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22: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宛靜
研究生(外文):LIN, WAN-CHING
論文名稱:步道健行者休閒效益與地方依附之研究-以屏東縣雙流森林遊樂區步道群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Leisure Benefits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A Case Study of Shuangliu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 in Pingtung County
指導教授:黃任閔黃任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REN-MIN
口試委員:劉照金林琮智
口試委員(外文):LIU, ZHAO-JINLIN, CONG-ZHI
口試日期:2017-09-1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雙流教育效益地方認同
外文關鍵詞:Shuangliueducation benefitsplace attach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3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步道健行者在休閒效益與地方依附之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健行者在休閒效益與地方依附之差異情形,並瞭解休閒效益與地方依附之相關情形。本研究以量化研究的問卷做為調查方法,以「步道健行者休閒效益與地方依附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至屏東縣雙流森林遊樂區步道健行的遊客進行便利抽樣。共發出問卷數415份,有效回收問卷數390份,有效回收率93.98%。問卷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22.0 版電腦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one-way MANOVA) 與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雙流森林遊樂區步道健行者中,以女性較多,年齡以「41~50歲」及「51~60歲」較多,婚姻狀況多為已婚,教育程度以「大專/大學」為主,每月收入「20,001元~40,000元」之遊客最多,職業多為工商業,同行對象以家人最多,居住地以非屏東縣之遊客最多。
二、休閒效益現況達中上水準,主要效益為「心理效益」。
三、雙流森林遊樂區步道健行者僅「同行對象」在休閒效益上達顯著差異。
四、地方依附現況達中上水準,主要依附情形為「地方認同」。
五、雙流森林遊樂區步道健行者在「年齡」、「婚姻」、「職業」、「每月收入」地方依附上達顯著差異。
六、步道健行者之休閒效益與地方依附達顯著正相關。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benefits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eisure benefits and place attachments among hiker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 variation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ng its correlations. The current study employed quantitative questionnaires of “Leisure Benefits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as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er targeted hikers in Shuangliu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 in Pingtung County for convenience sampling. A total of 415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nd retrieved 390 valid questionnaires, contributing to a valid receiving rate of 93.98%. The collected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For Window 22.0 to do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obtained as below:
1. Hikers in Shuangliu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 are mainly females in between 41 to 51 and 51 to 61 years old, most of them are married and university/college graduated. They are tourists whose monthly income ranging from NTD$ 20,001 to $40,000, primarily working in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fields. Hikers are mostly companied by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live outside of Pingtung County.
2.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benefits is above moderate and main benefits ar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3. There is a distinct difference only in terms of “companion” has for leisure benefits among hiker in Shuangliu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
4.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lace attachment is above moderate and the main attachment is “place identity”.
5.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erning “age”, “marriage status”, “occupation” and “monthly income” among hikers in Shuangliu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benefits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all appears to be postivie.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步道健行 7
第二節 休閒效益 16
第三節 地方依附 26
第四節 休閒效益與地方依附之相關研究 34
第五節 本章總結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9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0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2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57
第二節 休閒效益分析 60
第三節 地方依附分析 69
第四節 休閒效益與地方依附之相關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7

參考文獻 89
附錄 97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6)。2015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market.aspx?no=133
台灣山林悠遊網(2016)。全國步道系統。取自: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Rt/rt_index.aspx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6)。統計與出版品。取自:http://www.forest.gov.tw/forest-news/004778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6)。林業新聞。取自:http://www.forest.gov.tw/
王儷芬(2011)。枋寮 F3 藝文特區遊客目的地意象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古盛坤(2016)。離島地區觀光吸引力、地方依附、心流體驗、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馬祖列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佛羅倫斯•威廉斯(2016)。當大腦遇上大自然。國家地理雜誌,1,26-47。
李秀玉(2013)。遊憩環境屬性、休閒效益、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自行車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英弘、林朝欽(1997)。地方情感概念在戶外遊憩研究上之探討。休閒遊憩與遊憩行為論文集,281-294。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呂怡儒(2001)。台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呂國彥、楊宏志(1995)。步道規劃準則。臺灣林業,21(7),2-8。
杞仁惠(2012)。目的地意象、休閒效益、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文化藝術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沈聖傑(2009)。高雄縣市國小學生網路使用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明隆(2005)。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佳穎(2008)。遊客對桃園縣風景區步道的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調查研究-以虎頭山風景區與拉拉山風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祈達(2012)。臺北市天母古道登山健行者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亮慶(2010)。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余政達(2010)。健行運動參與者之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台南市。
林一貞(2011)。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屏東縣自行車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東昇(1996)。金門國家公園自然與文化解說步道規劃設計。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執行。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宗聖(2000)。陽明山國家公園自導式步道傳奇。臺北縣新店市:人人月曆。
林宗瑤(2011)東豐自行車綠廊遊客目的地意象、休閒涉入、地方依附與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林昂儀(2002)。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解說效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信輝、張俊彥(2005)。景觀生態與植生工程規劃設計。臺北市:明文。
林映秀(2004)。涉入、體驗、依戀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南投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國義(2011)。主題樂園遊客的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偉立(2011)。屏東縣單車國道自行車騎乘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澔貞、郭育任、翁儷芯(2007)。台灣的國家步道。臺北:遠足文化。
周佳雯、蘇文瑜(2008)。居民社區依附與其觀光衝擊認知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1),111-140。
胡潔欣(2007)。不同遊憩機會類型之步道對遊客的遊憩體驗之影響-以花蓮卓溪及佐倉區域步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認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建興(2012)。高雄市大崗山登山健行者休閒涉入與地方依附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施淑汝(2011)。屏東單車國道騎乘者活動涉入與地方依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桂冠圖書。
唐燕娟(2014)。家庭露營者遊憩專門化、休閒效益與家庭氣氛之關係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台南市。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徐瑋襄(2012)。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環境屬性偏好與地方依附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郭芯怡(2015)。中高齡登山者休閒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張安琪(2003)。自然步道戶外教學之研究-以陽明書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張良漢、蘇士博、王偉琴(2006)。不同活動涉入程度對地方依戀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2),1-18。
張見文(2014)。國小單車畢業典禮參與者的參與動機和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宗昌、余智生(2008)。走路運動之休閒效益探討。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6,137-148。
張雯燕(2012)。屏東縣恆春鎮民宿旅客住宿之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以真(2006)。大武山成年禮體驗滿意度、休閒教育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志宥(2014)。馬祖海釣遊客休閒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陳嘉雯(2006)。登山健行活動之登山客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陳慧蓉(2006)。遊客觀光意象與地方依附感關係之探討-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陳燕如(2014)。目的地意象與休閒涉入對地方依附及重遊意願之影響-以蓬萊溪自然生態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
曹正、李瑞瓊(1989)。觀光地區遊憩活動設施規劃設計準則研究報告。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曹躍鎧(2013)。地方依附與環境態度對生態觀光發展之影響-以馬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彭衍芳(2010)。休閒農業體驗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黃國畯(2010)。登山健行者對環境屬性、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高雄柴山自然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曾媛琛(2015)。東豐自行車綠廊遊客之環境感受、地方依附與消費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楊景堯(2014)。登山健行者休閒體驗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劉明莉(2011)。登山步道登山健行者休閒動機與休閒體驗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屏東縣笠頂山登山步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劉怡雯(2007)。地方依附、環境屬性對社區景點意象塑造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劉俊志(2004)。居民與遊客對於鯉魚潭風景特定區之地方依附差異討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劉嘉豪(2012)。健行者在自然環境休閒涉入與休閒滿意度對其心理復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鄭秀玲(2008)。澎湖居民之地方意象、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觀音亭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謝明忠(2009)。桃園市陽明運動公園使用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羅宏(2002)。認識台灣的登山健行活動。台灣山岳雜誌,44,122-123。
蘇志偉(2009)。退休公務人員休閒認知、地方依附與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二、英文部分
Bell, S. (1997). Design for outdoor Recreation. Hong Kong :Dah Hua Co.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12-18.
Driver, B. L.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and Recreation, 32 (12), 38-41.
Driver, B. L. & Bruns, D. H. (1999). Concepts and uses of the benefits approach to leisure. In E. 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Leisure studies (pp.349-368).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Hammitt, W. E., Backlund, E. A., & Bixler, R. D. (2004). Experience use history, place bonding and resource substitution of Trout Anglers during recreationengagements. Journal of Leisure Rresearch, 36 (3), 356-378.
Hammitt, W. E., & Stewart, W. P. (1996, May). Sense of place: A call for onstructclarity and management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Societ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State College, PA.
Hidalgo, M. C., & Hernandez, B. (2001). Place attach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 273-281.
Kaltenborn, B. P. (1997). Nature of place attachment: a study among recreation homeowners in Southem Norway. Leisure Sciences, 14 (3), 175-189.
Moore, R. L., & Graefe, A. R. (1994). Attachments to recreation settings:The case of rail-trail users. Leisure Sciences, 16(1), 17-31.
Moore, R. L., & Scott, D. (2003). Place attachment and context: comparing a park and a trail within. Forest Science, 49 (6), 1-8.
Tuan, Y.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illiams, D. R., & Roggenbuck, J. W. (1989, October). 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RPA Symposium on Leisure Research, San Antonio, TX.
Williams, D. R., & Vaske, J. J. (2003). 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achment: 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a psychometric approach. Forest Science, 49 (6), 830-84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