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90c8:68ff:e28a:b3d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08: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柔瑜
研究生(外文):Jou-Yu Huang
論文名稱:不同區域之國中教師知覺家長不合理行為與教師因應策略之差異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Variance Analysis of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Areas and Challenging Parent Behaviors through Teachers’ Awareness
指導教授:鄭承昌鄭承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Chang J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5
中文關鍵詞:國中教師家長不合理行為因應策略
外文關鍵詞: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challenging parent behaviorscoping strateg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8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內不同區域之國中教師,知覺家長不合理行為及其因應策略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在知覺家長不合理行為之差異情形,及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因應家長不合理行為採取的策略之差異情形。本研究以自編之「家長不合理行為量表」、「教師因應策略」問卷進行調查,共計發出762份問卷,回收有效樣本622份。施測所得資料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次數分配表、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複選題分析、卡方考驗等,得到結論如下:
一、 國中教師較常知覺家長不合理行為類型為「依賴學校型」、「過度溺愛型」、「不理不睬型」。
二、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知覺家長不合理行為在「性別」、「任教區域」「任教年資」「職務」「學校規模」方面有顯著差異。
三、 國中教師最常使用「溝通」、「求助」、「堅持己見」之策略來因應家長不合理行為。
四、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教師因應家長不合理行為之策略,在「性別」、「年齡」、「學歷」、「任教區域」、「任教年資」、「職務」、「科目」、「學校規模」有顯著差異。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學校行政、基層教師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The research was aimed to realize the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areas and challenging parent behaviors through teachers’ awareness. In addition, varianc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coping strategies and challenging parent behaviors through teachers’ awareness. The Scale of Challenging Parent Behaviors and Teachers’ Coping Strategies Inventory were developed to apply to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here were a total of 762 copies issued but 622 effectiv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research data were analyzed by frequency, percentag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multiple response and Chi-square test. 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

1. The types of challenging parent behaviors through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warness were “Depending on School Type”, “Excessive Spoiling Type”, and “Ignoring Type”.
2. In term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warenes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in challenging parent behavior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variables of gender, teaching area, teaching seniority, position, and school size.
3. The strategies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most often used for challenging parent behaviors were “communication”, “seeking for help”, and “persistence”.
4. In terms of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warenes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in challenging parent behavior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variables of gender, age, education, teaching area, teaching seniority, position, teaching subject, and school size.

Finally, th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for school administration, teachers, and following research.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家長不合理行為的探討 7
第二節 教師因應家長不合理行為策略 16
第三節 家長不合理行為及教師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5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5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樣本之基本背景資料分析 49
第二節 國中教師知覺家長不合理行為之現況 54
第三節 國中教師因應家長不合理行為策略之現況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結論 127
第二節 建議 135
參考文獻 137
(一) 中文部分 137
(二) 外文部分 142
附錄 140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40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58
(一) 中文部分
三立新聞網 (2016年8月25日)。「跟你爸一樣愛狡辯」抓學生竄改成績 老師失言反被家長告。取自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6158
王淑俐(1994a)。為師最樂-現代師生倫理與溝通技巧。台灣:南宏。
王淑俐(1994b年3月)。親師之間為什麼難以啟齒?親師溝通(一)。師友月刊332,24-29。
朱怡親(2014)。台南市國小教師情緒管理與親師衝突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台南市。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79)。《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概要》。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何文哲(2014)。國小正式教師面對同事之親師衝突的態度與因應方式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縣。
吳志懿(2008)。臺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吳宗立(1998)。創造和諧雙贏的親師溝通。菁我9(4),10-15。
吳宗立(1998)。創造和諧雙贏的親師溝通。菁我9(4),10-15。
吳明隆、凃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1年12月20日)。家長推動學校教育選擇權需要兼顧教育政策的公義與品質。國語日報,13版。
呂雅鈴(2011)。臺北市國中特教教師知覺親師衝突與行政支持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李佩芬、張漢宜(2008)。孩子好教,家長難纏? 怪獸家長,看招!。親子天下,2,88-96。
李佩芬、張漢宜。(2008)。孩子好教,家長難纏?怪獸家長,看招。親子天下,2,88-96。
李俐瑩(2014)。教師課題-親師衝突與對策理論與實例分析。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1), 84-90。
李俐瑩(2014)。教師課題-親師衝突與對策理論與實例分析。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1),84-90。
周煥臣(1992)。增進親師關係芻議。教師之友,33(5),61-64。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林彥岑(2011)國小教師知覺家長不合理行為與教師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台東市。
林美麗(2012)國小教師親師衝突原因認知及其因應策略之探討─以台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台北市。
林凱瑜(2014)國小教師親師衝突因應策略對教學熱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台北市。
林翠玲(2015)國小教師人格特質、情緒智能與親師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邱政強(2005)國中啟智班導師對親師衝突歸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柯倢伃(2010)。高雄市國中教師人格特質、專業認同與自我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柯莞娟(2015)。公立國中導師面對怪獸家長之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碩士班,屏東市。
翁千琇(2013)。國中導師知覺家長非理性要求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台東市。
高雅萍(2013)。桃園縣國小教師知覺親師衝突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桃園市。
商永齡(2009)。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法律問題。學校行政雙月刊,62,169-188。
張文瀞、陳淑瑜(2012)。台北市國小特教教師知覺親師衝突原因、因應策略及欲獲得的協助之調查研究。載於陳淑瑜、蔡昆瀛(主編),2012特殊教育暨早期療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頁63-90)。台北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中心、特殊教育系。
張美娜(2010)。國小教師知覺親師衝突類型及其因應對策之研究以台南市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張茂源(2009)。從學校教師會、家長參與法制化談學校經營新方向。學校行政雙月刊,59,167-182。
張碧倩(2010)。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親師衝突原因及處理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張麗真(2014)。台中市及苗栗縣幼兒園教師親師衝突原因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許芳菊(2011年11月)。當怪獸家長遇上刺蝟老師......親師大戰為何一觸即發?親子天下,29。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7512
陳育萱 (2016年6月)。找一條走向對方的路—親師之間。天下雜誌。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384
陳玟甄(2004)。中部地區國小教師知覺親師衝突原因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陳宣如 (2011)。嘉義地區國民中學教師知覺親師衝突原因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陳展宇(2016年7月)親師溝通的困境,老師可以這樣做。天下雜誌。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575
陳素婕(2002)。台中市國民中小學親師衝突及教師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台中市。
陳素婕. (2002)。台中市國民中小學親師衝突原因及教師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陳啟榮(2005)。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議題之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36,140-147。
陳啟榮(2011)。淺談怪獸家長。中等教育,62(2),156-163。
陳碧玲(2014年3月10日) "怪獸家長"我不怕,親師溝通有良方。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10),頁78-80。
鈕文英(2009)。教師與特殊需求學生家長互動之挑戰與因應。特殊教育文集,11,1-32。
馮莉雅(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怡雯(2006)。學校如何在親師衝突的夾縫中求生機--探究衝突的原因、功能及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45),226-236。
黃建清(2005)。國民小學親師衝突原因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淑華(2006)。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親師關係與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黃淑華(2009)。都會地區教師親師關係的營造與親師溝通。國教新知,56(3), 96-103。
楊巧玲(2000)。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英、美語台灣的教育改革策略之比較。教育學刊,17,199-217。
趙思雅(2014年12月11日)不做怪獸家長。新報。取自https://www.pinterest.com/pin/502081058434229945/
趙聖秋(1998)。國民小學家長與教師親師溝通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劉永泉(2002)。淺談親師相處之道。師說,163,11-12
劉佳蓉(2015)。臺北市國中特教教師親師溝通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市。
蔡瓊婷(2003)。國民小學親師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鄭彩鳳(2000年6月16日)。評析教育基本法有關教育中立、教育權限及全民參語的理論與實務。蔡培村(主持人), 教育基本法相關議題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薛宜龍(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覺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實證研究-以中部地區試辦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班,彰化市。
謝正平(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親師衝突知覺與衝突管理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鍾育琦(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親師衝突」的觀點及其處理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鍾美英(2002)。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羅永志(2006)。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親師衝突原因知覺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蘇俐綺(2010)。高雄市國小教師對親師衝突現況知覺與其教學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蘇福壽(1998)。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親師衝突因素及其處理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鐘婷婷(2004)。幼稚園教師因應親師衝突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二) 外文部分
Gestiwicki. (2007).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USA:Cengage Learning
Kaiser, H. F.(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Katz,L. G.(1996).Preventing and resolving parent-teacher differences. Champain,IL:Eric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LightfootL. (2001). Toward conflict and resolution: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ies and schools. Theory into Practice. 2, 97-104.
McEwanK.E. (2005). How to Deal With Parents Who Are Angry, Troubled, Afraid, or Just Plain Crazy. New York: Corwin Publishers .
Russell,D.W.(1987). Job-related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burnout among teacher.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20), 269-274.
Shaffer, D.R.(1993).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CA: Pacific Grove.
Sheskin, David J.(2007).Handbook of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procedures. Boca Taton: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Tabachnick, B. G., & Fidell, L. S. (2007).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5 th Ed.).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and Bac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