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0: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湘霖
研究生(外文):Hsiang-Lin Li
論文名稱:一位原住民女性教師的生命自我敘說
論文名稱(外文):A Self-Narrative of an Aboriginal Female Teacher
指導教授:范熾文范熾文引用關係魏俊華魏俊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Wen FanChun-Hwa W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進修部暑期諮商心理碩士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原住民女性教師自我敘說
外文關鍵詞:aboriginal female teacherself-Narrativ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中的敘說研究,研究對象即為研究者本身,探討一位原住民女性教師的家庭生活、求學歷程、工作適應、研究所歷程,以及所體認到的生命價值觀。資料蒐集主要透過深度訪談法,邀請在生命歷程中與研究對象有關的家人、同事接受訪談,經過資料整理與詮釋,本研究結果如下:
壹、一位原住民女性教師之自我概念演變歷程
一、努力當好孩子,避免成為負擔。
二、抹不去罪惡感,看不清事實真相。
三、屢遭困境,對自我及外在環境產生疑惑。
四、面對內在聲音,開啟自我探索之路。
貳、一位原住民女性教師所體認到的生命價值觀
一、原生家庭是問題的根源,追本溯源才能還原真相、走出迷霧。
二、用過去的經驗幫助留意現在的發生,避免落入重複模式。
三、自我探索是一生的功課,也是通往自我接納的過程。
四、感謝所有的發生,每次都是一種練習。
Taking herself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narrative research i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family life, the course of study, the work adaptation, the research course of graduate studies, and the life values of an Aboriginal female teacher. The data was mainly collected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subject’s family and colleagues who are involved in her life course. After data col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concluded and listed as follows:
1.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an Aboriginal female teacher’s self-concept:
(1) Try to be a good child and avoid becoming a burden.
(2) Fail to get rid of the guilt and cannot see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3) Encounter repeated difficulties and generate doubts about self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4) Face the inner voice and step on the road to self-exploration.
2. The life values realized by an Aboriginal female teacher:
(1) The original family is the root of all problems; only tracing to the root can restore the truth and solve the problems.
(2) Pay atten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present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order to avoid repeating the same pattern.
(3) Self-exploration is a lifetime of homework,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self-acceptance.
(4) Possess a grateful attitude towards each occurrence and view them as a practice.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詮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敘說與自我概念的意涵 7
第二節 自我敘說與自我概念形成的關聯 12
第三節 家庭系統與自我概念形成的關聯 15
第四節 自我敘說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3
第五節 研究程序 3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8
第七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40
第八節 研究倫理 4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家庭生活與求學經歷 43
第二節 工作適應的經歷 61
第三節 研究所經歷 76
第四節 綜合歸納與討論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97
貳、西文部分 102
附錄
附錄一 參與研究邀請函 105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106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07
附錄四 研究所課程成果─諮商技術一 108
附錄五 研究所課程成果─諮商技術二 109
附錄六 研究所課程成果─諮商技術三 110
附錄七 研究所課程成果─諮商技術四 111
附錄八 研究所課程成果─諮商技術五 112
附錄九 研究所課程成果─兒童遊戲治療一 113
附錄十 研究所課程成果─兒童遊戲治療二 11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王勇智、李文玫(譯)(2006)。敘說心理學(原作者:Murray, M.)。見J. A. Smith(主編):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
王大維(1995)。從Minuchin的結構家庭治療理論談家庭系統中的權力關係。諮商與輔導,115期,5-10。
王勇智(2003)。敘說分析。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199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藝蓉(1996)。國小教育自我概念制控信念與其對教學論題道德推理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自我概念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江慧娟(2007)。女巫故鄉之旅-敘事課程實踐之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awrence Neuman)。台北市:楊智。(原著出版年:1997)
呂亞琪(2010)。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84–108。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期,21-40。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市:桂冠。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原作者:R. C. Bogdan & S. K. Biklen)。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李麗珠(2003)。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吳竺穎(1997)。家庭因素父母親教養方式與內外控信念對國小學童自我觀念 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吳佳樵(2005)。破繭─一位女性教師生命敘說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吳雪菁(2006)。國小學童校外音樂才藝學習、父母管教態度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信香(2002)。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林春香(2003)。我是誰?原住民女性教師Nikar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縣。
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市:張老師。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周佑玲(2002)。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周志建(2002)。敘事治療的理解與實踐─以一個諮商個案為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民國小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卓雅芳(2009)。徘徊在天秤的兩端-透過敘說尋回自我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胡紹嘉(2005)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舜安(2003)。台灣地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 期,261-274。
翁樹澍、王大維(譯) (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原作者: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台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1996)。
原住民身分法(民國97年12月03日修正)。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原住民族介紹。2017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apc.gov. tw/portal/docList.html?CID=6726E5B80C8822F9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夏林清等(譯)(1997)。H.Altricgter, P.Posch, & B.Somekh等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
許育光(2000)。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張進上(2007)。在敘說中成長(上)─敘述的基本概念。國教之友,58卷,3期。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寫下你的故事:你的資料要說什麼(原作者:Corrine Glesne)。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1999)
陳向明(2006)。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質的研究方法(25-50頁)。高雄市:麗文。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金葉(2013)。礙與愛─一位國小女教師之生命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陳湘玲(2001)。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縣。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黃正鵠(1988)。重視單親兒童教育與輔導。國教研究雙月刊,1(1),42-47。
黃德祥(1982)。青少年同輩團體與青少年幫派之探討。輔導月刊,18(11),20-26。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愛蓮(2004)。渙瘓換喚奐煥─一位國小女性教師的自主與衝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黃馨儀(2008)。脫下玻璃鞋:國中教師自我敘說與實踐的辯證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市。
楊涵茹(2009)。手如何放得開-我在多段關係中的掙扎與成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和權力。台北市:心靈工坊。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鄭玉英(1993)。從家庭系統論看家庭功能。觀護,9,6-8。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蔡麗芬(2006)。生命歷程作為宗教經驗─一個禪修者的自我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雅媚(2010)。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位國民小學原住民教師之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謝昀融(2007)。走向自我疼惜之路--新手諮商心理師原生家庭框架之梳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顏如禎(2006)。裁縫師的女兒--以"乖"做為抗拒保護色的小學老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市。
魏文君(2009)。追尋完整自己—一位國小初任女教師卸下生命框架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簡佳慧(2010)。卸下盔甲的戰士─一個回歸自身與看見選擇的敘說探究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貳、西文部分
Bruner, J. (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Bruner, J. (1992).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H. Beilin & P. Pufall (Eds.). Prospects and possibilities. Hillsdale NJ:LEA.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1). Narrative and story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 In D.A. Schon(Eds.), The reflective turn (pp.258-282).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ttone, R.R. (1989).Defining the psychomedical and systemicparadigms in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Journal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15(3), 225–235.
Czarniawska, B. (1997). Narrating the organization: Dramas of institutional identit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llis, C.,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733-768). Thousand Oaks, CA: Sage.
Freedman, J. & Combs, G. (1996). Narrative Tgerap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eferred Realities. New York: Norton.
Gergen, K. J., & Gergen, M. M. (1988). Narrative and the self as relationship.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 17-56.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96). Family therapy: Overview(4 th ed.). CA:Brooks/Cole.
Guterman,J.T.,Rudes, J. (2005)A Narrative Approach to Strategic Eclecticis, Journal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7(1), 1-12.
Hermans, H. M., Kempen, H. G., & Van Loon, R.J.P. (1992). The dialogical self ---Beyond individualism and rationalism . American Psychologist,47(1),23-33.
Nichols, M. P. & Schwartz, R. C. (1991). 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 (2nd ed). MA: Allyn and Bacon.
Piercy, F.P., & Sprenkle, D.H. (1990).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A decade review.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4), 1116-1123.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atts, S. W., Kempf, W. G., & Cottone, R. R. (1997). On integrating family therap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1988 to 1995.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5(3), 193-212.
White,M., & Epston, D, (1990).Narrativemeans to the rapeuticends.New York: Nort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