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豐東洋、洪聰敏、黃英哲(2004)。氣功對放鬆及情緒影響之腦波研究。台灣運動
心理學報。第五期。P19-P42。
黃旭男、唐思佳(2012)。論生活品質指標之建構。環境與管理研究。第十二卷第二期。P67-P91。
林佩欣(2008)。中風患者的成效測量-生活品質。台灣腦中風學會。第十五卷第一期。
張靜惠(2008)。休閒運動對中老年人健康促進之效益。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系刊。
趙安娜、高美玲、林壽惠(2004)。鄉村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相關性之探討。長期照護雜誌。第八卷 第一期。P41-P55。
姚開屏(2002)。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概念與測量原理之簡介。台灣醫學會。第六卷
第二期。P183-P192。
沈曉東(2006)。郭林新氣功抗癌功效及機理的綜述與展望。中醫文獻雜誌。第三
期。P52-P55。
華樺(2009)。健身氣功在英國開展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43卷。第五期。P64-P67。
黃建成(2014)。氣功探究。台灣醫界杏林隨筆。第五十七卷第七期。P379-P382。
劉天君(1994)。關於醫學氣功的定義探討。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第五期。P24-
P26。
洪瑄曼(2013)。氣功運動對有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社區中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
健康成效。博士論文。
王松涛、朱寒笑、张禹、曾云贵、王安利(2007)。新編健身氣功八段錦鍛鍊對中
老年人生存質量的影響。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二期。P203-P205。
林世哲(2012)。傳統中國靜坐與氣的內涵探究。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第十四期。 P278-P294。
曾旭民、盧瑞芬、蔡益堅(2003)。國人生活品質評量(二):SF-36台灣版的常模與效
度檢測。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二十二卷第六期。P512-P518。
張磊、邵晨、王波、龍泳、張治英、李良壽(2004)。中文版SF-36量表用於中國
老年軍人生活質量調查的信度與效度評價。中華老年醫學雜誌。第二十三卷
第二期。P112-P114。
韓標、孔晶、劉偉、屠亦文、王曉娟、魏育林(2007)。亞健康狀態軀體症狀自評
量表的編制及信度、效度檢驗。中國心理衛生雜誌。第六期。P382-P385。
高琳芸(2004)。台灣社區老年人生活型態和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位論文。P1-P201。
溫雅媜(2006)。影響中老年人養老準備之因素探討。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學位論文。P1-P65。
吳秋燕(2002)。老年人身體活動、心肺適能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
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P1-P81。
施曉萍;趙嘉玲;方月燕(2018)。氣功對巴金森氏症患者運動與非運動症狀之療
效:系統性文獻回顧暨統合分析。高雄護理雜誌。35卷1期。P1-P13。
洪瑄曼、陳桂敏(2009)。觀瞻氣功於心臟血管老年患者之整體性科學醫療。護理
雜誌。56卷1期。P73-P78。
胥方元、何成松、干錦華、楊大鑒、李濤(2003)。推拿結合八段錦引導法治療梨
狀肌綜合症41例。中國康復。第十八期第五卷。P309
杏林隨筆(2014)。氣功探究。第五十七卷第七期。
黃濤(2003)。八段錦對中老年人自由基代謝、及性激素的影響。北京體育大學碩
士論文。
劉雪娥(2001)。如何增進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榮總護理。第十八卷第三期。P217-
P222。
趙暉、梁媛、薛飛飛、王智瑜、李淳(2016)。亞健康狀態的評估、診斷現狀與
對策。上海中醫藥雜誌。第五十卷第四期。P8-P10。
二、網路資料
許詩典(2005)。亞健康及健康風險評估。民94年12月13日,取自辦理單位網
頁: http://www.landseedhospital.com.tw/lishin/about_teaching/PGY4-1%20file/PGYFILE4-1-6/PGYFILE4-1-6-2.pdf
三、英文文獻:
Hartley L, Lee MS, Kwong JSW, Flowers N, Todkill D, Ernst E, Rees K(2015)。Qigong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6。P1-P34。
Hector W.H. Tsang, Phidias K.C. Tam, Fong Chan, W.M. Cheung.(2003)。Stigmatizing
attitudes towards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illness in Hong Kong: Implications for their recovery。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31(4)。P383-P396。
Calman K C (1984)。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patients--an hypothesis。Journal Medical Ethics。10(3)。P124-P127。
John E Ware Jr. a, Barbara Gandek a (1998)。Overview of the SF-36 Health Survey and the International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QOLA) Project。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51(11)。P903-P912。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1998)。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5。New York: Macmillan。
Cronbach, L. J. (1951)。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Psychometrika,。16。P297-P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