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王小燕(2007)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鑑定工作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以台北縣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朱建英(2005)。心理評量人員角色與執行現況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宗儒(2010)。彰化縣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參與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工作現況
與支援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吳雅蘭(2013)桃竹苗四縣市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對培訓制度滿意度與建議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呂錘卿 (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
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佳穎(2014)。臺北市鑑定種子教師工作投入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杜維益 (2016)。心評教師參與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工作困境與支援需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寶貴(2013)。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安置與輔導。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
理論與實務(頁289-331)。臺北市: 心理。
林芝紅(2011)。臺北市國中鑑定諮詢種子教師工作困擾與特教專業知能需求之
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蘭櫻(200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策略與教師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侯儒燕(2007)。臺北縣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工作執行狀況之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縣。
洪依慧(2016)。高中職特教心評人員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 ─以新北市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4年8月22日)。高雄市103年度國教階段基礎級心理評
量人員培訓研習【公告】。 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16年9月21日,
取自https://www.set.edu.tw/act/actr.asp?actid=65916
胡永崇(1995)。特殊教育評量的意義與重要性質。國教天地,109,5-10。張世慧、藍瑋琛(2013)。特殊學生鑑定與評量。臺北市:心理。
張春興(2013)。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德銳(1999)。師資培育與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心怡、洪儷瑜(2005):特殊教育心評老師專業角色之研究Ⅰ。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專題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003-018)。
陳心怡、洪儷瑜(2006):特殊教育心評老師專業角色之研究Ⅱ。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專題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3-2413-H-003-020)。
陳心怡、洪儷瑜(2007)。由心評教師看特教鑑定工作的人力資源問題,中華民
國特殊教育學會年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96年度,149-168。
陳麗如(2006)。特殊兒童鑑定與評量。臺北市:心理。
陳政見(2007)。特殊教育學生評量。臺北市:心理。
黃瑞琪(2008) 。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培訓需求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雅琪(2012)。屏東縣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專業能力知覺與專業成長需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楊萬教(2004)。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4)。新北市政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新北
市:新北市教育局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4年7月14日)。新北市第18期一般心評人員培訓研習【公
告】。 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6年9月21日,取自
https://www.set.edu.tw/act/actr.asp?actid=65197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2014年8月6日)。臺北市103學年度國民小學鑑定心評初
階種子教師研習【公告】。 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6年9月21日,
取自https://www.set.edu.tw/act/sign_list.asp?actid=65562
劉雅億(1999)。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鑑定及安置問題與改進意見之探討─以
臺北市、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瑞儀(2015)。屏東縣心理評量人員工作困擾與解決方式之分析(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乙瑱(2009)。宜蘭縣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參與心理評量工作之探討。國立
東華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縣。
鄭玉蒨(2008)。特殊教育心評人員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謝雅惠(2005)。桃園縣特殊教育心理評量人員工作困擾及解決方式之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羅美珠(2010)。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鑑定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貳、西文文獻
Blacher, J. H., Murray-Ward, M., & Uellendahl, G.E. (2005). School counselors and student assessment.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8(4), 337-343.
Bramlett, R. K., Murphy, J. J., Johnson, J., Wallingsford, L., & Hall, J. D.(2002).Contemporary practices in school psychology: A national survey of roles andreferral problem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39(3), 327-35.L., & Nagle, K. (2004).Critical issues in special education.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Growth-Marnat, G. (2003).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4th ed.).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Kirk, S.A., Gallagher, J. J., & Anastasiow, N. J.& Coleman,M.R.(2006).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11th e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McCormick, J. (1997).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 Bi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large school system.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5(1), 18-38.
Salvia, J., Ysseldyke, J., & Bolt, S. (2013). Assessment: In special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12th ed.). Wadsworth, OH: Wadsworth Publishing.
Taylor, R.L.(2000). Assessment of exceptional students-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procedures.(5thed.).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Teitel, L.(1998).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A literature review. Unpublished
manuscript, Washington, DC:NCATE PDS Standards Project.
Venn, J. J., (2004). Assess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Upper Saddle Ricer, NJ:
Pearson Education.
Wetheril, K., Burton, G., Calhoun, D., & Thomas, C. C.(2002). Redefining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 systematic approach. High School Journal, 85(2), 54-66.
Ysseldyke J.E., Algozzine B.,.& Thurlow, M.L. (2000):Critical issues in special education. Boston,MA : Houghton Miff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