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逢辰(譯) (1994)。論析貝多芬鋼琴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原著者:克里姆遼
夫)。台北:大呂。
王杰珍(譯) (2008)。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他本人的彈奏和教學(原著者:Kenneth
Drake)。桃園:原笙國際。
王美珠等(譯) (2005)。音樂認識與欣賞。(原著者:Roger Kamien)。台北:麥格
羅希爾。
王潤婷(譯) (2009)。指尖下的音樂。(原著者:Ruth Slenczynska)。台北:大地。
方銘健(2015)。西方音樂導論。台北:方銘健。
朱雁冰(譯)劉小楓(編選) (2006)。論莫札特。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李哲洋(譯) (1989)。莫札特。(原著者:歐夸兒)。台北:全音樂譜。
李維拉(譯) (2007)。於是,命運來敲門。(原著者:Edmund Morris)。台北:左岸
文化。
李孝賢(譯) (1981)。應用曲式學。(原著者:浦勞特)。台北: 全音樂譜。
全通翻譯社(譯) (2016)。好音樂的科學。(原著者John Powell)。台北:大寫出版。
貝拉、巴拉茲等(1992)。莫札特傳。台北:帕米爾。
林金滿(2008)。莫差爾特鋼琴奏鳴曲教學研究。台北:全音樂譜。
林勝儀(譯)(2001)。作曲家別名曲解說珍藏版。(原著者:音樂之友)。台北:美樂。
林勝儀(譯)(1994)。新訂音樂概論。(原著者:山縣茂太郎)。台北: 全音樂譜。
近衛秀蘑(1982)。貝多芬外傳。台北:全音樂譜。
林珍如、夏荷立(譯)(1999)。莫札特效應。(原著者:Don Campbell)。台北:先覺。
林道生(校定) (2006)。論鋼琴表演藝術。(原著者:亨利.涅高茲)。台北:樂韻。
范乃信(2013)。貝多芬密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台北:五南圖書。
孟憲福(主譯)(2004)。劍橋音樂入門。(原主編者:Stanley Sadie,Alison
Latham)。台北:果實出版。
洪妤靜(譯)(2004)。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原著者:Chris Craker)。台北:遠流。
徐招宇、吳家恆(譯)(2001)。貝多芬的頭髮。(原著者:Russell Martin )。台
北:時報文化。
馬清(1998)。鋼琴藝術史。台北:揚智文化。
梁憲怡(1993)。鋼琴教學研究。台北:全音樂譜。
程秋堯(譯) (1995)。偉大音樂家群像:莫札特。(原著者: Pegg Woodford)。台北:
智庫文化。
蕭美惠、林麗冠(譯) (1995)。偉大音樂家群像:貝多芬。(原著者: Ates Orga)。
台北:智庫文化。
張大勝(1995)。鋼琴音樂研究。台北: 全音樂譜。
張大勝(1999)。鋼琴彈奏藝術。台北:五南圖書。
張奕明(譯) (2007)。貝多芬鋼琴演釋。(原著者: Carl Czerny)。上海:上海音樂。
張美惠(1984)。莫札特鋼琴奏鳴曲之研究。台北:全音樂譜。
梁友梅(編譯) (1979)。貝多芬的命運和創作。(原著者John N. Burk)台北:天同。
許鐘榮(1999)。古典音樂400年:維也納古典的樂聖。台北:錦繡。
陳芳玉(譯) (1984)。鋼琴彈奏的基本原則。(原著者: Joseph Lhevinne)。台北:
全音。
陳明美(1995)。莫札特鋼琴研究。台北:全音樂譜。
陳欣宜(譯)(2007) 。Master of the keyboard (原著者:Konrad Wolff)。桃園:
原笙國際。
傅雷(2003) 。傅雷音樂講堂:認識古典音樂。台北:城邦文化。
傅雷(譯) (1996) 。貝多芬傳。(原著者:Romain Rolland)。台北:世界文物。
潘文嘉(譯) (2005) 。彈得像霍洛維茲。(原著者:Wolfgang Wagenhauser 、
Michael Reuter)。桃園:原笙國際。
潘皇龍(譯) (1985) 。音樂的結構與風格 (原著者: 黎翁斯坦)。台北:全音樂譜。
劉志明(2005) 。古典時代音樂史。台北:全音樂譜。
劉志明(1996) 。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台北:全音樂譜。
劉瓊淑(2014) 。鋼琴教學實務探討。桃園:原笙國際。
謝孟璇(譯) (2017) 。所見皆靈思的天才:莫札特書信選(原著者:Wolfgang
Amadeus Mozart)。台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
謝孟璇(譯) (2017) 。力抗命運叩門聲的英雄:貝多芬書信選(原著者:Ludwig van
Beethoven)。台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
二、期刊
沈珍伶(2015)。貝多芬第一期鋼琴奏鳴曲演奏思維探討。臺北市立大學通
識學報,2,55-66。
沈雕龍(2015)。「歌劇裡,詩必須是音樂乖順的女兒」_以莫札特三部維也納諧劇
為例,談義語歌劇的韻文入樂。音樂研究,23期。
吳京珍(2001)。鋼琴奏鳴曲的演變與風格差異=The Evolution and Idiomatic
Differentiation of Piano Sonatas。臺南師院學報,34,493-507。
吳雅婷、龐大熹(2008)。思索鋼琴教學。藝術研究期刊。4,25-30。
莊舜序(2006)。貝多芬交響曲中的生命教育意涵。止善,創刊號。115-128。
張征君(2009)。當S.H.E遇到莫札特:將流行音樂帶入國中音樂教室經驗談。
美育,168,24-29。
陳順德(2009)。徘徊在人神之間 曠古奇才莫札特。百世教育雜誌,214,58~63。
陳美富(1994)。鋼琴彈奏的指法。國教月刊,41(1-2),35-39。
劉瓊淑(1996)。小學階段的鋼琴教學。國民教育,36(4),25-30。
鐘家瑋(2007)。莫札特鋼琴奏鳴曲中的管絃樂風格。高雄師大學報
,22,241-255。
陳怡潔 (2004)。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中期曲風轉變的探討。
音樂研究,3,193-235。
陳千姬 (2000)。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鋼琴奏鳴曲之風格特性及演奏
時之速度探討。教師之友,41(4),51-55。
三、論文
王湘霓(2005)。貝多芬«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6»與«E大調鋼琴奏鳴曲作
品109»之音樂作品分析及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
呂瑀棻(2013)。莫札特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創作風格演變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台北。
林宜貞(1999)。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變奏樂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徐逸嫻(2012)。庫勞鋼琴小奏鳴曲作品88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巢愛梅(2016)。貝多芬降A大調第十二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6之探討。國立台灣藝
術大學。台北。
蔡妮莉(2015)。馬水龍«台灣組曲»與«雨港素描»樂曲研究與教學探討。國立台北
教育大學,台北。
劉忠欣(2011)。莫札特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之演奏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
四、雜誌
MUZIK古典樂刊。完全典藏版_讀解.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上)、(下)。有樂出
版,台北。
全音音樂文摘。第8卷第四期。特集 論莫札特。全音音樂文摘雜誌社,台北。
全音音樂文摘。第11卷第四期。專集 貝多芬。全音音樂文摘雜誌社,台北。
五、辭典
康謳主編(1991)。大陸音樂辭典。台北:大陸書店。
貳、外文部分
Blom,E. (1966).Mozart.London : J.M.Dent and Sons.
Geoffrey Hindley(Ed.). (1971).The Larousse Encyclopedia of music. England :Hamlyn Publishing.
John Burrows(Ed.).(2005).Classical Music.New York : DK publish,Inc.
Solomon,Maynard.(1977)Beethoven.New York : Schirmer Books.
叁、樂譜
Mozart Piano Sonatas Vol.ⅠⅡ。全音樂譜出版社。台北。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Vol.ⅠⅡ。全音樂譜出版社。台北。
肆、有聲資料
The Complete Gulda Mozart Tapes。2009 Deutsche Grammophon GmbH,Hamburg。
A Universal Music Company。
Beethoven Piano Sonatas(complete)。Licensed from Universal Music Operation Ltd。Originally released on Amadeo。Recording:Austria,1967。
伍、網路資源
1、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grovemusic/view/10.1093/gmo/978156
1592630.001.0001/omo-9781561592630-e-0000003894(2016)
2、http://terms.naer.edu.tw/detail/710947/(2018)
3、https://www.muzikair.com/en/(2016)
4、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
id=%22093NTNT5247007%22.&searchmode=basic(2017)
5、https://read.muzikair.com/tw/tag/%E8%8E%AB%E6%9C%AD%E7%89%B9/page/3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