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1:0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王美玲
研究生(外文):
WANG, MEI-LING
論文名稱:
唐詩中以雪為題詩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The Subject of Snow" in Tang Poetry
指導教授:
呂珍玉
指導教授(外文):
LYU, JHEN-YU
口試委員:
呂珍玉
、
陳鍾琇
、
謝明輝
口試委員(外文):
LYU, JHEN-YU
、
ZHEN, ZHONG-XIU
、
HSIEH, MING-HUI
口試日期:
2018-06-26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系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全唐詩
、
詠雪
、
意象
、
時空
、
人道精神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246
評分:
下載:14
書目收藏:0
本文旨在探討唐詩中以雪為題詩相關議題,以《全唐詩》為文本。利用數據資料庫資源檢索出423首詩題中有「雪」,並與下雪有關詩篇,加以論析,考察唐代有哪些詩人擅寫此題,題雪詩寫作內容,下雪的時間空間,雪景的描繪,在雪季唐人的生活人與心境等等。全文共分五章,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 緒論
分為研究動機、文獻回顧、研究範圍與方法等三節,就問題意識,前人研究現況,資料蒐集,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等加以說明。
第二章 雪的意象營造
分為雪的意象、雪的樣態、下雪的時間、下雪的空間等四節。先從自然科學以及文學想像來省察不同視角對雪的命名,進而依序探討唐文學作品中題雪名篇,唐代詩人如何描述下雪的氣候,下雪的時間與空間出現情形,以考察唐代詩人如何推進題雪詩的書寫,賦予雪景與抒情更多的奇思異想,具有高度寫作藝術。
第三章 雪境中的人物活動
分為飲酒、行旅與送別、感慨懷人、其他(溫湯、讀書、考試)等四節,論析唐代詩人在下雪天的活動情形。
第四章 題雪詩之詩情與寫作藝術
分為喜雪與苦雪、人道精神、寫作藝術與審美表現等三節。先寫詩情,瑞雪兆豐年,大自然在一片銀白世界中,景物有所變化,固然可喜,令人讚嘆;然而唐詩中也有不少苦雪之作,從中最可見人道關懷的寒士精神。再寫詩人如何通過視學、聽覺感受,巧用譬喻、轉化等寫作藝術,創造豐富的詠雪詞彙,以及開展以動襯靜書寫下雪聲音的審美藝術。
第五章 結論
總結全文研究發現有四:一、以雪為題詩至唐朝開始蓬勃發展,寫作詩人多。二、唐詩以雪為題詩具有高度寫作藝術成就。三、從以雪為題詩,可以觀察唐人雪天的生活。四、從以雪為題詩,可以考察唐代詩人除喜雪外,更多苦雪的人道關懷精神。此外除《全唐詩》外,未來應關注其他類型唐代文獻,相互參照,考察補充。另外以唐詩為基礎,往下繼續考察宋詩的新變代雄,也是未來研究展望。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 8
第二章 雪的意象營造 ………………………………………… 15
第一節 雪意象界定 ………………………………………………… 15
第二節 雪的樣態 ………………………………………………… 18
一、微雪輕飛 ………………………………………………… 18
二、大雪紛飛 ………………………………………………… 19
三、雪晴雪後 ………………………………………………… 24
第三節 下雪的時間 ………………………………………………… 26
一、季節 ………………………………………………… 26
(一)秋天 ………………………………………………… 26
(二)冬天 ………………………………………………… 28
(三)春天 ………………………………………………… 30
二、晨夜 ………………………………………………… 33
(一)早晨 ………………………………………………… 33
(二)夜晚 ………………………………………………… 38
第四節 下雪的空間 ………………………………………………… 40
一、江上 ………………………………………………… 40
二、南方 ………………………………………………… 42
三、塞外 ………………………………………………… 45
四、其他 ……………………………………………… 46
(一)松下 …………………………………………… 46
(二)牆陰 …………………………………………… 47
(三)竹下 …………………………………………… 47
小結 ………………………………………………… 48
第三章 雪境中的人物活動 ………………………………………… 49
第一節 飲酒 ……………………………………………………… 49
一、宮廷貴族的飲酒 ………………………………………… 49
(一)帝王邀飲 ………………………………………… 49
(二)群臣應制 ………………………………………… 49
二、詩人的飲酒 ………………………………………… 50
第二節 行旅與送別 …………………………………………………… 55
一、行旅 …………………………………………………… 55
二、送別 …………………………………………………… 58
第三節 感慨懷人 …………………………………………………… 62
一、感慨 …………………………………………………… 62
二、懷人 …………………………………………………… 63
第四節 其他 …………………………………………………… 67
一、溫湯 …………………………………………………… 67
二、讀書 …………………………………………………… 69
三、考試 …………………………………………………… 70
小結 ………………………………………………… 72
第四章 題雪詩之詩情與寫作藝術 ………………………………… 75
第一節 喜雪與苦雪 ………………………………………………… 75
一、歌功頌德 ………………………………………………… 76
二、喜雪 ………………………………………………… 78
三、苦雪 …………………………………………………… 80
第二節 人道精神 …………………………………………………… 83
第三節 寫作藝術與審美表現 ………………………………………… 87
一、雪的譬喻與轉化書寫 …………………………………… 88
二、雪的聽覺書寫 …………………………………………… 91
小結 …………………………………………………… 96
第五章 結論 ……………………………………………………… 99
參考書目 ……………………………………………………… 103
一、古籍(依作者年代排列) ……………………………………………… 103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 105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07
(一)台灣地區 …………………………………………………………… 107
(二)大陸地區 …………………………………………………………… 107
四、網際資源 …………………………………………………………… 109
附錄一 …………………………………………………………… 111
一、古籍(依作者年代排列)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3月出版。
﹝漢﹞劉熙《釋名》,台北,國民出版社,1959年10月出版。
﹝晉﹞司馬彪撰,﹝梁﹞劉昭注補《後漢書志》,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出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出版。
﹝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宋本世說新語注》,台北:世界書局,1966年出版(月不詳)。
﹝梁﹞劉勰撰,﹝清﹞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文心雕龍校注》,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1月出版。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出版(月不詳)。
﹝梁﹞蕭統編 ,﹝唐﹞李善注《新校胡刻宋本‧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7月出版。
﹝北魏﹞賈思勰撰《齊民要術》,台北:世界書局,1958年7月出版。
﹝唐﹞杜牧撰,﹝清﹞馮集梧注《樊川詩集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9月出版。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台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6月出版。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台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6月出版。
﹝宋﹞黃鶴《補注杜詩》,《文津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出版。(月不詳)
﹝宋﹞陸佃撰《埤雅》,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6月出版。
﹝宋﹞計有功撰《唐詩紀事》,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2月出版。
﹝宋﹞朱熹撰《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宋﹞魏慶之撰《詩人玉屑》,台北:世界書局,1960年12月出版。
﹝元﹞辛文房著,李立朴注《唐才子傳》,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明﹞唐汝詢選釋,王振漢點校《唐詩解》,保定:河北大學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明﹞胡應麟《詩藪》,北京:中華書局,1969年10月出版。
﹝明﹞王嗣奭撰,曹樹銘增校《杜臆增校》,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10月出版。
﹝明﹞張岱《陶庵夢憶》,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78年9月出版。
﹝清﹞金聖嘆《聖嘆選批唐才子詩》,台北:正中書局,1956年4月出版。
﹝清﹞王漁洋《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3月出版。
﹝清﹞聖祖御製《全唐詩》,台北:宏業書局,1977年6月出版。
﹝清﹞聖祖御製,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出版,2003年7月出版。
﹝清﹞沈德潛選注《唐詩別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出版。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
﹝清﹞郝懿行著《山海經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6月出版。
﹝清﹞李黼平撰《讀杜韓筆記》,台北:廣文書局,1976年3月出版。
﹝清﹞方東樹撰《昭昧詹言》,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9月出版。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台北:廣文書局,1980年8月出版。
﹝清﹞王文濡《歷代詩評注讀本》,北京:中國書店,1984年11月出版。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重民、孫望、童養年輯錄《全唐詩外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6月出版。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10月出版。
王德華注譯《新譯陸機詩文集》,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9月出版。
任立渝《透視氣象》,台北:如田傳播公司,2001年7月出版。
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初唐詩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台北:聯經出版
事業公司,2007年1月出版。
朱光潛《詩論新編》,台北:洪範書店,1982年5月出版。
余冠英等選注《唐詩選注》,台北:華正書局,1983年1月出版。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9月出版。
佟培基《全唐詩重收誤收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
吳經熊著,徐誠斌譯《唐詩四季》,台北:洪範書店,2003年7月出版。
李蓁非《文心雕龍釋義》,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
李建崑校注《賈島詩集校注》,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12月出版。
李浩《唐詩的美學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洪世年、陳文言編著《中國氣象史》,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2月出版。
郁賢皓主編《唐詩經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胡嗣坤、羅琴著《杜荀鶴及其《唐風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4月出版。
凌紹雯等纂修,高樹藩重修《新修康熙字典》,台北:啟業書局,1981年9月出版。
凌欣欣《初唐詩歌中季節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奚少庚、趙麗雲主編《歷代詩詞千首解析辭典》,台北:建宏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孫欽善、陳鐵民注譯《新譯高適岑參詩選》,台北:三民書局,2014年1月出版。
張松輝注譯《新譯杜牧詩文集》,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10月出版。
郭自虎注譯《新譯元稹詩文選》,台北:三民書局,2014年1月出版。
陳伯海主編《唐詩匯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陳正改《天氣與氣候學》,台北:明文書局,1995年11月出版。
陳鐵民注譯《新譯王維詩文集》,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11月出版。
陶敏、魯茜注譯《新譯白居易詩文選》,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11月出版。
彭國忠注譯《新譯李賀詩集》,台北:三民書局,2008年4月出版。
黃永武《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店,1987年12月出版。
黃振民評注《歷代詩評注》,台北:大中國圖書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
黃清泉注譯《新譯駱賓王文集》,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1月出版。
楊軍注譯《新譯孟浩然詩集》,台北:三民書局,2012年6月出版。
鄒德金整理《名家注評全唐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劉逸生《唐詩的滋味》,台北:大鴻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1月出版。
劉開揚《唐詩通論》,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4月出版。
劉開揚《高適詩集編年箋註》,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9月出版。
劉學鎧、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10月出版。
歐麗娟《唐詩選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7月出版。
歐麗娟《驚艷唐詩:字行間的人生密碼》,台北:遠流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蕭滌非等著《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
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錢仲聯編《韓昌黎詩繫年集釋》,台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1月出版。
賴芳伶《唐代詩選──大唐文化的奇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2012年1月出版。
閻琦注譯《新譯劉禹錫詩文選》,台北:三民書局,2016年6月出版。
儲仲君《劉長卿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7月出版。
簡濤《立春風俗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
羅悅玲《詩境欣賞舉隅》,高雄:河畔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
茱莉亞‧羅思曼著,王翎譯《自然解剖書》,台北:遠流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台灣地區
1.李翠瑛〈洛夫詩中「雪的意象」之意義及其情感表現〉,《台北教育學語文集刊 》 第15期,2009年1月,頁167 – 206。
2.沈玲、方環海〈雪國的蝶影──周夢蝶詩歌中有關「雪」的物質想像研究〉,《台灣詩學學刊》第十五號,2010年7月,頁85 – 117。
3.林美清〈「雪」的可能──李商隱詩的物象書寫與自然感應〉,《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5期,2012年10月,頁157 – 180。
4.莊文福〈《唐詩三百首》中「雪」之意象探析〉,《研究與動態》第11期,2004年,12月,頁25–39。
5.郭乃禎〈《文選》物色類風、雪、月三賦析論〉,《國文學報》第38期,2005年12月,頁59–100。
6.張高評〈白戰體與宋詩之創意造語:禁體物詠雪詩及其困難見巧〉,《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9期,2009年,1月,頁173–212。
〈二〉大陸地區
1.王星琦〈古代詠雪詩平議〉,《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年1月,頁80 – 86。
2.王雪盼〈歐、蘇「禁體物語」及近古詠雪詩〉,《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6年,頁111 – 114。
3.尹春城〈唐詩中雪意象淺析〉,《文學教育》2014年12月,頁105 – 108。
4.孔令云〈從自然氣象看世間萬象──中國傳統文化的氣象研究〉,《閱江學刊》第4期,2014年8月,頁41 – 45。
5.李云〈南朝詠雪詩論〉,《廣西梧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2期,2006年6月,頁13 – 15。
6.李振中〈論陶淵明和柳宗元的詠雪詩〉,《文學教育》2007年1月,頁24 – 25。
7.李博〈詠雪詩考述〉,《才智》第32期,2009年,頁134– 135。
8.金瀅坤〈試論唐五代科舉考試的鎖院制度〉,《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1期,2005年1月,頁52 – 56。
9.金聲、趙麗玲〈妙喻賦雪韻,誇飾生春輝──古典詠雪詩佳句抉微〉,《名作欣賞》1998年1月,頁112 – 114。
10.周金聲〈中國古典詠雪詩初探〉,《咸寧師專學報》,第14卷,第3期,1994年8月,頁17 – 19。
11.孫紹振〈瞬間性和持續性:古典詩歌的兩種意境──以詠雪詩為例〉,《名作欣賞》,2012年1月,頁11 – 13。
12.孫宇男〈唐宋詩之禪變──以詠雪詩為例〉,《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2期,2016年3月。頁108 – 113。
13.徐升〈唐代邊塞詩雪意象的表現形式及情感蘊含〉《青海教育》2017年,第7 – 8期,頁24 – 25。
14.郭帥〈淺析李商隱詩歌中的「雪」意象〉,《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14年,頁107、 119。
15.張立〈魯迅《雪》的意象和寓意〉,《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4期,2006年,頁24 – 25。
16.趙超〈「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論自然氣象興感與詩歌審美意境營造〉,《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1年1月,頁143 – 148。
17.魯毅〈論中國現代作家筆下「雪」的美學意蘊〉,《燕山大學學報》第11卷,第2期,2010年6月,頁10 – 14。
18.盧淨〈魏晉六朝詩中「雪」意象探微〉,《皖西學院學報》第17卷,第3期,2001年8月,頁59 – 61。
19.蘇春苗〈論古詩詞中的雪意象〉,《文學教育》2011年11月,頁112 –
113。
四、網際資源
1.台灣師大圖書館【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
http://skqs.lib.ntnu.edu.tw/dragon/
2003年4月20日
2.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全唐詩檢索系統http://cls.lib.ntu.edu.tw/tang/Database/index.htm
1985年1月
3.中國天氣網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081117/17934.shtml
2008年11月17日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憶象・意象-時空交錯的情境構成 —水墨畫創作研究—
2.
水光花影──花自芳菲水自流 林淑女水墨創作與研究
3.
意象之門—吳岱瑾繪畫創作研究
4.
錢謙益枚卜案詩歌研究
無相關期刊
1.
唐詩中的星象文化
2.
唐代詩歌中的佛寺園林與文人生活-以《全唐詩》為例
3.
盛唐詩用《詩》研究
4.
《唐詩三百首》研究
5.
唐詩宋詞意境之美帶入茶具創作
6.
唐室貴冑及文人用香文化研究—以《全唐詩》為探討範圍
7.
唐詩中的婦女詩人詩歌研究
8.
盛唐詩舟船書寫研究
9.
彰化縣鄉(鎮、市)立幼兒園發展之研究
10.
死亡與迴響──賴香吟《其後それから》中的倖存者書寫
11.
全唐詩中初、盛唐之「芳草」詩探討
12.
自然、人文與心靈圖像──唐詩雨境書寫研究
13.
歸田與憫農--唐詩中田園書寫的兩個面向
14.
《全唐詩》中「禽鳥入詩」之研究
15.
結合價值鏈與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製造業經營模式-以精密機械產業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