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文部份
干富雲(2001)。從理論基礎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益。教育資料與研究,38, 22-28。
王金國(2004)。共同學習法之教學設計及其在國小國語科之應用。屏東師院學報,22,103-130。王金國(2009)。合作學習中之成員地位、參與機會問題及其解決之道。教育研究月刊,177,78-82。王金國、張新仁(2003)。國小六年級教師實施國語科合作學習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21,53-79。方華璟(2010)。合作學習對國民中學學生英語學習之影響-以臺北縣立大大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史美瑤(2012)。21世紀的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師發展。評鑑雙月刊(36)。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2/03/01/5570.aspx
申慧媛、陳鈺婷(2004/08/20)。臺灣教育常態編班立法禁放牛班。大紀元新聞網。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4/8/20/n633506.htm
朱則剛(1994)。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思─兼論其對認知心理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13,1-14。李家同(2015)。教改休兵,不要鬧了。臺北市,五南。
李紋玲(2015)。分組合作學習應用在國中英語教學之研究-以屏東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谷瑞勉(譯) (1999), L. E. Berk, & A. Winsler 著。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臺北: 心理出版社。
阮銀慈(2015/01/12)。加考英聽會拉大城鄉差距。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blog.xuite.net/chioufatymjh/twblog/301133148
呂豐章(2016)。合作學習搭配翻轉教室對高職生學習效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宋曜廷(2012/4/20)。國中會考加考英聽。英文資訊交流網。取自
http://trsunited.pixnet.net/blog/post/36572391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合作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周佩燕(2012)。運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提升國小學生英語閱讀及培養寫出簡短文句寫作能力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計畫編號:100 下補04),未出版。
吳宥羢(2015/1/14)。考英聽前先解決城鄉差距。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4000416-260102
林佩璇、黃政傑(1996)。合作學習。臺北: 五南。
邱裕惠(2002)。合作學習在國中英語教室之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邱麗娟(2010)。合作學習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學習動機及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以英語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洪冬桂(2010/07/12)。英語雙峰嚴重大學入學擬加考英聽。聯合晚報。取自http://english.tyhs.edu.tw/epaper/epaper58/epaper58_left_02.htm
洪詩鈴、鄭瓊湄(2014)。運用合作學習提升國中八年級學生英語聽力之行動研究。104年度臺中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整體計畫。(編號∶585-82223),未出版。
施玉惠(1999)。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資訊,1-5。
顏萍萱(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英語教育之推動及其問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莊雯琪(2015/01/12)。加考英聽會拉大城鄉差距。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blog.xuite.net/chioufatymjh/twblog/301133148
郭生玉(1998)。心理與教育研究法。中和區:精華書局。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
教育部(2009/9/9)。大學英文課程困境與專業英文:政策與執行的幾點看法。國家外語政策座談會暨記者會。取自http://blog.roodo.com/englishcareer/archives/8671081.html
教育部(2014)。教室教學的春天─透過分組合作學習創建學習共同體。取自http://www.coop.ntue.edu.tw/index.php
陳美如(2001)。多元文化課程的現在與未來:一個學校的觀察。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1),66-80。
陳佳韻(2005)。台中市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陳雅蕙(2015)。合作學習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陳惠蓮(2003)。化解雙峰,從提升學習意願開始。取自:http://www.knsh.com.tw/epaper/vwepaper/topic/200311/topic05_2.asp
黃政傑(1996)。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臺北:師大書苑。
黃鈺傑(2013)。領班督導行為對基層作業員工作情緒、內在動機及其後果變項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學習態度對學生學習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學生學習本位之學校效能整合型研究子計畫五。( 編號∶NAER-101-24-C-1-03-07-1-17),未出版。
曾芬蘭(2012/6/22)。國中英語「M型化」基測「雙峰現象」恐延續到高中。ETtoday
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20622/64164.htm?t
游惠音(1996)。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科學習成就表現、勝任目標取向及班及社會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世忠(2003)。建構取向教學-數學與科學。臺北市:五南。
張武昌(2010/07/12)。英語雙峰嚴重大學入學擬加考英聽。聯合晚報。取自http://english.tyhs.edu.tw/epaper/epaper58/epaper58_left_02.htm
張忠謀(2014/05/15)。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852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新仁(1982)。我國國中學生學習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新仁(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心理。
張新仁、王金國、黃永和、田耐青、汪履維、林美惠(2016)。分組合作學習進階教學手冊~以分組合作學習實踐差異化教學。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臺北市。
張寶蓮(1995)。如何激發學習的內在動機。研習資訊,12(6),65-66。
童慶懋(1993)。本校大一學生英文學習態度之調查。彰化師範大學學報,4,34-45。詹餘靜(2003)。九年一貫課程國小英語教學現況研究—以臺灣北部國小為例。第五屆兩岸三地課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45-279。蘭州:西北師範大學。
蔡姿娟(2004)。合作學習教學法對高三學生英語閱讀理解及態度之效益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3,261-283。蔡佩殷(2011)。分組方式在合作學習法中對國中學生英語學習與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蔡敏玲(1998)。內外之間與之內的模糊地帶:再思建構論之爭議。課程與教學季刊,1(3),81-96。蔡曉楓(2004)。由社會建構論看我國的國語文閱讀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60,38-45。賴美雯(2002)。合作學習在國中英語教學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學歷提昇平台(2017/11/21)。學歷改革帶來的重大影響,及國民教育知識點普及。學歷提昇平台。取自https://www.yidianzixun.tw/article/0HkArYl3
簡妙娟(2000)。高中公民科合作學習實驗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戴源甫(2008)。家庭背景、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性—結構方程模式之分析途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顏萍萱(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英語教育之推動及其問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貳英文部份
Deci, E. L.,Ryan, R. M.(1985).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lenum.
Deci, E. L.,Ryan, R. M.(1990).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38,237-288.
Ellis, A. K.(2001).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s. NY: Eye on Education, Inc.
Fishbein, M. & I. Ajzen.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Addison-Wesley Boston, MA.
Gardner, H. (1973).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Their rol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Scholastic.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Holubec, E. J. (1994b). Cooperative learning inthe classroom.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9).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Johnson, D.W. & Johnson, R. T. (1999). Make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38(2), 67-74.
Piaget, J. (1926).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Slavin,R.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Vygotsky, L.S. (1978).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M. Cole,V. John-Steiner, S. Scribner and E. Souberman, e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bb, N. M. (1985). Verbal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in peer-directed groups. Theory into Practice, 24 (1),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