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i.中文部分
王曉明、賴擁連 ( 2008 )。台灣地區矯正機關職場安全滿意度調查。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8(4),17-32。
江岷欽、林鍾沂 ( 1995 )。公共組織理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何信育 ( 2010 )。消防人員情緒管理、工作士氣與工作績效之研究-以高雄市消防局為例 (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學院)。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n33mhk)吳文持 ( 2008 )。犯罪矯正人員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探討--以中部地區監獄為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jerx96)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 ( 2007 )。行政學 (上,下)。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吳明隆、涂金堂 ( 2014 )。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家業 ( 2005 )。我國地方機關公務人員陞遷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3sq46z)吳容輝 ( 2002 )。高階領導者更迭下員工認知及領導型態與組織承諾、士氣關聯性之研究-以某地方政府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ecs88t)宋永坤、周志潔 ( 2011 )。臺灣地區國際觀光旅館專業管家服務訓練發展之個案研究。真理觀光學報,9,43-68。
李德智 ( 2005 )。基層警察人員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及離職傾向之研究--以高雄縣基層員警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gjkafj)李慕華 ( 1992 )。組織忠誠的內涵意義、影響因素與行為結果之探討--以台灣中小企業為例 (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5vn7e4)李選 ( 1989 )。護理人員壓力感, 疲潰與自我主見度之探討。護理雜誌,13,85-98。
李豐章 ( 1989 )。縣市教育局成員士氣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 ,31,259-276。
李和淑 ( 2003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新北市,台灣。
林志熹 ( 2004 )。基層員警工作特性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ktqwvv)林昇輝 ( 2008 )。監獄管理人員輪班制度及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倦怠關聯性之
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
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azu4c8)
林茂榮、楊士隆 ( 2008 )。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增訂六版)。台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海清 ( 1994 )。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 (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
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3keze7)
林健陽 ( 1997 )。監獄矯治問題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181-198。
林婉琪 ( 2000 )。國民小學教師士氣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三縣
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
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4hbk4z)
林鍾沂 ( 2002 )。行政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林靈宏、劉水深、洪順慶 ( 1994 )。消費品類型,創新類型與新產品行銷策略關係研究。管理評論,13(1),57-77。
邵思涵 ( 2004 )。工作有趣、領導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以公關產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vq8ssg)洪美雲 ( 2005 )。矯正機構管教人員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sfrvwu)洪雲霖 ( 1987 )。我國監獄刑務人員管理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62r2q5)翁進勳 ( 2002 )。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校警工作滿意與服務士氣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rqm9d7)高景志 ( 2005 )。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hf2r3p)張永隆 ( 2006 )。公務人員陞遷公平認知、陞遷政治知覺與組織承諾之研究 ─ 以高雄市國稅局稅務人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5aq77v)張勇剛 ( 2008 )。監獄管理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國軍台南監獄為例(碩士論文,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557up5)張惠郎 ( 2003 )。揭開監獄管理的神祕面紗--戒護管理制度與人員離職因素之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zr4uvt)張潤書 ( 1985 )。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梅媛媛 ( 1995 )。花東兩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士氣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55r996)許文傑 ( 1999 )。建立策略性的升遷制度。人力發展,60,51-66。
許幼靜 ( 2000 )。舞蹈才能班教師工作士氣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6uvqau)許秀琴 ( 2003 )。司法矯正人員離職傾向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矯正人員為例 (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kpn2sh)許國賢 ( 1996 )。監獄管理人員工作壓力與適應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vq64f6)許添富 ( 2012 )。高雄市警察局派出所員警工作適配、工作壓力與士氣關係之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v8nj99)郭文傑 ( 2009 )。矯正機構管教人員工作特性、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雄監獄為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2253yu)陳世志 ( 2002 )。矯正機構基層戒護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tws6we)陳志忠、藍偉峰、張淑昭 ( 2005 )。領導風格、組織文化、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以技職院校教師為研究對象。勤益學報,23(2),79-95。
陳宗賢 ( 2003 )。員工協助方案與組織氣候對工作士氣、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上市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q95f72)陳意傭 ( 2010 )。工作壓力與組織公平對員工工作士氣之影響評估-以光電業個案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5twcbs)陸洛 ( 1997 )。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 19-51。
彭士哲 ( 2012 )。戒護人員離職意向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25kwbb)曾榮華 ( 1997 )。教師聘任政策與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士氣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bra5yc)程言美 ( 2003 )。主管領導行為、工作生活品質和人格特質對工作倦怠與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軍訓教官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yu3n8h)馮鎮城 ( 2003 )。高職轉型為綜合高中其職業類科教師角色壓力與調適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e653pq)黃永順 ( 1999 )。正視監所委任管理員的流動問題--矯正月刊論文選輯(第一冊)。桃園縣: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
黃昭正 ( 1999 )。淺論行刑機構懲罰制度--矯正月刊論文選輯(第一冊)。桃園縣: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
黃英忠 ( 2003 )。人力資源管理(修訂二版)。台北市:三民書局。
黃景明 ( 1998 )。監獄管理人員角色衝突及其對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7s4s4x)黃翠玲 ( 2009 )。國小教師內部行銷知覺、工作士氣與工作滿意之關聯性研究-以台中縣為例 (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v63z6g)黃徵男 ( 2001 )。監獄學經營與管理。台南市:首席文化出版社
楊士隆、林健陽 ( 2001 )。犯罪矯治-問題與對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褚麗絹、李正鏞 ( 2007 )。管理才能、內部行銷對員警工作士氣與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8(1),143-166。
褚麗絹、許秀琴、陳淑慧 ( 2005 )。 司法矯正人員角色衝突、工作態度、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經營管理論叢,1(1),35-46。
趙其文 ( 1996 )。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市:華泰書局。
樊景立 ( 1978 )。紡織廠女作業員離職行為之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bdx3jf)蔡明怡 ( 2008 )。工作型態與工作士氣、工作壓力及生活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25897y)蔡萬助 ( 1999 )。工作壓力及其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國軍基層組織幹部為例。台北市:黎明文化出版社。
鄭文俊 ( 1995 )。工作壓力、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民營公車駕駛員為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sjw3ac)鄭安雄 ( 1999 )。監所之社會化--矯正月刊論文選輯(第一冊)。桃園縣: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
鄭清波 ( 2002 )。台中縣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 (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7vu7kt)鄭詩潭 ( 2003 )。犯罪矯正機構戒護主管工作滿足感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f7ahkt)賴擁連、彭士哲 ( 2012 )。臺灣地區監獄與看守所戒護同仁離職向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42(6),43-67。
謝承慶 ( 2001 )。彰化縣國民小學擔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壓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988frd)韓乃鎮 ( 2000 )。台灣地區監獄管教人員學習需求與進修情形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c2kx82)顏志龍 ( 1999 )。軍隊士氣之研究與測量工具之發展。應用心理研究,1,187-228。
ii.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 267-299.
Alderfer, Clayton. P. (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Human need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New York, NY, US: Free Press.
Cheek, F. E., & Miller, M. D. S. (1983). The experience of stress for correction officers: A double-bind theory of correctional stress.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11(2), 105-120.
Cooper, Cary. L., Sloan, S. J., & Williams, S. (1988). 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 , 4(1), 29-39.
Cullen, F. T., Link, B. G., Cullen, J. B., & Wolfe, N. T. (1990). How satisfying is prison work? A comparative occupat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Offender Counseling Services Rehabilitation, 14(2), 89-108.
Davis, K., & Newstrom, J. W. (1989). Human behavior at work: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NY, US: McGraw-Hill Companies.
DeVellis, R. F. (2016).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ol.26).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Hackman, J. R., & Lawler, E. E. (1971). Employee reactions to job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5(3), 259-286.
Hackman, J. R., & Oldham, G. R. (1975). 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2), 159-170.
Herzberg, F. I.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Cleveland: World.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 (1980). Optimizing human resources: A case for preventive health and stres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9(2), 5-25.
Jacobs, J. B., & Crotty, N. (1983). The guard's world. IN J. B. Jacobs(Eds.)New perspectives on prison and imprisonment(pp.133-141). Ithaca, New York,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Jacobs, J. B., & Kraft, L. J. (1978). Integrating the keepers: A comparison of black and white prison guards in Illinois. Social Problems, 25(3), 304-318.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Snoe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Karlinsky, S. (1979). Job Satisfactio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General Satisfaction among Living Unit and non Living Unit Correctional Staff in a Canadian Penitentiary.York University,Toronto.
Lindsay, W. M., Manning, G. E., & Petrick, J. A. (1992). Work morale in the 1990s.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57(3), 43-48.
Maslow, A. H. (1954). The instinctoid nature of basic nee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2(3), 326-347.
Miller, H. E., Katerberg, R.,& Hulin,C.L.(1979). Evaluation of the Mobley, Horner, and Hollingsworth model of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4(5), 509-517.
Mobley, W .H.(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2), 237-240.
Parasuraman, S., & Alutto, J. A. (1984). Sources and outcomes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structural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7(2), 330-350.
Rizzo, J. R., House, R. J., & Lirtzman, S. I. (1970).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5,150-163.
Robbins, S. P.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7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Seashore, S. E., & Taber, T. D. (1975). 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and their correlat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8(3), 333-368.
Shamir, B., & Drory, A. (1982). Occupational tedium among prison officers.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9(1), 79-99.
Sims, H. P., Szilagyi, A. D., & Keller, R. T. (1976). The measurement of job characteristic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2), 195-212.
Smith, K. R. (1966). A proposed mode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 moral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2), 143-148.
Van Sell, M., Brief, A. P., & Schuler, R. S. (1981).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Human relations, 34(1), 43-71.
Whitehead, J. T., & Lindquist, C. A. (1986). Correctional officer job burnout: A path mode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23(1),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