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考書目
1.文化部,《木家具工藝源流演變》,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1
2.文化部,《臺灣今昔•百年木工藝家具》,南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2
3.江文義,《拾載》,台南,台南•家具產業博物館,2016
4.永興祥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榫接結構技術創新與設計應用》,永興祥木業股份有限公司,經濟部,2009
5.徐純,《文化載具 博物館的演進腳步》,金門,臺灣博物館專業協會,2008
6.飛利浦•科特勒、迪派克•詹恩、蘇維•麥森西,《科特勒新世紀行銷宣言》,台北,大和圖書書報股份有限公司,2002
7.經濟部工業局,《2006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2007
8.葉泰欽,《臺灣家具產業協會第一屆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台南•家具產業博物館、臺灣家具產業協會,2007
9.葉泰欽,《永興•用心50》,台南,永興家具事業,2008
10.葉泰欽,《正港的台灣木工精神》,台南,永興家具事業、臺灣家具產業協會、台南•家具產業博物館,2008
11.臺灣區家具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家具通鑑》,台北:台灣區家具工業同業公會,1999
12.盧圓華,《台灣家具-文化、經濟,工藝與設計論文集》,台南,臺灣家具產業協會,2011
二、期刊
1.王麗卿、聶志高,〈地方性要素對台灣光復後木製家具產業型態的影響〉,《設計學報》第九卷第四期,2004/12
2.江韶瑩,〈臺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上)〉,《台灣美術》,地14期,1991
3.吳思華,〈文化創意的產業思維(上)〉,《今藝術》,第136期,2003
4.翁翠蓮,《1960年代以來臺灣企業博物館的發展脈絡》,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3
5.黃惠婷,《從文化創意產業談博物館行銷: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4
6.漢寶德,〈科技•藝術•博物館〉,《博物館學•知識建構與現代性》,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5
7.蔣玉嬋,《地方文化館與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季刊,2006
8.鍾義明,〈木竹籐-總論〉,《臺灣美術》,第14期,1991
9.盧圓華,〈臺灣家具的源流、發展與工藝創作〉,《木家具工藝源流與演變》,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三、博碩士論文:
1.黃璟翔,《臺灣木製家具產業文化之研究-以器物層次為範疇》,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班,20052.游怡真,《文化創意產業之設計策略》,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20053.朱濱祥,《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行銷模式之研究-以法藍瓷為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5
4.陳明佐,《傳統工藝產業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之研究-以永興家具事業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視覺藝術研究所,2008
5.劉曉蓉,《文化產業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之特性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班,2016
6.林秉樺,《臺灣創意生活事業的體驗經營模式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77.曾敏雅,《以演化觀點探討中小型家族企業轉型之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16
8.黃雅君,《中小企業成長速度之前因探討:以臺灣中小企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