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加微 (1990)。行為科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王志全、葉昇達、陳正專 (2011)。高中職運動選手升學管道之探析。臺大體育健 康休閒期刊,10(3),229-236。
王馨儀(2014)。捍衛手「繭」之繩力女孩-女子拔河隊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丘前峯 (2010)。臺北地區國小巧固球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安碧芸、駱碧蓮 (2009)。“認同”與“尊重”:臺灣報紙運動新聞報導之性別意涵分析。體育學報 42卷1期,83-97。江映帆 (2012)。臺灣體育界的性別文化與陽剛女運動員的生存策略。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何正峰,陳建利,陳光紫,王潔玲 (2008)。桌球選手目標取向與知覺動機氣候對內在動機之影響。北體學報16期,49-57。何燕娟 (1999)。有氧舞蹈及水中有氧學習課程對專科高年級女生健康適能及身體組成之比較。嘉義技術學院學報,65,171-184。吳文忠 (1977)。體育史。臺北:正中書局。
吳佳鴻、楊文財、黃曉晴、黃璧惠(2004)。探討台北市金牌韻律體操選手退出訓練之原因:個案調查研究。北體學報12期,240-260。
吳明清 (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出版社。
吳英仲、李勝雄 (2012)。學生運動員與生涯規劃。大專體育,121,24-30。吳修廷 、廖主民 (2011)。體育課不同同儕地位的兒童在社會心理組成上的差異。體育學報第44卷第4期,609-622。吳益勝(2003)。高中男子排球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進修碩士班論文。吳淑卿、解德春(2007)。大專甲組運動員的訓練、學業與生涯規劃。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5,1-8。
吳錦雲 (2006)。亞洲田徑混合運動近況分析比較與成績鑑別。輔仁大學體育學刊第五期。156-170。吳麗珍、黃惠滿、李浩銑 (2014)。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之比較。護理雜誌 61卷3期。105-111。呂銀益(1997)。青年橄欖球員參與動機及學習阻礙因素分析與研究。臺北市:華泰書局。
李世豪 (2015)。大學運動績優生翻轉學業困境所展現之智慧。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李加耀 (2005)。文憑氛圍下的搖擺人-一個人類學觀點的探討。運動哲學心靈饗宴,337-344。
李冠逸 (2016)。大專院校競技啦啦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運動倦怠對退出意圖之預測研究。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碩士論文。李美枝、鍾秋玉 (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杜宜展 (2007)。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研究。實踐博雅學報,8,111-148。周文祥(1996)。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國民體育季刊,3,(25),60-68。
林仁義(2001)。原住民甲組成棒選手參與棒球運動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台北市。
林仙芳 (2015)。優秀女子籃球選手退役後的職場適應:工作性質與退休自願性的影響。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淑馨 (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
林清和(2001)。教練心理學 。台北市:文史哲。
林貴彬、楊正群、陳克舟(2016)。優秀足球選手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87-96。林曉怡(2005)。台南市國小游泳團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台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
邱于真(2014)。我國女性排球裁判參與執法歷程之研究--女性主義的觀點。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邱金松(1988)。運動社會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施瑩悌、陳金盈 (2013)。2012年倫敦奧運會我國女性運動員競技運動能力之研究。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 7卷1期,19-34。
洪子晴 (2011)。臺灣大專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影響因素之探討。成大體育43卷1期,43-55。洪文惠(2004)。運動報導中性別意識呈現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6(3),1-9。洪惠娟 (2013)。淺談女性主議崛起對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競賽意識與表現之探討-以101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為例。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 32卷2期,55-65。洪煌佳 (2016)。優秀學生運動員運動退出意圖。中華體育季刊,30(1),1-8。
洪煌佳、陳癸享 (2010)。聽障選手的社會支持及參與動機之關係研究。成大體育,42 (1),1-18。洪聰敏(2002)。運動員生涯規劃要項。2002年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輔導人員研討會發表,臺北市。
紀明德 (1999)。我國大學院校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活動之分析與研究。台北市:華泰。
紀俊吉、蘇慧慈(2006)。運動員應有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86,127-132。胡崇偉、陳月娥 (2013)。臺灣社會下的媒體再現與女性運動員:屬民觀點的批判。體育學報 46卷4期,475-490。范碩芬 (2015)。影響學生運動員學業表現之心理因子:集體愚蠢。國立體育大學碩士論文。馬文山 (2010)。退役羽球男子甲組選手職場生涯規劃之探討。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立學、廖慶華 (2013)。國中學生及家長對課業及運動態度之差異比較。國立虎 尾科技大學學報,31 (2),83-100。
張怡潔、吳聰義 (2008)。國小排球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437-441。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典明版)。臺北市:東華。
張家榮 (2009)。大專女性運動員飲食態度、月經週期與骨密度情形之探討。國立體育大學研究所論文。
張雪玉 (2012)。學生運動員職涯轉銜諮商模式之追蹤成效評估。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富鈞,許玫琇,劉兆達 (2015)。大專運動員之運動員認同、社會支持、生涯信念及生涯發展之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究 59期,1-20。張惠雯 (2015)。高中職高學業成就學生參與運動訓練之動機、阻礙因素及因應策略。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碩士論文。張雅惠(2006)。大學生運動參與與性別角色關係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系碩士論文。張靜倫(1999)。巔頗躓仆來時路----論戰後台灣的女人、婦運與國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豐盛(2004)。台南市國小民俗體育團對學童參與動機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碩士論文。許立宏、蕭珮嫻、蔡淑敏 (2013)。臺灣第一位亞運游泳金牌女選手的運動生涯敘事研究。休閒運動期刊,13,83-93。許素琴 (1998)。修習羽球課程大學生參與運動動機之研究。台北市:文景。
許健民(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的角色衝突。中華體育,12卷2期,10-14。許智強(2014)。退出運動場的下一步-運動員生涯轉換的媒體再現。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許瀞心(2003)。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66,105-110。陳又琪(2009)。運動績優保送大學非體育科系女性排球選手學校適應與生涯發展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元和、傅承珊(2011)。月經週期對運動能力影響相關文獻之探討。淡江體育第 14 期。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安琪(2016)。性別刻板印象威脅效應影響女高中生生涯發展決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陳伯儀、劉玉峰 (2011)。女性主義對女性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權利之影響。大專體育,20-25。陳志弘 (1998)。奧林匹克路跑參與者生活型態與動機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未出版碩士論文。103-113。
陳志成、柯彥惠、施又倫 (2010)。HBL高中籃球聯賽球員參與動機之研究。運動知識學報,253-264。陳志榮、張碧峰 (2008)。台維斯盃賽制與我國歷年成績回顧(1972-2007)。大專體育97期,108-114。陳李綢 (2005)。個案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其昌(1996):運動傷害所造成的心理情緒困擾及其因應對策。大專體育,27 期78-82。陳忠強、季力康、江衍宏(2007)。高中教練之教練效能、社會支持與身心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8(1),1-12 。陳建國、袁繼芳 (2010)。性别角色與女性休閒運動的研究。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5(2),20-22。
陳盈全 (2013)。臺北市國中體育班學生學習困難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7期,183-188。陳美綺、季力康 (2015)。一條沒有回頭的路-大專運技系學生運動員的困境。臺灣體育學術研究 59期。陳羿戎、賴丹穠、王宗進(2007)。運動員學業的成功經驗與影響因素之探究。兩岸體育與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會,35-49。
陳渝苓、陳瑾葶 (2010)。「不公平的起跑線」:從性別觀點探討女性運動員的雙重汙名現象。中華體育季刊 24卷1期,90-99。陳渝苓、廖明慧 (2009)。「搖滾玫瑰」:女性主義在運動場域中的具象與再現。大專體育學刊,11(4),15-28。陳聖芳(1997)。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曾郁嫻,程瑞福(2010)。以發展觀點看運動與體育場域中的性別與就業。大專體育,106,39-47。程玉然(2016)。傅園慧說「例假」影響表現,打破運動場上被忽視的「月經禁忌」。The New Lens關鍵評論。
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6871
黃于庭 (2008)。外表吸引力、美容整形態度對女性參與美容整形旅遊意願之研究。亞洲大學碩士論文。黃小熒 (2015)。運動員生涯轉換之探討。學校體育第147期,120-128。黃小熒、楊宗文、陳靜玲 (2015)。運動員生涯轉換之個案研究-運動員的守護天使。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 9卷1期,57-70。
黃小熒、楊宗文、陳靜玲 (2015)。運動員生涯轉換之個案研究-運動員的守護天使。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第9卷第1期。
黃宜萍 (2001)。徘徊在社會體制的十字路口-十八名女性運動員運動社會化與身分認同的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奕琵、 許光麃 (2016)。優秀桌球運動員生涯規劃個案探討。身體文化學報 22期,83-103。黃苹苹 (2004)。大專運動生涯規畫與未來發展之探討。輔仁大學運動學刊,第三期,229-237。
黃郁婷(2005)。運動閱聽人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以第20 屆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泰盛 (1998)。大專學生參與足球運動之研究。屏東:睿煜書局。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 (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之探討。北體學報11期,181-192。黃國恩(1996),我國大專柔道選手的柔道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大專體育,193-199。黃崇儒 (1998)。談運動家精神之培養。中華體育季刊,12(1),1-8。黃崇儒(2013)。新專題構想-運動員生涯發展。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3(1),93。
黃崇儒、余雅婷、洪聰敏 (2014)。檢視大學運動員的生涯轉換:生涯發展模式之觀點。大專體育學刊,192-201。黃雅惠 (2003)。女性運動員於社會化中之動機、角色衝突及困境之研究-以參與九十二年大專運動會甲組女選手為例。臺北巿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2 版)。台北市:心理。
黃鈴雯、廖主民 (2017)。運動員的公平知覺與集體效能:對教練信任感之中介角色。大專體育學刊 19卷2期,134-147。楊孟華、侯堂盛(2013)。不同比賽成績評定方式運動員的訓練工作熱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生活品質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68-180。楊美貞 (2003)。臺灣地區女大學生性別角色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楊靜芬 (2013)。硬式/是「女子」棒--女性從事棒球運動之經驗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葉玉珠、高源令、修慧蘭、陳世芬、曾慧敏、王珮玲、陳惠萍(2010)。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葉良志 (2006)。青少年運動員與非運動員日常生活與運動情境道德判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葉重新(201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葉麗琴(2001)。大學學生運動員生涯轉換前的生涯規劃與輔導。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0,185-194。
葉麗琴(2002)。一位運動員成長經歷與運動員認同的影響。國民體育季刊,31,(1),27-32。
詹俊成、陳素青(2013)。落實運動員生涯輔導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 27卷1期,31-37。鄒美玲 (2014)。臺北市幼(女)童軍活動參與動機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管倖生 (2010)。設計研究方法(第三版)。台北:全華圖書。
趙中豪 (2016)。國內中長跑優秀運動員生涯發展影響因素--以許績勝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趙威銘 (2012)。桃園縣國中教師兼任田徑隊教練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劉季諺 (2003)。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談婦女與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2(1),12-18。劉季諺、 劉建恆 (2013)。大專生運動參與頻率及自覺運動強度對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 5卷2期,111-120。
劉芝音(2006)。近代台灣體育運動與女性(1895-2006)。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泰一、彭慧玲(2009)。大專運動員之生涯輔導-畢業後該何去何從。諮商與輔導,277,40-44。
歐陽金樹 (1998):國立聯合工商專校學生參與保齡球運動動機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9卷1期,95-107頁。潘郡瑤 (2015)。為什麼不能留短髮?-談女性運動員的身體規訓。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3期,11-13。
潘瑞根(2002)。短跑訓練實務。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潘慧玲 (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蔡佳圻 (2016)。大學校院優秀女性運動員角色衝突與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蔡政志 (2017)。臺中市國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蔡詩芸 (2011)。樊籬-探索當代女性心理意涵創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蔣憶德、陳淑滿、葉志仙(200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0 期,195-206 頁。鄭如喻 (2017)。國小英語教學現況與國際化之探討──以臺北市國小為例。淡江大學碩士論文。鄭羽峻 (2017)。服務人員外表吸引力對再購意願與顧客滿意度關係研究—服務內容的影響。中原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鄭志富 、蔡秀華、郭哲君 (2016)。臺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輔導模式建置之研究。體育學報 49卷4期,443-464。鄭喬月 (2008)。鐵騎柔情:臺師大自行車環島活動女性參與者角色衝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盧素娥(1995)。大專籃球選手的知覺運動動機氣候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戴遐齡(1995)。台北高爾夫練習場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台北師院學報28,509-532。
繆萱(2013)。不同運動類型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策略─以倫敦奧運為例。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承穎 (2006)。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鍾怡純(2006)。從國際婦女運動的發展進程反思台灣推展現況。中華體育季刊,21(3),86-93。韓大衛,郭正煜 (2002)。籃球運動代表隊參與動機之研究。91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154-161,臺北。
魏香明 (2014)。臺灣競技運動發展之目標定位及實現策略。大專體育學刊 17卷1期,1-17。羅皓恩(2014)。林懷民吳念真對談齊鼓勵年輕人勇敢嘗試。政治大學校訊。
蘇鈺婷(2002)。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蘇鴻賓、楊正群、佘票圭(2014)。大專網球校隊選手之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研究。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 9期,13-24。
二、 外文部分
Alfermann, D., & Stambulova, N. (2007), Career transitions and career termination, In G. Tenenbaum & R. C. Eklund (Ed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3rd ed.), pp. 712-736, New York: Wiley.
Ali, S. R., & McWhirter, E. H. (2006). Rural Appalachian youth’s vocational/educational postsecondary aspirations: Applying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33(2): 87-111. doi:10.1177/0894845306293347
Brown, C., Glastetter-Fender, C., & Shelton, M. (2000). Psychosocial identityand career control in college student-athlet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6, 53-62.
Bryson, L. (1987). Spor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masculine hegemony. Women Studies Internationa1 Forum, 10(4), 349-360.
Chow, B.C. (2001). Moving on? Elite Hong Kong female athletes and retirement from competitive sport. Women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1, 47-81.
determinant for childre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3,418-424.
Frogner, E. (1991).Sport im Lebenslauf. Stuttgart: Ferdinanad Enke.
Grove, J. R., Lavallee, D., & Gordon, S. (1997). Coping with retirement from sport:The influence of athletic identity.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9(2),191-203.
Harrison, C. K., & Lawrence, S. M. (2003).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 athletes’ perceptions of career transition in sport: A qualitative and visual elicitation. Race Ethnicity and Education, 6, 373-394.
Harrison, C. K., & Lawrence, S. M. (2004). Female and male student athletes’ perceptions of career transition in sport and higher education: A visual elicitation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56, 485-505.
Hobson, P., & Welbourne, L. (1991). Adult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ve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7(2), 72-86.
Hobson, P., & Welbourne, L. (1991). Adult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ve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7(2), 72-86.
in rhythmic gymnas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in Taiwan. Leisure Studies, 25(4), 469-476.
Jerry Porras (2006). Success Built to Last: Creating a Life that Matters Paperback– August 28, 2007.
Jowett, S., & Cockerill, I. M. (2003). Olympic medalists’ perspective of theathlete-coach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4, 313-331.
Jowett, S., & Ntoumanis, N. (2004).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CART-Q):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14, 245-257.
Kerr, G., & Dacyshyn, A. (2000). The retirement experiences of elite, female gymnast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2, 115-133.
Lavallee, D., & Robinson, H.K. (2007). In pursuit of an identity: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retirement from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8, 119-141.
Law, M., Côté, J., &; Ericsson, K. A. (2007).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rk, S., Lavallee, D., & Tod, D. (2013). Athletes' career transition out of sport: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Exercise Psychology, 6(1), 22-53.
rehabilitation of athletes. In J. M. Williams(Ed.),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personal growth to peak performance(pp. 343-364).
Rotella, R. J., & Heyman, S. R.(1986). Stress, injury, and the psychological
Schmid, J., & Seiler, R. (2003). Leaving competitive sports: Reasons f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ansi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European Congress of Sport Psychology, Copenhagen, Denmark.
Shaw, S. M. (1994). Gender, leisure and constraint: Toward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women’s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1), 8-22.
Stronach, M., & Adair, D. (2010). Lords of the square ring: Future capital and career transition issues for elite indigenous Australian boxers. Cosmopolitan Civil Societies Journal, 2, 46-70.
Super,D. E. (1976).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 on Career Education.Washington, DC: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S Office of Education.
Tsai, C. T. L. (2006).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on women’s leisure
Wearing, B. (1992). Leisure and women’s identity in late adolescence: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Society and Leisure, 15(1), 323-343.
Yu, C. C., Liaw, Y. H., & Susan, B. (2010).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affecting women’s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9(3), 37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