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08)。閱讀,動起來-借鏡國際成功經驗,看見未來孩子微笑閱讀。台北:天下雜誌。
王元仲、廖文華(2008)。閱讀從小紮根-台中圖書館推廣兒童閱讀活動經驗分享。「2008年海峽兩岸兒童圖書館及中小學圖書館學術研討」論文,長春市。
王怡卉(2005)。持續安靜閱讀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態度與閱讀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王就貞(2016)。身教式持續安靜晨讀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王瓊滿(2011)。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童閱讀理解與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古秀梅(2004)。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閱讀行為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江素枝(2008)。可預測書教學及其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吳佳玲(2016)。宜蘭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文化資本、閱讀動機、閱讀行為對學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吳孟諭(2009)。幼稚園教師提升弱勢兒童閱讀興趣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市。宋詩蘋(2015)。持續安靜閱讀對學童閱讀動機及閱讀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宋曜廷、劉佩雲、簡馨瑩(2003),閱讀動機量表的修訂及相關因素研究,中華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1),47-72。李亞娟(2010)。點燃閱讀的火苗─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李幸真(2012)。幼兒家庭閱讀環境、親子共讀、幼兒閱讀興趣與語言能力相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李菁菁(2015)。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動機及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沙永玲、麥奇美、麥倩宜(譯)(2002)。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原作者:J. Trelease)。台北:天衛文化。
沙永玲、麥奇美、麥倩宜(譯)(2015)。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原作者:J. Trelease)。台北:天衛文化。
林巧敏(2011)。臺灣國小學童數位閱讀興趣與行為之調查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100(2),30-59。林玉卿(2012)。國小學生閱讀行為與學校推動閱讀活動相關之研究以臺東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林怡伶(2011)。學步兒氣質、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興趣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武憲(2000)。怎樣推行兒童閱讀運動—從美、英、日的經驗談起。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15-18。林建平(1994)。整合學習策略與動機的訓練方案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兒童的輔導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美鐘(2002)。屏東縣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林敏宜(2000)。圖書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
林惠萱(2015)。國小學童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研究-以苗栗縣某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柯華葳(2008)。台灣的閱讀現況,閱讀動起來。台北市:天下雜誌。
段承汧(2015)。電子繪本教學對幼兒專注力及閱讀興趣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胡麗玉(2014)。讀者劇場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與理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范熾文、黃榮隆(2008)。從政策執行觀點談兒童閱讀之落實。師說,204,28-33。
唐淑華(1998)。從「情境型興趣」的觀點談編審教科書之新方向—以國語科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1),77-98。張莉慧(2009)。臺灣推動閱讀之觀察與省思。台灣圖書館管理季刊,5(4),82-98。
張瑞純(2013)。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六年級低成就學童閱讀理解及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教育部電子報(2010)。「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取自:http://ireading.kh.edu.tw/plan/upload/%E6%95%99%E8%82%B2%E9%83%A8%E6%82%85%E8%AE%80101%E8%A8%88%E7%95%AB.pdf
許春暉(2016)。繪本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生閱讀興趣培養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郭金枝(2011)。不同型式晨光閱讀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能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郭得海(2015)。不同形式的持續安靜閱讀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縣。郭曉蓉(2014)。合作學習法對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陳雁齡(2002)。中部地區推行閱讀活動及國小學童參與閱讀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陳德懷、柯華葳、辜玉旻、何淑華、余佩芳、官佳瑩、陳雅惠(2014)。興趣,我們教育詞典裡有這個名詞嗎?明日閱讀研習手冊,1-36。
曾詩秦(2015)。交互教學法對國小一年級閱讀能力與閱讀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辜樹仁(2010)。台灣閱讀力墊底怎麼辦?天下雜誌,462,46-48。
馮秋萍(1998)。臺灣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行為:以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黃家瑩(2006)。國小五年級學童家庭閱讀環境、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黃瑞琴 (1997)。幼兒讀寫萌發課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馨儀(2002)。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量表之編製與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萬瓊月(2002)。國小學生兒童讀物之閱讀興趣、閱讀態度及閱讀推動方案之研究-以龍峰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縣。董姿伶(2013)。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認字、閱讀理解及書寫語文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賓靜蓀、張漢宜、李岳霞(2010)。全面啟動,晨讀十分鐘。親子天下,16,126-135。
齊若蘭、孫曉萍(2003)。日本讓希望起飛。天下雜誌,385,56-61。劉佩雲、簡馨瑩、宋曜廷(2003)。國小學童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6),135-158。劉純曲(2012)。持續靜讀融入相互教學法之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動機與閱讀能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歐怡君(2014)。持續安靜閱讀對國小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閱讀流暢度與閱讀動機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蔡美蓉(2005)。學校和家庭閱讀環境與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蔡悅宜(2013)。讀報教育融入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與識字能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蔡麗惠(2010)。親子共讀與國小幼童閱讀興趣及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親子天下電子雜誌(2012)。PIRLS成績躍升世界第九,台灣學生成績很好動機很差。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5472。
謝麗文(2014)。國小學童閱讀興趣、教育幸福感及成就動機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縣。顏美鳳(2002)。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兒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羅苡芳(2013)。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興趣培養之研究─以繪本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羅素如(2014)。持續性寧靜閱讀搭配閱讀理解教學對六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動機與閱讀理解的提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蘇宜芬(2004)。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28。二、外文部分
Gambrell, L.B. (1996). 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0(1), 14-25.
McCracken, R. (1971). Initiating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Journal of Reading, 14(8), 521-24,582-83.
Metsala, J. L. (1996). How children’s motivations relate to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49(8), 60-62.
Pilgreen, J. L. (2000). The SSR handbook: how to organize and man-age a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program.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Boynton/Cook Publishers.
Wheldall, K., & Entwhistle, J. (1988). Back in the USSR:The effect of teacher modeling of silnet reading on pupils’ reading behaviour in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