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0 12: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薈如
研究生(外文):LIN, HUI-JU
論文名稱:石化產業環境議題報導分析 ─以六輕2010年火災事件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Coverag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Sixth Naphtha Cracker in 2010
指導教授:邱啟明邱啟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U, CHI-MING
口試委員:湯允一韓豐年
口試委員(外文):TANG, YUNG-YIHAN, FENG-NIEN
口試日期:2017-12-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廣播電視組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廣播電視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5
中文關鍵詞:六輕消息來源框架內容分析
外文關鍵詞:Sixth Naphtha Crackersourceframecontent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2010年七月,六輕陸續發生幾起火災事故,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同時也引發環保團體及當地居民的抗爭行動。而國人想要了解六輕火災相關資訊的主要管道就是透過大眾媒體。因此媒體對於此議題是如何報導,其報導內容呈現方式等都會影響民眾對於六輕火災議題的態度與認知。
本研究以國內平面媒體和網路媒體為對象,包括《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四家報紙,以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環境報導》部落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三家網路媒體,蒐集2010年7月7日到2010年8月31日有關六輕火災事件的相關報導,採內容分析法檢視報導形式、報導版面、報導主題、報導框架、消息來源等項目,分析平面與網路媒介文本、新聞框架與消息來源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平面媒體的報導形式以「一般新聞」為最大宗;報導主題以公共安全及賠償訴求的文章為主;網路媒體的報導形式以深度報導為主,環境汙染主題的文章高達一半以上。
新聞框架的部分,本研究發現不論是平面媒體或是網路媒體,皆以責任歸因框架為最大宗,在文章中提示「誰」應該為整起事件負責;而消息來源引述部分,平面媒體引述最高之消息來源是「政府部門」,顯示政府官員仍是平面媒體偏好的引述對象,網路媒體引述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團體的比例遠超越平面媒體,反映網路媒體相對重視環境議題中專業知識面的論述。

There were some fire accidents in the sixth naphtha Cracker in July 2010, which affected the local ecologic environment, and the environmental groups and local residents pretested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eople got the news information by media, therefore, the contents of the fire accidents issue reported by media affected the attitude and cognition of people.
This master thesis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texts, the frames and the sources, using research approach ‘content analysis’ on the print media and Internet media, including four newspapers of United Daily News , Liberty Times, China Times, Apple Daily, and three Internet media of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enter electronic newspaper, Environmental Report, PTS News Network. The period of research is from Jul. 7, 2010 to Aug. 31, 2010.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the print media described this fire accidents issue by using general news type, public safety theme, and compensation theme. And the Internet media used depth report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me on this issue.
The research also discovered that both print and Internet media used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rame in their reports. The print media quoted the source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 however, the Internet media quoted more source of experts and environmental groups than the print media did, which reflected the Internet media took the expertise of environmental issue more seriousl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六輕火災事件 6
第二節 議題設定 9
第三節 消息來源 11
第四節 新聞框架 17
第五節 小結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 22
第二節 樣本選取與分析單位 23
第三節 類目建構 26
第四節 信度檢測 31
第四章 資料分析 33
第一節 各類項描述 33
第二節 消息來源與框架分析 39
第五章 結論 40
第一節 發現與討論 4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44
參考文獻 46
附錄:編碼表 55

中文資料: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2010年7月29日)。吳揆沒視察六輕 蘇治芬:交代的過去嗎。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92784
吳秉宗(2012)。台塑六輕廠連環火環保議題。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吳芳如(2002)。消息來源、新聞框架與媒介真實之建構:以政黨輪替後之核四爭議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呂立翔(2009)。重建科技社會中科學新聞產製的圖像─以中時、聯合、自有三報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李美華(2005)。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內容之轉變(1988~1999年)。新聞學研究,85,頁111-139。
李鋅銅、段鴻裕(2010年7月8日)。台塑化烯烴廠大火 今天才能滅。聯合知識庫。取自http://ahrp.ntua.edu.tw:2083/ndapp/Story?no=34&page=2&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Lu7tCCk9ahhK6TptME%2BPTIwMTAwNzA3K6TptME8PTIwMTAwODMx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10-07-08&news_id=5454540
李鋅銅、段鴻裕(2010年8月18日)。路祭反六輕 撒冥紙喊衝。聯合知識庫。取自http://ahrp.ntua.edu.tw:2083/library/udn/
李鋅銅、段鴻裕、陳曼儂、曾懿晴(2010年8月19日)。麥寮出新招 假車禍堵六輕。聯合知識庫。取自http://ahrp.ntua.edu.tw:2083/ndapp/Story?no=6&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Lu7tCCk9ahhK6TptME%2BPTIwMTAwNzA3K6TptME8PTIwMTAwODMx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10-08-19&news_id=5510910
周麗蘭、張朝欣(2010年8月7日)。大火落塵災害賠償 不歡而散。中時報系資料庫。取自http://kmw.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logno=KMW01&uid=1_B\20100807\N0289.001&OriSourceType=B&sdate=2010/08/07&sKeyword=%E5%85%AD%E8%BC%95%E7%81%AB%E7%81%BD
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作者:Earl Babbie)。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林怡瑩(2004)。環境風險、環境運動與媒體:以台灣焚化爐政策爭議的媒體再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斯凱(2002)。台灣工業環保新聞分析—以新竹科學園區的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靜盛、姚惠珍(2010年8月2日)。麥寮人嗆台塑 不賠償就封路。蘋果日報昔日新聞。取自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00802/32706649/
邱宜儀、蘇蘅(2009)。政治名人與媒體:馬英九報導的新聞框架初探。新聞學研究,99,1-45。
俞國基(1998年2月20日)。台灣平面媒體的生態與展望。新世紀智庫論壇創刊號。
段鴻裕(2010年8月24日)。六輕農漁牧賠償 達成五億協議。聯合知識庫。取自http://ahrp.ntua.edu.tw:2083/ndapp/Story?no=3&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Lu7tCCk9ahhK6TptME%2BPTIwMTAwNzA3K6TptME8PTIwMTAwODMx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10-08-24&news_id=5517209
胡幼偉(2002)。核四何事?公共議題的報導取向與民眾反應。取自http://old.npf.org.tw/PIBLICATION/091/EC-R-091-022.htm。
孫秀蕙(1994)。環保團體的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廣告學研究,3,159-185。
徐美苓(1999)。愛滋病報導的議題與消息來源設定。新聞學研究,58,171-199。
翁秀琪(1994)。消息來源策略研究─探討忠實、聯合報對婦運團體推動「民法親屬編」修法的報導。新聞學研究,52,121-148。
翁秀琪(2009)。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張祐齊(2003)。報紙對公民投票活動報導之研究─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的內容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傳佳(2011)。獨立/主流媒體的環境報導─以國光石化開發案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證。台北:正中書局。
張卿卿(2002)。競選新聞框架與競選廣告訴求之使用及其對選民政治效能感與信賴感的影響-以1998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70,135-165。
張耀仁(2006)。跨媒體議題設定之探析:整合次領域研究的觀點,傳播與管理研究,5(2),73-130。
許素惠(2010年7月26日)。半個月兩次 六輕大火 勒令停工。中時報系資料庫。取自http://kmw.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logno=KMW01&uid=1_B\20100726\N0002.001&OriSourceType=B&sdate=2010/07/26&sKeyword=%E5%85%AD%E8%BC%95
陳光璞(2009)。媒體報導的風險議題與風險溝通-以全球暖化議題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洛薇、曾懿晴(2010年8月20日)。解爭議 吳揆:環署出面。聯合知識庫。取自http://ahrp.ntua.edu.tw:2083/ndapp/Story?no=5&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Lu7tCCk9ahhK6TptME%2BPTIwMTAwNzA3K6TptME8PTIwMTAwODMx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10-08-20&news_id=5512216
陳蔚承(2012)。實名制、網路社會運動與網路人際關係之初探:以Facebook個人網頁討論士林王家「文林苑」都更案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靜茹、蔡美瑛(2009)。全球暖化與京都議定書議題框架之研究─以2001-2007年紐約時報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100,253-296。
陳韻丞(2012)。平面新聞框架下的環境教育內涵概念─以2011年國光石化開發案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陳韻如(1993)。新聞事件的意義建構與受眾認知關係之研究:從受眾推論看新聞框架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麥寮鄉公所(2013年4月1日)。防救災政策。取自http://www.mlvillage.gov.tw/content/index.asp?m=1&m1=13&m2=54
喻靖媛(1994)。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黃俞儒(2013)。社會運動中的跨媒體議題設定:以文林苑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惠萍(2004)。媒介框架之預設判准效應與閱聽人的政策評估─以核四案為例,新聞學研究,77,67-105。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等 (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下冊)(頁809-831)。台北:東華書局。
楊韶彧(1993)。從消息來源途徑探討議題建構過程─以核四建廠爭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葉瓊瑜(1995)。從媒介策略角度探討消息來源之議題建構:以公視立法爭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
劉建明(2007)。當代西方新聞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蕙苓(1989)。報紙消息來源之特性與處理方式。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維斌、段鴻裕、陳曼儂(2010年7月26日)。六輕爆炸 恐損百億。聯合知識庫。取自http://ahrp.ntua.edu.tw:2083/ndapp/Story?no=32&page=2&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Lu7tCCk9ahhK6TptME%2BPTIwMTAwNzA3K6TptME8PTIwMTAwODMx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10-07-26&news_id=5479464
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近用媒介權:台灣的驗證。新聞學研究,45,39-56。
蕭怡靖(2006)。台灣閱報民眾的人口結構及政治態度之變遷-1992年至2004年。台灣民主季刊,3(4),頁37-40。
閻沁恆(1972)。大眾傳播研究方法。新聞叢書第二十三冊。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瞿文芳(2002)。報紙報導環保事件議題建構過程之研究─以阿瑪斯號漏油汙染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羅元君(1999)。媒介建構「精省」議題之框架分析-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台灣新生報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羅文輝(1994)。無冕王的神話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蘋果日報連線報導(2010年7月30日)。怒六輕大火 鄉民臭魚砸政院。蘋果日報昔日新聞。取自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00730/32700477/
英文資料:
Cohen, B. (1963).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 Princenton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R. & McCombs, M. E. (2007). The young and agenda-less? Exploring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agenda-setting on the youngest generation, baby boomers, and the civic generatio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4(3), 495-508.
Davis, D. K. (1990). News and politics. In D. L. Swanson & D. Nimmo, New direction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 Resource Book (pp. 147-184). Newbury Park, CA: Sage.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51-58.
Gamson, W. A. (1989). News as framing: Comments on Graber.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86-1994), 33(2), 157-61.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ckett, R. A. (1985). A hierachy of access: Aspects of sources bias in Candian TV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62, 256-277.
Hall, S., et al. (1981).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news: Mugging in the media. In S. Cohen and J. Young(eds.). The manufacturing of news-Social problems, deviance and the mass media. Beverly Hills, CA: Sage.
Kennamer, J. D. (ed.). (1994). Public opinion, the press, and public policy. Westport, CO: Praeger.
Klandermans, B. (1988). The 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consensus.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1, 173-196.
McCombs, M. (1997). Building consensus: The news media’s agenda-setting role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4, 433-443.
McCombs, M. E., & Shaw, D. L.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2), 176-187.
McCombs, M. E., & Shaw, D. L. (1993). The evolution of agenda-setting research: Twenty-five years in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2), 58-67.
McQu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 Newbury Park, CA: Sage.
Miller, D. (1993). Official sources and primary definition: The case of Northern Ireland.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5(3), 385-406.
Schlesinger, P. (1990). The media politics of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Semetko, H. A., & Valkenburg, P. M. (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 93-109.
Shoemaker, P., & Reese, S. (1991).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 on mass media content. New York: Longman.
Snow, D.A., Rochford, E. b., Worden, S. K. Jr. & Benford, R. D. (1986). Frame alignment proces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 464-481.
Spitzer, R.J. (1993). (ed.) Media and Public Policy. Westport, CN: Praeger.
Trowler, P. (1988). Investigating the media. London: Unwin Hyman Limited.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Westly, B. H. (1976). Setting the political agenda. What makes it chang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6, 43-47.
Wolfsfeld, G. (1991). Media, protest, and political violence: Transactional analysis. Journalism Monigraph, No.127.
Zhou, Y. & Moy, P. (2007). Parsing framing process: 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opinion and media coverag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 79-9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美華(2005)。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內容之轉變(1988~1999年)。新聞學研究,85,頁111-139。
2. 邱宜儀、蘇蘅(2009)。政治名人與媒體:馬英九報導的新聞框架初探。新聞學研究,99,1-45。
3. 俞國基(1998年2月20日)。台灣平面媒體的生態與展望。新世紀智庫論壇創刊號。
4. 孫秀蕙(1994)。環保團體的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廣告學研究,3,159-185。
5. 徐美苓(1999)。愛滋病報導的議題與消息來源設定。新聞學研究,58,171-199。
6. 翁秀琪(1994)。消息來源策略研究─探討忠實、聯合報對婦運團體推動「民法親屬編」修法的報導。新聞學研究,52,121-148。
7. 張卿卿(2002)。競選新聞框架與競選廣告訴求之使用及其對選民政治效能感與信賴感的影響-以1998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70,135-165。
8. 張耀仁(2006)。跨媒體議題設定之探析:整合次領域研究的觀點,傳播與管理研究,5(2),73-130。
9. 陳靜茹、蔡美瑛(2009)。全球暖化與京都議定書議題框架之研究─以2001-2007年紐約時報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100,253-296。
10.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11. 黃惠萍(2004)。媒介框架之預設判准效應與閱聽人的政策評估─以核四案為例,新聞學研究,77,67-105。
12.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13. 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近用媒介權:台灣的驗證。新聞學研究,45,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