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著,楊鴻儒譯,2014,《臺灣史》。台北:鴻儒堂。
山根勇藏, 1989,《台灣民俗風物雜記》。台北:武陵。
上田信,1991,〈清代的福建社會〉。頁184-211,收錄於陳盛韶,1991,《問俗錄》。台北:武陵。
王增能,1997,《客家飲食文化》。福州:福建教育。
王東,1998,《客家學導論》。台北:南天。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1990,《臺灣風俗誌》。台北:眾文。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11,《99 年至 100 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江明修,2009,《研究方法論》。台北:智勝。
曲彥斌,1991,《中國乞丐縱橫談》。台北:雲龍。
伊能嘉矩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1991,《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卷〉。臺中: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美枝,1986,《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
李焯仁等編著,2005,《癮爾為誡 賭博輔導與治療─理論與實踐》。香港:明報。
宋光宇編譯,1988,《人類學導論》。台北:桂冠。
周振鶴、游汝杰合著,1988,《方言與中國文化》。台北:南天。
林衡道,2014,《台灣歷史民俗》。台北:黎明。
林本炫,2007,〈不同質性研究方法的資料分析比較〉。頁127-149,收錄於周平、楊弘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林再復,1996,《閩南人》。台北:三民。
洪麗完等著;高明士主編,2009,《臺灣史》。台北:五南。
洪丕謨,1993,《中國古代養生術》。台北:桂冠。
洪進鋒,1998,《台灣民俗之旅》。台北:武陵。
洪英聖,1992,《臺灣風俗探源 》。台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胡會林、李安遒,2009,《怎樣吃最健康》。台北縣:智慧大學。
施杞主編,1993,《實用中國養生全書》。台北:護幼。
侯秋東,1999,《上善中醫養生治病文集》。台北:弘裔。
徐福全,1998,《福全台諺語典》。台北:徐福全自印本。
徐宗才,1999,《俗語》。北京:商務。
涂春景,2002,《聽算無窮漢─有韻的客家俚諺1500則》。台北:涂春景自印本。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馬模貞,1994,《毒品在中國》。台北:克寧。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台中:滄海。
陳慎、林國平,2009,〈閩台民間神明傳說與社會倫理教化〉,收錄於趙麟斌主編,《閩台民俗述論》。上海:同濟大學。
陳盛韶,1991,《問俗錄》。台北:武陵。
陳運棟,1992,《客家人》。台北:東門。
梁丞文發行, 1985,《台灣民俗大觀─傳統民間的食衣住行》。台北:同威。
郭靜晃、黃明發,2013,《發展心理學》。新北市:揚智。
郭丹、張佑周,1995,《客家服飾文化》。福建:福建教育。
莊靜芬,1988,《怎樣吃最健康》。台北:文經。
梶原通好著,李文祺譯,1989,《台灣農民的生活節俗》。台北:臺原。
黃永達,2005,《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台北:全威。
黃富順等,2006,《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縣:空大。
黃文博,1989,《台灣風土傳奇》。台北:臺原。
黃世琤、黃富順編著,2009,《發展心理學》。台北縣:空大。
曾錦坤,1999,《中醫與養生》。台北:文津。
葉永文等作,2012,《社會學》。台北:紅葉。
葉立誠,2001,《台灣服裝史》。台北:商鼎。
楊兆禎,1997,《客家諺語拾穗》。新竹:文化。
劉還月,1999,《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
歐陽英,2011,《吃對了,年輕十歲!》。台北:時報文化。
鄭金生,1998,《中國古代養生》。台北:臺灣商務。
盧漢超(Hanchao Lu )著,2012,《時空上下:中國的乞丐次文化》。新北:稻鄉。
謝重光,1999,《客家源流新探》。台北:武陵。
謝文治,2005,《中庸證釋入門》。台中:光慧。
羅愛萍主編,1996,《百子全書》第12冊〈商子~韓非子〉(上)。臺北:黎明。
芭芭拉•霍奇森(Barbara Hodgson)著,邱文寶譯,2005,《鴉片─黑色迷霧中的極樂天堂》。台北:三言。
Malcolm Williams著,王盈智譯,2005,《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台北:韋伯。
威廉•福爾曼(William T.Vollmann)著,徐麗松譯,2016,《窮人》。新北:八旗。
二、期刊論文
井力,2009,〈從諺語看日本人的人生觀〉。《南陽理工學院學報》1(5):33-36。
江寶釵,2011,〈臺灣海洋諺語所反映的濱海地區日常生活〉。《東華漢學》13:143-172。
余玫,2008,〈社會學視野中的諺語及其功能述略〉。《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3(11):5-9。
林淑慧,2007,〈台灣閩南生命禮俗諺語的文化詮釋〉。《民間文學年刊》1:111-144。
林瑤棋,2007,〈臺灣閩客族群的血緣與修譜新觀念〉。《臺灣源流》38:5-16。
徐福全,1996,〈從諺語看台灣的傳統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7- 397。
徐福全,2008,〈從諺語看台灣的生命禮俗〉。《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4:11-23。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曾純純、劉秀俐,2011,〈從六堆客家俗話諺語探究稻米文化之意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3):16-38。
温珍琴,2007,〈從飲食諺語看客家精神的特質〉。《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85-87。
劉醇鑫,2002,〈客家諺語中所反映的人生態度〉。《北市師院語文學刊》6:227-273。
劉醇鑫,2003,〈客諺中所反映的命運觀〉。《北市師院語文學刊》7:175-207。
三、學位論文
王崇憲,2004,《臺灣閩南諺語的鬼神文化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庭芬,2005,《台灣閩客諺語的比較研究-從飲食諺語談閩客族群的文化與思維及其在國小鄉土語言教學的應用》。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瑞美,2010,《台灣客家鬼神相關諺語的文化解析》。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蔡蓉芝,2002,《從台華諺語看語言與文化》。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昌閔,2001,《台灣閩南諺語之社會教化功能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四、網站
內政部統計處內政統計查詢網http://sowf.moi.gov.tw/stat/Life/completelist.htm
台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099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縱橫魚蝦貝類網http://fisheasy.fa.gov.tw/index.aspx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html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Oji047&o=e0&sec=sec1&op=v&view=4-2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5%AE%89%E5%B8%82#%E6%96%B9%E8%A8%80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https://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cid=5049&id=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