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8: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藝欣
研究生(外文):LIN, YI-SIN
論文名稱:臺灣兒童與青少年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成效之整合分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Counseling for Taiwa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指導教授:連廷嘉連廷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EN, TING-CHIA
口試委員:顏姿吟吳麗雲
口試委員(外文):YAN, ZIH-YINWU, LI-YUN
口試日期:2018-01-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4
中文關鍵詞: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整合分析後設分析效果量
外文關鍵詞: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group counselingmeta-analysiseffect siz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9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1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兒童與青少年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的研究概況與整體成效。透過整合分析研究法,整理歸納國內研究概況,並進一步以效果量計算瞭解整體成效是否有效?效果為何?以提供相關工作者參考。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蒐集、篩選1996年至2016年間,共20篇樣本文獻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所述:
一、文獻回顧整理發現,臺灣兒童青少年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研究,以兒童研究多於青少年研究。其中又以國小高年級兒童為多。團體成員來源部分,普測篩選是最常見的方式。團體進行次數以10次居多;總時數則以11至15小時最為普遍,團體帶領者多由研究者擔任。研究工具方面,多數採用國內現有量表,且多為團體成員自評。
二、經由效果量分析,計算19篇樣本文獻,共50筆數據,得立即效果之平均效果量為0.738;長期效果之平均效果量0.729,兩者皆屬於中度以上效益。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past researches and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counseling for Taiwa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via meta-analysis. For this purpose, there were 19 studies included, from 1996-2016. It began with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ast researches, and then calculated the effect size (Cohen’s d) to find out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counseling for Taiwa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result is as follows:
1. The findings of the review show that over 70% of the studies are for children, and most of them were in the grade 5 and 6.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selected by screening tests.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counseling executed 10 times, total hours were 11-15hours, were the most common. Over 80% of the researchers were the group leader. The existing self-rating scale w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ssessments.
2. Among 19 researches (50 data), the average of effect size on instant effect was 0.738, while the maintenance effect size was 0.729. The result of meta-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counseling for Taiwa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as above medium on both instant effect and maintenance effect.
According to these findings, detailed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謝辭……………………………………………………………………………………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次……………………………………………………………………………………vii
圖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一、兒童與青少年發展 1
二、兒童與青少年團體諮商 1
三、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在兒童與青少年的運用 2
四、兒童與青少年團體諮商整合分析相關研究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一、兒童與青少年 5
二、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 5
三、整合分析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兒童與青少年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及相關研究 7
一、認知行為取向概述 7
二、兒童與青少年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兒童與青少年團體諮商整合分析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0
第一節 研究流程 20
第二節 研究樣本 21
一、研究範圍 21
二、文獻來源 21
三、研究樣本篩選標準 21
四、研究樣本取得 22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4
一、文獻回顧與整理 24
二、整合分析:計算效果量 24
三、研究工具 2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27
第一節 臺灣兒童與青少年認知行為取向團體成效研究 27
一、研究對象 27
二、團體成員來源 27
三、團體次數/週數/時數 28
四、團體帶領者 28
五、依變項及研究工具 29
六、小結與討論 37
第二節 臺灣兒童與青少年認知行為取向團體效果量分析 41
一、立即效果 42
三、小結與討論 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3
第二節 建議 54
參考資料 55
附錄一 整合分析登錄表 63
一、中文資料
王櫻芬(2012)。情緒調節在青少年人際依附與心理困擾之中介角色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2),273-294。
王沂釗、蕭珺予、傅婉瑩(譯)(2014)。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原作者:Corey, M.S., Corey, G., & Corey, C.)。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13)
田秀蘭、陳淑琦、劉玲君、王櫻芬(2003)。兒童團體輔導能力的內涵與評量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4,89-116。
吳芳萍(1997)。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1,139-162。
*吳芳萍(1996)。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季錦(2012)。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提升國小五年級憂鬱傾向兒童挫折容忍力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2007余葳貞認知行為治療團體對憂鬱青少年的治療成效之研究臺北醫學大學碩士論文
林邦傑(1987)。整合分析的理論及其在國內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10,1-38。
林玉彬(2000)。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淑菁(2005)。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中繼親家庭青少年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香秀(2012)。認知行為團體對增進視覺障礙學生社會技巧的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香秀、張景然、劉郁玨(2013)。增進視覺障礙學生社會技巧的認知行為團體介入效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37,1-28。
余葳貞(2007)。認知行為治療團體對憂鬱青少年的治療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周淑椿(2007)。理情行為團體諮商對國小兒童憂鬱傾向輔導歷程及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邱素梅(2008)。理情行為團體諮商對國小高年級兒童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邱千容(2010)。認知行為團體方案對單親兒童情緒能力輔導效果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施旼妍(2007)。理情行為團體諮商對父母離異單親兒童情緒穩定、理性信念的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胡芯瑋(2016)。桌遊媒材融入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害羞兒童社交技巧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翁ㄧ婷(2004)。探討認知行為團體方案對921地震受創學童之焦慮與憂鬱問題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
*孫幸慈(1998)。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父母離異兒童之親子關係信念、情緒感受及行為困擾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修慧蘭(譯)(2009)。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Corey, G.)。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8)
*郭雅美(2005)。運用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方案對高憂鬱指數高中生的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杏琳(2011)。認知行為取向團體對憂鬱青少年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永慶(2000)。國內心理治療與諮商輔導效果的整合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陳綉娥(2007)。認知行為團體方案對國小憂鬱傾向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淑芬(2005)。理情行為團體諮商對國小學生生氣情緒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秉華、王麗斐(1990)。輔導策略與輔導效果實證研究的回顧與檢討。教育心理學報,23,237-260。
陳若璋、李瑞玲(1987)。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的回顧與評論。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2),79-216。
許智傑、謝政廷、吳秀碧(2014)。臺灣團體諮商研究之題材與方法之整合性分析:以2001-2012為例。臺灣諮商心理學報,2(2),49-75。
*張肖琪(1996)。理情團體諮商對父母離婚兒童的行為困擾、家庭關係信念與焦慮之輔導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宏業(2006)。九二一地震災區學童創傷後壓力反應與校園介入方案追蹤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
張春興(主編)(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高賓、戴嘉南(2005)。國內「兒童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整合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8,77-120。
張欣戊、林淑玲、李明芝(譯)(2010)。發展心理學(原作者:Shaffer, D.R.& Kipp, K.)。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莫惠玲(2003)。理情團體輔導對單親兒童自我概念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怡璇(2008)。亞斯伯格症學齡兒童認知行為治療方案之療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

黃瑛琪、戴嘉南、張高賓、連廷嘉(2005)。臺灣青少年生涯團體諮商效果之整合分析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2,71-100。
曾秋琪(2000)。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低學業成就生學業自我概念之影響。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4,325-354。
*曾秋琪(1998)。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低學業成就生學業自我概念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游麗蓉(2012)。臺灣兒童與青少年自我概念理論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SDQⅠⅡⅢ為研究取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曜瑗(2011)。認知行為團體諮商方案對非行少年人際挫折容忍力提升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廖俞榕、連廷嘉(2012)。阿德勒取向團體諮商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的諮商
成效。教育實踐與研究,25(2),67-96。
鄭曉楓(2001)。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信念及攻擊行為影響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曉楓(2002)。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信念及攻擊行為影響效果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7,124-158。
潘昱萱(2011)。認知行為團體處遇對少年藥物濫用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潘昱萱、林瑞欽(2010)。認知行為團體對社區處遇藥物濫用少年在藥物認知、因應策略與用藥行為之效果。玄奘社會科學學報,8,23-56。
蔡明富、林幸臺(1999)。認知行為取向介入方案對攻擊傾向學生的輔導效果之後設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275-295。
劉仿桂(2011)。臺灣兒童與青少年人際關係團體輔導成效之後設分析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2,69-121。
*劉蕙晴(2005)。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理性信念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劉淑言、周桂如(2000)。兒童青少年團體心理治療。護理雜誌,47(6),59-64。
劉彥君、藍玉玲、劉志如、周育如(2008)。認知行為團體治療對憂鬱症狀緩解之成效:近十年之統合分析。中華心理學刊,50(4),383-402。
劉淑慧、田秀蘭、陳淑琦、張勻銘、黃莉惟、廖書䌍、陳慧甄(譯)(2009)。諮商研究法(原作者:Heppner, P. P., Wampold, B. E., & Kivlighan, D. M.)。臺北:學富。(原著出版年:2008)
謝芳鈞(2012)。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中校園欺凌受害者之諮商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簡秀雯(2008)。理情行為團體諮商對跨國婚姻家庭兒童理性信念、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二、外文資料
Braga, D. T., Cordioli, A. V., Niederauer, K., & Manfro, G. G. (2005).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1-year follow-up. Acta Psychiatr Scand, 112, 180–186. doi: 10.1111/j.1600-0447.2005.00559.x.
Casey, R.J.& Berman, J.S.(1985).The outcome of psychotherapy with childre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88-400.
Cohen, J. (1977).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Christner, R.W., Stewart, J.L., & Freeman, A. (2007). Handbook of Cognitive Brhavior Group 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w York: Routledge.
Corey, G. (2013). Case Approach to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Belmont,
  CA: Brooks/Cole.
Christner, R. W., Stewart, J., & Freeman, A. (Eds.). (2007). Handbook of Cognitive-Behavior Group 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pecific Settings and Presenting Problems. New Yorks: Routledge.
Dunn, V., & Goodyer, I. M. (2006).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into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onset depression: psychiatric outcome in early adulthood.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88(3), 216-222.doi: 10.1192/bjp.188.3.216
Durlak, JA.,Fuhrman, T.,& Lampman, C.(1991).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maladapting children: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0(2), 204-214.
Hofmann, S. G., Asnaani, A., Vonk, I. J. J., Sawyer, A. T., and Fang, A. (2012).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Con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6(5), 427-440. doi:  
10.1007/s10608-012-9476-1.
Hoag, M. J. & Burlingame, G. M. (1997).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group treatment: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6(3), 234-246.
Holmes, S. E., & Kiylighan, Jr., D. M. (2000).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Factors in Group and Individual Treatment Process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4), 478-484. doi:10.1037/W022-OI67.47.4.478
Harvey,S.T.& Taylor, J.E.(2010).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psychotherapy with sexually abus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 517-535.
In-Albon, T., & Schneider, S. (2007). Psychotherapy of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76,
15-24.doi: 10.1159/000096361
Larkin, R., & Thyer, B A. (1999). Evaluating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Counseling to improv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elf-esteem, self-control, and Classroom behavior.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14, 147-161.

Muris, P., Meesters, C. & van Melick, M. (2002).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 A preliminary comparison between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and a psychological placebo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33 , 143-158.
Parker, J.G., & Asher, S. R. (1987). Peer Relations and Later Personal Adjustment: Are Low-Accepted Children At Ris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2(3), 357-389. doi: 10.1037/0033-2909.102.3.357.
Spence, S.H., Donovan, C., & Brechman-Toussaint, M. (2000).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 The Effectiveness of a Social Skills Training-based, Cognitive-behavioural Intervention, with and without Parental Involvement.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41(6), 713-26.
Sukhodolsky, D.G.,Kassinove, H.,& Gorman, B.S.(2004).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ang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9, 247-269.
Ung, D., Selles, R., Small, B.J.& Storch, E. A.(2015).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Anxiety in Youth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46(4), 533-47. doi: 10.1007/s10578-014-0494-y.
Weisz, J.R., Weiss B, Alicke, M.D.,& Klotz, M.L.(1987).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for clinicians. Journal Consulting Clinical Psychology, 55(4),5 42-549.doi: 10.1037/0022-006X.55.4.542.
Yalom, I. D. (199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4th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Zimmerman, F. J. (2005). Social and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Disparities in
  Professional Help-Seeking for Child Mental Health Problems: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Sample. Health Serv Res, 40(5), 1514-33.doi:
10.1111/j.1475-6773.2005.00411.x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櫻芬(2012)。情緒調節在青少年人際依附與心理困擾之中介角色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2),273-294。
2. 田秀蘭、陳淑琦、劉玲君、王櫻芬(2003)。兒童團體輔導能力的內涵與評量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4,89-116。
3. 吳芳萍(1997)。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1,139-162。
4. 林邦傑(1987)。整合分析的理論及其在國內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10,1-38。
5. 林香秀、張景然、劉郁玨(2013)。增進視覺障礙學生社會技巧的認知行為團體介入效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37,1-28。
6. 陳秉華、王麗斐(1990)。輔導策略與輔導效果實證研究的回顧與檢討。教育心理學報,23,237-260。
7. 陳若璋、李瑞玲(1987)。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的回顧與評論。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2),79-216。
8. 張高賓、戴嘉南(2005)。國內「兒童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整合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8,77-120。
9. 黃瑛琪、戴嘉南、張高賓、連廷嘉(2005)。臺灣青少年生涯團體諮商效果之整合分析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2,71-100。
10. 曾秋琪(2000)。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低學業成就生學業自我概念之影響。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4,325-354。
11. 鄭曉楓(2002)。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信念及攻擊行為影響效果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7,124-158。
12. 潘昱萱、林瑞欽(2010)。認知行為團體對社區處遇藥物濫用少年在藥物認知、因應策略與用藥行為之效果。玄奘社會科學學報,8,23-56。
13. 蔡明富、林幸臺(1999)。認知行為取向介入方案對攻擊傾向學生的輔導效果之後設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275-295。
14. 劉仿桂(2011)。臺灣兒童與青少年人際關係團體輔導成效之後設分析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2,69-121。
15. 劉淑言、周桂如(2000)。兒童青少年團體心理治療。護理雜誌,47(6),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