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Assmann, A、Assmann, J著,陳玲玲譯,2012。昨日重現—媒介與社會記憶。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頁20-42。 Boym, S著、楊德友譯,2010。懷舊的未來。南京:譯林出版社。 Castells, M著、夏鑄九等譯,2003。認同的力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Connerton, P著、納日碧力戈譯,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 Coser, L著、邱澎生譯,1993。當代—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20-29。 Draaisma, D著、張朝霞譯。2013。記憶的風景。臺北:漫遊者文化。 Halbwachs, M著、畢然等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 Herzog, T著、朱柔若譯,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臺北:揚智文化。 Macdonald, S著、尹慶紅譯,2011。博物館:民族、後民族和跨文化認同,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72-90。 Proust, M著、李恒基等譯,1992。追憶似水年華I。臺北:聯經。 王啟祥,2008。博物館觀眾學習成果與影響研究的發展與啟示,博物館學季刊,22(4):91-107。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新北市:威仕曼文化事業。 王嵩山,1992。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王嵩山,1992。文化傳譯—博物館與常民文化,博物館學季刊,6(2):95-104。 白宗易、力佳潔,2010。遊客參與東港迎王祭典滿意度與文化認同度之探討,身體文化學報,11:1-25。 朱天心,1997。古都。臺北:城邦文化。 江柏煒,2007。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民俗曲藝,156:85-155。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吳明隆、張毓仁,2011。SPSS(PASW)與統計應用分析II。臺北:五南。 吳建華等著、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曲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頁199-236。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林明美,2012。臺灣地方博物館反專業導向之省思,博物館學季刊,26(1):55-58。 林國瑛採訪,2015。親愛的,我把世界縮小了!:袖珍藝術家林靜宜的微型世界觀,臺灣工藝,59: 44-49。 林崇熙,2013。文化政策對地方文化館的反挫:並論社群營造之為另類方案,博物館與文化,6:3-34。 岩崎模型製造有限公司官網,上網日期:2018年2月10日,檢自:https://iwasakimokei.com/about/ 城菁汝、陳佳利,2009。回憶法與英國博物館:促進年長者參與之應用,科技博物,13(2):5-26。 胡正光,2007。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147-201。 柳田國男著、王曉葵等譯,2010。民間傳承論與鄉土生活研究法。北京:學苑出版社。 耿鳳英,2008。懷舊與創新:21世紀歷史展示新定位,博物館學季刊,22(3):39-53。 莊博欽,2008。地方居民對於節慶活動的活動效益認知與認同感對活動支持度之研究—以澎湖海上花火節為例,頁49-89。 畢恆達著、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高雄:巨流圖書,頁29-33。 陳又淳,2008。城市博物館與認同建構:以「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為例,頁95-116。 陳玉箴,2016。「家」的身體實踐:林海音飲食書寫中的烹與食,成大中文學報,53:155-187。 陳玉箴,2017。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研究煮吃師傅口述史與社會記憶,傳播研究與實踐,7(1):265-290。 陳奇祿,1994。文化與生活。臺北:允晨文化。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臺北:典藏。 陳昭妙,2004。台灣民俗文化的集中呈現—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例,頁33-39。 曹欽榮,2011。紀念博物館、記憶研究與轉型正義—從國際經驗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頁95-176。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6。「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家長及教師手冊。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官網,上網日期:2017年5月20日,檢自: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官網,上網日期:2017年5月20日,檢自:http://www.nmth.gov.tw/。 張光直 ,1995。考古人類學隨筆。臺北:聯經。 張婉真,2001。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研究方法旨趣,博物館學季刊,15(3):13-24。 張釋,2015。遷轉、邊界與認同:新加坡博物館中早期華人移民勞工之再現,頁36-69。 黃旭,1994。博物館中全景模型(Diorama)的文化表現,博物館學季刊,8(3):29-35。 楊孟倫,2013。大學生參觀成大博物館之經驗與認同研究,頁60-110。 楊翎,2016。「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手路菜系列報導—食物的文化象徵與邏輯,科博館訊,344:6。 楊翎,2016。「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手路菜系列報導—從產地到市場,科博館訊,342:1。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官網。上網日期:2017年5月6日,檢自:http://www.gep.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46367080091891115。 福田亞細男著、於芳等譯,2010。日本民俗學方法序說——柳田國男與民俗學。北京:學苑出版社。 蔡蕙如,2016。世代論集體記憶的變遷——以臺南神社和林百貨屋頂神社的傳講為討論場域,臺陽文史研究,創刊號:111-129。 漢籍電子文獻官網,上網日期:2017年5月20日,檢自:http://hanji.sinica.edu.tw/。 劉修岑,2015。美術館開放觀眾攝影:台北當代藝術館個案研究,頁81-112。 韓良露,2004。推薦序—肉食渴望的理性與感性。食物與文化之謎。臺北:書林,頁4-7。
二、外文文獻 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pp. 77-78.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ssmann, J. 2008. "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 in Erll, A. & Nünning, A. Cultural Memory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 pp. 109-118.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Chu, S. & Downes, J. 2000. Long live Proust: The odour-cued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bump. Cognition, 75:B41-B50. Draaisma, D. 2012. Why Life Speeds Up As You Get Older, pp. 31-4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Rutherford, J.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 222-237.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Hooper-Greenhill, E. 2006. "Studying Visitors" in Macdonald, S.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pp. 362-376. Hoboken: Wiley. Lupton, D. 1994. Food, memory and meaning: the symbolic and social nature of food events.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42(4):664-685. Nerone, J. 1989. Professional history and social memory. Communication, 11:89-104. Proust, M. Trans. Moncrieff, S. 1922.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Swann’s Way. Retrieved May 6, 2017, from https://ebooks.adelaide.edu.au/p/proust/marcel/p96s/. Quinn, S. 2006. Windows on Nature: The Great Habitat Dioramas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Harry N. Abrams. Scheersoi, A. 2014. "Catching the Visitor’s Interest" in Tunnicliffe, S. & Scheersoi, A. Natural History Dioramas: History,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Role, pp. 145-160. Berlin: Springer. Simmons, W., Martin, A. & Barsalou, L. 2005. Pictures of Appetizing Foods Activate Gustatory Cortices for Taste and Reward. Cerebral Cortex. 15(10): 1602-1608. Sutton, S. 2000. Whole Foods: Revitalization through Everyday Synesthetic Experience. Anthropology and Humanism. 25(2):12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