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台北市105 學年度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實施計畫(2016年8月1日)。台北市:教育局。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取自http://163.21.204.99/manual/105/%E5%B7%A1%E8%BF%B4%E8%BC%94%E5%B0%8E/01-%E8%87%BA%E5%8C%97%E5%B8%82105%E5%AD%B8%E5%B9%B4%E5%BA%A6%E5%AD%B8%E5%89%8D%E7%89%B9%E6%AE%8A%E6%95%99%E8%82%B2%E5%B7%A1%E8%BF%B4%E8%BC%94%E5%B0%8E%E5%AF%A6%E6%96%BD%E8%A8%88%E7%95%AB.pdf
王峯文、李宜學、林建禾(2012 )。不分類巡迴輔導制度現況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2,357-384。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5年7月1日)。
加強推動學前身心障礙特殊教育實施方案(2004年)
汪慧玲、沈佳生(2011)。實施學前融合教育之托兒所教師支援服務需求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2),1-19。
汪慧玲、沈佳生(2012)。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服務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6:3,70-93。
沈鎮南(2005)。視障混合教育的鐵三角-教師、家長及輔導員之角色與功能。2016年11月25日取自視障新知(http://www.batol.net/batol-help/article-detail.asp?id=979)。
林芝郁(2014)。花蓮縣幼兒教保服務人員融合教學困擾對學前特教巡迴輔導
滿意度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施玉權(2010)。臺中縣學前教師對特殊需求幼兒早期療育服務的認知與執行
情形及支援服務需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胡永崇(1991)。特殊兒童鑑定合適過程及國內特殊兒童鑑定問題的檢討與改進。 國教天地,89,14-23。胡雪玲(2009)。學前特教巡迴輔導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紐文英(2015)。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二版。台北市:心理。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之教學原則及輔導辦法(2011年5月16日)。
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2015年7月3日)。
特殊教育法(2014年6月18日)。
教育部特教通報網(2016年5月30日)。
許靜玫(2012)。澎湖縣幼兒園教保人員對早期療育巡迴輔導方案之看法
(未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郭美雲(2015)。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對學前巡迴輔導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享連、鐘梅菁(2010)。學前特教巡輔教師提供普通班支援服務現況之研究。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3),25-47。
陳享連(2010)。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支援服務之研究。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新竹縣。
陳怡甄(2010)。臺東縣國民小學融合班教師對身心障礙不分類巡迴輔導實施
滿度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姿君(2008)。南投縣國民教育階段不分類資源班巡迴輔導實施方案滿意度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曾恆靜(2008)。學前巡迴輔導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荷婷(2014)。屏東縣學前巡迴輔導教師服務內容與資源運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嘉紋(2008)。臺北市幼稚園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在融合教育中角色職責與專業
成長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新北市學前特殊教育幼生巡迴輔導實施計畫(2014年10月2日)。新北市:教育局。檢索於2016年6月11日取自http://kidedu.ntpc.edu.tw/files/14-1000-4525,r9-1.php
楊坤堂(2001)。量身訂做:學習障礙與情緒障礙學生的鑑定與診斷。國小特
殊教育,32,5-13。
葉劉蕙(2009)。學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專業知能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劉凱、曾淑賢(2012)。循著中介系統的脈絡來探討特教與幼教老師在自然情境
中的合作歷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7卷2期,1-27。
蔡依玲(2012)。台南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支援服務之需求與滿意度
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蔡昆瀛(2005)。融合教育理念的剖析與省思。國教新知,47(1),50-57。
蔡昆瀛(2007)。跨界與整合:特殊教育專業支援服務之反思。中華民國特殊
教育學會年刊,(96),115-126。
蔡昆瀛(2009)。論特殊教育與相關專業巡迴輔導之支援服務。國小特殊教
育,(48),13-22。
蔡佩真(2013)。融合教育中的學前教師特教專業知能、特教支援服務需求與滿
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玉慈(2006)。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對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巡迴輔導滿意度
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羅美珠(2009)。特殊教育巡迴輔導工作之困境與因應。雲嘉特教,9,71-77。
鍾凱倫(2013)。花蓮縣幼兒園教師對學前巡迴教師在融合教育支援服務需求與
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顏敏玲(2014)。 金門縣國小普通班教師對特教巡迴輔導服務實施滿意度(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譚婉盈(2009)。台南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服務的角色期待、
功能期待與支援需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二、西文部分
Dinnebeil, L. A., & Mclnerney, W. 1. (2011). A guide to itinerant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Farrell, P. (2001). Special education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Have things really got
Better?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8(1), 3-9
Luckner, J. L., & Miller, K. J. (1994). Itinerant teachers: Responsibilities, perceptions,preparation, and students served.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39(2), 111-118.
Reed, S. (2003).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itinerant teachers of deaf and hearing
children concerning literacy development.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8(4),
333-343.
Ross, Franine C., & Wax, Ileane(1993).Inclusion Program for Children
with Language and/or Learning Disabilities: Issues in Teacher
Readines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69619).
Sadler, F﹒H ﹒(2003).The Itinerant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5(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