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0 13: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珮宸
研究生(外文):TSENG, PEI-CHEN
論文名稱:聲聞佛法作為大乘佛法基礎之探究—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Mahāyāna Buddhism Based on the Śrāvakayāna Buddhism--A Case Study of Lamrim Chenmo
指導教授:黃國清黃國清引用關係釋如證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KUO-CHINGSHIH, RU-ZHENG
口試委員:蔡纓勳郭瓊瑤
口試委員(外文):CAI, YING-XUNKUO, CHIUANG-YAO
口試日期:2017-12-2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宗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大乘佛法聲聞佛法聖道三要
外文關鍵詞:Je Tsong Kha PaLamrim ChenmoMahāyāna BuddhismŚrāvakayāna Buddhism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5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佛正法是以教證二量為體,教量是三藏十二部,證量是戒定慧三學。所以佛陀說的教法,廣有顯密、大小、三藏十二部等無量差別;然其真正的宗要,本意是在對治煩惱。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執無明,由此而分判自他、故起愛憎故而造業不斷,所以無始以來我們一直都是處於無明當中,在業與煩惱的牽引下,不由自主地造業而流轉生死,頭出頭沒的是無有出期,所領受的也無非就是三苦--是苦苦、是壞苦、是行苦。是故佛陀初轉法輪所講的是苦諦,首先是要知苦。世俗的喜樂也都是無常的,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也就只有修持得到的喜樂,才會是恆常的。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無可避免地在走向死亡。生、老、病、死是指生命的無常;成、住、壞、空是指世界的無常。是故唯有證得由厭離輪迴苦的出離心、菩提心所攝持的空正見,才是真正能斬斷輪迴的根本。
  大乘並不是完全異於聲聞乘的另類教法,相反地,大乘的教法是在聲聞教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雖然自我解脫不是大乘行者的主要目標,但不貪著三有盛事的基本心態,和實修戒定慧三學的原理,卻是大乘教和聲聞教共通的原則;若不能具備,那便會失去大乘最根本的基礎。大乘道的不共、根本是在菩提心,而空正見(智慧)則是共道。所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菩薩道,而且是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廣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應許多修行者的祈請而著成的,終極目標是要引導學佛的弟子,依次漸修成無上菩提,徹底脫離生死輪迴之苦海,進而幫助一切有情眾生得到圓滿的佛果位。為讓各類根機的修行者都能在各自的緣起點上找到下手處,和達到最終離苦得樂的本懷,本論文主要是以《廣論》三士道總次第的視角,來觀照聲聞佛法與大乘佛法的義理連結,說明三士道次引導的重要性,和《三主要道》或稱《聖道三要》修行次第引導的必要性。希望本論文的研究能對我等欲修行大乘的凡夫在建立正確的知見上,能有所助益和啟發。
  The excellent teaching of the Buddha is twofold: those teachings having a nature of scripture and those having a nature of realization. The scriptural collections contain the tripiṭaka (three collections), which is comprised of the the Sutra Pitaka, the Discipline Pitaka, and the Commentary Piṭaka. The realization collections contain Sila (Precepts, Discipline), Samadhi (Meditation), Prajna(Wisdom) of the three trainings.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widely comprise the perfections and the Vajrayāna of the Mahāyāna, great and small vehicles, tripiṭaka. The real original to put the meaning of these instructions of the Buddha into practice is in order to clear away the afflictions.
  Completely enveloped by the pitch-black darkness of ignorance, taking rebirth after rebirth in boundless samsara, and unceasingly tormented by the Three Sufferings, they are Suffering of Pain, Suffering of Change, Pervasive Suffering. Ther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Buddha's turn is talking about the truth of Suffering—the faults of cyclic existence in terms of its origin. Consequently, if you fail to cultivate the remedy, you will be reborn in the future, since you only stop rebirth by cultivating the remedy. Unless you develop a determination to reject cyclic existence throughm meditating on its faults, you will not seek relief from the suffering of the appropriated aggregates. We are supposed to generate renunciation when we think of the sufferings of samsara. Through contemplating the state of your mothers in conditions such as these, generate a supreme mind of bodhichitta. But, even though you may be acquainted with renunciation and bodhichitta, if you do not possess the wisdom realizing the way things are,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cut the root of samsara; therefore strive in the means for realizing dependent relationship.
  The vehicle of the Mahāyāna is not completely independent from the vehicle of the pratyekabuddha and the Śrāvaka. On the contrary, the Mahāyāna is not a new ones, the Mahāyāna Buddhism is constructed by the Śrāvakayāna Buddhism. Many of the Buddha's statements pertainto the vehicle of the pratyekabuddha and the Śrāvaka. The self-liberation is not the final goal of the Mahāyāna's practitioners, you who are not attached to the joys of samsara, but diligently strive to practice Precepts, Samadhi, Wisdom of the three trainings, and to make your freedom and endowment meaningful, this is the common criteria for the mentioned above three vehicles. Otherwise, you get nothing in the fundamental of the Mahāyāna Buddhism. In order to enter the perfection vehicle of the Mahāyāna while you within bodhichitta, you do need the paths that are explained in the Hinayana scriptural collections. If, in this way, even the wisdom that knows emptiness is not a specifically Mahāyāna path,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re are other shared paths as well. Bodhisattvas should produce all paths—whatever is a path of a Śrāvaka, a pratyekabuddha, or a buddha—and should know all paths. They should also perform the deeds of these paths and bring all of them to completion.
  The master Je Tsong Kha Pa, the founder of the Tibetan Gelugpa, set knows very well about the esoteric and exoteric Buddhism. One of his important work is Lamrim Chenmo or "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ment", which is not only systematizes the Tibetan Buddhism, but is a presentation of Shakyamuni Buddha's teachings that details the stages in the complete path to enlightenment. In this work he describes how the practitioners follow the ordered path, make Buddhahood their goal in order to extinguish all the sufferings of all living beings, and finally attain the state of Samyak-sambuddha, i.e. the Buddhahood. This thesis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views of all the scriptures of the Buddha are included within the Paths of the Three Types of Persons in Lamrim Chenmo, 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meanings between the Mahāyāna Buddhism and the Śrāvakayāna Buddhism. This depicts that what is the important purpose of leading practitioners by means of the Paths of the Three Types of Persons.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Lamrim Chenmo is its division into three principal aspects: renunciation, bodhicitta and right view. In this short teaching, 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 written by Je Tsong kha pa, describes the entrance for all fortunate ones desiring liberation. The welfare of living beings no matter a person who is various however in the beginning, middle, and in the end stage is what you should accomplish as well. Follow the teachings taught by the Buddha, buil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maculate right mindfulness and thought, add persons of great capac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reat compassion, get more the repetition of making use of coincidence of calm abiding, and special understanding then, come to the way of the liberation from life and the final nirvana. I hope this thesis is the gateway for fortunate ones establishing the right thinking and seeking liber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1
第四節 論文架構 23
第二章 從佛教的發展看聲聞佛法與大乘佛法的關係 25
第一節 從歷史的發展觀點來看聲聞佛法與大乘佛法的演進 25
第二節 從判教的觀點來看聲聞佛法與大乘佛法的演進 34
第三章 以《廣論》來探討聲聞佛法與大乘佛法的義理連結 47
第一節 《廣論》三士道的架構 47
第二節 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的原因 52
第三節 道次引導的目的 60
第四節 小結 67
第四章 下、中士道引導到上士道的實踐方法 68
第一節 下、中士道的實踐方法 68
一、下、中士道的義理 68
二、下、中士道的實踐方法 83
第二節 上士道的實踐方法 97
一、上士道的義理 97
二、上士道的實踐方法 107
第三節 共下、中士道做為上士道引導的基礎 118
一、聲聞佛法如何做為大乘佛法的基礎 119
二、聲聞佛法如何提升到大乘佛法的關鍵 129
三、聲聞佛法和大乘佛法的空性 139
第四節 小結 1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6

參考文獻 163

附錄 167
附錄一、《三主要道》或《聖道三要》 167
附錄二、《三十八攝頌》和《廣論》三士道次第的對照表 168
一、經典(依譯著者年代排列)
後秦・鳩摩羅什譯:〈魔事品第十一〉,《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 冊8, No. 227) 卷5。
後秦・鳩摩羅什譯:《清淨毘尼方廣經》(大正藏 冊24, No. 1489,2002年11月)。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 冊09,No. 262)。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 冊24,No. 1484)。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 冊25,No. 1509,1999年12月)。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 冊26,No. 1521)。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後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 冊30,No. 1564)。
婆須密舅法救菩薩撰,後秦・竺佛念譯:《出曜經》(大正藏 冊4,No. 0212)。
于闐國・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 冊10,No. 279)。
失譯人名附後漢錄(220年代):《分別功德論》(大正藏 冊25,No. 1507)。
龍樹菩薩造,陳・真諦譯:《寶鬘論》或《寶行王正論》(大正藏 冊32,No. 1656)。
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佛性論》(大正藏 冊31,No. 1610)。
隋・吉藏撰:《中觀論疏》(大正藏 冊42,No. 1824)。
隋・智顗(智者)撰:《維摩經玄疏》(大正藏 冊38,No. 1777)。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 冊33,No. 1716)。
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 冊29,No. 1558)。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478 (大正藏 冊07,No. 220)。
無著菩薩造,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 冊30,No. 1579,2005年1月)。
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大正藏 冊12,No. 377)。
宋・元照撰:《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大正藏 冊40,No. 1805)。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大正藏 冊49,No. 2035)。
宋・宗鑑集:《釋門正統》(新纂卍續藏 冊75,No. 1513)。
宋・思坦集註:《楞嚴經集註》(新纂卍續藏 冊11,No. 268)。
法稱(寂天)菩薩造,宋・法護等譯:《大乘集菩薩學論》(宜蘭:中華印經協會,2009年8月)。
元・元粹述:《四教儀備釋》(新纂卍續藏 冊57,No. 977)。
明・袾宏述,《阿彌陀經疏鈔》(新纂卍續藏 冊22,No. 424)。
明・智旭著:《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嘉興藏 冊36,No. B348) 卷6,頁360上。
清・智銓述:《法華經玄籤證釋》(新纂卍續藏 冊28,No. 592)。
敬母善巧阿闍黎造:《一百五十讚佛頌》(大正藏 冊32,No. 1680)。
宗喀巴大師造,索達吉堪布譯:《三主要道》。
宗喀巴大師造,達賴喇嘛講授:《緣起贊講記》(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03年3月)。
釋弘一編:《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12年3月)。
寂天菩薩造,釋如石譯:《入菩薩行論》(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08年2月)。
宗喀巴大師造,釋如性譯:《菩提道次第略論》(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12年5月)。
宗喀巴大師造,日宗仁波切釋論,釋如性譯:《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14年04月初版)。
宗喀巴大師造,釋能海講授,任定詢筆記:《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02年9月)。
宗喀巴大師造,釋法尊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02年9月)。
宗喀巴大師著,釋法尊譯:《三十八攝頌》或《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
宗喀巴大師造,釋法尊譯:《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1993年8月初版)。

二、專書(以譯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于凌波著:《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高雄市:妙林雜誌社,2000年8月初版)。
呂澂著:《中國佛學源流略論》(台北縣:大千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
呂澂著:〈雜阿含經刊定記〉,《內學》(1924年第一輯),頁108-109。
宇井伯壽:〈阿含成立に関する考察〉,《印度哲學研究》第三.三九四頁以下,四九頁。
李元光著:《宗喀巴大師宗教倫理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6年9月)。
吳汝均著:《佛學研究方法論》(上)(台北市:學生書局,1983年)。
莊春江著:《阿含經隨身剪輯》,(桃園市:圓光出版社,1996年4月1版)。
莊春江編著:《學佛的基本認識》(莊春江,2001年5月初稿)。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市:商周出版,2002年10月初版)。
連英華:《讀懂《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止觀思想與實踐:學習廣論一定要知道的解脫道關鍵》(新北市:大千出版社,2013年8月初版)。
晉美彭措法王講,索達吉譯:《百業經白話譯釋》(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05年10月)。
第一世帕繃喀仁波切著:《掌中解脫─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台北市:白法螺出版社,2007年再版)。
達賴喇嘛:《般若與佛道次第》(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04年4月初版)。
達賴喇嘛:《覺燈日光—道次第講授成滿智者所願》(台北市:商周出版社,2012年初版)。
達賴喇嘛,施郁芬、廖本聖:《慈悲與智見》(台北市:橡樹林出版社,2009年7月)。
楊惠南著:《印度哲學史》,(台北市:東大出版社,2012年7月初版)。
楊惠南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初版)。
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聖嚴法師人間淨土思想立場的抉擇〉,《聖嚴研究:第二輯》(台北市:法鼓文化,2011年7月)。
釋太虛講授:〈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太虛集》(中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釋日常講授:《佛法要義(一)》(台北市:福智之聲出版社,2002年2月初版)。
釋日常講授:《學佛次第十二講(下)》(台北市:財團法人台北市福智佛教基金會,2012年1版)。
釋日常講授:《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五)。
釋印順著:《成佛之道》(福建廈門:南普陀寺慈善基金會印行,1996年)。
釋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5年4月)。
釋印順著:《佛法概論》(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98年初版)。
釋印光著:《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釋印順著:《《大乘廣五蘊論》講記》,(新竹縣: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2015年12月初版)。
釋印順著:《佛法概論》(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9年8月)。
釋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81年5月出版)。
釋印順著:〈大乘是佛說論〉,《以佛法研究佛法》(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102-133。
釋印順著:《空之探究》(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
釋印順著,釋貫藏編:《華雨集第四冊》(台北市: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2013年6月)。
釋印順著:《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05年4月)。
寂天菩薩造,釋如石譯,久美多杰堪布講授:《入菩薩行論講記》。
宗喀巴大師造論,釋法尊譯,劉小儂:《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市:橡樹林文化,2013年1版)。
宗喀巴大師造論,巴梭法王、語王堅穩尊者、妙音笑大師、札帝格西合註,哈爾瓦・嘉木樣洛周仁波切講記,釋性柏、釋如行等譯:《四家合註入門 壹》(台北市:福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初版)。
宗喀巴造論,巴梭法王、語王堅穩尊者、妙音笑大師、札帝格西合註,釋法尊譯論,釋如法、釋如密等譯註:《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1》(台北市:福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初版)。
宗喀巴大師造論,釋法尊譯,釋日常述:《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台北市:圓音有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初版)。
宗喀巴大師造論,釋法尊譯,祁順來、海月:《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本)》(中國:青海民族出版社,2014年初版)。
宗喀巴大師造論,釋法尊譯,釋淨蓮述:《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註釋》(台北市: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11年初版)。
宗喀巴大師造論,釋法尊譯,釋智敏集註:《菩提道次第廣論集註》(台北市: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
釋星雲著:《星雲大師文集》用世系列之《佛教叢書10-人間佛教》(高雄:佛光出版社)。
森下大圓著,釋星雲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年7月)。
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
釋聖嚴著:《正信的佛教》(台北市:法鼓文化出版,2015年12月)。
釋聖嚴著:《印度佛教史》,(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年12月初版)。

三、論文
王月清:〈論中國佛教倫理思想及其現代意義〉,《普門學報》第7 期 (普門學報社出版,2002 年1 月)。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27期 (1998年6月)。
林志欽:〈天台智顗教觀思想體系〉,《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 (2001年03月)。
郭鎧銘:〈試論「菩薩僧團」——以「人菩薩行」為出發之立論〉,《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連英華:〈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止觀思想與實踐〉 (台北市:法光文教基金會,2013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摘述,2014年1月) 參見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013395608.pdf (參考日期2017年12月16日)
雪廬老人編,吳聰龍述記:〈方便五乘解脫〉,《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述記》(明倫期刊) 期140。參見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18/9.htm (參考日期2017年12月15日)
楊國寬:〈宗喀巴止觀實修方法之研究── 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 (博論,2015年7月) 。參見http://hdl.handle.net/11296/ff5g44 (參考日期2017年12月18日)
釋如石:〈〈大乘起源與開展之心理動力〉釋疑〉 (台北市:法光文教基金會,2002年3月)。
釋印光著:〈釋普通疑惑-論勝緣:苦為成佛之本〉,《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釋印定:〈試論《大智度論》中菩薩般若與聲聞般若〉,《福嚴佛學院學生論文集》。
月稱論師造,釋法尊譯,益西彭措堪布著疏:《入中論日光疏》(2001年9月15日)。參見 http://www.ucchusma.idv.tw/vajrapani/rzlrgs.htm (參考日期 2018年1月12日)
釋耀行:〈佛法本義不容歪曲——評〈釋印順佛教研究和佛學思想略觀——從反思的角度看〉〉,《弘誓雙月刊》第145 期。

四、網路資料
甘丹赤巴仁波切講述:〈毗缽舍那(第1講)緣起法會〉 (2003年2月19日)。參見 https://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6279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19日)
宗喀巴大師造,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講授:《聖道三要》(美國洛杉磯:2004年),參見 http://www.dalailamaworld.com/topic.php?t=890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27日)
倉忠仁波切:〈略述:出離心、三學戒定慧、四聖諦〉 (2015年6月24日)。參見http://cn.t-karuna.com/jiehuodayi/2015-06-24/220.html (參考日期2017年12月19日)
嘉察仁波切講授:〈六般若蜜多〉 (2012年3月在新德里,應弟子請法)。參見 http://www.liuxingshe.com/qt/625814.html (參考日期2017年5月17日)
淨一:〈不生輕慢心〉,《人乘電子報・修學道上》(2005年12月10日)第二期。參見http://www.zgs.org.tw/epaperSystem/periodical/9412/paper3-2.htm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20日)
淨空法師講述,邱淑貞記錄:〈四諦十二因緣〉,《佛學十四講講記》第十一講。參見 http://book.bfnn.org/books/0411.htm (參考日期2017年12月20日)
楊國寬:〈淺論宗喀巴大師止觀思想的特色〉。參見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396247.pdf (參考日期2017年12月18日)
劉川:〈佛經翻譯家對中國文化之影響〉 (2012年5月30日)。參見 http://blog.udn.com/acewang3005/6500867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26日)
憨山大師:〈醒世歌〉。參見http://leomaggie.nidbox.com/diary/read/9439689 (參考日期2017年07月02日)
釋日常:福智法人事業主要依循的三大宗旨。參見
http://buddhism.blisswisdom.org/index.php/2012-05-03-06-40-24/2012-05-03-07-0
7-17/itemlist/category/93-%E7%90%86%E5%BF%B5%E5%AE%97%E6%97%A8 (參考日期2018年01月12日)
寂天菩薩造,釋如石譯,久美多杰堪布講授:《入菩薩行論講記--菩提心利益》。參見
http://www.kathok.org.tw/10/bp/%E5%85%A5%E8%8F%A9%E8%96%A9%E8%A1%8
C%E8%AB%96-%E7%AC%AC%E4%BA%8C%E8%AC%9B.pdf (參考日期2017年5月17日)
釋如吉:〈《成佛之道》與《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比觀〉 (1998年11月20日)。參見 https://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1179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19日)
釋如行:〈問題: 請問《廣論》上士道中,受願心與受行心都算受菩薩戒嗎?〉。參見 http://bwsangha.org/qanda/dharma/296-06011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15日)
釋如祥:〈問題:為什麼「前行四法」和「三主要道」是宗大師不共的教授,這是傳承而來的嗎?〉,參見 http://bwsangha.org/qanda/dharma/478-06089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16日)
釋如源:〈談印順導師對大乘是佛說之判攝要領〉。參見http://www.fuyan.org.tw/8h/19.htm#_ftn50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19日)
釋性說:〈問題:請問大菩提心跟大悲心的差別是什麼?〉,參見 http://bwsangha.org/qanda/dharma/861-060163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19日)
釋衍論:〈轉法輪〉,《指月集轉法輪》。參見http://www.masterhinlun.com.hk/Sakyamuni-2.htm (參考日期2017年6月6日)
釋超定:〈聲聞佛法與方等大乘〉(2000年10月)。參見https://yinshun.org/Enlightenment/2000/2000nov/2000nov1.htm (參考日期2017年5月17日)
釋聖嚴講授:〈聖嚴法師--正確的佛教人生觀〉(2015年11月17日)。參見http://dharma-yinlung.blogspot.com/2015/11/blog-post_17.html (參考日期2017年7月1日)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參見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參考日期2017年12月19日)
〈十二因緣〉。參見http://www.buddha.twmail.cc/share/viewthread.php?tid=725 (參考日期2017年12月20日)
〈三十八攝頌~廣論大綱架構〉(2016年10月12日)。參見
http://csafz0706.pixnet.net/blog/post/395639473-%E4%B8%89%E5%8D%81%E5%8
5%AB%E6%94%9D%E9%A0%8C~%E5%BB%A3%E8%AB%96%E5%A4%A7%E7%B6%B1
%E6%9E%B6%E6%A7%8B (參考日期2017年11月20日)
〈開創中國特色的天台宗學說〉。參見http://www.hkbuddhist.org/dharma/faq_85.html (參考日期2016年8月12日)
〈煩惱障〉。參見http://vajrayana.asso.fr/Chinois/Theories-C/worries-C.htm (參考日期2017年12月19日)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012年2月)。參見 http://ntnumot.blogspot.tw/2012/02/blog-post.html?view=classic (參考日期2017年5月17日)。
〈關於禁止把南傳佛教稱為小乘佛教的提案〉(2009年2月23日)。參見https://read01.com/jPzxnL.html (參考日期2018年1月13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