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ㄠ大中、羅炎編著,《亞里士多德》(台北,婦女與生活社,2000年)。
今道友信編,李心峰等譯,《美學的方法》(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方珊著,《美學的開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士儀著,《論亞里斯多德《創作學》》(台北,里仁出版社,2000年)。
王魯湘等編譯,《西方學者眼中的西方現代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卡爾‧雅斯貝爾斯著,亦春譯,《悲劇的超越》(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古斯塔夫‧施瓦布著,曹乃雲譯,《希臘古典神話》(南京,譯林出版社,1996年)。
尼爾‧夏克特著,高中春譯,《尋逝去的自我──大腦、心靈、往事的記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吉伯特·默雷著,孫席珍等譯,《古希臘文學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
安理‧艾斯勒著,程志民譯,《聖杯與劍》(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朱光潛著,《悲劇心理學》(台北,日臻出版社,1995年)。
李昂著,《殺夫》(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李銀河著,《女性權力的崛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亞里斯多德,賀拉斯著,《詩學‧詩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詩學》(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1年)。
亞里斯多德著,廖申白譯註,《尼各馬科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孟悦、戴錦華著,《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林玉體著,《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出版社,1997年)。
林麗珊著,《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
姚一葦著,《詩學箋註》(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威廉‧狄爾泰著,童奇志,王海鷗譯,《精神科學引論》第一卷(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年)。
胡經之,王嶽川著:《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人學出版社,2005年)。
胡耀恆著,《西方戲劇史》(台北,三民書局,2016年)。
張岩冰著,《女權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傅偉勳、偉政通主編,《亞里斯多德》(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傑姆遜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
奧古斯丁著,徐玉芹譯,《懺悔錄》(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
劉毓秀、曾珍珍合譯,《希臘悲劇》(台北,書林出版社,1984年)。
閻國忠著,《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羅念生著,《論古希臘戲劇》(北京,中國戲劇,1985年)。
二、英文書目
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late and edited by Roger Crisp,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Aristotle, Poetics. Translated by Malcolm Heath, London &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6.
Toril Moi, Women writing and writing about women, in Sexual/Text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5.
三、期刊論文
王恩超著,〈淺析美狄亞形象所包含的倫理道德思想──讀古希臘悲劇《美狄亞》有感〉《學理論》(哈爾濱,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2013年第2期)。
王慧著,〈歐里庇得斯作品人物個性及心理分析──以《美狄亞》為例〉《現代商貿工業》(武漢,中國商辦工業雜誌社,2009年第21卷第15期)。
王毅著,〈略論美狄亞的「愛」與「恨」〉《外國文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1985年第1期)。
朱陶著,〈美狄亞「母殺子」復仇的病理心理學解釋〉《天府新論》(四川,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06年第4期)。
吳小英著,〈女性主義與家庭社會學研究:女性主義社會研究述評〉《國外社會科學》(北京,國外社會科學編輯部出版,2002年第2期)。
汪正龍著,〈亞里斯多德悲劇淨化說新釋〉《湖北大學學報》(武漢,湖北大學,1999年第1期)。
汪玉霞、計美玲著,〈從女性主義視角看美狄亞〉《安徽文學》(安徽,安徽文學雜誌社,2013年第4期)。
侯思量著,〈《美狄亞》中婚姻悲劇的原因淺析〉《戲劇之家》(武漢,湖北省戲劇家協會,2015年第6期)。
范芯華著,〈女性主義VS多元文化論?——反思兩者之間的緊張關係〉《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第23期)。孫榮榕著,〈從《美狄亞》看社會地位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作用〉《世界文藝》(北京,世界文學藝術家聯合會,2013年6月)。
莊美芝著,〈美狄亞形象的女性主義闡釋〉《江海學刊》(南京,江蘇省社會科學院,2004年第3期)。
陳雀倩著,〈中國先鋒小說中的廢墟寓言─從蘇童、余華的歷史敘事論其後現代的意義〉《淡江人文社會學刊》(台北,淡江大學,2004年6月第19期)。彭舟著,〈從《美狄亞》看亞里斯多德的悲劇觀〉《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武漢,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2008年2月第26卷第1期)。
程石泉著,〈希臘悲劇與悲劇哲學〉《哲學與文化》(台北,輔仁大學,1992年6月)。黃曉婉著,〈《美狄亞》的女性視角〉《文學教育》(武漢,湖北省新聞出版局,2014年5月)。
黃藿著,〈《米蒂亞》的悲劇美學在教育哲學上的蘊義〉《哲學論集》(台北,輔仁大學,2017年7月第48期)。
黃藿著,《亞里斯多德悲劇美學在教育哲學上的蘊義》《教育學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6年2月第12卷第1期)。
楊惠著,〈從美狄亞的身份看品達詩歌的政治與神學〉《青海民族學院學報》(西寧,青海民族大學,2008年7月第34卷第3期)。
龍琳著,〈論《美狄亞》的殺子復仇——女性的反抗與尷尬〉《湖北社會科學》(湖北,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2013年第8期)。
聶珍釗著,〈論希臘悲劇的復仇主題〉《外國文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1年第3期)。
四、碩博士論文
王俊彬著,《尼采的悲劇美學──《悲劇的誕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吳心蕙著,《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張炳陽著,《希臘悲劇的美學基礎:悲劇詮釋與世界觀哲學》(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五、網路資料
Aristotle, Politics, translated by Benjamin Jowett, translated by Samuel H. Butcher [EB/OL]. Download from the websitw: http://classics.mit.edu/Aristotle/politics.html
歐里庇德斯簡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AC%A7%E9%87%8C%E5%BA%87%E5%BE%97%E6%96%AF
Euripides, Medea, written in 431 B.C., translated by E. P. Coleridge, retrieved from the websitw: http://classics.mit.edu/Euripides/medea.html
歐里庇德斯悲劇《米蒂亞》中文劇本: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35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