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于宗先、王金利(2009)。臺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臺北市:聯經。
2.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1934)。二十萬分之一帝國圖-新竹台中州。取自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地圖資料庫,網址: http:// 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3.中央地質調查所(2010)。臺灣地區地下水區水文地質調查及地下水資源評估─地下水補注潛勢評估與地下水模式建置(2/4)。臺北市:經濟部。
4.中央氣象局(2014)。氣候統計 月平均。檢索於2014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cwb.gov.tw/V7/climate /monthlyMean/Taiwan_tx.htm。
5.土屋重雄(1897)。臺灣事情一班,245-247。臺北市:成文。
6.王捷經(1975)。彰化縣志稿卷三居民志,25-34。彰化縣:彰化縣政府。
7.王世慶(1991)。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南投縣:台灣省獻會。
8.內政部戶政司(2005)。台閩地區姓氏統計,頁1。臺北市:內政部戶政司。
9.內政部(2007)。彰化縣秀水鄉行政區域圖。臺中市:坤眾大地資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0.內政部戶政司(2016)。百年人口統計。檢索於檢索於2016年1月17日,取自http://www.ris.gov.tw/zh_TW/346。
11.江素卿(2008)。台中縣大雅鄉之人口成長與聚落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12.林美容(1991)。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 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1。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3.朱素儀(2012)。彰化平原地形與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14.秀水鄉公所(1968)。秀水鄉各社區建設略圖,未出版。彰化縣:秀水鄉公所。
15.秀水鄉公所(1996)。秀水鄉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報告書。彰化縣:秀水鄉公所。
16.秀水鄉公所(2008)。彰化縣秀水鄉公所為民服務暨鄉民電話簿。彰化縣:秀水鄉公所。
17.周國屏(1995)。嘉義市人口之成長與分布,73-110。中國地理學會會刊,23。臺北市: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18.周國屏編(1997)。彰化市志。彰化縣:彰化市公所。
19.周國屏、范舜侑(2002)。南投市日治時期之人口成長與分佈。彰化師大文學院學報,1,21-30。彰化縣:彰化師範大學。20.周國屏(2005)。彰化地區人口遷移之研究,301-324。2005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濁水溪流域自然與人文研究論文輯。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
21.周國屏(2011)。從人口面向論定都彰化。彰雲嘉大學校院聯盟2011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0。嘉義市:大同技術學院。
22.莊立宏(2014),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23.洪敏麟(1984)。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
24.洪毓駿(2011)。高雄縣岡山鎮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25.高梅珍(2008)。彰化縣和美鎮人口成長與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市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26.高速公路局1968服務網(2017)。認識國道:何謂戰備跑道?。 檢索於2017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1968services.tw/FaqFreeway/Details/59。
27.范子華(1992)。人口統計:人口統計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大專學校用書。
28.許煌麟編(2014)。秀水鄉志。彰化縣:秀水鄉公所,未出版。檢索於2015年3月2日,取自秀水鄉公所民政課網頁。網址:http://town.chcg.gov.tw/hsiushui/07other/main.asp?main_id=16193。
29.施添福(1979)。台灣人口成長及其空間集中過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5,160-181。
30.施添福編(2000)。鹿港鎮志地理篇。彰化縣:鹿港鎮公所。
31.孫得雄、張明正(1988)。人口學與家庭計畫。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32.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2014)。人口與健康。臺北市:五南。
33.國防部(2014)。海岸、山地及重要軍事設施管制區與禁建、限建範圍劃定、公告及管制作業規定。檢索於2016年2月20日,取自國防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nd.gov.tw/scp/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A010716005。
34.莊雅社區發展協會編(2003)。戀戀莊雅~找咱庄仔古早的代誌。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
35.陳紹馨、傅瑞德(1986)。臺灣人口之姓氏分布,546-550。臺北市:美國亞洲學會中文研究資料中心。
36.陳寬政、王德睦與陳文玲(1986),台灣地區人口變遷的原因與結果。台灣大學人口學刊,9,1-21。臺北市:臺灣大學。37.陳芳惠(1988)。村落地理學。臺北市:五南。
38.陳炎正(1995)。施世榜與彰化八堡圳開發初探。101-121。2005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濁水溪流域自然與人文研究論文輯。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
39.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中冊。台北市:南天。
40.陳正祥、孫得雄、蔡曉畊(1997)。臺灣的人口。臺北市:南天。
41.陳毓茹(2011)。嘉義縣民雄鄉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42.彭桂芳(1997)。臺灣姓氏之研究,323頁。新竹縣:臺灣省立新竹社教館。
43.郭珮毓(2002)。彰化縣人口分佈與成長空間之分析。社會科學學報,1,197-222。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教系。
44.郭素秋計畫主持(2011)。彰化縣遺址普查計畫第三期,0707-CP-1-4。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
45.徐茂炫,陳建亨,黃彥豪、黃敏星(2010),臺灣廿三縣市日治時期人口統計之建立:1897-1943。人口學刊,40,157-202。46.徐茂炫,陳建亨,黃彥豪(2011),逾百年臺灣縣市人口興衰之轉折:1897~2010。人口學刊,43,109-135。47.張瑞津(1985)。濁水溪平原地勢分析與地形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1。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48.黃開基纂修(1994)。彰化縣志卷二人民志人口篇。彰化縣:彰化縣政府。
49.黃建勳(2016)。嘉義縣梅山鄉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50.曾至聖(2013)。台中市東勢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51.葉爾建、施添福編(2006)。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521-538。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52.葉淑雅(2010)。清領時期彰化秀水地區的開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53.賴熾昌編(1960)。彰化縣志稿沿革志。彰化縣:彰化文獻委員會。
54.賴熾昌編(1966)。彰化縣志稿卷四政制志行政篇。彰化縣:彰化文獻委員會。
55.蔡青筠(1964)。戴案記略。臺灣文獻叢刊,206。臺北市:臺銀經濟研究室。
56.蔡宏進、廖正宏(1987)。人口學。臺北市:巨流。
57.蔡宏進(2010)。人口學。臺北市:三民。
58.楊貴三、陳熙揚纂修(2001)。彰化縣志卷一土地志地理篇。彰化縣:彰化縣政府。
59.楊貴三、黃文樹、李孟芬撰(2014)。彰化縣志卷二地理志。彰化縣:彰化縣政府。
60.楊憶雯(2017)。台南市善化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61.漢寶德(1985)。益源古厝之整理與修護。彰化縣:彰化縣政府。
62.彰化縣政府(1951~1971)。彰化縣統計年鑑。彰化:彰化縣政府。
63.彰化縣政府(1951~1972)。彰化縣統計年報。彰化:彰化縣政府。
64.彰化縣縣政府(1977)。高速公路彰化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檢索於2015年3月15日,取自彰化都市計畫網。網址:
http://urban.chcg.gov.tw/BookMapFile/8/4020a01f-b1b7-4322-964f-b08260e8975b.pdf。
65.彰化縣縣政府(1982)。秀水都市計畫。檢索於2015年3月15日,取自彰化都市計畫網。網址:http://urban.chcg.gov.tw/BookMapFile/62/b65f7900-063c-43e8-b989-bae142ab6565.pdf。
66.彰化縣縣政府(1989)。變更秀水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案。
檢索於2015年3月15日,取自彰化都市計畫網。網址:http://urban.chcg.gov.tw/BookMapFile/63/1875e892-79b0-4765-b9a5-650408d5d3cb.pdf。
67.彰化縣政府(2011)。五都及桃園縣改制後彰化縣城鄉發展論壇。檢索於2017年5月28日。取自於彰化縣政府都市計畫資訊網,網址:http://urbanmap.chcg.gov.tw/public/Annocase/DownLoadStation。
68.彰化縣政府旅遊資訊網(2012)。景點玩透透:益源古厝。檢索於2012年7月20日。網址:http://tourism.chcg.gov.tw/tc/hopSpotInfo.aspx?id=90&chk=b03c242a-2f9b-44cc-8d4f-bced20ae88b8。
69.彰化縣縣政府(2013)。民國101年彰化縣統計年報,62。檢索於2015年3月28日。取自於彰化縣政府主計處網站。網址:http://accounting.chcg.gov.tw/files/16_1021128_101年彰化縣統計年報(第62期).pdf。
70.彰化縣縣政府(2015)。變更高速公路彰化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暨計畫圖重製)(第一階段)案。檢索於2015年3月15日,取自彰化都市計畫網。網址:http://urban.chcg.gov.tw/BookMapFile/484/866b628f-d4a5-413d-853d-29ad3fe82c1c.pdf。
71.彰化縣縣政府(2016)。變更秀水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暨計畫圖重製)案。檢索於2015年3月15日,取自彰化都市計畫
網。網址:http://urban.chcg.gov.tw/BookMapFile/490/d5cdf08-a96f-47f2-b5c1-7827ee2d5762.pdf。
72.謝文開編(2001)。馬興口述歷史專輯。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
73.戴寶村編(1990)。鹿港鎮志交通篇。彰化縣:鹿港鎮公所。
74.臺灣總督府(1905~1933)。台灣現住人口統計。台北:台灣總督府。
75.臺灣總督府(1934~1942)。台灣常住人口統計。台北:台灣總督府。
76.臺灣總督府(1943)。台灣戶口統計。台北:台灣總督府。
77.臨時土地調查局(1904)。台灣堡圖集。台北:台灣總督府臨時土地調查局。
二、英文部分
1.Blcker,C. P.(1947) “Stages in Population Growth”, Eugenics Review,3:88-102.
2.Hauser,P.M.(1979)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3.Notestein, F.W.(1945).Population-The Long View.Pp.36-57 in Theodore W.Schulty (ed.). Food for the Wor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Thompson, Warren S.(1929).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igy,34, 95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