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2: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程允
研究生(外文):IAP, THING-UN
論文名稱:閩南語融入國文與本土語社團教學研究—以高雄市旗津國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eaching Chinese and Native Language in Taiwanese Hokkien—Using Kitin Junior High School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郭芳忠郭芳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O,FONG-JONG
口試委員:郭芳忠林文欽張惠貞
口試委員(外文):KUO,FONG-JONG
口試日期:2018-08-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77
中文關鍵詞:旗津偏泉腔閩南語閩南語融入國文教學本土語教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0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要

筆者於旗津國中任教,發現旗津一地的閩南語有個特殊的偏泉「腔口」(khiunn/khionn-kháu),然而隨著旗津與外地各管道的「交流」(這其中還包含學校的本土語教育)日漸頻繁,已逐漸向臺灣優勢腔靠攏,或因整體大環境中國語的強勢,而.有被國語取代的危機。筆者認為母語教育應當是讓學生保留「父母話」(pē-bó/bú-uē/uā),因此轉變原本在學校教導國文與本土語社團(臺語說唱欣賞與教學社)時所運用的臺灣優勢腔,改以旗津偏泉腔融入之,希望能達到以下三項研究目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國文課程以及臺語的熟悉」和「培養學生文化自信、加強語言文化傳承」。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首章為緒論,敘明研究目的與動機、文獻探討、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探討旗津地區閩南語的特點,內容含括旗津的簡介和旗津偏泉腔的音韻系統,並歸納出能將旗津偏泉腔運用於教學中的部分;第三章呈現旗津地區閩南語融入至國文科與本土語科的教案;第四章為前後測問卷內容分析;第五章為結論。
本研究運用內容分析法,針對筆者106學年度於旗津國中任教的三個班級:「一年一班」、「一年四班」與「臺語說唱欣賞與教學社」進行問卷前後施測與分析。將旗津偏泉腔歸納出能運用於教學上重點,有系統地融入教學中,分析前後問卷內容。發現學生們在語言能力、信心、興趣等部分都有所進步,確實達成研究目的。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4
第二節 文獻探討------------------------------------------------------------------5
一、專書---------------------------------------------------------------------------------6
二、期刊論文-------------------------------------------------------------------------10
三、學位論文-------------------------------------------------------------------------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16
一、研究範圍------------------------------------------------------------------16
二、研究方法-------------------------------------------------------------------------17

第二章 閩南語之歷史傳承與旗津地區閩南語
之特點--------------------------------------------------------21
第一節 閩南語之歷史傳承與特色---------------------------21
一、歷史傳承源流------------------------------------------------------21
二、語音特色---------------------------------------------------------------------21
第二節 旗津簡介--------------------------------------------22
一、地理環境概述------------------------------------------------22
二、歷史沿革-------------------------------------------------------23
第三節 旗津地區閩南語之音韻系統-----------------------------30
一、聲母系統---------------------------------------------------------------------31
二、韻母系統---------------------------------------------------------------------38
三、聲調系統----------------------------------------------------------------------41
四、旗津當地的特殊詞彙---------------------------------------------------46
五、旗津地區用語特色—特殊「話尾」
(uē-bué)「--tah」 -------------------------------------------------------50
第四節 小結------------------------------------------------------------------------52
一、旗津地區閩南語聲母上的教學重點---------------------------52
二、旗津地區閩南語韻母上的教學重點----------------------------53
三、旗津地區閩南語聲調上的教學要點----------------------------53
四、旗津地區閩南語特殊詞彙於教學之應用--------------------54
五、旗津地區閩南語特殊話尾「--tah」於教學上之應用
---------------------------------------------------------------------------------54
第三章 旗津地區閩南語融入國文科與本土語
教學的教案編輯---------------------------------------------------55
第一節 國文科選文的編輯引導----------------------------------------55
一、絕句選(王之渙〈登鸛雀樓〉、李白〈黃鶴樓
送孟浩之廣陵〉)---------------------------------------------------------56
二、〈論語選〉(〈學而‧一〉、〈述而‧二十二〉、
〈衛靈公‧二十四〉)-----------------------------------------------------64
三、沈復〈兒時記趣〉----------------------------------------------------------70
四、律詩選(王維〈山居秋暝〉、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77
五、歐陽脩〈賣油翁〉--------------------------------------------------------86
六、陶淵明〈五柳先生傳〉------------------------------------------------92
七、蘇軾〈記承天夜遊〉----------------------------------------------------99
第二節 閩南語自編教材的編輯引導---------------------------107
一、第一講「臺語兮歷史淵源佮名稱」--------------------------108
二、第二講「臺語基本聲、韻、調」---------------------------------117
三、第三講「臺羅拼音」-----------------------------------------------122
四、第四講「臺語濁聲母訓練」----------------------------------------126
五、第五講「閩南語兮腔口差」----------------------------------------132
六、第六講「臺語兮文白異讀」----------------------------------------140
第三節 小結--------------------------------------------------------------------148

第四章 旗津國中學生旗津腔閩南語融入國文科與
本土語教學前後測問卷內容分析------------------151
第一節 前測問卷內容與分析--------------------------------------------151
一、前測問卷內容----------------------------------------------------------------151
二、前測問卷分析----------------------------------------------------------------158
第二節 後測問卷內容與分析--------------------------------------------200
一、後測問卷內容------------------------------------------------------------------200
二、後測問卷分析-----------------------------------------------------------------207
第三節 前後測問卷數據差異比較表------------------------248
一、國文科------------------------------------------------------------248
二、本土語科-----------------------------------------------------256
第四節 小結------------------------------------------------------------------------264
一、語言能力部分-----------------------------------------------------------------265
二、語言信心部分-----------------------------------------------------------------265
三、語言興趣部分-----------------------------------------------------------------265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267
一、研究結果--------------------------------------------------------------------267
二、未來展望與建議------------------------------------------------------------268

參考書目及引用文獻-------------------------------------------------------------275

參考書目及引用文獻

一、專書

1.林濤、耿振生:《聲韻學》,臺北:三民書局,2008初版六刷。
2.林慶勳:《臺灣閩南語概論》,臺北市:心理,2001初版。
3.竺家寧:《古音之旅》,臺北市:萬卷樓,2002年3月再版七刷。
4.洪秀菊:《國際跨語言與文化》,臺北:商鼎,2014.10.1。
5.洪惟仁:《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2010年7月修訂版四刷。
6.洪惟仁《高雄縣閩南語方言》,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7.高樹藩:《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臺北縣:正中書局,2007年2月臺2
版第15次印行。
8.張屏生:《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一‧論述篇》,臺南:開
朗雜誌,2007.05.01初版。
9.許極燉:《台灣語概論》,台北市:台灣語文研究發展基金會,1990.01.20
初版。
10.陳筱琪:《圖解閩南語概論》,臺北市:五南,2016年6月。
11.楊秀芳:《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市:大安,2012年2月第一版第七
刷。
12.董同龢:《漢語語音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12月16版。
13.董忠司主編:《臺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臺北:臺灣語文學會,
1996年5月。
14.趙元任:《語言問題》,臺北市:臺灣商務,2011年8月二版。
15.盧廣誠:《台灣閩南語概要》,台北市:南天,2003初版。
15.謝雲飛:《中國聲韻學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三刷。

二、期刊論文

1.洪惟仁:〈台灣泉州腔央元音的崩潰與地理、社會階層的相關性〉,「首屆
社會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語言研究所,
2002。
2.洪惟仁:〈閩南語的方言比較與變通系統〉,「第八屆閩方言國際學術研討
會」論文,海口:海南大學,2003.11.9-13。
3.洪惟仁 :〈方言競爭與方言融合:從閩南語方言地理學談語言分佈理論〉,
「第一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First Congress on Taiwan Studies (FCTS)」論文,
臺北:中央研究院,2012。
4.洪惟仁:〈閩南語入字頭(日母)的音變潮流〉,載於《臺灣語文研究》第
7卷第2期,臺南市東區: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2012。
5.洪惟仁:〈台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載於林若望主編《語言暨語言學》14
卷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3.01.01。
6.陳雅玲:〈高雄市閩南語入字頭的變異與變化〉,「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
遷徙工作坊(2012 台師大場)」論文,2012.06.30。
7.謝孟宓:〈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閩南話的音系及其相關問題〉,載於《臺灣
語文研究》第5卷第2期,臺南市東區: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2010。

三、學位論文

1.吳順興:《記高雄一個偏泉腔方言-紅毛港閩南語初探》,高雄: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現改為臺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7年6月。
2.林珠彩:《台灣閩南語三代間語音詞彙的初步調查與比較-以高雄市小港
區林家為例》,臺北: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3. 高連宏:《閩南語融入國文科的情境教學研究—以高雄市利五福國中為例》,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1月。
4.蔡惠名:《高雄市旗津區閩南語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文化
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5.謝孟宓:《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閩南話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
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6.簡秀梅:《關廟方言區「出歸時」字類回頭演變之地理與社會方言學研
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四、網站資料

1.五月天,〈憨人〉,「魔鏡歌詞網」網站,https://mojim.com/twy100012x2x6.htm
(2018.02.04上網)。
2.「內政部戶政司人口資料庫」,「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網站,
http://www.ris.gov.tw/zh_TW/346(2017.12.12上網)。
3.文夏,〈黃昏的故鄉〉,「魔鏡歌詞網」網站,
https://mojim.com/twy102187x4x3.htm(2018.1.31上網)。
4.「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查詢」網站,http://taigi.fhl.net/dict/。
5.「甘字典查詢」網站,http://taigi.fhl.net/dick/。
6.施文彬,〈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魔鏡歌詞網」網站,
https://mojim.com/twy100246x7x1.htm(2018.02.05上網)。
7.「高雄市旗津區公所全球資訊服務網」網站,
http://cijin.kcg.gov.tw/Cijin/Geography.php(2017.12.12上網)。
8.「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網站,
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html。
9.黃一飛,〈無情的夜快車〉,「魔鏡歌詞網」網站,
https://mojim.com/twy101284x2x12.htm(2018.02.02上網)。
10.黃文星,〈想你的歌〉,「魔鏡歌詞網」網站,
https://mojim.com/twy106153x4x10.htm(2018.02.02上網)。
11.「臺灣話」,「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網站,
http://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2018.02.01上網)。
12.蔡琴,〈月夜愁〉,「魔鏡歌詞網」網站,
https://mojim.com/twy100312x42x15.htm(2018.02.02上網)。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