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www.ccfroc.org.tw/content_sub.php?id=148&level1ID=12&level2ID=1...1
內政部(2012)。身心障礙權益。取自http//glrs.moi.gov.tw/NewsContent.aspx?id=1371
內政部(2012)。衛福部社家署取自https://dpws.sfaa.gov.tw/commonch/home.jsp?menudata=null&contlink=ap/
王君慧、趙瑜(2009)。視障學生自我認同感的培養。現代特殊教育,11,10-11。
王育瑜譯(1998),T. J. Carroll(1961) 著。(Blindness :What It Is, What It Does and How to Live with It)迎接視茫茫世界─ 肓的意義、影響及面對。台北:雅歌。
王怡,錢文(2005)。視覺障礙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研究。中國臨床康復第9卷,第2期2005/3/28出版
台灣盲人重建院http://www.ibt.org.tw/
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自我概念的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朱芯儀(2000)。視界有限,前景有光一位重度視障準諮商心理師與僱主們互動經驗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江南發(1991)。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復文。
吳佳蓉(2014)。乘著歌聲的翅膀 — 視覺障礙街頭藝人自我認同歷程之敘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Lieblich,A.,Tuval-Mashiach,R.,& Zilber,T.(1998). Narrative Research:Reading,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Thousand Oaks:Sage.嘉義:濤石。
吳曉晴(2007)。人類心理的誕生-瑪勒的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吳靜吉(1986)。掌握人生方向盤-自我認同的追尋。張老師月刊,3,78-89。李佩怡(2012)。導引悲傷的能量:第一章死亡失落、悲傷喪慟與哀悼的基本概念。台北:張老師文化。
李寒梅(2006)。試論青少年的自我與自我認同。山東教育學院學報第5期。
身心障礙服務資訊網http://disable.yam.org.tw/life/517
阮文瑞(2004)。笨拙的抵抗與壓制的憤怒─實踐所照映出的自己。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新北市。林俊育譯(2001)。白袍·白杖。台北:遠流
林郁青(2010)。霧之行者─後天低視力者自我認同發展歷程之生命故事敘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花敬凱(2004)。影響視覺障礙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發展與生涯決定相關因素之研究。載於國立台南大學舉辦之「2004」年視覺障礙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頁 1–12),台南市。
侯南隆(2012)。導引悲傷的能量:第六章兒童與青少年的悲傷與諮商實務工作。台北:張老師文化。
施伊珍(2011)。視覺障礙青少年自我概念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柯明期(2009)。與盲同行。台北:宇宙光。
柯俊銘(2005)。視障與非視障青少年心理及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教中心。屏東市。
袁東(2016)。國小視障學生自我認同個案研究。惠明特殊教育學刊 3期 (2016/04) , 27-43
孫名之譯(2017)。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原作者:E. H. Erikson)。杭 州:浙江教育。(原著出版年:1963)
徐文志(1983)。視障兒童的親職教育(頁 59)。臺北:臺北市教育局。
翁令珍(2013)。一位視覺障礙大學生從長期人際困擾中成功適應之經驗分析-由小空間走向大世界的路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 41期 (2013 / 09 / 01) , P1 - 34
張文新(2003)。青少年發展心理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許育光(2000)。敘事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
發。輔導季刊,36(4),17-26。
陳惠萍(2002)。常體之外─「殘障」的身體社會學思考。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陳登義譯(2006)。客體關係入門。台北:五南出版社。
曾秀玲譯(2000)。盲人心靈的祕密花園。台中:晨星
發。輔導季刊,36(4),17-26。
鈕文英(2015)。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新北市政府勞工局(2017)https://ilabor.ntpc.gov.tw/page/visually-impaired/overview
楊添圍、周仁宇譯(2016),Hamilton,N.G.著。人我之間。台北。心理出版社。
萬明美(2001)。視障教育。台北。五南。
葉立群、朴永馨主編(1995)。特殊教育學。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
葉頌姿譯(1989)。自卑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
雷庚玲(1999)。 Erikson 之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於 921 震災後兒童心理復健之應用。「中華心理衛生 學刊」,12,93-128。
廖梅芳譯(2001)。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老師文化。
廖梅芳(譯)(2012)。生命週期完成式。台北:張老師文化。
趙恒春(2015)。從分離-個體化理論看青少年逆反現象。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5年01期(2015/05),39-42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
劉信雄(1995)。視覺障礙學。載於如何發現及協助特殊教育學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欣哲(2006)。台灣主要報紙呈現視覺障礙者形象之研究 ~以中國時報、聯合報為例。私立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劍虹、潘楓、梁惠飄(2014)。特殊教育學校盲生的自我認同:一種生命故事研究。載於2014 年首屆兩岸特殊教育高端論壇論文集,頁 176-183,廣東嶺南師範學院(湛江)編印。
蕭煌奇(2002)。我看見音符的顏色:盲眼歌手蕭煌奇的故事。台北:平安文化。
錢志亮主編(2002)。視力殘疾兒童心理與教育(頁 52)。大連:遼寧師範大學。
顏倩霞(2008)。視覺障礙青年父母依附、同儕依附與自我認同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博士論文。蘇建銘(2004)。一位後天失明者於失明前後的生命轉折及其在從事心理治療的 自我展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英文部分
Devito,J.A.(2003).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10th ed).New York:Reason Allyn & Bacon.
Dodds A.(1993).Rehabilitating blind and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A psychological approach.London:Chapman & Hall.
Erikson,E.H.(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NY:Norton.
George, Anne L; Duquette, Cheryll(2006). The Psychosocial Experiences of a Student with Low Vision.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New York: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Geruschat,D.&Simth,A.(1997).Low vision and mobility.In B. Blasch,W.R. Wiener,& R.L. Welsh(Eds.),Foundations of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pp.66-103).New York: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Giddens,A.(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roff,D.G.,& Kleiber,D.A.(2001).Exploring the identity formation of youth involved in an adapted sports program.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al,35,318-332
Guerette, Amy R; Lewis, Sandra; Mattingly, Cameron.(2011) Students with Low Vision Describe Their Visual Impairments and Visual Functioning.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New York Vol. 105, Iss. 5, (May 2011): 287-298.
Hughes,M.(1995).Bereavement and support.WashingtonD.C.:Taylor&Francis.
Kupersmidt,J.B.,&Coie,J.D.(1990).Preadolescent peer status,aggression,and school adjustment as predictors of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n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61,1350-1363.
Lieblich,A.,、Tuval-Mashiach,R.,& Zilber,T.(1998). Narrative Research:Reading,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Thousand Oaks:Sage.
Lincoln,Y. S.,& Guba,E. 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Marcia,J.E.(1980).Identity in adolescence.In J.Adelson(Ed.),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pp.159-187).New York,NY:Wiley.nded.).New York:Harper Collins
Pinquart, Martin; Pfeiffer, Jens P(2013)Identity Development in German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Visual Impairmen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Online); Huntington
Pinquart,M.&Pfeiffer,JP J Dev Phys Disabil(2013)Does Visual Impairment Lead to Lower or Higher Levels of Success in Solving Developmental Tasks?–A Longitudinal Study25:579. doi:10.1007 / s10882-013-9334-4
Scarr, S.,Weinberg,R.A.,&Levine,A.(1986).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New York,NY:Macmillan.
Schwartz,S.J.(2001).the evolution of Eriksonian and neo-Eriksonian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A review and integration.Identity,1(1),7-58.
Waterman,A.S.(1982).Inentity Development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An Extension of Theory and a Review of Research.Development Psychology,18(3),341-358.
Wright,B.A.(1983).Physical disability:A psychosocial approa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