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2: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古兆剛
研究生(外文):Chao-Kang Ku
論文名稱: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太陽能電池漿料競爭策略之研究─以N公司為例
指導教授:王存國王存國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8
中文關鍵詞:太陽能產業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太陽能電池五力分析競爭優劣勢分析
外文關鍵詞:Photovoltaic industry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Five-force analysisSWO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是太陽能電池片成本降低與廠商生存的關鍵因素,而目前轉換效率高於21%的高效電池片的主流是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太陽能電池(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簡稱PERC),也是全球電池片廠商追逐的主要目標;從2015年下半年至2018年新增太陽能電池產能大部分皆為PERC即顯示市場也認可並接受PERC這個項目,我們更預期PERC電池將在2019年成為主流的太陽能電池技術。
在本篇論文中採用個案研究法,以研究者所服務的公司-N公司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從創業初期到後期研發出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太陽能電池漿料的相關經營策略。研究方法包含觀察、文獻及次級資料的蒐集並搭配 Porter 五力分析模型和 SWOT 分析模型等理論,找出N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中,其經營管理及發展策略之關鍵生存因素為何?
最後,由分析的結果我們得到 N公司能維持其生存的關鍵因素為「強勢主動的銷售策略」及「提升研發、技術服務人力 」等二項,故N公司目前應採取積極的市場策略,提高市場占有率,將現有成熟技術的效益最大化。
High efficiency silicon solar cell is the key factor of lowing cost and survival for cell manufacturers. Recently, the main technology for solar cells to achieve higher than 21%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and it is also the main target pursued by global solar cell manufacturers. Most of the new solar cell production capacities built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2015 to 2018 are PERC, revealing that the market has also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PERC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We further predict that PERC would be the main technology of solar cell production at least in the near future.
In this study, we use case study method and take N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case. We investigate N company’s business strategy from the early days to the later developing passivation emitter back contact solar cell paste. We take observati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secondary data collection to collect the research data, and apply 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and the SWOT analysis model to find out the key survival factors in N Company’s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company to survive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 have obtained two key factors for N company’s survival: “strongly proactive sales strategy” and “improved R&D and technical service manpower.” It is thus suggested that N company should adopt active market strategies to increase market share and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the mature technology.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背景及動機 1
1.2研究目的 2
1.3論文架構及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太陽能產業概況 5
2.2產業環境分析 13
2.3企業競爭策略 16
2.4產業SWOT 分析 19
2.5產業價值鏈分析分析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3.1採用方法 23
3.2個案分析與架構 24
3.3研究範圍與對象 25
第四章 個案分析 26
4.1個案公司簡介 26
4.2太陽能產業現況 31
4.3個案公司之五力分析 32
4.4個案公司之SWOT分析 39
4.5個案小結 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4
5.1研究結論 44
5.2研究意涵 45
5.3研究限制 46
5.4未來研究方向 47
參考文獻 48
中文部分 48
英文部分 50
中文部分
1. Money DJ理財網(2018),「長興材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取自2018/01/21,https://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00492bbb-44d4-47b3-834d-1760d82a6727)
2. 元晶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官方網站。 (取自2018/01/23, http://www.tsecpv.com/zh-tw/home)
3.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4),「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發改環資3001 號,2014年12月31日。(取自2018/01/23,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501/t20150108_659703.html )
4. 吳駿驊(2017),「壓力籠罩 太陽能產業挑戰大」,工商時報,2017年04月23日。(取自2018/01/23,
https://ctee.com.tw/News/Content.aspx?id=801316&yyyymmdd=20170423&f=4ba96a827cbd17847aeb4b26d1fd2e52&t=thn)
5. 吳琮璠(1997),「資訊管理個案研究方法」,資訊管理學報,第4卷,第1期,7-17。
6. 長陽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官方網站。(取自2018/01/23, hhttp://www.newematerials.com/)
7. 孫文檠、游勝閔、陳奕帆、王泰瑞與孫佳涼(2013),「淺談高效率矽晶太陽電池之鈍化薄膜」,工業材料,317期,145-147。
8. 許建宗(2014),「台灣PCB業者在中國大陸之競爭策略-以T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論文。
9. 郭華軒(2009),「矽晶太陽能電池設計與應用」,電子月刊,第15卷4期,86-87。
10. 集邦新能源網(2017),「高效PERC 引領光伏市場」,2017年08月28日。(取自2018/01/28,http://mp.weixin.qq.com/s/NOomWT9ocmZ22yMF8gpzbQ)
11. 壹讀網(2017),「PERC技術推動分布式光伏產業發展」,2017年09月01日。(取自2018/01/28,https://read01.com/zh-tw/4Dd7oEL.html#.WrK-hWpubIV)
12. 博智研究(2015),「量化、質化研究」,2015年11月02日。(取自2018/1/2,http://www.embarich.com /Research.html)
13. 張玉青(2011),「中小型PCB業者因應後山寨文化經營策略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14. 楊翔如(2018),「我國太陽光電回顧與展望」,IEK 產業情報網。(取自2018/01/31,http://ieknet.iek.org.tw/iekrpt/rpt_more.aspx?actiontype=rpt&indu_idno=5&domain=9&rpt_idno=400066925)
15. 摩爾光伏(2017),「PERC風生水起 雙面PERC借勢狂奔」,2017年10月24日。(取自2018/01/24,https://pv.energytrend.com.tw/research/20170119-14307461.html)
16. 綠能趨勢網(2016),「專訪比太科技:黑硅風潮再起,降本提效雙贏」,2016年03月30日。(取自2018/01/30,
https://pv.energytrend.com.tw/research/20160330-13607.html )
17. 綠能趨勢網(2017),「2017年PERC電池產能」,2017年01月19日。(取自2018/02/19,https://pv.energytrend.com.tw/research/20170119-14307461.html )
18. 綠能趨勢網(2018),「中國續強與歐洲復甦,2018年全球太陽能市場規模上看106GW」,2017年01月19日。(取自2018/02/15,https://www.energytrend.com.tw/research/20180129-14308857.html)
19. 鍾健文、王宗昶(2013),「各式太陽能電池製程介紹與最新技術發展」,遠東學報第30卷2期,118-119。
20. 龍健華、林景熙、杜政勳、徐偉智與葉芳耀(2010),「選擇性射極矽晶太陽電池技術介紹」,工業材料,第281期,107-111。
21. 戴寶通、鄭晃忠(2008),「單晶矽及多晶矽太陽能電池與模組技術-太陽能電池之量產技術」,台灣電子材料與元件協會,太陽能電池技術手冊,59-86。
22. 蕭睿中、陳建勳、林景熙、徐偉智與葉芳耀(2010),「高效率異質介面矽基太陽電池技術介紹」,工業材料,第281期,114-115。
英文部分
1. Barney, J. B.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2. Charles W. L. Hill、Gareth R. Jones (1998),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3.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4. Weihrich, H. (1982), “The TOWS Matrix - 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15(2), P60.
5.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