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9: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鑑青
研究生(外文):Liu, Chien-Chin
論文名稱:織物與身分認同
論文名稱(外文):Weaving Identity
指導教授:陳志誠陳志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ih-Cheng
口試委員:陳眖怡廖仁義陳志誠
口試委員(外文):Chen, Kung-YiLiao, Ren-YiChen, Chih-Cheng
口試日期:2018-01-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2
中文關鍵詞:身分認同矛盾多元變動模型
外文關鍵詞:Identityconflictmulti-culturevariationmod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論文內容主要敘述本人如何對生命經驗的身分認同提問開始,到轉化為創作的過程。論文內容探討藝術史對作品內容形式的啟發、作品構成如何從平面發展到後期的身分模型、和最後作品結構與造型材質分析。筆者在高一即出國留學,一直覺得自己身上有不同身分和文化,不太清楚自己真正的歸屬感。許多在海外居住的異國人士之間最常交流的就是對認同的困擾和對自身身分的定義,無法界定自己的根在哪裡。觀察身邊周遭和自己對認同的問題,異鄉人的身分下有幾種特質:矛盾、斷裂、變動、混雜、一體多身分。筆者將所觀察到的這些元素轉為創作,以身分識別系統符號切入,把身份形象抽象化轉為軟雕塑,經過和藝術史、解構主義、擬仿物理論之間的辯證思考,到最後形成一系列的身分模型想像。論文分成三個章節,第一章主要談討作品藝術史和之間的對話。第二章在分析作品特質、知覺對作品的重要性,及身分模型的發想。第三章解釋作品的結構和造型材質。


The content of the thes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how I started questioning the identity of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and transformed to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Since High School I studied abroad in Canada and United States for almost ten years. The definition of one's own identity roots is the most common issue for overseas foreigners, sense of belonging is always confusing. After consideration, identity issue was determined to be the subject. For years of observ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alities under the status of foreigners which is conflict, variation, and multiple identities. The creations were transformed by these elements be the symbols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converting the abstract image to soft sculptures. Through examing art history, deconstruction and simulation theory, finally formed a series of identity model. The essay divided to three components: how the artworks inspired by art histor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ks,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perception and how works were developed, and the final chapter explains the form and texture.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i
緒論 1
一、創作動機與目的 1
二、創作歷程與架構 2
第一章 作品形式的起源和轉換 3
第一節 識別圖案的啟發 3
第二節 後現代的藝術觀 9
第三節 低限與後低限藝術的對談 14
第二章 身分的連結 33
第一節 繪畫與雕塑之間的辯證 33
第二節 身體、知覺、記憶、空間 39
第三節 虛擬模型 43
第三章 作品結構與造型分析 47
第一節 身分意義的重組、斷裂、矛盾 47
第二節 造型材質分析 51
結論 58
參考書目 59


中文書目
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名著提要》,台北: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2000。
呂清夫著,《後現代的造型思考》,高雄:傑出文化,1996。
呂清夫著,《造型原理》,台北:亞太,1984。
陸蓉之著,《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
陳錦忠,《雕塑符號與傳達》,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
劉世閔,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台北:心理,2005。
劉勝利,《身體、空間與科學: 梅若龐蒂的空間現象學》,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4。
寧曉萌,《表達與存在: 梅若龐蒂現象學研究》,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龔卓軍著,《身體部屬》,台北:心靈工坊,2006。


英文書目
Christopher Butler , Post-modern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Jacques Derrida, Writing and Difference, Translated by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78.
John Golding, Paths to the Absolute , New Jersy: Princeton, 2000.
Maurice Merleau-Ponty, World of Perception , Translated by Oliver Davis,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 New York:Routledge, 2012.
Mignon Nixon, EVA HESSE, Massachusetts : MIT Press, 2002.
Heartney Posner, After the Revolution Women Who Transformed Contemporary Art,
New York: Prestel, 2007.

翻譯書目
Rudolf Arnheim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1982。
Jean Baudrillard著,《物體系》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1997。
Jean Baudrillard著,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出版,1998。
Ernst Cassier著,甘陽譯,《人論: 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 桂冠,1990。
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台北:麥田,2004。
Ales Erjavec等著,楊珮芸譯,《後現代主義的鐮刀:晚期後社會主藝的藝術
文化》,台北:典藏藝術,2009。
Michael Fried著,張曉劍、沈語冰譯,《藝術與物性》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2013。
Clement Greenberg著,張心龍譯,《藝術與文化》台北:遠流,1993。
Bechelard Gaston 著,張逸啨譯,《空間的詩學》上海:上海世紀,2009。
Stephen Hawking、Leonard Mlodinow著,郭兆林、周念縈譯,《大設計》,台北:
大塊文化,2016。

Fredric Jameson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台
北:時報文化,1998。
Maurice Merleau-Ponty,《可見與不可見的》,北京:商務印書,2008。
Herbert Read著,李長俊譯,《現代雕塑史》台北:大陸書局,1982。
Richard Shusterman著,高建平譯,《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北京:商務印書,
2011。
Wilhelm Worringer著,魏雅婷譯,《抽象與移情》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1992。

網頁:
http://www.sculpture.org/documents/scmag01/julaug01/moore/moore.shtml
最後更新 2001/8/14,查詢日期2018/1/3。

http://www.tate.org.uk/context-comment/articles/his-darkened-imagination
最後更新 2010/1/1,查詢日期2018/1/5。

http://www.tate.org.uk/art/artists/henry-moore-om-ch-1659/henry-moores-sculptur
最後更新 2010/1/1,查詢日期2018/1/9。

http://www.timeoutshanghai.com/features/Art-Art_Features/7733/Tony-Cragg.html,
2012. 最後更新 2012/9/4,查詢日期2018/1/7。

https://nga.gov.au/softsculpture/essay.cfm. 最後更新 2009/7/12,查詢日期2018/1/5。

https://pulitzerarts.org/exhibition/claes-oldenburgs-soft-sculptures/最後更新 2010/1/1,
查詢日期2016/7/25。


訪問、演講、發表等非紙本資料:
西倉Megumi面訪於Nippon.com,2014/3/20。

期刊︰
龔卓軍,〈身體感與時間性:以梅洛龐蒂解讀柏格森為線索〉,台北:《思與言》
44(2006年3月),56。
張曉琳,〈塞尚的繪畫空間表達〉,上海:《藝術探索》104(2011年2月),
80-110。
江凌青,〈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 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台北:《藝術學研究》16(2015 年 6 月), 169-210 。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