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09: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峰誌
研究生(外文):HSU, FENG-CHIH
論文名稱:國軍同袍儲蓄會轉型儲蓄互助社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Personnel Savings Division Transform into Credit Union
指導教授:方崇懿方崇懿引用關係吳勝富吳勝富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陳守維曾凱逸吳勝富方崇懿
口試日期:2017-12-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
系所名稱:財務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國軍同袍儲蓄會儲蓄互助社可行性分析
外文關鍵詞:Personnel Savings DivisionCredit UnionFeasibility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6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係針對國軍同袍儲蓄會轉型以全國為業務區域之儲蓄互助社,根據文獻探討、實務專家訪談及問卷調查之結果分析其可行性。結果顯示,其衍生的共同關係認定等問題難以解決,因此建議不宜直接以儲蓄互助社取代國軍同袍儲蓄會。
建議國防部可考量先以單一部隊為單位,輔導成立小型之儲蓄互助社,並逐步推廣至全國。亦可由性質相近的國軍同袍儲蓄會成立專責單位協助,藉以統合推展情形,使官兵福利得以最大化。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Personnel Savings Division with nationwide business scope transforming into Credit Union. In this study, document analysis, interview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re appli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Personnel Savings Division transform into Credit Union is not feasible because of some issues like common bond certified.
Aiding single unit to transform into Credit Union and promoting are suggested to enlarge the benefits of the military.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動機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流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基層金融機構
2.1.1信用合作社簡介
2.1.2農會信用部簡介
2.1.3漁會信用部簡介
2.1.4儲蓄互助社簡介
2.2 儲蓄互助社
2.2.1 起源
2.2.2 在臺發展
2.2.3 體制發展相關文獻
2.2.4 經營相關文獻
2.3 國軍同袍儲蓄會
2.3.1 起源
2.3.2 主要業務
2.3.3 現今困境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可行性分析
3.2 訪談法
3.3 問卷調查法
第四章 轉型問題探討
4.1 法律體制面
4.1.1 「政府機關單位」身分轉換窒礙
4.1.2 「共同關係」認定過廣難以緊密
4.1.3 「共同關係」從寬認定影響作業
4.1.4 「社員大會」召開之難度
4.2 社務運作面
4.2.1 資安與個資的問題
4.2.2 幹部額外業務負荷
4.2.3 工作職員限制較少
4.2.4 原有職員留任課題
4.3業務營運面
4.3.1 社員福利
4.3.2 組織目標差異
4.3.3 營運成本低廉
4.3.4 小額借貸便利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研究結論
5.2研究建議
中文部份
1.丁秋芳(1987)。儲蓄互助社之經濟與社會功能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臺北市。
2.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2015)。儲蓄互助社手冊。臺中: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
3.方崇懿、吳勝富、林政憲(2017)。軍人儲蓄獎券行銷研究-目標市場與行銷策略之探討。主計季刊,201710月,13-28。
4.古煥枝(2012)。新竹縣德來儲蓄互助社之研究(民國60年~101年)。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新竹市。
5.吳定(2010),公共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李立璿(2005)。儲蓄互助社發展程度於各國差異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合作經濟學系,臺北市。
7.李俊緯(2007)。地方發展觀光休閒政策之可行性研究-以新竹縣寶山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新竹市。
8.阮美珠(2002)。台灣基層金融銀行機構合併效益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所,高雄市。
9.林威廷(2004)。農漁會信用部體制改革之研究-政策終結理論與內容分析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花蓮縣。
10.林盈銘(2005)。社區儲蓄互助社經營養老新業務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11.林家賢(2006)。非營利儲蓄互助社技術效率及生產力變動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會計所,臺中市。
12.邱曉婷(2010)。台灣儲蓄互助社志願服務社幹部之組織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13.柯俊廷(2011)。信用合作社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彰化第一信用合作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14.洪福龍(2007)。儲蓄互助社參與社區營造的功能-以玉井儲蓄互助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15.倪家聲(2005)。代理問題、社員福利與財務透明度-以美國儲蓄互助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北市。
16.孫炳焱(2000),台灣儲蓄互助社發展史,儲蓄互助社雜誌,第56期,8-22。
17.孫嫻珍(1978)。儲蓄互助社暨其在台灣發展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臺北市。
18.翁文杏(2015)。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脫貧計畫之研究-以「儲蓄互助培-平民銀行」實驗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19.康建民(2008)。個人貸款信用評分模型-以儲蓄互助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南投縣。
20.張文瑜(2010)。台灣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可行性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21.張世賢(2011),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2.張佩涵(2011)。國內儲蓄互助社建構系統金融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真理大學財經研究所,新北市。
23.張怡安(2015)。在地社區與互助金融:台灣儲蓄互助社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國際貿易學系,臺中市。
24.張家綺(2014)。儲蓄互助社的社區服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南投縣。
25.張國棟(2015)。儲蓄互助社財務績效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26.張清盛(2012)。儲蓄互助合作社治理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嘉義縣。
27.張婷雁(2015)。國軍同袍儲蓄會轉型信用合作社之可行性研究。主計季刊,201510月,37-47。
28.郭秩名(2002)。台灣基層金融危機管理機制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29.陳建男(2007)。資料探勘技術應用於客戶關係管理-以國軍儲蓄獎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資訊管理組,新竹市。
30.陳書涵(2017)。健全貸款安全與人壽儲蓄互助基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臺中市。
31.陳儀鴻(2016)。台灣儲蓄互助社經營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32.陸簡銘佑(2013)。信任、組織承諾與社員參與之研究 -以台灣原住民儲蓄互助社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33.彭慕伶(2004)。基層金融機構之競爭力建構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苗栗縣。
34.湯登朝(1998),儲蓄互助社的生命泉源共同關係,儲蓄互助社雜誌,第49期,1-6。
35.黃偉、蔡敦仁、郭建良(2016)。台灣系統整合服務業者轉型為雲端服務提供商之可行性研究。企業管理學報,第108期,17-42。
36.黃婉菁(2009)。以認同突顯模型探討儲蓄互助社與其社員間互動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37.黃雋永(2017,2月15日)。同袍儲蓄會 官兵眷屬理財好夥伴。青年日報,國防焦點版。
38.楊清池(2004)。臺灣基層金融機構經營問題類型化及其對策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39.業務概況 。上網日期:2017年11月11日,檢自:http:// www .culroc .org.tw/touchcu/location.html
40.詹江瑞(2012)。農會信用部營業空間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41.監察院(2015)。中華民國九十八年監察院糾正案彙編(二)。臺北:監察院。
42.劉振宏(2010)。臺灣儲蓄互助社制度的變遷及其啟示。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8卷第3期,299-303。
43.劉淑慧(2016)。動機理論、社會企業的知識與理解對社會企業認同之影響-以中華民國儲蓄互助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臺中市。
44.歐庭彰(2011)。台灣儲蓄互助社經營效率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45.蔣芷筠(2007)。台灣的窮人銀行:從儲蓄互助社看微型金融制度與微型企業的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嘉義縣。
46.鄭樹良(2004)。漁會信用部強制讓與銀行對漁會及金融服務品質之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基隆市。
47.蕭涵彌(2012)。合作金融組織社會責任之研究-台灣水湳儲蓄互助社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48.蕭博元(2005)。儲蓄互助社人壽儲蓄互助基金保費釐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統計與精算所,臺中市。
49.蕭鴻豪(2010)。台灣儲蓄互助社存在之必要性-從微型金融角度剖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50.賴秀靜(1994)。臺灣地區儲蓄互助社經營成效與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臺北市。
51.賴益如(2010)。合作式的融資機制:儲蓄互助社與原住民家庭婦女的借貸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52.賴慈育(2008)。台灣儲蓄互助社規模與績效之研究-縱橫門檻方法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53.繆文蔚(2008)。保險合作社觀點下儲蓄互助協會互助基金業務經營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臺中市。
54.謝沛儒(2012)。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員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臺灣儲蓄互助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55.謝侑達(2011)。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儲蓄互助社志願服務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56.謝濠吉(2012)。軟技能對高績效工作系統的影響-以台灣中、南部儲蓄互助社職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所,臺中市。

英文部份
1.Coen, J., Francis, W., & Rostom, M.(2017). The Determinants of UK Credit Union Failure. Bank of England Working Paper No. 658. Available at SSRN:https://ssrn.com/abstract=2957679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957679
2.Joo, S. J., Stoeberl, P. A., Liao K., & Ke, K.(2017).Measuring the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branches of a credit union for internal benchmarking.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4, 1663-1674
3.MacPherson,I(1999).Hands around the globe: a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redit union movement and the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World Council of Credit Unions,Inc.Victoria:Horsdal & Schubart Publishers Ltd.
4.Malikov,E., Zhao,S.,Kumbhakar, S. C. (2017).Economies of diversification in the US credit union sector.View issue TOC , 32, 1329–1347.
5.Member Statistics. (n.d.).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17, from https://www.woccu.org/impact/global_reach
6.Operating Statistics-3rd Quarter,2017.(n.d.). Retrieved December 1, 2017, from https://www.navyfederal.org/about/about.php
7.Sinclair, S.(2014).Credit union modernisation and the limits of voluntarism. Policy & Politics,42,403-41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