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王睿霖(2014)。大學生校外實習工作價值觀、學習成效與就業意願之關係研究—以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王培秀(2006)。高中職學校組織氣候與行政人員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石宜明(2010)。自我效能與工作壓力對學習動機之影響-以臺中市國際觀光旅館全職從業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行政院青輔會(2009)。大專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臺北市:青年輔導委員會。
江威廷(2015)。高中職學校實用技能學程美容造型群學生就業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余嬪(1998)。二年制技術系在職進修班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吳明順(2002)。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武忠、王淑華(2003)。二專餐飲管理科學生職業認知及生涯決定關係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9(2),155-171。吳蔚銘(2009)。國小學生數學領域學習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吳豐旭(2007)。國際觀光旅館員工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情緒智力的干擾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呂馥如(2010)。建教合作班學生實習的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就業意願之相關研究-以北部某高職美容科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巫佳靜(2008)校外實習對高職餐飲科學生職涯規劃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高職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李進益(2004)。影響高(中)職資訊科學生學習滿意度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俐玲(2008)。餐旅系建教生之職場實習滿意度與畢業後從事餐旅業意願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李慧文(2004)。影響身心障礙者勞動參與相關因素探討。就業安全,3(1),25-32。
李青松、趙振維(2008)。大學餐旅科系的校外實習制度之探討。餐旅暨家政學刊,5(3),247-272。
李啟誠、江建良(1998)。專科學校企業管理科校外實習之研究。正修學報,11,197-215。
李婉柔(2010)。南部科技大學商管系學生之實習成效分析:自我效能及未來就業意願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杜運偉(2010)。南京地區高教本科學生就業意願調查分析。高教論壇,5,118-121。
何秀菊(2014)。學生參與校外實習之學習壓力、學習滿意度與職涯發展之相關研究-以科技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何志峰(1999)。三明治物流管理科組:三明治教學之規劃。技術及職業教育,52,15-18。
何光明、楊玲惠、吳柏萱(2012)。 實習環境知覺、實習滿意度與生涯自我效能的關係探討—大同技術學院餐飲管理系的個案研究。國立金門大學學報,2,157-178。周思穎(2006)。餐旅業建教合作生實習滿意度與未來從事餐旅業意願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林佩怡(1999)。二專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雨蓉(2010)。觀光相關科系學生校外實習滿意及未來從事觀光產業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軒黛(2009)。從學生能力取向探討實習前「四技餐飲教育課程」之成效—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林清江(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教育研究所集刊,22,129-188。
林海清(1991)。影響工職教師支援企業界研究發展關鍵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洪雪珍(2004)。員工工作滿意與士氣關係之研究-中國某企業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洪小萍(2015)。新北市高職學生校外實習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林孟蓉(2010)。技職院校校外實習課程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市。范姜淇(2015)。技術型高中工業類實用技能學程學生職業災害態度及職業認知對就業意願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邱惠華(2005)。學習環境、個人屬性對吸收能耐關係之實證研究-以S學校輪調式建教合作餐旅管理科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邱秀雲(2007)。高職進修學校餐料管理科學生對實習科目學習滿意度及整體滿意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柯淑屏(2003)。高職餐影管理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唐智(1986)。建教合作通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徐正光(1997)。工廠工人的工作滿足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43,23-63。
徐恆鑑(2007)。校外實習成效之評估-以明志科技大學三明治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康自立(1985)。建教合作教育原理。臺北市:全華書局。
張俊郎、周昭宇(2001)。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探討教學品質之改善──個案研討。教育與心理研究,24,49-66。張鴻友(2004)。領導風格、勞資協商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詠涵(2012)。實習壓力、休閒因應、休閒參與及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以大專旅館實習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張德聰(1992)。教師工作生涯壓力的調適。教師天地,57,40-48。
張佳怡(2014)。護理學生實習壓力及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教育部(2000)。技職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開設校外實習課程作業要點。2013 年 2月7日。
教育部(2014)。「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作業參考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曹天怡(2011)。某護專精神科實習護生人格特質、實習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曹勝雄、容繼業、劉麗雲(2000)。專科餐旅教育「三明治教學制度」實施之認知研究:從教師觀點。高雄餐旅學報,3,53-68。
許文敏(2001)。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國雄(1996)。加強技職體系建教合作制度之研究。東方工商學報,19,1-22。許順旺、林瑋婷、蘇紅文(2010)。國際觀光旅館宴會廳內外場員工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商管科技季刊,11(2),209-240。許順旺、林顯邦、張姮燕(2011)。國際觀光旅館客房部門員工壓力源、組織認同與績效表現之相關研究:以調適行為為干擾變項。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1(1),1-25。許錫銘(1998)。我國試辦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馮炫傑(2011)。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生在校學習、建教實習滿意度與未來餐飲進路規劃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郭德賓、莊明珠(2006)。校外實習課程衝突影響因素對學生就業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科系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3(1),113-131。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修訂初版)。台中市:精華書局。
陳韋吩(2010)。國際觀光旅館管理者領導風格、員工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陳婉芝(2008)。技職院校實習生成就動機、工作滿足與留任意願關聯性之研究-以餐旅相關學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陳紹綿、高筱婷、陳建和(2009)。工作壓力、休閒因應與健康之研究-以臺北市高中女性教師為例。旅遊健康學刊,8(1),37-56。陳錫鎬(1991)。建教合作教育制度的探討。技職雙月刊,4,22-27。
陳昭雄(1985)。工業職業技術教育。臺北市:三民書局。
黃英忠、黃培文(2004)。實習工作價值觀的建構及其與工作投入的關係―以大專觀光、休閒、餐旅相關科系學生為例。觀光研究學報,10(1),63-78。黃建宏(2014)。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群建教合作班學生業界實習滿意度與就業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黃鈺雯、楊其璇、何淑儷、胡月娟(2011)。大學護理系學生實習壓力與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7(1),14-25。萬金生、楊仁德、傅貽瑞(2009)。深度訪談法探討餐旅教育校外實習之行前輔導工作。取自http://eshare.stut.edu.tw/EshareFile/2009_10/2009_10_775f6f c5.pdf
劉文得(2009)。高屏地區餐旅科系實習餐飲實習滿意度與未來職涯規劃之相關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
劉育倩(2005)。臺中地區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臺北市。
劉修祥(2004)。餐旅人力資源部門主管觀點之觀光教育:教學、實習、就業、徵才暨合作夥伴關係的探討。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3,101-113。
劉瀚升、葉龍泰、楊雅閔、鄭富元(2010)。實習滿意度與未來從事餐旅業意願之探討-以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餐旅管理學系學生為例。稻江學報,4(2),143-161。
劉俊良(2015)。大學生校外實習工作壓力、工作適應與就業意願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高雄市。楊熾能(2012)。三明治實習體驗對未來職涯發展影響—以大華技術學院學生為例。「第十二屆兩岸經貿暨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大華科技大學。
蔣明哲(2011)。保險金融學群學生核心職能與校外實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C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蔡孟倩(2005)。技職餐旅實習學生情緒覺察、社會支持、情緒勞動與其實習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蔡照文、李維綸、蔡亨翰、郭恆閔(2010)。四技護生產科護理實習壓力與身心健康相關性之探討。美和技術學院院報,29(1),63-75。
蔡維倫(2013)。科技校院室內設計系校外實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北部某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賴清國(2002)。臺灣地區高職餐飲管理科辦理現況與改進策略。商業職業教育,85,10-17。鍾瑞國(1996)。我國工業教育教學評量之檢討。教育資料集刊,19,129-143。
貳、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 , 267-299.
Bussing, A., Bissels, T., Fuchs, V., & Perrar, K. (1999). Adynamic model of work satisfaction: Qualitative approaches. Human Relations, 52, 999-1028.
Beard, F., & Morton, L. (1999). Effects of internship predictors on successfulfield experience. Journalism and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3(4), 42-53.
Campbell, J. P., Dunnette, M. D., Lawler, K. E., & Weick, K. E. (1970).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Cribbin, J. J. (1972). Effective managerial leadership.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Inc.
Cannon, W. B. (1932).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a study of English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sychology, 15, 473-489.
Cartwright, S., & Cooper, C. L. (1997). Managing workplace stres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husmir, L. H., & Frontczak, N. T. (1990).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opportunities forwomen: Women and men paint different pi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7(3), 295-301.
Cavanaugh, M. A., Boswell, W. R., Roehling, M. V., & Boudreau, J. W.(2000).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self-reported work stress among U.S. manag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5(1), 65-74.
D’Abate, C. P., Youndt, M. A., & Wenzel, K. E. (2009). Making the most of an internship:An empirical study of internship satisfa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al, 8(4), 527-539.
Gordon, T., & Anderson, R. (1984). Longma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and Pschiatry. Longman Inc, 65, 103-149.
Greenberg, G., & Baron, R. (1997). Beaviorin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ley & Sons Inc.
Haller, A. O., & Portes, A. (1973). Status attainment proces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46, 51-91.
Holland, J. L. (1985).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 A Theory of Vocational. New York: Harper.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rper.
Kim, K. & Jogaratnam, G., (2010), Effects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 to stay in the hotel and restaurant industry. Journal ofHuman Resources in Hospitality & Tourism, 9(3), 318-339.
Luckey, E. B. (1974). The family: Perspectives on its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choice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human developmen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Locke, E. A., Frederick, E., Lee, C., & Bobko, P. (1984). The effect of self-efficacy, goals, and task strategies on tas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9, 241-251.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artin, C. L. (199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 45(4), 196-209.
Price, J. L. (1993). Reflection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voluntary tumover. Intrm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2(7), 600-624.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New Jersey: U.S.A.
Ross, C. M., Beggs, B. A., & Young, S.J. (2006). Mastering the job searchprocess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services. Boston, MA: McGraw Hill.
Smith, P. C., Kendell L. M., & Hulin C. L. (1969). 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 Rand Mcnally.
Super, D. 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Harper & Row. New York: McGraw Hill.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Wiley.
Weatherald, C., & Taylor, D. (2002). Higher education: the future for adults. Adult learning, 13(5), 18-19.
Zopiatis, A. (2007).Hospitality internships in Cyprus:A genuine academicexperience or a continuing frust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1), 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