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6)。2015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market.aspx?no=133
台灣山林悠遊網(2016)。全國步道系統。取自: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Rt/rt_index.aspx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6)。統計與出版品。取自:http://www.forest.gov.tw/forest-news/004778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6)。林業新聞。取自:http://www.forest.gov.tw/
王儷芬(2011)。枋寮 F3 藝文特區遊客目的地意象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古盛坤(2016)。離島地區觀光吸引力、地方依附、心流體驗、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馬祖列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佛羅倫斯•威廉斯(2016)。當大腦遇上大自然。國家地理雜誌,1,26-47。
李秀玉(2013)。遊憩環境屬性、休閒效益、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自行車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李英弘、林朝欽(1997)。地方情感概念在戶外遊憩研究上之探討。休閒遊憩與遊憩行為論文集,281-294。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呂怡儒(2001)。台北近郊森林地方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呂國彥、楊宏志(1995)。步道規劃準則。臺灣林業,21(7),2-8。杞仁惠(2012)。目的地意象、休閒效益、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文化藝術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沈聖傑(2009)。高雄縣市國小學生網路使用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吳明隆(2005)。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佳穎(2008)。遊客對桃園縣風景區步道的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調查研究-以虎頭山風景區與拉拉山風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吳祈達(2012)。臺北市天母古道登山健行者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吳亮慶(2010)。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余政達(2010)。健行運動參與者之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長榮大學,台南市。
林一貞(2011)。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屏東縣自行車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東昇(1996)。金門國家公園自然與文化解說步道規劃設計。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執行。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宗聖(2000)。陽明山國家公園自導式步道傳奇。臺北縣新店市:人人月曆。
林宗瑤(2011)東豐自行車綠廊遊客目的地意象、休閒涉入、地方依附與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林昂儀(2002)。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解說效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林信輝、張俊彥(2005)。景觀生態與植生工程規劃設計。臺北市:明文。
林映秀(2004)。涉入、體驗、依戀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南投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林國義(2011)。主題樂園遊客的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偉立(2011)。屏東縣單車國道自行車騎乘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林澔貞、郭育任、翁儷芯(2007)。台灣的國家步道。臺北:遠足文化。
周佳雯、蘇文瑜(2008)。居民社區依附與其觀光衝擊認知關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1),111-140。
胡潔欣(2007)。不同遊憩機會類型之步道對遊客的遊憩體驗之影響-以花蓮卓溪及佐倉區域步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認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洪建興(2012)。高雄市大崗山登山健行者休閒涉入與地方依附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施淑汝(2011)。屏東單車國道騎乘者活動涉入與地方依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桂冠圖書。
唐燕娟(2014)。家庭露營者遊憩專門化、休閒效益與家庭氣氛之關係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台南市。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徐瑋襄(2012)。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環境屬性偏好與地方依附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郭芯怡(2015)。中高齡登山者休閒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張安琪(2003)。自然步道戶外教學之研究-以陽明書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張良漢、蘇士博、王偉琴(2006)。不同活動涉入程度對地方依戀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2),1-18。張見文(2014)。國小單車畢業典禮參與者的參與動機和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張宗昌、余智生(2008)。走路運動之休閒效益探討。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6,137-148。張雯燕(2012)。屏東縣恆春鎮民宿旅客住宿之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陳以真(2006)。大武山成年禮體驗滿意度、休閒教育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陳志宥(2014)。馬祖海釣遊客休閒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陳嘉雯(2006)。登山健行活動之登山客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陳慧蓉(2006)。遊客觀光意象與地方依附感關係之探討-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陳燕如(2014)。目的地意象與休閒涉入對地方依附及重遊意願之影響-以蓬萊溪自然生態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曹正、李瑞瓊(1989)。觀光地區遊憩活動設施規劃設計準則研究報告。台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曹躍鎧(2013)。地方依附與環境態度對生態觀光發展之影響-以馬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彭衍芳(2010)。休閒農業體驗活動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黃國畯(2010)。登山健行者對環境屬性、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高雄柴山自然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曾媛琛(2015)。東豐自行車綠廊遊客之環境感受、地方依附與消費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台中市。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楊景堯(2014)。登山健行者休閒體驗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劉明莉(2011)。登山步道登山健行者休閒動機與休閒體驗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屏東縣笠頂山登山步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劉怡雯(2007)。地方依附、環境屬性對社區景點意象塑造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劉俊志(2004)。居民與遊客對於鯉魚潭風景特定區之地方依附差異討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劉嘉豪(2012)。健行者在自然環境休閒涉入與休閒滿意度對其心理復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鄭秀玲(2008)。澎湖居民之地方意象、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觀音亭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謝明忠(2009)。桃園市陽明運動公園使用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羅宏(2002)。認識台灣的登山健行活動。台灣山岳雜誌,44,122-123。
蘇志偉(2009)。退休公務人員休閒認知、地方依附與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二、英文部分
Bell, S. (1997). Design for outdoor Recreation. Hong Kong :Dah Hua Co.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12-18.
Driver, B. L.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and Recreation, 32 (12), 38-41.
Driver, B. L. & Bruns, D. H. (1999). Concepts and uses of the benefits approach to leisure. In E. 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Leisure studies (pp.349-368).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Hammitt, W. E., Backlund, E. A., & Bixler, R. D. (2004). Experience use history, place bonding and resource substitution of Trout Anglers during recreationengagements. Journal of Leisure Rresearch, 36 (3), 356-378.
Hammitt, W. E., & Stewart, W. P. (1996, May). Sense of place: A call for onstructclarity and management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Societ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State College, PA.
Hidalgo, M. C., & Hernandez, B. (2001). Place attach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 273-281.
Kaltenborn, B. P. (1997). Nature of place attachment: a study among recreation homeowners in Southem Norway. Leisure Sciences, 14 (3), 175-189.
Moore, R. L., & Graefe, A. R. (1994). Attachments to recreation settings:The case of rail-trail users. Leisure Sciences, 16(1), 17-31.
Moore, R. L., & Scott, D. (2003). Place attachment and context: comparing a park and a trail within. Forest Science, 49 (6), 1-8.
Tuan, Y.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illiams, D. R., & Roggenbuck, J. W. (1989, October). 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RPA Symposium on Leisure Research, San Antonio, TX.
Williams, D. R., & Vaske, J. J. (2003). 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achment: 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a psychometric approach. Forest Science, 49 (6), 83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