──【天觀雙俠三部曲】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15年。
倪珮薰:《鄭丰《靈劍》研究》,淡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許淑婷:《明清幫會與結社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陳金地:《裂解與重構——郭箏小說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陳姿蓉:《鄭丰武俠小說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張耿聞:《《天觀雙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張鳳霖:《《笑傲江湖》愛情敘事及愛情觀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張雪莉:《金庸武俠小說之丐幫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黃亦萍:《古龍武俠小說復仇主題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黃碧瑩:《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丐幫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詹潔茹:《古龍武俠小說中的女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鄭友仁:《司馬翎小說中的女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蔡宗沂:《金庸武俠小說的忠義觀》,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五、其他(按姓氏筆畫排序)
乃賴:〈鄭丰為什麼被稱作女金庸〉,2009年,(網址http://nightlight.pixnet.net/blog/post/26693616)。
乃賴:〈神偷天下導讀〉,《神偷天下.卷一》,2011年。
李宜蒨:〈「月亮的孩子」只有在這裡受到祝福,而不是被當做「獵物」獵殺〉,(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802)。
陳怡杰:〈【上報人物】一家潛修佛法多年 陳履安之女:「出家」不在人生選項〉,2017年,9月3日。(網址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3448?=fb)。
梁小民:〈從《靈劍》看邪教〉,《東方早報》,2011年10月16日。
黃漢瀅:〈讀者十問鄭丰〉,2011年8月1日,(網址http://magazine.chinatimes.com/jiangyi/20110801002872-300606)。
趙曉彤:〈星期日文學:鄭丰在香港〉,明報新聞網副刊,2015年12月6日,(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06/s00005/144933895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