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25.16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01: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蕙蓁
研究生(外文):WU, HUEI-JHEN
論文名稱:常民飲食文化展示中的集體記憶建構─以『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e Memories in the Exhibition of Folk Dietary Culture: A Case Study of "Nom Nom Taiwan: the Story of Dietary Culture"
指導教授:陳佳利陳佳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IA-LI
口試委員:林詠能楊翎
口試委員(外文):LIN, YUNG-NENGYANG, LIN
口試日期:2018-04-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博物館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博物館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8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2
中文關鍵詞:再現常民飲食文化博物館與集體記憶情境展示博物館觀眾研究
外文關鍵詞:representing folk dietary culturemuseum and collective memorydiorama displayvisitor stud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3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當日常中的生活經驗進入博物館典藏與展示時,將脫離原本社會生活的脈絡,成為一種文化象徵的標的,同時也為不同時代的生活片段留下紀錄。本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策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巡迴展出的「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為例,以臺灣成年觀眾為研究對象,並使用量化問卷輔以展示分析,探究博物館如何將飲食生活經驗納入展示?而展覽中的臺灣飲食文化構築、又將對觀眾造成何種記憶上的共鳴?
研究發現以強烈視覺元素(如情境展示、食物模型等手法)展示常民文化議題,容易引發觀眾與家人共處、或孩童時期的飲食記憶,並使其能輕易感知到臺灣飲食文化中富有的人情味氛圍。而原本與社會變遷息息相關的飲食經驗,也因為博物館的保存與展示被賦予文化上的象徵價值,進而促使觀眾回過頭對生活中的臺灣飲食經驗產生文化上的認同意識。然而,從量化數據可以得知,具研究所以上學歷、或較年長的觀眾群,對博物館所呈現的臺灣飲食知識、集體記憶樣貌及文化特質等持有較為保留的態度。再者,面對逐漸逝去的臺灣傳統飲食場域,觀眾雖然會將保存與推廣的任務託付給博物館,卻較難從觀展經驗中產生重新參與這些傳統飲食場域的意願。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對常民文化展覽提出以下參考建議:一、以視覺為主的「情境展示」,可多加注意知識傳遞的深度及效益性;二、著重加強「常民文化」與「批判議題」間的連結性;三、期望觀眾思考並促進行為改變的議題,可避免於靠近出口處的位置展示,並增加展示中的吸引力與說服力;四、博物館應重視並收集當代日常經驗中的文化知識與物件;五、博物館的常民文化詮釋,需要多考量展示時的族群多元性、及不同階級的文化再現與詮釋。
When daily living experiences become museum’s collections and exhibits, it will be separated from its original context to be cultural symbol that document lives and tradition of different periods. The research is a case study of "Nom Nom Taiwan: the Story of Dietary Culture" exhibition, curated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nd traveled to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By questionnaire and exhibition analysis, this study aim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does the museum bring the dietary experience into the exhibition and how does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dietary culture in this exhibition arouse resonances among the visitors?
The study finds that folk culture displayed with strong visual elements (such as dioramas, food models, etc.) will invite the audience to recollect lives with their families, or dietary memories in their childhood. It also invokes the warm atmosphere of Taiwanese dietary culture. Though undergoing a rapid change,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dietary experience is well accepted by visitors because of being preserved and exhibited by the museums. The quantitative data shows that visitors with master’s degree or the elderly are more critical to the knowledge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displayed by the museum. In the face of dis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dietary culture in Taiwan, although visitors would entrust museum with the preservation and promotion, they would not participate the traditional dietary events more because of their museum experience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following for the exhibition of folk culture: 1. The exhibition ca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pth of knowledge. 2.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olk culture exhibition" and "critical issu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3. Those critical issues which aim to change visitors’ behaviors could be more attractive and persuasive, and not be exhibited near the exit. 4. The museum should put more emphasis on collecting artifacts and knowledge from contemporary daily lives. 5.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museum's folk culture requires more consideration on ethn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 class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常民文化定義與博物館 10
第二節 個體記憶與飲食經驗 15
第三節 集體記憶與飲食文化 21
第四節 博物館經驗與文化認同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理念 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0
第四節 研究實施與過程 49
第五節 研究分析與信效度檢驗 51

第四章 博物館與常民飲食記憶 59
第一節 臺灣飲食文化的再現:展覽內容與理念 59
第二節 臺灣飲食場景的模擬與再現 64
第三節 以假亂真?被展示的食物與飲食生活 69
第四節 博物館與臺灣社會的飲食記憶詮釋 76
小結 85

第五章 臺灣飲食文化展示中的觀眾認同 87
第一節 觀眾行為與展覽吸引力:觀眾追蹤觀察分析 87
第二節 觀眾基本背景資訊 93
第三節 觀眾年齡對日常飲食習慣與飲食記憶之關聯 99
第四節 觀眾背景與觀展後的文化認同之關聯 104
小結 118

第六章 博物館展示與觀眾的飲食記憶共鳴 120
第一節 觀眾眼中的臺灣飲食記憶與情緒 120
第二節 觀眾對常民文化展示的認同與反思 136
小結 14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4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4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52
第三節 研究反思與建議 155

參考書目 158

附錄一 觀眾觀展問卷設計(完稿) 164
附錄二 策展人訪談問題設計 168
附錄三 巡迴展規劃團隊訪談問題設計 169
附錄四 觀眾追蹤紀錄(例) 170
附錄五 觀眾追蹤紀錄表(例) 171
附錄六 受測觀眾「居住背景」統計表(完整版) 172

一、中文文獻
Assmann, A、Assmann, J著,陳玲玲譯,2012。昨日重現—媒介與社會記憶。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頁20-42。
Boym, S著、楊德友譯,2010。懷舊的未來。南京:譯林出版社。
Castells, M著、夏鑄九等譯,2003。認同的力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Connerton, P著、納日碧力戈譯,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
Coser, L著、邱澎生譯,1993。當代—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20-29。
Draaisma, D著、張朝霞譯。2013。記憶的風景。臺北:漫遊者文化。
Halbwachs, M著、畢然等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
Herzog, T著、朱柔若譯,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臺北:揚智文化。
Macdonald, S著、尹慶紅譯,2011。博物館:民族、後民族和跨文化認同,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72-90。
Proust, M著、李恒基等譯,1992。追憶似水年華I。臺北:聯經。
王啟祥,2008。博物館觀眾學習成果與影響研究的發展與啟示,博物館學季刊,22(4):91-107。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新北市:威仕曼文化事業。
王嵩山,1992。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王嵩山,1992。文化傳譯—博物館與常民文化,博物館學季刊,6(2):95-104。
白宗易、力佳潔,2010。遊客參與東港迎王祭典滿意度與文化認同度之探討,身體文化學報,11:1-25。
朱天心,1997。古都。臺北:城邦文化。
江柏煒,2007。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民俗曲藝,156:85-155。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吳明隆、張毓仁,2011。SPSS(PASW)與統計應用分析II。臺北:五南。
吳建華等著、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曲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頁199-236。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林明美,2012。臺灣地方博物館反專業導向之省思,博物館學季刊,26(1):55-58。
林國瑛採訪,2015。親愛的,我把世界縮小了!:袖珍藝術家林靜宜的微型世界觀,臺灣工藝,59: 44-49。
林崇熙,2013。文化政策對地方文化館的反挫:並論社群營造之為另類方案,博物館與文化,6:3-34。
岩崎模型製造有限公司官網,上網日期:2018年2月10日,檢自:https://iwasakimokei.com/about/
城菁汝、陳佳利,2009。回憶法與英國博物館:促進年長者參與之應用,科技博物,13(2):5-26。
胡正光,2007。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147-201。
柳田國男著、王曉葵等譯,2010。民間傳承論與鄉土生活研究法。北京:學苑出版社。
耿鳳英,2008。懷舊與創新:21世紀歷史展示新定位,博物館學季刊,22(3):39-53。
莊博欽,2008。地方居民對於節慶活動的活動效益認知與認同感對活動支持度之研究—以澎湖海上花火節為例,頁49-89。
畢恆達著、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高雄:巨流圖書,頁29-33。
陳又淳,2008。城市博物館與認同建構:以「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為例,頁95-116。
陳玉箴,2016。「家」的身體實踐:林海音飲食書寫中的烹與食,成大中文學報,53:155-187。
陳玉箴,2017。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研究煮吃師傅口述史與社會記憶,傳播研究與實踐,7(1):265-290。
陳奇祿,1994。文化與生活。臺北:允晨文化。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臺北:典藏。
陳昭妙,2004。台灣民俗文化的集中呈現—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例,頁33-39。
曹欽榮,2011。紀念博物館、記憶研究與轉型正義—從國際經驗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頁95-176。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6。「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家長及教師手冊。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官網,上網日期:2017年5月20日,檢自: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官網,上網日期:2017年5月20日,檢自:http://www.nmth.gov.tw/。
張光直 ,1995。考古人類學隨筆。臺北:聯經。
張婉真,2001。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研究方法旨趣,博物館學季刊,15(3):13-24。
張釋,2015。遷轉、邊界與認同:新加坡博物館中早期華人移民勞工之再現,頁36-69。
黃旭,1994。博物館中全景模型(Diorama)的文化表現,博物館學季刊,8(3):29-35。
楊孟倫,2013。大學生參觀成大博物館之經驗與認同研究,頁60-110。
楊翎,2016。「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手路菜系列報導—食物的文化象徵與邏輯,科博館訊,344:6。
楊翎,2016。「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手路菜系列報導—從產地到市場,科博館訊,342:1。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官網。上網日期:2017年5月6日,檢自:http://www.gep.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46367080091891115。
福田亞細男著、於芳等譯,2010。日本民俗學方法序說——柳田國男與民俗學。北京:學苑出版社。
蔡蕙如,2016。世代論集體記憶的變遷——以臺南神社和林百貨屋頂神社的傳講為討論場域,臺陽文史研究,創刊號:111-129。
漢籍電子文獻官網,上網日期:2017年5月20日,檢自:http://hanji.sinica.edu.tw/。
劉修岑,2015。美術館開放觀眾攝影:台北當代藝術館個案研究,頁81-112。
韓良露,2004。推薦序—肉食渴望的理性與感性。食物與文化之謎。臺北:書林,頁4-7。

二、外文文獻
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pp. 77-78.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ssmann, J. 2008. "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 in Erll, A. & Nünning, A. Cultural Memory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 pp. 109-118.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Chu, S. & Downes, J. 2000. Long live Proust: The odour-cued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bump. Cognition, 75:B41-B50.
Draaisma, D. 2012. Why Life Speeds Up As You Get Older, pp. 31-4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Rutherford, J.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 222-237.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Hooper-Greenhill, E. 2006. "Studying Visitors" in Macdonald, S.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pp. 362-376. Hoboken: Wiley.
Lupton, D. 1994. Food, memory and meaning: the symbolic and social nature of food events.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42(4):664-685.
Nerone, J. 1989. Professional history and social memory. Communication, 11:89-104.
Proust, M. Trans. Moncrieff, S. 1922.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Swann’s Way. Retrieved May 6, 2017, from https://ebooks.adelaide.edu.au/p/proust/marcel/p96s/.
Quinn, S. 2006. Windows on Nature: The Great Habitat Dioramas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Harry N. Abrams.
Scheersoi, A. 2014. "Catching the Visitor’s Interest" in Tunnicliffe, S. & Scheersoi, A. Natural History Dioramas: History,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Role, pp. 145-160. Berlin: Springer.
Simmons, W., Martin, A. & Barsalou, L. 2005. Pictures of Appetizing Foods Activate Gustatory Cortices for Taste and Reward. Cerebral Cortex. 15(10): 1602-1608.
Sutton, S. 2000. Whole Foods: Revitalization through Everyday Synesthetic Experience. Anthropology and Humanism. 25(2):120-13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