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1742:3a1e:c308:760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8: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馬述宏
研究生(外文):MA, SHU-HONG
論文名稱:家長參與和國小學童抗拒文化關聯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 Involvement and Cultural Resista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姜添輝姜添輝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 TIEN-HUI
口試委員:郭丁熒董旭英
口試委員(外文):GUO, DING-YINGTUNG, YUK-YING
口試日期:2017-10-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8
中文關鍵詞:家長參與家長教育策略抗拒文化
外文關鍵詞:Parent involvementParent educational strategyCultural resist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4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童在家長參與、家長教育策略以及學童抗拒文化上有何差異,並探討家長參與、家長教育策略以及學童的抗拒文化三者之間的關聯性為何。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採用研究者自編之「國小學童家長參與及抗拒文化量表」為研究工具,以臺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並經由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預試的有效樣本數為189人,正式施測有效樣本數為601人,並採用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經由研究發現歸納出以下結論:
1. 不同社會階級的家長在家長參與及教育策略上具有差異性。
2. 家長的參與程度對其教育策略具有相當的關聯性。
3. 家長的校內參與對學童抗拒行為的關聯性不大,家中參與的關聯性則較強。
4. 學童的抗拒行為並非全然受家庭社會階級以及家長參與所影響,仍有可能包含其他 因素。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 based on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students, between parent involvement, parent educational strategy, and cultural resistance of students, and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three factor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for the reference of school and family education.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the parent involvement and cultural resistance of elementary students scale, was applied for data collection in this study. The subjects for analysis wer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nan, and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The number of the valid sample in the pre-test was 189, and the number of valid sample in the formal test was 601. The outcomes from the analysis were processed by Factor Analysis, Cronbach’s α,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Following are the summary of the analysis:
1.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of Parents on Parent involvement and parent education strategy.
2.The degree of parent involvement is quite relevant to their educational strategies.
3.To the resistance from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participation is stronger than school participation.
4.The resistance from students is not entirely influenced by family social class and parent involvement, and other factors may still be included.

目  次
摘要………………………………………………………………………………………………………………………i
謝詞………………………………………………………………………………………………………………………i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長參與學校教育……………………………………………………………………………11
第二節 影響家長參與的相關因素………………………………………………………………33
第三節 抗拒文化的現象與成因……………………………………………………………………6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99
第二節 研究假設…………………………………………………………………………………………………100
第三節 研究工具…………………………………………………………………………………………………102
第四節 研究對象…………………………………………………………………………………………………110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進度……………………………………………………………………………………111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11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家長參與和學生抗拒文化差異之分析…………………………………………115
第二節 家長參與和學生抗拒行為關聯性之分析……………………………………133
第三節 自變項對三大主要因素之迴歸分析………………………………………………139
第四節 綜合討論……………………………………………………………………………………………………1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55
第二節 建議………………………………………………………………………………………………………………159

參考文獻…………….…………………...…………………………………….……………161
附錄
附錄一 預試問卷…………….…………………...………………………………….171
附錄二 正式問卷…………….…………………...………………………………….17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一顧、張德鋭(2005)。中小學家長參與及其與教育品質的關係。教育研究月刊,135,81-91。
王念萱(2004)。新葛蘭西學派國際關係理論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王振寰(2002)。台灣社會。臺北市:巨流。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3)。教育基本法。2013年12月1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6(1),41-81。
江冠逸(2010)。台灣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以T恤設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臺北市。
何秋蓮(2008)。國中生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其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臺南縣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何祥如、蔡佳燕(2010)。跨文化親師溝通與聯結活動之探究。國際文化研究,6(2),75-105。
何福田(2007)。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角色與定位。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4(2),1-6。
利百芳(2004)。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吳迅榮(2013)。社會階級與家長參與:一個香港的個案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3),41-81。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185-214。
呂秋逸(2008)。教師對學生反學校文化行為處理方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宋莉萱(2006)。國小家長社經地位與學生家庭教育投資之探討~以嘉義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春定(2010)。勞工階級學生學科成績優異者之背後成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鑑曄、蕭美鈴(2009)。龐克風格在服裝設計上之探討與創作應用。華岡紡織期刊,16(1),66-74。
周昱君(2014)。家庭社經地位、教育資源對幼兒認知能力表現的影響:學前教育機會均等的檢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林生傳(1999)。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林佳芸(2009)。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教育品質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怡芳(2016)。小學生的次文化。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7),77-78。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起。教育研究雙月刊,51,30-40。
林明地(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臺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155-187。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俊瑩(2006)。國小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態度及參與行為之關聯性。教育政策論壇,9(1),177-210。
林俊瑩、楊長杰(2010)。造成不同出身背景與社經地位的學前幼兒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差異之因果機制:教育期望與社會網絡的中介角色。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1-29。
林晨華(2013)。臺中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班家長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湘慧(2003)。家庭社會空間與兒童習性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義男、王文科(199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林慧芬、涂妙如(2013) 國小低年級家長參與及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9(1),63-86。
林豐正(2012)。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教育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邱立翔(2008)。次文化創意對產品創新設計的啟發:以日本動漫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邱珮雯(2008)。高中生抗拒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侯世昌(2004)。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管理與教育研究學報,2,45-72。
侯靖男(2009)。中彰投地區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子女教育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侯靖男、江志正(2010)。國小家長參與子女教育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中正教育研究,9(1),119-159。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高等教育。
施智元(2005)。台北縣市國小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現況與相關問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柯貴美(2004)。家長教育參與。臺北市:商鼎文化。
洪嘉鴻(2008)。從搖滾樂看台灣在地青少年次文化—以五月天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胡凱怡(2012)。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英語學習成就之相關性探討:以苗栗一般地區與偏遠地區學校作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縣。
胡富翔(2005)。教科書編輯者承載的文化霸權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徐沛雯(2005)。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本及主觀階級認同對教育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翁士勛(2002)。國中學生抗拒型態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馬信行(1991)。教育社會學。臺北市:桂冠。
高珍琪(2011)。澎湖縣家長的教育價值觀對教育投資實踐與子女課業表現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茂源(2008)。家長參與親師合作。國教之友,59(2),29-35。
張貞吟(2014)。高中生知覺教師教學效能、學業自我效能與班級偏差行為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傑貿(2006)。從次文化看工業設計;以改裝車的台客次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張菁芬(2007)。家長參與、教師態度與學生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華葆(1987)。社會階層。臺北市:三民。
教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1992)。教育大辭典。上海市:上海教育。
莊侑晰(2014)。國民小學學校行銷與家長參與之關係—以關係品質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莊偉立(2012)。國小家長參與學校運作模式之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修龍(2007)。家庭社經地位、教育資源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國中三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許淑雲(2009)。臺北市國小家長參與兒童閱讀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市:三民。
陳妤培(2012)。屏東縣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子女教育與學生學習情形對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步青(2011)。高中職學生違反服裝儀容規定原因探討-以台南市一所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幸仁(2012)。國小教師與家長之情緒距離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5(2),133-154。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
陳素櫻(2012)。台灣東南亞國際研究生學習經驗之研究:文化霸權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啟榮(2005)。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議題之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36,140-147。
陳朝琴(2006)。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增穎、鄭麗卿(2015)。單親幼兒的家長參與、同儕人際及學習表現之探析─以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觀點為例。朝陽人文學刊,13(2),79-96。
陳德謙(2014)。臺灣地區國中階段學習障礙學生學習態度及家長參與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洪葉文化。
曾彥瑋、蕭美鈴(2009)。次文化Teddy Boys元素應用於現代服飾織品製作研究。華岡紡織期刊,16(4),359-370。
曾智豐(2013)。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88,83-98。
黃千毓(2008)。國民小學家長參與與學生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竹攸(2008)。大學生次文化、消費價值與其使用行動加值服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芳銘、楊金寶(2002)。國中生家庭階級影響偏差行為模式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7(2),203-230。
黃素芳(2015)。社經背景及教師文化知覺對家長在親師合作的教育行動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婉婷(2011)。民主與權力:台灣政黨文化霸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黃嘉雄(1996)。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怡蓉(2005)。不同社會階級學童學習習性及成因剖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葉棋楠(2007)。國有土地出售正當性問題之研究--文化霸權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葉靖岑(2013)。不同性別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研究-以一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月菁(2003)。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廖淑婷(2003)。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倩如(2012)。家長參與與學生適應之關係-以永齡希望小學花蓮分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劉慈惠(2007)。幼兒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劉慧華(2013)。屏東縣國小教師子女教育期望與才藝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蔡文輝(2002)。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文輝、李紹嶸(2007)。社會學概論。臺北市:三民。
蔡幸宜(2015)。接觸偏差同儕、偏差行為自我效能與國小高年級學童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維芸(2015)。家長參與子女學習與子女數位素養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蔣金菊(201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曙光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鄭群楷(2013)。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心理契約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麗卿(2015)。單親幼兒的家長參與、同儕人際及學習表現之探析-以幼兒園之教保服務人員觀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蕭仲廷(2012)。論家長參與類型與親師溝通。休閒與社會研究,5,63-75。
蕭如芬(2008)。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戴曉霞(1997)。文化研究與教育研究。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pp.355-374,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謝高橋(1982)。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鍾美英(2002)。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簡杏娟(2014)。十二年國教實施後臺中市公立國中學生家長對子女教育期望與教育改革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二、翻譯本部分
石智青校閱(1994)。葛蘭西(原作者:James Joll)。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83)
李錦旭、吳根明、胡夢鯨、張小鳳、張芬芬、葉重新(譯)(1990)。社會科學概論(第六版) (原作者:Elgin F. Hunt, David C. Colander)。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87)
林清江(譯)(1978)。教育社會學(原作者:Olive Banks)。高雄市:復文。
唐宗清(譯)(1994)。教師與階級:馬克思主義分析(原作者:Kevin Harris)。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82)
張承漢(譯)(1993)。社會學(原作者:L. Broom, C. M. Bonjean, D. H. Broom)。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張儒林(譯)(1997)。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原作者:Dick Hebdige)。新北市:駱駝。(原著出版年:1979)
陸洛(譯)(1997)。社會階級心理學(原作者:Michael Argyle)。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4)
盧嵐蘭(譯)(1996)。社會學導論(原作者:Norman Goodman)。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2)
Dewey, J. (1992)。教育的社會功能。載於厲以賢(主編),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臺北市:五南。
Waller, W. (1992)。獨特的學校文化。載於厲以賢(主編),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臺北市:五南。

三、英文部分
Clarke, J. (2006a). The Skinheads and the magical recovery of community. In S. Hall and T. Jefferson(Eds.).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second edition) (pp. 80-83).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larke, J. (2006b). Style. In S. Hall and T. Jefferson(Eds.).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second edition) (pp. 147-161).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orrigan, P. (1979). Schooling the Smash Street Kids. London: Macmillan.
Epstein, J. L., & Dauber S. L. (1989). Teacher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Parent Involvement in Inner-City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Report No. 32.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Baltimore, MD.
Jefferson, T. (2006). Cultural responses of the Teds. In S. Hall and T. Jefferson(Eds.).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second edition) (pp. 67-70).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Ogbu, J. U. (2009). Black American Students in an Affluent Suburb: A Study of Academic Disengagement. New York : Routledge.
Price, R. J. (2005). Hegemony, Hope, and the Harlem Renaissance -Taking Hip Hop Culture Seriously. Convergence, 38(2), 55-6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6(1),41-81。
2. 何祥如、蔡佳燕(2010)。跨文化親師溝通與聯結活動之探究。國際文化研究,6(2),75-105。
3. 吳迅榮(2013)。社會階級與家長參與:一個香港的個案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3),41-81。
4.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185-214。
5. 李鑑曄、蕭美鈴(2009)。龐克風格在服裝設計上之探討與創作應用。華岡紡織期刊,16(1),66-74。
6.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7. 林明地(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臺灣省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2),155-187。
8.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9. 林俊瑩(2006)。國小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態度及參與行為之關聯性。教育政策論壇,9(1),177-210。
10. 林俊瑩、楊長杰(2010)。造成不同出身背景與社經地位的學前幼兒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差異之因果機制:教育期望與社會網絡的中介角色。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1-29。
11. 林慧芬、涂妙如(2013) 國小低年級家長參與及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9(1),63-86。
12. 侯世昌(2004)。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管理與教育研究學報,2,45-72。
13. 侯靖男、江志正(2010)。國小家長參與子女教育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中正教育研究,9(1),119-159。
14. 陳幸仁(2012)。國小教師與家長之情緒距離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5(2),133-154。
15. 陳啟榮(2005)。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議題之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36,14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