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于庭(2016)。精緻化策略對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方麗娜(2004)。文言文詞義教學研究。中學教育學報,11,151-178。
王淑貞(2001)。應用增強相剋行為方案改善國小啟智班學生自我刺激行為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王惠佳(2013)。字族文識字教學策略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識字能力與閱讀流暢度成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王銘賢(2017)。運用桌上遊戲增進幼兒執行功能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李岱倩(2015)。桌上遊戲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之影響-以新北市樹林國小為例。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慧如(2016)。桌上遊戲融入差異化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單字識字量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李秀宜(2016)。桌上遊戲融入低年級語文領域對學童學習動機之探究。崑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尉嘉(2016)。以合作式桌上遊戲為媒介促進資賦優異學生社會能力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邱小芳(2008)。詞彙導向之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表現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林家玉(2006)。兩種詞彙教學法對智能障礙學童詞彙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政霓(2010)。以詞帶字教學法與詞彙教學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語詞與生字學習成效之比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林央倫(2010)。企業管理訓練桌上遊戲教材評選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呂美娟(1999)。基本字帶字識字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成效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余禮娟、馮淑慧(2000)。書寫障礙學生個案實例教學。特教園丁,15(3),26-29。
吳珮雯(2001)。學習障礙者的情意教學。國小特殊教育,32(12), 67-70。
周台傑、林國花(1991)。國小閱讀障礙兒童成就與能力差距方式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6,285-320。
洪儷瑜、張郁雯、陳秀芬、陳慶順、李瑩玓(2003)。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臺北:心理。
洪肇君(2015)。〈考古發現14面骰 周朝就有桌遊〉,中時電子報,取自中時網: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0002066-260309,2017年3月27日。
柯華葳(1999)。閱讀能力的發展。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基礎(81-118)。臺北:心理。
柯華葳(2007)。臺灣需要更多「閱讀策略」教學。2007親子天下,專刊,152-158。
邵慧綺(2003)。視知覺能力與聲韻能力對閱讀障礙者識字學習之影響。特殊教育季刊,87,27-33。
施仲謀(2013)。朗讀教學。小學中國語文知識增益系列之五,取自朗讀網站: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resources/primary/lang/2013_2_23a.pdf,2013年2月23日。
孟瑛如(2000)。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臺北:五南。
孟瑛如、張淑蘋(2003)資源班語文教學-有趣的識字教學設計。國教世界,207,31-40。
郭維雯(2017)。運用桌遊以提升國小學生之英文閱讀能力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康寧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碩士論文。胡永崇(2013)。學習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312-348)。臺北市:五南。
侯莉屏(2008)。遊戲化教學應用於國小環境教育-以入侵紅火蟻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環境教育組碩士論文。侯惠澤(2014)。愈玩愈愛學,達人教你挑「桌遊」。親子天下,60,208-211。
教育部特殊兒童普查小組(1993)。中華民國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報告。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106學年度一般學校各縣市特教類別學生數統計(身障)。取自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
https://www.set.edu.tw/Stastic_WEB/sta2/doc/stuA_city_All_spckind_B/stuA_city
_All_spckind_B_20171020.asp,2017年10月20日。
馬亘永(2016)。桌遊對高職學生學習程式成效與動機影響之研究 -以「海神之戰」桌遊設計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學系碩士論文。張新仁(1990)。從訊息處理談有效的學習策略。教育學刊,9,47-66。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與(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馨文(2014)。字族文結合圖像識字教學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之個案研究。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庭瑋(2016)。識字教學結合重複閱讀對國小學習障礙者閱讀流暢度及文本理解
能力之研究。台北市立大學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榮(1999)。個案診斷及補救教學報告。載於洪儷瑜(主編),識字困難學生之診斷與補救教學個案報告(146-163)。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黃千玳(2016)。桌上遊戲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注意力成效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心玫(2013)。桌上遊戲在國小資源班的教學應用。桃竹區特殊教育,22,28-41。
許天威(1986)。學習障礙者之教育。臺北市 : 五南。
許佩雯(2013)。基本字帶字識字教學對學習障礙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許芷瑋 (2015)。自製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之學習成效。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博班碩士論文。童教桌遊研究院(2014)。桌上遊戲談兒童心智教育。取自怪e紅傑克網站: http://mj9981168.pixnet.net/blog/post/110072877,2013年1月31日。
彭郁茹(2013)。繪本故事教學對增進國小資源班學生詞彙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國立編譯館 (1987)。國民小學國語科教學指引。台北:國立編譯館。
陳金明(1995)。識字教學與兒童認知發展。載於臺東師院(主編),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63-373) 。臺東縣:國立台東大學。
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行性。國教新知,4,41-45。
陳博政(2017)。運用桌遊於國中等差數列之數學教學成效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陳逸之(2014)。以桌上遊戲課程促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同儕融合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美慧(2016)。運用桌上遊戲教學促進自閉症兒童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坤堂(1995)。學習障礙兒童。臺北市:五南。
楊坤堂(2002)。書寫語文學習障礙學生的補救教學。國小特殊教育,33,1-8。
楊坤堂(2004)。書寫語文學習障礙學生。臺北市:心理。
楊曉玲(2011)。資訊融入詞彙教學與文句脈絡詞彙教學對識字障礙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賴怡伶(2016)。桌上遊戲應用於提升特殊需求幼兒社會互動技巧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維基百科(2018)。桌上遊戲。取自維基百科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1%8C%E4%B8%8A%E9%81%8A%E6%88
%B2,2018年1月8日。
劉月雯(2016)。運用桌遊和LASY積木教學引導幼兒創造力之研究。明道大學課程
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依亭(2016)。桌上遊戲應用於國中腦性麻痺學生學習社會技巧之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鄧昭怡(2014)。<桌弄‧弄桌遊>-2014菁頭腦(青少年)桌遊營隊課後側寫【部落格文字】。取自桌遊網站: http://yoho20110905.pixnet.net/blog/post/183309792-%3C%E6%A1%8C%E5%BC%84%E2%80%A7%E5%BC%84%E6%A1%8C%E9%81%8A%3E-2014-%E8%8F%81%E9%A0%AD%E8%85%A6%E9%9D%92%E5%B0%91%E5%B9%B4)%E6%A1%8C%E9%81%8A%E7%87%9F%E9%9A%8A-,2014年7月14日。
瘋桌遊(2017)。導覽介紹。取自瘋桌遊益智遊戲專賣店網站:http://www.phantasia.tw/intro?pdir=353,2017年12月31日。
歐素惠(2003)。三種詞彙教學法對閱讀障礙兒童的詞彙學習與閱讀理解之成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石竹(2009)。記憶策略在華語詞彙教學中的運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謝佩樺(2014)。桌上遊戲應用在社會技巧訓練課程於國小亞斯伯格症兒童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國立新竹師院學報,6,105-133。
魏金財(1998)。字詞彙的教與學—認知觀和系統分析。教育部主辦,台灣省國民教師研習會宣讀之論文(臺北)。
魏韶葳(2014)。桌遊「妙語說書人」融入國小國語補救教學計畫之行動研究─以三年級學生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胡永崇、黃秋霞、吳兆惠、胡斯淳、顏玉華(譯)(2011)。學習障礙(原作者:NBWilliam)。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4)
曾士傑(譯)(2010)。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原作者: Michael Pressley)。臺北:心理。
Atkinson,R. C&Shiffrin,R. M.(1968).Atkinson-Shiffrin model. Retieved 18 February,2010,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Atkinson-Shiffrin_memory_model
Alessandro Viggiano, Adela Viggiano, Bruno De Luca, Caterina Santangelo, Caterina Tolomeo, Celeste Fevola, Kaledo(2015).a board game for nutrition education of dren and adolescents at school: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healthy tyle promo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174,217-228.
Bock, M. A.(2007). A social-behavioral learning strategy intervention for a child with asperger syndrome:Brief report.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28(5),258-265.
Flavell, J. H.(1976).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Fernald,G.(1988).Remedial techniques in basic school subjects. New York:McGraw Hill.
Fagan,B. M.(2004). The Seventy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ancient world. London:Thames & Hudson Ltd.
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Gunning,T. G(1996).Creating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all children(2nd ed).Needham Heights,MA: Allyn&Bacon.
Hallahan,D.p.,Gajar,A.H.,Cohen,S.G.,&Tarver,S.G.(1978).Selective attention and locus of control in learning disabled and normal children.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1,231-236.
Hagborg,W.J.(2003).Sources of school belonging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
Johnson,D.J.,&Myklebust,H.(1967). Learning disabilities: Educational principles and remedial approaches. NY: Grune & Stratton.
Johnson,D.D.,Pittelman,S.D.,&Heimlich,J.E.(1986).Semantic mapping.The Reading Teacher,46,778-783.
Lewis,A. B.(1989). Training students to represent arithmetic word problem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1(4), 521-531.
Lerner J., (1993).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6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James,M.Kauffman(1997).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of children and youth, NJ: Prentice-Hall.
Lerner J.,(2000).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8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
Lerner,J.,&Johns,B.H.(2012).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related mild disabilities: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new directions .Boston ,MA:Houghton Mifflin.
Ray,Mercer(1992).Class-based n-gram models of natural language.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18(4), 467-479.
Misulis,K.(1999).Making vocabulary development manageable in content instruc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70(2), 25-29.
McKinney,J.D..&Feagans,L.(1983).Adaptive classroom behavior of learning disabled student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6,360-367
Oren, A.(2008).The use of board games in child psychotherapy,Journal of Child Psychotherapy,33(4), 364-383. doi: 10.1080/00754170802472893
Wiig E,Semel E(1975).Productive language abilities in L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8, 5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