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以燕(1991)。我國臺灣地區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變遷之探討─自台灣光復至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江明修(2001)。非營利組織獲取社會資源之管道與困境。 新視野:公共電視的發展與未來國際研討會。
吳來信、黃源協、廖榮利(2004)。社會工作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明玨、張雅淳、黃迺毓(2013)。澳洲與新加坡的家庭政策發展與家庭教育策略─經驗與啟示。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5),1-24。周新富(2015a)。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市:五南。
周新富(2015b)。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周麗端(2006)。家庭教育的現況與展望。北縣教育,55,11-17。
周麗端(2013)。中等學校的家政與家庭教育。中等教育,64(4),6-13。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10 (1),75-100。林如萍(2003)。我國家庭教育發展之展望-知識體系之建構,家政教育學報,5,121-154。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張文亮(2016)。隱藏的種子。台北市:校園書房。
張德永(2005)。非營利組織的特性、功能與發展趨勢。T&D 飛訊。36,1-19。
教育部(2013a)。教育部推展家庭教育中程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b)。教育部推動「102 家庭教育年」系列活動實施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畢誠(1994)。中國古代家庭教育 (Vol. 55)。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芳茹(2006)。臺灣社教體系中的家庭教育發展歷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位論文,1-290。
陳軻(2008)。企業併購戰略成本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陶保平、黄河清(2005)。教育調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黃子庭(2007)。新加坡社會福利政策:國家統合主義下的國家與社會團體互動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20期,頁111-150。黃迺毓(2002)。家庭的能量與發展。現代家庭與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
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唐先梅(2004)。家庭生活教育導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2014)。家庭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容襄、黃迺毓(2015)。數位時代下父母參與式學習之親職教育研究。 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9),61-82。劉真(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
劉笑言(2012)。家庭角色的式微:新加坡家庭政策的現狀和挑戰。東南亞研究,(2),83-88。
謝銀沙(2013)。台灣家庭教育人員專業實踐之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學位論文。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二版)。臺北市:巨流。
二、英文部分
Bracker, J. (1980).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5(2), 219-224.
Bredehoft, D. J. (2001). The framework for life span family life education revisited and revised. The Family Journal, 9(2), 134-139.
Bryson, J. M. (1988). A strategic planning process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Long range planning, 21(1), 73-81.
Darling, C. A. (1987). Family life education. In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pp. 815-833). Springer US.
Eshleman, J. R. (2000). The Family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Griffin, R. W. (2013). Management Fundamentals. Andover: CENGAGE.
Hodgkinson, Virginia A. , Richard W. Lyman and Associates (eds.), 1989, The Fu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Challenges, Changes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Bass Publishers.
Hutter, M. (1998). The changing family.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Lewis-Rowley, M., Brasher, R. E., Moss, J. J., Duncan, S. F., &Stiles, R. J. (1993).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 for family life. In M. E. Arcus, J. D. Schvaneveldt, & J. J. Moss (Eds.), Handbook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Vol. 1. Foundations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pp. 26-50). Newbury Park, CA:
Menaghan, E. G., & Parcel, T. L. (1990). Parental employment and family life: Research in the 198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1079-1098.
Nag, R., Hambrick, D. C., & Chen, M. J. (2007). What is strategic management, really? Inductive derivation of a consensus definition of the field.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8(9), 935-955.
Penkower, L., Bromet, E. J., & Dew, M. A. (1988). Husbands' layoff and wives' mental health.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5, 994-1000.
Robbins, S. P. and DeCenzo, D. A. (2004).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Essentia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New Jersry: Pearson Prentice Hall.
Stanley, S. C., Hunt, J. G., & Hunt, L. L. (1986).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of husbands in dual-earner household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7, 3-20.
Steiner, J. R., Gross, G. M., Ruffolo, M. C., & Murray, J. J. (1994). ‘Strategic planning in non-profits: Profit from it.’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18(2), 87-105.
Tschirhart, M., & Bielefeld, W. (2012).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John Wiley & Sons.
White, L., & Rogers, S. J. (2000). Economic circumstances and family outcomes: A review of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2(4), 1035-1051.
三、網路部分
AAFCS(2016)。Who we are?- AAFCS and FCS FAQ。2016年12月16日取自http://www.aafcs.org/AboutUs/FAQ.asp
MBA智庫百科(2013)。組織環境。2016年12月16日取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7%BB%84%E7%BB%87%E7%8E%AF%E5%A2%83
MBA智庫百科(2015)。PEST分析模型。2016年12月16日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PEST%E5%88%86%E6%9E%90%E6%A8%A1%E5%9E%8B
MBA智庫百科(2017)。經濟學。2017年10月27日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7%BB%8F%E6%B5%8E%E5%AD%A6#.E7.BB.8F.E6.B5.8E.E5.AD.A6.E7.9A.84.E8.B5.B7.E6.BA.90
NCFR(2018)。What is Family Life Education?。2018年01月30日取自https://www.ncfr.org/cfle-certification/what-family-life-education
中國時報編輯部(2014)。社論-鄭捷們的黑暗之心 責任在父母。中時電子報。2016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6000414-260109
內政部(2013)。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白皮書─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 2016年10月20日取自https://www.ndc.gov.tw/cp.aspx?n=FBBD5FE5E5F21981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網站(2015)。聯盟成員:社團法人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2018年1月31日取自http://www.twnpos.org.tw/team/team_detail.php?Key=162
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2018)。認識彩虹。2018年1月31日取自http://www.rainbowkids.org.tw/WordPress/%E8%AA%8D%E8%AD%98%E5%BD%A9%E8%99%B9/ /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家庭教育法。2016年12月1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50
百度百科(2016)。國際家庭日,2016年12月16日取自http://baike.baidu.com/view/62008.htm
行政院主計處(2017)。家庭收支重要指標。2017年10月27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fies/doc/result/105/a11/Index.xls
林思伶、黃月麗、林珈夙(2016)。考察新加坡家庭教育政策及公私部門推動情形。2016年12月16日取自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ownload.jspx?sysId=C10404705&fileNo=001
社團法人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2018)。關於愛鄰。2018年1月31日取自http://www.i-link.org.tw/article.php?recordId=49
信誼基金會(2018)。認識信誼。2018年1月31日取自http://www.hsin-yi.org.tw/hsin-yi/
徐聖倫、吳昇儒、姚岳宏、郭安家(2016)。女童母:從家庭從教育讓這樣的人消失。自由時報。2016年12月16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73425
財團法人愛家文化基金會(2010)。認識我們。2018年1月31日取自https://www.family.org.tw/index.php?module=intro&mn=1
國度復興報(2014)。借重各國各邦,打造家庭友善環境。2018年1月31日取自http://krtnews.tw/supplement/saints/article/7787.html?tmpl=component&print=1&layout=default
陳曉玫(2013)。家庭教育年 台灣首辦國際家庭政策研討會。基督教今日報。2016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cdn.org.tw/m/New_Info.aspx?C1ID=14&C2ID=1403&ID=3551
詹令后(2007)。台灣家庭教育政策之發展-過去、現在與未來。2016年11月2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1/61_68.htm
監察院全球資訊網(2017)。監察成果糾正案文。2017年11月20日取自https://www.cy.gov.tw/Message_Message/25868/1061116%E9%99%84%E5%9C%96.docx
維基百科(2015)。家庭教育。2016年11月2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B6%E5%BA%AD%E6%95%99%E8%82%B2&oldid=37611356
維基百科(2016)。強弱危機分析。2016年11月21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B7%E5%BC%B1%E5%8D%B1%E6%A9%9F%E5%88%86%E6%9E%90
親子天下編輯部 (2011)。公佈全台一千大企業友善家庭現況 。親子天下雜誌。2016年12月17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758
聯合國(2016)。聯合國大會-訂定515國際家庭日。2016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A/RES/47/237&La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