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王勇智、李文玫(譯)(2006)。敘說心理學(原作者:Murray, M.)。見J. A. Smith(主編):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
王大維(1995)。從Minuchin的結構家庭治療理論談家庭系統中的權力關係。諮商與輔導,115期,5-10。王勇智(2003)。敘說分析。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199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藝蓉(1996)。國小教育自我概念制控信念與其對教學論題道德推理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自我概念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江慧娟(2007)。女巫故鄉之旅-敘事課程實踐之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awrence Neuman)。台北市:楊智。(原著出版年:1997)
呂亞琪(2010)。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84–108。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期,21-40。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市:桂冠。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原作者:R. C. Bogdan & S. K. Biklen)。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李麗珠(2003)。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吳竺穎(1997)。家庭因素父母親教養方式與內外控信念對國小學童自我觀念 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吳佳樵(2005)。破繭─一位女性教師生命敘說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吳雪菁(2006)。國小學童校外音樂才藝學習、父母管教態度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林信香(2002)。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林春香(2003)。我是誰?原住民女性教師Nikar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縣。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市:張老師。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周佑玲(2002)。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周志建(2002)。敘事治療的理解與實踐─以一個諮商個案為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卓雅芳(2009)。徘徊在天秤的兩端-透過敘說尋回自我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胡紹嘉(2005)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舜安(2003)。台灣地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 期,261-274。
翁樹澍、王大維(譯) (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原作者: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台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1996)。
原住民身分法(民國97年12月03日修正)。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原住民族介紹。2017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apc.gov. tw/portal/docList.html?CID=6726E5B80C8822F9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夏林清等(譯)(1997)。H.Altricgter, P.Posch, & B.Somekh等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
許育光(2000)。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張進上(2007)。在敘說中成長(上)─敘述的基本概念。國教之友,58卷,3期。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寫下你的故事:你的資料要說什麼(原作者:Corrine Glesne)。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1999)
陳向明(2006)。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質的研究方法(25-50頁)。高雄市:麗文。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陳金葉(2013)。礙與愛─一位國小女教師之生命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陳湘玲(2001)。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縣。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黃正鵠(1988)。重視單親兒童教育與輔導。國教研究雙月刊,1(1),42-47。
黃德祥(1982)。青少年同輩團體與青少年幫派之探討。輔導月刊,18(11),20-26。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黃愛蓮(2004)。渙瘓換喚奐煥─一位國小女性教師的自主與衝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黃馨儀(2008)。脫下玻璃鞋:國中教師自我敘說與實踐的辯證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市。楊涵茹(2009)。手如何放得開-我在多段關係中的掙扎與成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和權力。台北市:心靈工坊。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鄭玉英(1993)。從家庭系統論看家庭功能。觀護,9,6-8。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蔡麗芬(2006)。生命歷程作為宗教經驗─一個禪修者的自我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雅媚(2010)。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位國民小學原住民教師之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謝昀融(2007)。走向自我疼惜之路--新手諮商心理師原生家庭框架之梳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顏如禎(2006)。裁縫師的女兒--以"乖"做為抗拒保護色的小學老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市。魏文君(2009)。追尋完整自己—一位國小初任女教師卸下生命框架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簡佳慧(2010)。卸下盔甲的戰士─一個回歸自身與看見選擇的敘說探究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貳、西文部分
Bruner, J. (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Bruner, J. (1992).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H. Beilin & P. Pufall (Eds.). Prospects and possibilities. Hillsdale NJ:LEA.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1). Narrative and story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 In D.A. Schon(Eds.), The reflective turn (pp.258-282).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ttone, R.R. (1989).Defining the psychomedical and systemicparadigms in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Journal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15(3), 225–235.
Czarniawska, B. (1997). Narrating the organization: Dramas of institutional identit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llis, C.,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733-768). Thousand Oaks, CA: Sage.
Freedman, J. & Combs, G. (1996). Narrative Tgerap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eferred Realities. New York: Norton.
Gergen, K. J., & Gergen, M. M. (1988). Narrative and the self as relationship.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 17-56.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96). Family therapy: Overview(4 th ed.). CA:Brooks/Cole.
Guterman,J.T.,Rudes, J. (2005)A Narrative Approach to Strategic Eclecticis, Journal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7(1), 1-12.
Hermans, H. M., Kempen, H. G., & Van Loon, R.J.P. (1992). The dialogical self ---Beyond individualism and rationalism . American Psychologist,47(1),23-33.
Nichols, M. P. & Schwartz, R. C. (1991). 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 (2nd ed). MA: Allyn and Bacon.
Piercy, F.P., & Sprenkle, D.H. (1990).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A decade review.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4), 1116-1123.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atts, S. W., Kempf, W. G., & Cottone, R. R. (1997). On integrating family therap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1988 to 1995.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5(3), 193-212.
White,M., & Epston, D, (1990).Narrativemeans to the rapeuticends.New York: Nor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