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MBA智庫百科(2016)。3C產品。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3C
王宏哲(2012)。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臺北市:方智。
王宏哲(2014)。3C電磁波 穿透寶寶的大腦。天才領袖。
王素蓮(2013)。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親子天下。
王淑俐(1995)。靑少年情緖的問題、硏究與對策。臺北市:合記。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4年07月01日)。
朱敬先(2004)。幼兒教育。臺北市:五南。
吳怡茹(2010)。母親對子女負向情緒的反應、幼兒情緒調節和同儕互動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吳明隆(2016)。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呂翠夏(2010)。 母親與父親的情緒社會化行為及幼兒的情緒調節與同儕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學報, 44(2),1-29。李佩玲(2015)。幼兒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現況及家長教養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李佳蓓(2015)。中部地區幼兒電視收視行為與注意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李政賢(2011)。正向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2012)。 2012年兒童使用3 C產品現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0/211。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5)。 一家都是低頭族?健康3C用3C!。2015 臺灣家庭3C沉迷現象檢視。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487。
周育如、黃迺毓 (2011)。 文化下的建構:幼兒對情緒內涵的理解。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3,1-26。周育如、黃迺毓 (2010)。 親子共讀情緒言談與幼兒情緒理解能力之關係檢視。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55(3),33-60。周育如(2009)。幼兒情緒理解能力的發展及其與親子共讀情緒言談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林仁和、黃永明(2009)。情緒管理。臺北市:心理。
林月琴(2013)。3C當保姆 孩子恐出現出現類自閉症。育兒生活。
林正苹(2011)。一位教師以圖畫書進行幼兒正向情緒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林和逸(1998)。情緒狀態的覺察與引發來源類別對情緒調適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欣儀(2014)。父母與其子女在情緒經驗對話的性別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林淑鈴譯(2015)。搞定數位小孩教出滑世代的高EQ人際力。天下文化。
邱玉蟬、江東亮 (2015)。 誰家的孩子看電視時間比較長?家庭因素對十八個月大兒童看電視時間的影響。中華傳播學刊,27, 3-35。邱貞瑜(2013)。母親與幼兒情緒經驗對話的性別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邱惠絹(2014)。幼兒的視力保健知識與3C產品使用行為之研究~以新北市六所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金車教育基金會(2015)。104暑期休閒活動調查。取自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0617-udeK
金瑞芝(2013)。 幼兒因應負向情緒方式之研究。兒童與教育研究,8,47-84。洪蘭譯(2011)。大腦的祕密檔案。臺北市:遠流。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2015)。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常雅珍(2006)。以正向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為研究。師大學報,51(2),121-146。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0)。情緒發展理論的演變論情意教育。教育心理學報,23,1-12。張茹茵(2014)。中部地區幼兒家庭環境與其社會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張嘉益(2007)。網路服務便利性、網站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購買意圖之探討-以線上購買3C產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張鳳吟(2006)。學前幼兒情緒性、情緒調節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教育部(2017)。教育部統計處─主要統計表─幼兒園概況表。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
教育部(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莊美麗、程景琳 (2012)。不同攻擊類型幼兒之情緒能力的比較研究。幼兒教育,305, 22-40。莊素芬(1999)。情緒發展與EQ教育。臺北市:桂冠。
莊淑媛(2015)。滑世代幼兒使用3C產品及其行為表現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許仲余、蘇育令、賴孟龍 (2014)。 幼兒學習區同儕互動情緒表達之個案研究。幼兒教保研究,13,27-52。
陳介宇、蔡昆瀛 (2009)。 “幼兒情緒與行爲問題檢核表”編製之研究。測驗學刊, 56(2),235-268。陳佑甄、金瑞芝 (2010)。 兒童隱藏情緒理解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2), 253-275。陳依菱(2010)。中部地區幼兒電視收視行為與健康情形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陳婷月、蘇育令 (2013)。 兩位大班幼兒在班級中之情緒調節歷程探究。幼兒教保研究,10,127-150。
陳富美、蕭英玲 (2014)。 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父母工作負向情緒、回家負向情緒及教養行為之關聯。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7(3),357-378。陳雅惠(2011)。網路教養,父母的5個害怕。親子天下,30,146。
陳曉雯(2017)。臺中市學齡前幼兒使用3C產品行為與創造力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陳黛儀(2013)。大學生網路成癮、情緒智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傅清雪、劉淑娟、謝來鳳、曹天鳳、王秀文、方咨又、林智慧、魏妙娟、李純儀(2013)。幼兒情緒與繪本教學。臺北市:心理。
黃意君(2012)。大班幼兒睡前行為、干擾因素與睡眠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黃瑽琤(2014)。幼兒的同儕社交地位與負面情緒調節策略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黃薇芯(2015)。運用情緒教育提升幼兒情緒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黃鐘瑩(2014)。當心孩子的視力拉警報 愛用3C產品當褓姆,媽咪寶貝,取自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13907/www.goldfm.com.tw/www.goldfm.com.tw/
楊心慈(2014)。桃園市幼兒園家長對孩童使用3C產品的視力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健康信念模式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楊致昆(2014)。正向情緒、負向情緒與創意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南臺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楊瑞珠(1996)。教師情緒管理。臺北市:教育部。
葉芳瑜(2013)。家長食物選擇與幼兒飲料零食攝取及幼兒情緒調節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董秋竺(2015)。父母與其龍鳳胎子女在情緒經驗對話之性別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臺灣展翅協會(2015)。 影音隨身滑 兒少網安新挑戰。2015國小兒童上網行為調查。取自 http://www.ecpat.org.tw/
劉宜芳(2010)。母親教養態度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以基隆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蔡秀玲、楊智馨(2015)。情緒管理。新北市:揚智。
蔡昆瀛、陳介宇(2011)。 嬰幼兒社會情緒發展與評量之探討。國小特殊教育,51, 29-40。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3C藍光影響幼兒視力~戶外活動遠離3C,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7&pid=7510
鄧繼強(1998)。兒童心理的輔導。臺北市:五南。
鄭雅雯(2013)。高中生Facebook自我揭露、使用狀況、社會支持與正負向情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黎樂山、程景琳、簡淑真 (2008)。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 40(2),283-302。賴俐雯、金瑞芝 (2011)。 父親後設情緒理念與幼兒情緒表達關係-以生氣情緒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41-77。駱明潔、陳依菱 (2012)。 中部地區幼兒電視收視行為與健康情形之相關研究。幼兒保育學刊,9,77-99。鍾麗儀(2012)。父母教養態度、親子互動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醫學百科(2016)。情緒表現。取自 http://big5.wiki8.com/qingxubiaoxian_117125/
魏美惠、莊淑媛(2016)。滑世代幼兒使用3C產品及其行為表現與學習態度之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8,47-69。蘇英婷(2015)。中部地區幼兒使用3C產品情況與其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現象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二、英文文獻
Bridges, L. J., Denham, S. A., & Ganiban, J. M. (2004). Definitional issues in emotionregulation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75 (2), 340 - 345.
Carson, V., & Janssen, I. (2012). Associations between factors within the home setting and screen time among children aged 0-5 yea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12, 539. doi: 10.1186/1471-2458-12-539.
Dinleyici, M., Carman, K. B., Ozturk, E., & Sahin-Dagli, F. (2016). Media use by children, and parents' views on children's media usage. Interactive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5(2) , e8. doi: 10.2196/ijmr.5668.
Fitzpatrick, C., Barnett T., & Pagani, L. S. (2012). Early exposure to media violence and later child adjustment. American Colle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33(4), 291-297 doi: 10.1097/DBP.0b013e31824eaab3.
Fredrickson, B. L., & Losada, M. F. (2005).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human flourish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678-686.
Izard, C. E. (1972). Human emotions. New York: Plenum.
Lazarus, R. S. (1991). Emotion and adapt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 Springer.
Lo, M. J. (2016).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habits and daytime sleepiness, inattention,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mong Taiwanese kindergarten children. Clinics in Mother and Child Health, 13(3), 247.
Morowatisharifabad, M. A., Karimi, M., & Ghorbanzadeh, F. (2015). Watching television by kids : How much and why?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4,36. doi: 10.4103/2277-9531.157194. ecollection 2015.
Parkes, A., Sweeting, H., Wight, D., & Henderson, M. (2013). Do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games predict children's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Longitudinal research using the UK Millennium Cohort Study.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98(5), 341-348, doi: 10.1136/archdischild-2011-301508.
Seligman, M.,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55, 5-14.
Shaver, P., Schwartz, J., Kirson, D., & O’connor, G. (1987). Emotion knowledge : furtherexploration of a prototype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1061-1086.
Snyder, C. R., & Lopez, S. J. (2002).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roufe, L. A., & Waters, E. (1977).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 Child Development, 48, 1194-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