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高博銓(1999)。教學論:理念與實施,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國禎、蘇俊銘、陳年興(2012)。數位學習導論與實務,碩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吳昱德(2010)。以科技英文輔助學習平台之學習歷程資料進行學習成效分析以科技英文輔助學習平台之學習歷程資料進行學習成效分析。
蔡職鴻、劉曼麗(2012)。對國小三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迷思概念之探討,科學教育,353,18-31。詹士宜(2012)。以認知負荷取向分析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在多媒體數學解題歷程之教學,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01,117-156。
謝章冠(2002)。網路學習之學習路徑控制機制。
毛連塭、陳麗華(1987)。精熟學習法。台北,心理出版社,294-295。
游光昭、洪國勳(2003),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與科技的學習,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55-64。
許永洲(1989)。以專家系統觀念為基礎之學習路徑指導系統研究,臺中商專學報,21,373-382。曾憲雄、蔡昌均 (1989)。結構化教學資源庫的設計與實作,遠距教育,10期,7-14。林寶山(1988)。個別化教學之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寶山(1996),教學論—理論與方法,五南圖書出版,119。
陳麗華(1990)。精熟學習法的發展及運作。淡江學報,28,115-145。陳振遠(2016)。結合編序教學法之電腦遊戲對國小學童學習數學分數之影響。
廖福本(1986)。國民中學一年級新入學國小畢業生對於國中地理課程採用編序教學法、自學輔導教學法以及教師講授教學法之教學效果的比較研究。
詹書鉞(2008)。植基於派翠網的適性學習機制—以Photoshop的數位學習系統為例。
黃英嘉(2006)。應用行為派翠網路塑模數位學習中瀏覽行為之研究。
葉芳秀(2004)。以派翠西網路矯正國小三角形面積計算錯誤類型之適性引導系統。
吳梓煊(2005)。利用派翠網路建立學習診斷模型以進行學習回饋。
朱雅璿(2017)。應用派翠網路以驗證具有擴增實境之英文教學系統。
謝仙進(2003)。「微軟Office專家認證」資訊課程內涵建構之研究。
蔡旻芳(2001)。網路學習之學習歷程分析系統。
陳昱任(2007)。學習歷程的資料探勘-以布林邏輯查詢課程單元為例。
黃振榮(2013)。結合學習路徑與提示回覆報告提升多媒體教學之教學成效。
彭惠玲(2014)。運用規則空間模型進行國中英語科「單字、文法、句型」之學習路徑認知診斷分析。
蔡宗庭(2015)。探討以電子學習歷程為根據之適性教育電腦遊戲。
何佳明(2016)。不同學習歷程之獎罰回饋模式對學習的影響。
温采婷(2017)。科學模擬遊戲學習歷程之學習分析。
二、英文部分
Brusilovsky, P., & Peylo, C. (2003). Adaptive and intelligent web-based educational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3(2), 159-172.
Guskey, Thomas R. (1985). Implementing mastery learning,Belmont,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 Co.
Charsky, D., & Ressler, W. (2011). Games are made for fun: Lessons on the effects of concept maps in the classroom use of computer games. Computers & Education,56 (3) ,604-615.
Hwang, G. J., Yang, L. H., & Wang, S. Y. (2013). A concept map-embedded 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natural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s & Education, 69(1), 121-130.
Jensen, K. Coloured Petri nets. (1993), IEE Colloquium on Discrete Event Systems: A New Challenge for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