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才淑鴻(2010)。組織精簡後工作壓力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國軍財務單位為例。私立高苑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論文,高雄市。
尹祚芊(2000)。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理論與實務探究。學校衛生護理。台灣醫學,4(2),215-222。
方瑋(2008)。國軍尉級軍官工作壓力、情感特質、思考風格暨創造力關聯性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朱明謙(2001)。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休閒行為、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朱國榮(2010)。工作壓力與工作生活品質聯性之研究-心理資本之中介效果。國防大學管理學院囼防決策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何吉郡(2005)。空軍志願役人員工作壓力、休閒活動需求及其參與關聯之探討-以空軍官校為例。私立大業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吳孟駿、徐永億(2014)。熟年世代國小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運動健康休閒學報,5,295 - 310。宋永坤、王淑娟(2013)。臺灣外島與本島地區國小教師休閒活動、休閒調適與身心健康之探索性研究:以臺南與金門為例。觀光旅遊研究學刊,8(1),77-99。
李昆駿(2015)。陸軍新訓單位教育班長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組織承諾關係之探討。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台北市。李森隆(2012 )。角色壓力、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對員工離職傾向之研究:以東部某空軍基地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蓮縣。李維英(2011)。工作壓力、組織承諾、工作滿足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陸軍女性軍士官為例 。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雄市。汪美伶、 陳玉蓮(2014)。工作壓力對身心健康之影響 —社會支持之調節作用。東吳經濟商學學報,86,61-92。沈姍姍、林雅萍、翁梓珮、呂佳芳(2012)。大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自覺、休閒需求之研究。嘉南學報,38,659-670。
沈東翰(2010)。國小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自覺健康狀況相關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私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基隆市。周虎(2008)。空軍戰鬥飛行人員參與休閒活動態度、阻礙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以東部某基地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台東市。
孟承橦(2013)。科技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離職傾向相關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營管理碩士班,南投縣。林宛蓉(2010)。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醫院績效之實證-以高雄市市立醫院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林素英(2009)。臺北市健康服務中心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林靖祥(2004)。國軍主財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工作價值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財物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邱柏豪(2011)。醫院員工健康促進賦權知覺與職場疲勞之相關研究-以某醫院為例。私立元培科技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市。施蕙華(2002)。職業軍官工作壓力感受、工作滿意、離職傾向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柯宏君(2011)。國際觀光旅館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飲管理研究所碩士班,高雄市。洪秀玟(2013)。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自覺健康狀況:南部地區醫療機構基層人力之實證研究。寶建醫護與管理雜誌,ll(2),20-29。
洪麗玲、高淑芬(1997)。衛生教育介入對某護專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成效之研究。長庚醫學工程學院護理研究所未發表的碩士論文,桃園市。
胡祖望(2008)。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工作士氣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空軍屏東聯隊為例。立德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胡藍文、何雅芳、林碧珠(2012)。臨床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8(4),257-268‧孫敏華(2000)。役男壓力來源、因應方式與軍中適應關係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3(4),1-31。
孫敏華、許世亨(2001)。軍事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高旭繁、陸洛(2011)。工作壓力及其後果的組群差異:以 OSI 模式為理論基礎之大樣本分析,臺大管理論叢。22(1),239-272。高鳳霞、鄭伯壎(2014)。職場工作壓力:回顧與展望。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4(1),77-101。國防部(1999)。立法委員江綺雯督導國軍心府人員儲備訓練簡報。
張善東(2005)。國軍監察幹部工作壓力之探討。私文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張震南(2013)。海軍艦艇軍士官之工作壓力、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飲管理研究所碩士班,高雄市。張曉春(199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思與言,21(1),66-79。梁成明、羅新興(2001)。國軍志願役軍官工作壓力之研究。國防管理學報,22,1-13。莊婷(2013)。在台外籍勞工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私立中山醫學科技學院臨床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陳玉蓮(2008)。工作壓力對身心健康與工作滿足之影響-以社會支援為調節變數。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忠貴(2000)。軍人之個人因素與壓力歷程、身心健康與組織後效間關係之研究。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陳俊光,2000。壓力管理輕鬆做,人事月刊,31(1)。陳胤維(2002)。國軍心輔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關聯性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虹蓁(2011)。大學教師職場疲勞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陳富莉、黃宇晴、陳映伶、林孟穎、蔡旻倩(2014)。大學生健康行為、主觀幸福感與自覺健康關係之研究。輔仁醫學期刊,12(4),205-214。陳進生、翁慧卿(2005)。大高雄地區國軍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因素之探討。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班,高雄市。陳楓霖(2006)。空軍飛機修護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碩士論文,高雄市。陳麗玉、王宗進、盛世慧(2013)。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7(2),19-36。
陸洛、高旭繁、周雲、蕭愛玲(2001)。兩岸三地員工之工作壓力、控制信念、工作 滿意及身心健康,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1),55-87。湯豐誠、蘇文羚、黃淑玲(2015)。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情形及其相關因子探討。Journal of Ergonomic Study,17(1),27-38。
程淑華(2010)。國軍幹部身心適應模式探討 。復興崗學報 ,100,225-252。
黃芊葳、林耀豐(2014)。健康促進對生活型態影響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7,177-182。黃琨竣(2010)。基層警察主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過勞及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研究。私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基隆市。黃綉婷(2004)。空軍後勤軍官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工作壓力結果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屏東縣。楊家霖(2012 )。軍隊工作壓力知覺、工作幽默與工作滿意相關研究-工作幽默感的調節效果。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溫惠雯(2004)。國軍幹部身心適應模式相關因素之探討。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葉琇珠(2000)。大學生健康概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
雷明宇(2008)。國軍主財人員工作壓力來源與壓力管理對工作績與離職傾向影之探討-身心狀況之間接果。國防大學管理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趙紀強(2006)。國軍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憲兵隊基層幹部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論文,台東縣。
趙雅慧、彭國平(2013)。大學生健康體適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典型相關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1),85-97。蔡佳惠(2011)。環球科技大學新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究。環球科技人文學刊,13,15-32。鄭其嘉、林孟燕(2014)。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以北部某綜合大學新生為例。輔仁醫學期刊,12(4),227-237。龍育民(2000)。軍官人格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嚴巧珊(2009)。國軍女性軍人在不同母職階段任務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鐘堅(2003)。從國軍文化看空軍再造。國防政策評論,3(2),250-263。
國防報告書,2015,1-175
英文部份
Bakker, A . B., E. Demerouti & W. Verbeke (2004). Using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to Predict Burnout and Performan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3, No.1, pp.83-104.
Beehr, T. A., & Newman, J.E. (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fact analysis, 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1(31), 665-669.
Blau, G. (1981). A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job stress, social support, service length, and job stra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7, 279-302.
Cooper, C. L., & Marshall, J. (1976). Occupational sources of stres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coronary heart iesease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1(49), 11-28.
Demerouti, E. , A. B. Bakker, F. Nachreiner, & W. B. Schaufeli (2001).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of Burnou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6, No.3, 499-512.
Dever, G. E. A. (1976). An epidemiological model for health policy analysi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4), 453-466.
French, J. (1962). A programmatic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 Journαl Social Issues, 18, 1-47.
Haris, D. M. & Guten, S. (1979). Health protective behavior: An exploratory study.Journal of Healthand Social Behavior, 20, 17-29.
Hellriegel, D. , Slocum, J. W. , & Woodman, R. W. (198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Huber, M, Knottnerus J. A. , Green L, van der Horst H, Jadad A. R. , & Kromhout, D. (2011). How should we define health? BMJ 343: 4163.
Ivancevich, J. M. & M. T. Matteson. (1980). Stress and Work: A Managerial erspective. New York: Scott Foresman.
Johnson, J. V. & Hall, E. M. (1988). Job Strain, Work Place Social Suppor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 Random Sample of the Swedish Working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78, No.10, 1336-1342.
Jonathan, W., & Stephen, P. (2000). Researching health promotion. London:
Laverack, G. (2004).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Power & Empowerment. 1st ed., London: SAGE, 1-15.
MacNeil, D. H. (1981). The relationship of occupational stress to burnout. Illinois: London House Management Press.
Marc (1974).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 a working Document. Minister of Supply & Services Canada, 31-34.
Moracco, J. C. , & McFadden , H. (1982).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 549-552
Pender, N. J. (1987).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2nd ed.). Stamford, CT: Appleton & Lange.
Pender, N. J. (1996).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3rd ed.). Stamford, CT: Appleton & Lange.
Pender, N. J. , Walker, S. N. , Sechrist, K. R. , & Frank-Stromborg, M. (1990). Predicting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the workplace. Nursing Research, 39(6), 326-332.
Salanova, M. , Peiró J. M. & Schaufeli W. B. (2002). Self-Efficacy Specificity and Burnout am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ers: An Extension of the Job Demand-Control Model.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1, (1), 1-25.
Sandra, J. P. , & Timothy, S. B. (2008). Middle range theories: Application to nursing research. US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91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McGraw-Hill
Siu, O. L. , Lu L., & Cooper C. L. (1999). Managerial Stres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A Comparative Study.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14(1), 6-25.
Smith J. A. (1981). The Idea of Health:A Philosophical Inquiry.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3, 43-50。
Thomas, P. G. , & Martin, B. (2003). Encyclopedia of primary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523
Walker, S. N. , Sechrist, K. R. , & Pender, N. J. (1987). The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Research, 36(2), 77-81.
WHO (1986).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Geneva: WHO. http://www.euro.who.int/AboutWHO/Policy/20010827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